事情事情,重要是未必是事,而是情!
大家好,這里是婉殤成長筆記,用有趣的話語講述個人成長和深度思考的內(nèi)容。如果覺得文章對您有所啟發(fā),可以關(guān)注我哦!
祝各位開篇有益:
一
記得看《縣委大院》時,里面那個小林剛下鄉(xiāng)時,那個村長就對他說:村子里辦事,幾杯酒下肚,那什么都好談。
里面有很多片段其實都在有這層意思在。
當(dāng)然,這篇文章咱不扯什么酒桌文化啥的,我啥時候抽空講講。
我想說的是,其實我們辦事情,很多時候都是這樣的,你不能老想著事,你還得想著情緒。
事情事情,重要的不是事,其實是情。
劇里那個村打算征地還是辦啥事的時候,一個村民就說。
平常不見你上門,一有事就知道簽字簽字……
其實簽個字,是很大的事情嘛?未必吧。
可你有事了才知道登門了,并且登門也不知道寒暄下,拿著個單子就叫人簽,換誰誰心里舒服???
人畢竟是感情動物,想辦事,你得考慮到別人的感情啊,面子啊啥的,說到底,咱們依然處于人情社會中,這是幾千年來的文化習(xí)慣導(dǎo)致的,哪怕科技發(fā)展很快,但這些習(xí)慣一時半會沒那么容易改的。
二
事情事情,先解決情緒,再來談事情!
職場中很多管理者,生活中的很多父母常常占著自己的身份地位對自己的下屬,對自己的孩子做一些不是那么合理的要求。
比如,可能下屬今天家里出了點事,然后上班來遲了半小時。
結(jié)果管理者不僅沒有安撫下屬,還把他臭罵了一頓,并扣了他的全勤,這么做有用嘛?表面上很有用,事情好像解決了,員工下次不敢遲到了。
但暗地里呢?
員工可能做事的積極性就沒了,可能就開始摸魚了。
長久來看,誰的損失?
公司的損失,管理者的損失。
因為管理者是否能繼續(xù)上升,很大因素是取決于下屬能不能立功的,下屬都摸魚了,你還上升個屁啊。

還有一些父母,如果自家孩子和其他家孩子吵架了,也不管誰對誰錯,反正都是自家孩子的錯。
可能錯的明明是對方的孩子,但你工作了一天實在不想去糾結(jié)到底是誰偷了誰的橡皮擦這種事了,你只想趕快把事情解決然后回家休息,于是就把錯安到自家孩子身上了。
但孩子不這么看,在他的世界觀里,這不是橡皮擦的事,這是誠信和信任的事情。
你把過錯安給孩子身上,表面上看,事情解決了,但孩子會覺得你不信任他了,他的誠信受到質(zhì)疑了,總之,這件事情可能會在他心里記一輩子!
所謂的,幸運的孩子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孩子用一生治愈童年!
三
那么對于我們自己其實也一樣,做事情之前要先讓情緒穩(wěn)定下來。
別帶著情緒做事。
如果是一些普通的事,那你帶著積極的情緒可能有好處,但如果你在做重大選擇,那積極和消極其實都不正確,我們這時候應(yīng)該相信數(shù)據(jù),相信歷史,相信人性。
否則,太積極或者太消極都會把你帶溝里去。
事情事情,情其實才是真正難處理的。
別老陷在解決事上,有時候事之所以推進(jìn)不了,原因未必在事,也可能在情!
全文完,如果覺得對你有啟發(fā),那就點個贊或者“在看”吧,感謝你這么忙還愿意花時間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