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公費廚師的年代,英國首相是怎么解決吃飯問題的?
本鬼在前文《哈克的成就:英國政府為什么不用公款給首相請專屬廚師?》介紹了英國政府不用公款給首相雇傭?qū)購N師的原因,首相直到卡梅倫在任時才有了公派廚師。那么之前的英國首相是怎么解決吃飯問題的呢?

對世界各主要國家歷史比較了解的朋友們可能知道,英國可能是西方發(fā)達國家中保留封建殘余最多的國家,比如英國至今都保留了歐洲國家中最復雜和等級最森嚴的爵位體系。而英國首相在很長時間里都被貴族富商壟斷。

對于這些從小就生活在仆人管家包圍之中的貴族來說,自己出錢雇傭一個專屬廚師根本不叫事,大不了從自己擁有的莊園中調(diào)一個過來就行了。這也是英國首相在很長時間里都對沒有公派廚師沒有什么意見的原因。

到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產(chǎn)階層出身的的政客開始成為英國政壇的強大力量,標志就是工黨取代自由黨成為英國兩大黨之一。被貴族富商對首相寶座的壟斷也隨之結(jié)束,出現(xiàn)了一些出身中產(chǎn)階層乃至“草根”的首相。

對于這些出身中產(chǎn)階層首相,沒有公派廚師就是個問題了,《是,首相》里的哈克為此生氣是有現(xiàn)實依據(jù)的。而這類首相解決吃飯問題的方法主要是兩個:一是讓夫人在首相官邸當全職太太;二是私下挪用資金雇廚師。

但隨著西方國家女權(quán)運動的興起和發(fā)展,首相夫人越來越不愿意在唐寧街十號當全職太太。私下挪用資金雇廚師更容易被反對派發(fā)現(xiàn)。于是首相的吃飯問題變得越來越難解決,直到卡梅倫上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