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發(fā)聲華為不管真假 美團的問題卻再次被放大

撰文/藍科技
每一個人都有對別人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權利。問題是,當自身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好而去發(fā)現(xiàn)別人的問題時,有可能會被群嘲會放大自身的缺點。
美團創(chuàng)始人王興最近對華為的點評褒貶不一。近日,美團CEO王興對華為造車的一番評論在網絡上引起熱議,他說,“特斯拉終于遇到一個技術實力和忽悠實力都旗鼓相當?shù)膶κ至恕!贝搜砸怀?,吃瓜群眾立刻聞風而動開始圍觀發(fā)酵。
贊同者認為王興一直是華為的粉絲,這種表述方式是有調侃的味道。反對者則認為王興與華為根本不是一個量級,根本沒有資本對華為說三道四。其實,我們更愿意用“調侃”這個關鍵詞來形容王興的態(tài)度,本意上王興不會對華為有嘲諷之意。難道王興不比吃瓜群眾更清楚美團與華為之間的區(qū)別嗎?
美團和華為兩家企業(yè)的基礎水平就不是在一條線上的。美團雖然可以稱得上是外賣界的巨頭企業(yè),但華為更是巨無霸企業(yè),業(yè)務鏈接全球。即使2020年備受美國打壓,但華為依舊用自己的實力在多個國家普及5G,依舊頑強發(fā)展。
而美團在阿里巴巴受罰182億之后,網友紛紛調侃下一個被罰的會不會輪到美團?實際上,這恰恰反映市場對美團當前壟斷的看法。某種程度上,王興發(fā)聲華為不管真假,但卻進一步放大了美團的短板。
首先,美團調侃華為被外界誤讀的背后,是美團自身的短板正在放大,是商戶對美團的怨氣到了爆發(fā)臨界點。
美團多次涉嫌壟斷經營被約談,地方監(jiān)管部門對美團的處罰力度不斷加大,而且處罰面積正在加大。這說明美團壟斷現(xiàn)象絕不是個案,而是在全國范圍內可能會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因此才會接連受到地方監(jiān)管機構處罰。
面對這些問題美團的整改決心不小,但外界看到的效果收效甚微,這是很多商戶對美團積怨頗深的根本。因此,當王興對外發(fā)聲調侃華為時,更多的人未必會思考王興發(fā)聲的本意可能是明貶暗褒,因為他們更亟需看到美團能給他們帶來實質的改變。在短板沒有改變時,可能這種發(fā)聲會讓美團的短板被外界放大,更說明商戶對美團的積怨可能到了臨界點。
其次,王興的壟斷跟阿里相比半斤對八兩,他們也沒有很好的方法解決快遞員的生存環(huán)境。
美團作為一個靠流量和外賣起家的企業(yè),當下應該更加注意自身要解決的問題。比如割消費者韭菜、剜小企業(yè)的肉……美團的底層從業(yè)人員、小企業(yè)、快遞員、快遞員的收入和生活環(huán)境并沒有得到改善,甚至更差。這些問題不是沒有暴露出來,而是暴露出來后,美團沒有給出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與其在這里指摘華為造車的“不自量力”,不如把心思多放在改善自身問題上。所以,這是很多人發(fā)聲反對王興調侃華為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美團當務之急最需要的是拿出態(tài)度和實際行動,否則反壟斷利劍有可能會揮向美團。
美團是否有壟斷,地方監(jiān)管部門開出的罰單是最好的例證,與美團合作的商戶也是最有發(fā)言權的。之前王興懟阿里,現(xiàn)在看來,當美團做大了以后,同樣也逃不出壟斷這個魔咒。當美團的體量可以笑傲江湖時,壟斷會自然而然地出現(xiàn)。難道美團愿意跟別人共享這個巨大的市場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阿里不高尚,美團更不高尚。美團當務之急,是需要拿出實際行動,改善存在的問題,否則反壟斷利劍終將揮向美團。
只是,將會在一個最合適的時機。
本文原創(chuàng)于藍科技,未經授權,任何網站及平臺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