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義主義】單子主義(2-3-3)——現(xiàn)代科學(xué)的形而上學(xué)基礎(chǔ):萊布尼茲是如何把笛

2-3-3 單子主義(Monadologism)
代表人物:萊布尼茲(Leibniz)
如果只看他的Theodizee(《神義論》),那么是1-2-1-2 神義論(Theodicism),但在形而上學(xué)的目的性上是2-3-3-1 前定主義(Pre-determinism)。當(dāng)時受到歐拉(Euler)、沃爾夫(Wolff)等的批評,但大多數(shù)批評都把單子誤解成原子。
場域論:2.表象世界vs形而上世界
本體論:3.物質(zhì)單子vs理性單子——YHVH
單子是自規(guī)定性的集合,理性單子則具有特殊的第一人稱性,也就是我思。
認識論:3.自然哲學(xué)vsTheology——自然形而上學(xué)(單子論Monadology)
此時Theology就變成一個形而下的維度,YHVH不再具有隨意修改本體論規(guī)定性的能力,而只是賦予單子普遍必然的表象。
- 萊布尼茲把笛卡爾的機械論的本體論封閉性轉(zhuǎn)換成單子(Monad)的內(nèi)在封閉性和互相獨立性,單子是無限的形而上學(xué)實體,類似于康德的物自體(Ding an sich),而YHVH就是最大的單子,包括一切單子。
- 萊布尼茲不夠笛卡爾主義,但過于笛卡爾,他堅持了YHVH,但輕視了內(nèi)在的邏輯必然性。萊布尼茲把笛卡爾對于YHVH存在的論證套用到每一個單子上,又繼承了我思的辯證法,即從Presence到Being需要超越性大他者作保,因為超越性大他者必然具有實體性。謝林則認為“If it exists,then it must exists.”如其存在,則其必須存在,超越性大他者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即持存,但不一定存在。
- 萊布尼茲認為物質(zhì)單子無法被內(nèi)在性把握,而僅僅是理性單子的折射,是一種實在現(xiàn)象,這區(qū)分了純?nèi)滑F(xiàn)象與具有實體性的真實的表象(Representation)。由于YHVH具有道德完滿性,當(dāng)時道德(Moral)和模態(tài)(Modal)又是高度關(guān)聯(lián)的,YHVH就可以賦予單子以必然性。
- 由于單子具有無限性,通過單子的折射,單子可以與世界彼此并列為他者,這包含了一種平等精神。單子論實際上修補了笛卡爾的我思和YHVH的不對稱關(guān)系,讓YHVH這個單子具有超群的普遍性,而其他的單子都是封閉的,YHVH可以完美折射其他單子,使單子得到完全的實體性,其他單子又可以互相折射,但始終是不動的。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