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嚴霜擁絮頻驚起)
采桑子(嚴霜擁絮頻驚起)
納蘭容若
? ? ? ?嚴霜擁絮頻驚起,撲面霜空。斜漢朦朧,冷逼氈帷火不紅。
? ? ? ?香篝翠被渾閑事,回首西風。何處疏鐘,一穗燈花似夢中。
【注釋】
? ? ? ?嚴霜:嚴寒的霜氣。霜起而使百草衰萎,故稱。絮:飛絮。
? ? ? ?斜漢:指秋天向西南方偏斜的銀河。南朝宋謝莊《月賦》:“于時斜漢左界,北陸南躔?!?/span>
? ? ? ?氈(zhān)?。?/span>wéi):氈做的毛毯。
? ? ? ?香篝(gōu):熏籠。古代室內(nèi)焚香所用之器。陸游《五月十一日睡起》:“茶碗嫩湯初得乳,香篝微火未成灰?!?/span>
? ? ? ?疏鐘:稀疏的鐘聲。
? ? ? ?穗(suì):谷物等結的穗,這里指燈花。
【賞析】
? ? ? ?霜氣卷揚著雪花陣陣飛起,撲面而來的是冬日寒冷的天空。天空的銀河迷蒙昏惑、模糊不清,寒氣襲來,連帳篷中的爐火都不再暖和。在家中時那熏香繚繞、枕衾溫暖的往事,真是讓人不堪回首。面對“一穗燈花”,耳邊幾許“疏鐘”,一切都好似在夢中一般。詞中每一句都透露著塞外的苦寒和孤寂之情,仿佛這就是詞人當時心境的寫照—落寞,孤獨。
? ? ? ?“嚴霜擁絮頻驚起,撲面霜空”,“嚴霜”“擁絮”透露出塞上寒夜的寒冷,也從中流露出自己的凄苦心境。頻頻驚起,擁著被子,能感受的除了滿面的寒氣,只有塞外無際的空寂。
? ? ? ?因為夜里太過寒冷,所以,詞人幾次睡夢中被凍醒。屋內(nèi)尚且如此,屋外的曠野上更是不用說了,“撲面霜空。斜漢朦朧,冷逼氈帷火不紅”。天空寒霧迷漫,銀河仿佛橫亙在夜空上的河流,被寒氣所籠罩,在這樣的天氣下,軍營里的爐火再怎么添加柴火,也是燒不旺的。
? ? ? ?既然在清冷的夜里清醒過來,想要再睡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萬籟俱寂,一人獨行,這樣的時刻,最容易胡思亂想了。于是接下來,容若峰回路轉,從景物描寫轉入對回憶的敘述。
? ? ? ?“香篝翠被渾閑事”,“香篝”是古人在室內(nèi)焚香所用的器具,而“翠被”則是被面艷麗柔軟的被子,這兩樣事物看似是容若對家的調望,實則是容若在思念家人,或許正是他的妻子。詞人明白,這一切不過是美好的幻想,即“渾閑事”,身處塞外才是他此刻要面對的現(xiàn)實。
? ? ? ?一段似夢非夢的描述,仿佛讓讀詞的人與他一同回到了溫暖的家中,守著暖爐,懷擁翠被,溫暖舒適。這里的描述并非完全是身體上向往的舒適,更多的則是表達心理上的一種向往,向往輕松自由、寬松舒適的環(huán)境。
? ? ? ?在寒冷的氈帳里,詞人聽到稀疏的鐘聲,而此時氈帳里一點微弱的燈光提醒他,家在很遠的地方,自己現(xiàn)在身處的是不知何處的塞外,一時之間,孤凄情懷,不免難以忍耐。只能以詞寫心,托物言志。
摘自《納蘭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