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guó)殺游戲的武將皮膚以及臺(tái)詞-馬謖
一將成名2011.馬謖

經(jīng)典形象

悖才論計(jì)

軍略才器
散謠:三人成虎,事多有。
散謠惑敵,不攻自破!
制蠻:兵法諳熟于心,取勝千里之外!
丞相多慮,且看我的!
陣亡:敗軍之罪,萬死難贖……

兵法在胸

才器過人
散謠:可曾聽說人言可畏?
丞相謀略,吾以習(xí)得八九。
制蠻:巧力勝于蠻力!
取你一件東西使使!
陣亡:謖,愿以死安大局。

胸中甲兵
散謠:散謠與眾,便可坐享其成。
市井流言,足以動(dòng)搖軍心!
制蠻:潰其志,安其民,而后歸心。
蠻人無計(jì),退其兵甲,則可破之!
陣亡:謖有負(fù)丞相重托,愿受軍懲。

攻心定南
散謠:胸有成竹,料敵機(jī)先。
看我略施小計(jì)。
制蠻:御敵兵,撫其心,此乃上計(jì)。
幼常愿為丞相謀。
陣亡:因才而起,為才所害啊。

勘策驚濤
散謠:吾有一計(jì),可致司馬懿于死地。
?丞相勿憂,司馬懿不足為患。
制蠻:欲平南中之叛,當(dāng)以攻心為上。
?覆軍殺將非良策也,當(dāng)撫其心以求長(zhǎng)遠(yuǎn)。
陣亡:悔不聽王平之言,鑄此大錯(cuò)。
小小介紹
? ? ? ?馬謖(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馬良之弟 ,三國(guó)時(shí)期蜀漢官員、將領(lǐng)。初以荊州從事身份跟隨劉備入蜀,歷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越嶲太守。蜀漢丞相諸葛亮任用他為參軍。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jì)。諸葛亮向來對(duì)他深為器重,每次接見談?wù)?,從白天到黑夜。建興六年(228年),馬謖在諸葛亮北伐時(shí),因違背諸葛亮作戰(zhàn)指令,而導(dǎo)致街亭失守,撤軍后被諸葛亮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