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化小兒主要急性感染的管理:扁桃體炎、鼻竇炎、中耳炎
Optimizing the Management of the Main Acute Infections in Pediatric ORL: Tonsillitis, Sinusitis, Otitis media
轉(zhuǎn)載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110967/
概括
鼻竇炎、急性中耳炎和扁桃體炎在兒童中非常常見。大多數(shù)這些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但通常用抗生素治療??股氐牟划斒褂糜欣谀退幖毦倪x擇、生長和傳播;這些細菌定植于呼吸道并影響整個社區(qū)。隨著耐抗生素細菌的出現(xiàn),呼吸道感染變得更加難以治療。需要有效的策略來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同時又不傷害真正需要這些藥物的兒童。
目標
對用于診斷和治療扁桃體炎、鼻竇炎和中耳炎的臨床和實驗室標準的隨機和對照研究結(jié)果進行批判性分析。
方法
2000 年至 2006 年在 MEDLINE 和 SCIELO 上發(fā)表的關(guān)于這些條件的隨機對照研究的綜述。
結(jié)論
鑒于大多數(shù)這些感染在沒有抗生素的情況下進展順利,應(yīng)避免使用這些藥物,除非兒童屬于并發(fā)癥的高危人群,或者盡管對癥治療,癥狀仍然存在或惡化。醫(yī)生和外行應(yīng)該更好地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自然演變。
【關(guān)鍵詞】:中耳炎 鼻竇炎 扁桃體炎去:
介紹
對抗生素耐藥性微生物的出現(xiàn)與這些藥物的過度使用直接相關(guān)。上呼吸道感染在兒童中很常見;哺乳嬰兒每年可能會出現(xiàn)多達 10 或 12 次上呼吸道感染。
鼻竇炎、急性中耳炎、扁桃體炎多為病毒引起,病程具有自限性;然而,通常會看到抗生素用于治療這些感染,尤其是在三種情況下:患者抱怨喉嚨痛、兒童鼓膜充血或咳嗽伴滲出液,以及鼻竇 X 光片顯示不透明。缺乏對上呼吸道感染自然進展的了解、對臨床病史的驗證不足、體格檢查和流行病學數(shù)據(jù)與抗生素的過度使用有關(guān)。還有其他同樣重要的因素會導(dǎo)致濫用藥物,例如區(qū)分病毒性扁桃體炎和細菌性扁桃體炎的臨床癥狀的預(yù)測價值較低,
在這篇綜述中,作者根據(jù) PUBMED 和 SCIELO 數(shù)據(jù)庫,批判性地分析了關(guān)于用于診斷和治療扁桃體炎、鼻竇炎和急性中耳炎的臨床和實驗室標準的隨機和對照研究的結(jié)果。
去:
扁桃體炎
扁桃體炎可由多種微生物引起(表格1?);?然而,A 組β-溶血性鏈球菌(或A 組化膿性鏈球菌- GAS)是最常見的病原體。它可能導(dǎo)致化膿性并發(fā)癥和非化膿性病癥,例如風濕熱和急性腎小球腎炎。據(jù)估計,2至10歲兒童扁桃體炎病例中,75%是由病毒引起的;然而,這些病例中的大多數(shù)是用抗生素治療的。過度使用抗生素治療咽扁桃體炎可能是因為難以將病毒性扁桃體炎與 A 組β-溶血性鏈球菌 (GABHS) 引起的扁桃體炎區(qū)分開來,并且期望抗生素可以避免風濕熱等并發(fā)癥。

一項包含 27 項研究、共計 2,835 名喉嚨痛患者的薈萃分析顯示,抗生素治療使風濕熱的風險降低了近 80%(RR 0.22;95% CI 0.02 至 2.08),并且與腎小球腎炎的風險降低相關(guān)?;撔圆l(fā)癥也較少:急性中耳炎(RR 0.30;95% CI 0.15 至 0.58);急性鼻竇炎(RR 0.48;95% CI 0.08 至 2.76);腹膜膿腫(RR 0.15;95% CI 0.05 至 0.47)。僅在抗生素治療組的第三天后才看到癥狀(疼痛和發(fā)燒)減輕,當時大約一半的安慰劑治療患者已經(jīng)無癥狀。一周后,無論是否接受抗生素治療,90% 的患者均無癥狀;每六名接受抗生素治療的患者中,只有一名患者在治療的第三天癥狀有所減輕。
使用抗生素治療急性扁桃體炎病例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與 GABHS 相關(guān)的化膿性和非化膿性并發(fā)癥的可能性,并減少這種細菌向社區(qū)的傳播。雖然區(qū)分細菌性和病毒性扁桃體炎的臨床標準很多(表 2?),他們識別細菌性扁桃體炎的敏感性仍然很低。

在荷蘭,對 156 名兒童(年齡 4 至 15 歲)進行了評估,其中至少有兩項標準表明存在細菌感染并主訴喉嚨痛至少 7 天,并評估了 3 或 7 天青霉素治療的有效性。無論兒童是否已確診或未確診 GABHS 感染,使用抗生素都沒有減少癥狀或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然而,在口咽部 GABHS 培養(yǎng)陽性且未接受抗生素治療的 96 名兒童 (60%) 中,扁桃體炎的復(fù)發(fā)率較高。并發(fā)癥檢出率低可能與該國的腎源性菌株或與風濕熱相關(guān)的菌株的樣本量小和流行率低有關(guān)。因此,
進行了一項包括三個國家 1,810 名兒童的研究,以評估世界衛(wèi)生組織識別患有 GABHS 扁桃體炎兒童的標準;這項研究表明,GABHS 扁桃體炎的比例從巴西的 25.6% 到克羅地亞的 42%。盡管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標準對這種細菌具有高度的特異性(94% 到 97%),但敏感性低于 12%。這些作者得出結(jié)論,需要更敏感的標準來識別 GABHS,尤其是在風濕熱發(fā)病率高的地方。
在瑞典,169 名 4 歲以上患有急性扁桃體炎的兒童中有 53 名 (31%) 在口咽培養(yǎng)物中發(fā)現(xiàn) GABHS。在所有細菌感染高度提示標準(24%)的兒童中,抗原檢測快速檢測的敏感性為82%,特異性為96%,陽性預(yù)測值為90%,陰性預(yù)測值為93%。鏈球菌測試;對于陽性臨床評估,敏感性為36%,特異性為97%,陽性預(yù)測值為83%,陰性預(yù)測值為77%。
在圣保羅進行的一項研究中,GABHS 的患病率為 34%,該研究旨在比較 50 名 1 至 12 歲患有急性咽扁桃體炎的兒童的培養(yǎng)、分子雜交和快速鏈球菌檢測,以檢測 GABHS 抗原。GABHS 在 30% 的培養(yǎng)物、25% 的分子雜交測試樣本和 26% 的快速抗原檢測測試中被發(fā)現(xiàn);這三種方法在統(tǒng)計學上沒有顯著差異。
另一項對 81 名 12 歲以上受試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快速鏈球菌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 93.9% 和 68.7%,陰性和陽性預(yù)測值分別為 94.2% 和 67.4%。
盡管扁桃體培養(yǎng)被認為是 GABHS 扁桃體炎最終病因診斷的金標準(準確率約為 95%),但該測試并不容易獲得且其結(jié)果緩慢。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對特定的鏈球菌碳水化合物組使用快速檢測診斷測試(酶免疫分析和乳膠凝集)來區(qū)分病毒性扁桃體炎和細菌性扁桃體炎;這些測試可提供迅速的結(jié)果,并且對于鏈球菌性扁桃體炎的診斷具有敏感性和特異性。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口咽培養(yǎng)還是用于檢測鏈球菌的快速鏈球菌檢測都無法區(qū)分疾病患者和 GABHS 攜帶者。
在發(fā)達國家,由于其高靈敏度,用于檢測口咽鏈球菌抗原的快速鏈球菌檢測越來越多地被使用。在巴西,雖然這些測試已在一些私人診所使用,但大多數(shù)公共衛(wèi)生單位都沒有;因此,診斷仍然僅基于臨床標準。由于這些標準對于檢測 GABHS 扁桃體炎并不敏感,并且考慮到發(fā)展中國家風濕熱的風險,應(yīng)提供上述測試,以便在公共醫(yī)療保健領(lǐng)域工作的臨床醫(yī)生可以避免過度使用抗菌藥物。
GABHS 的及時治療對于預(yù)防風濕熱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在癥狀出現(xiàn)后 9 天內(nèi)開始治療時,這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很低。雖然避免扁桃體炎癥狀的好處很少,但早期治療會大大減少引起風濕熱或急性腎小球腎炎的菌株的傳播。GABHS 在封閉環(huán)境(家庭或?qū)W校)中傳播的風險很高(35%);這種風險在青霉素治療 24 小時內(nèi)顯著降低。另一方面,鏈球菌感染的早期治療與較低的血清學反應(yīng)和這種感染的復(fù)發(fā)率增加有關(guān)。
充分治療 GABHS 扁桃體炎與正確診斷這種情況同樣重要。不幸的是,這不是實際發(fā)生的情況。許多患有喉嚨痛的兒童為了根除口咽部的 GABHS 使用了不適當?shù)目股?,或者在比推薦的時間更短或劑量或劑量間隔不正確的情況下接受治療。
各種抗生素都能夠根除 GABHS;其中一些可能以更短的方案和單日劑量給藥,這可能會增加依從性。然而,化膿性鏈球菌對青霉素和頭孢菌素仍然高度敏感。
盡管大環(huán)內(nèi)酯類可能有助于治療鏈球菌感染,但低劑量阿奇霉素方案似乎不足以治療 GABHS 扁桃體炎;此外,大環(huán)內(nèi)酯抗性與其使用直接相關(guān)。建議限制對青霉素過敏或出現(xiàn)扁桃體炎復(fù)發(fā)的患者使用這些藥物。13
對包括 4,626 名患者在內(nèi)的 19 項研究進行的薈萃分析表明,60 mg/kg 阿奇霉素治療優(yōu)于 10 天青霉素或頭孢菌素治療。與阿奇霉素相比,其他抗生素根除 GABHS 的失敗率高 5 倍;但是當阿奇霉素以每次治療 30 毫克/公斤的劑量給藥時,其有效性比使用其他抗生素十天的治療低三倍。用阿奇霉素治療扁桃體炎,兒童劑量為 60 毫克/公斤,成人三天劑量為 500 毫克/天,優(yōu)于其他抗生素,如青霉素或頭孢菌素;它還具有減少合規(guī)問題的優(yōu)勢。
在美國和歐洲進行的研究表明,實驗室證明,頭孢菌素在根除化膿性鏈球菌方面比口服青霉素有效三到四倍。15一項薈萃分析包含 47 項研究,涉及 11,426 名患者,將 10 天的頭孢菌素與 10 天的青霉素進行了比較,結(jié)果表明,在歐洲,頭孢菌素的細菌學失敗率低 4.3 倍,而在美國,同樣的失敗率低 2.7 倍。將短期頭孢菌素治療(4 至 5 天)與經(jīng)典口服青霉素治療 10 天進行比較的研究也表明,頭孢菌素治療的細菌學失敗率較低,盡管失敗率的下降低于頭孢菌素治療 10 天(1.3到 2.4)。16
在患有 GABHS 引起的扁桃體炎的青少年和成人中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聯(lián)合用藥相比,300 毫克 BID 劑量的克林霉素同樣有效。
雖然這些結(jié)果表明,近期的一些抗生素在治療GABHS扁桃體炎方面的效果與青霉素相當或更有效,但應(yīng)該記住,這些藥物的成本更高,而且頭孢菌素和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對選擇的影響更大與β-內(nèi)酰胺類藥物相比,耐藥菌株的數(shù)量。
β-內(nèi)酰胺類抗生素仍然是治療細菌性扁桃體炎的首選,因為它們的成本較低,并且對這些藥物的耐藥性化膿性鏈球菌的流行率較低。
最后,重要的是要強調(diào)在使用非甾體抗炎藥治療發(fā)燒兒童時需要謹慎;如果癥狀仍然存在,應(yīng)尋找其他原因,例如病毒感染或非典型細菌。
去:
鼻竇炎
普通感冒是兒童和成人最常見的傳染??;它通常會導(dǎo)致持續(xù)超過 7 到 10 天的鼻腔滲出液。鼻黏膜與鼻旁腔連續(xù);因此,病毒感染也可能導(dǎo)致鼻竇疾病。急性細菌性鼻竇炎是普通感冒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對于咳嗽和膿性鼻腔滲出液持續(xù) 10 至 14 天以上的兒童,或在上呼吸道感染第 4 天后發(fā)燒持續(xù)或復(fù)發(fā)時,應(yīng)始終懷疑患有急性細菌性鼻竇炎感染。
鼻旁腔的平片對急性細菌性鼻竇炎的診斷沒有幫助,因為普通感冒和過敏性疾病都可能導(dǎo)致 X 光片上鼻腔不透明,這與急性細菌性鼻竇炎的放射學表現(xiàn)無法區(qū)分。當懷疑急性細菌性鼻竇炎或癥狀復(fù)發(fā)時,最好的檢查是計算機斷層掃描。
盡管許多咳嗽和持續(xù)鼻腔滲出液的兒童接受了抗生素治療,但這些藥物通常對解決問題收效甚微。一些研究表明,只有 8 名接受治療的兒童中有 1 名癥狀消失(95% IC - 5 至 29)。
最近的一項隨機對照研究包括 82 名有鼻部癥狀和影像學檢查(超聲和鼻旁 X 光片)提示鼻竇炎的兒童,結(jié)果表明頭孢呋辛酯(125 毫克,每日兩次,10 天)的治療效果與安慰劑相似;兩周后完全治愈的兒童比例無顯著差異。頭孢呋辛僅在 6% 的病例中減輕了癥狀(95% IC -16 至 29)。
與扁桃體炎一樣,對于疑似細菌性鼻竇炎患兒的最佳治療方案選擇因地而異;有些人推薦使用常用劑量的阿莫西林,而另一些人則提倡使用廣譜抗生素,如大劑量阿莫西林和克拉維酸、頭孢菌素和大環(huán)內(nèi)酯類。
對 33 項研究的分析表明,與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鹽相比,克拉霉素在減輕鼻鼻竇炎癥狀方面幾乎沒有額外益處 (OR = 1.12)。盡管克拉霉素治療鼻鼻竇炎有效且安全,但必須考慮到與β內(nèi)酰胺類抗生素相比其成本更高。這同樣適用于泰利霉素等 hew 藥物,該藥物已被證明對成人有效,劑量為 800 毫克,每天一次,持續(xù)五天。
其他推薦的急性鼻竇炎治療方法包括高滲鹽水溶液和局部鼻用皮質(zhì)類固醇。大多數(shù)將這些方法與抗生素或安慰劑進行比較的研究都是在選定的成人組 中進行的。
去:
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嬰兒期最常見的感染之一,也是兒童使用抗生素的主要原因;幾乎所有兒童在 3 歲時都至少發(fā)生過一次急性中耳炎。其中,20% 將呈現(xiàn)多集。據(jù)估計,大約 80% 的哺乳嬰兒急性中耳炎發(fā)作是由細菌引起的,特別是三種生物:肺炎鏈球菌、非典型流感嗜血桿菌和卡他莫拉氏菌
根據(jù)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原理,阿莫西林被認為是治療急性中耳炎的首選藥物;它具有足夠的頻譜,良好的中耳滲透性,低毒和低成本。然而,由于許多急性中耳炎病例會自然消退,以及對抗生素過度使用的擔憂,在許多地區(qū),建議不要用抗生素治療急性中耳炎,除非兒童出現(xiàn)高燒或持續(xù)的體征和癥狀在給予鎮(zhèn)痛劑 48 至 72 小時后。
在荷蘭,只有 31% 的急性中耳炎兒童接受了抗生素治療,而在美國和澳大利亞,這一比例超過 95%。
對包含 2,287 名患有急性中耳炎的兒童的八項研究進行的薈萃分析發(fā)現(xiàn),在治療的前 24 小時內(nèi),抗生素在緩解癥狀方面并不優(yōu)于安慰劑,但在 2 至 7 天后減輕了 30% 病例的疼痛。33由于 80% 未經(jīng)治療的兒童的臨床狀況自發(fā)消退,估計使用抗生素的益處僅為 7%;估計顯示,在接受抗生素治療的 15 名兒童中,只有 1 名兒童的癥狀得到緩解。33
急性中耳炎的癥狀在 24 小時后在 61% 的兒童中消退,在 80% 的兩到三天后消退,36無論抗生素治療如何。
評估兒童耳痛時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是區(qū)分急性中耳炎和滲出性中耳炎,因為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急性中耳炎的診斷基于突然發(fā)作的耳痛和中耳積液(鼓膜膨出、鼓膜活動性降低或缺失、鼓膜后液位低或急性耳漏)和紅斑。急性中耳炎和積液性中耳炎之間的鑒別診斷并不總是那么容易,尤其是當對發(fā)燒、易怒和哭鬧的上呼吸道感染兒童進行體檢時,因為哭鬧也與鼓膜紅斑有關(guān)。
除了對急性中耳炎的直接后果(并發(fā)癥和復(fù)發(fā))的這些擔憂之外,對抗生素是否會影響中耳積液的消退或缺乏治療是否會影響聽力的疑問仍然存在。大多數(shù)兒童急性中耳炎后出現(xiàn)積液性中耳炎,進展良好。
據(jù)估計,急性中耳炎發(fā)作后 59% 的中耳積液會在一個月內(nèi)消退,其中 74% 的病例會在三個月內(nèi)消退。對于持續(xù)時間未知的中耳炎積液,3 個月后消退率為 28%,6 個月后消退率為 42%;在有滲出液的慢性中耳炎的情況下,消退速度稍慢(6 個月后為 26%,12 個月后為 33%)。
最近發(fā)表的一項關(guān)于急性中耳炎進展的隨機研究顯示,急性中耳炎兒童的中耳積液平均在開始使用阿莫西林或頭孢呋辛酯治療 7.5 天后消退,并且病情在 69 14 天后兒童的百分比。單側(cè)急性中耳炎患兒的積液消退速度(5 天)比雙側(cè)積液患兒(10 天)快,而且急性中耳炎的雙側(cè)性與兩周后治療失敗的風險增加密切相關(guān),無論其中使用了抗生素。38
一項旨在比較阿莫西林(60 毫克/公斤/天)與安慰劑對兒童急性中耳炎療效的加拿大研究結(jié)果顯示,抗生素治療 14 天后反應(yīng)率為 92.8%,安慰劑組為 84.2% .?阿莫西林治療優(yōu)于安慰劑,但效果很小(8.6%)。這些兒童中的大多數(shù)在沒有抗生素的情況下進展良好;抗生素治療組前兩天的疼痛和發(fā)燒頻率較低。
最近發(fā)表的研究建議在治療急性中耳炎時采用更謹慎的方法(WASP - 觀望處方方法)。32,33,34,35,36,37,38,39,40
在另一項研究中,患有輕度或中度急性中耳炎的 6 個月至 12 歲兒童被隨機分配接受及時抗生素治療 (n=112) 或僅在癥狀持續(xù)時使用抗生素 (n=111)。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很好地接受了這種類型的指導(dǎo),在第 12 天,69% 的抗生素治療兒童的鼓膜正常,而對照組為 51%。抗生素治療組 25% 的兒童和對照組的 10% 兒童的鼓室壓測量在正常范圍內(nèi)。及時用抗生素治療的兒童失敗率降低了 16%,但對照組中有 66% 的兒童不需要抗生素;抗生素治療組的平均費用為 47 美元,而對照組的平均費用為 11 美元。去急診室,兩組的學?;蚬ぷ魅鼻诼屎蛷?fù)發(fā)率相同。作者得出的結(jié)論是,與立即使用抗生素相比,僅在癥狀持續(xù)時才使用抗生素的指導(dǎo)將抗生素使用量減少了 73%。此外,停止治療后立即使用抗生素會增加多重耐藥肺炎鏈球菌菌株在口咽部的定植。34
另一項研究包括 283 名患有急性中耳炎(6 個月至 12 歲)的兒童,他們被隨機分配到僅在癥狀持續(xù)或惡化且布洛芬無法緩解的情況下使用抗生素(WASP 方法),或立即使用抗生素和鎮(zhèn)痛治療的經(jīng)典方法。結(jié)果顯示,在 WASP 方法組中,63% 的兒童不需要抗生素并且沒有并發(fā)癥。藥物使用與持續(xù)發(fā)熱或耳痛有關(guān)。39
小等人。(2006)?40在一年內(nèi)監(jiān)測了 315 名 6 個月至 10 歲的兒童,他們被隨機分為快速抗生素治療組和保守治療組(WASP,或僅在癥狀持續(xù)或惡化時才給予抗生素,而不管鎮(zhèn)痛藥)急性中耳炎的治療。兩組的短期、3 個月和 12 個月的進展情況相似,除了有兩次或兩次以上急性中耳炎發(fā)作史的兒童。在這些兒童中,頭三個月的耳痛復(fù)發(fā)率更高(39% vs. 10%),但一年后后遺癥的數(shù)量與接受抗生素治療的兒童組沒有區(qū)別。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及時的抗生素治療不會改變急性中耳炎的進展。40
美國兒科學會(表3?) 建議在以下情況下立即進行抗生素治療:
1)
六個月以下的兒童;
2)
6 至 24 個月大的兒童,有明顯的急性中耳炎、高燒和/或劇烈耳痛的跡象,或者如果病情惡化則無法重新評估兒童;
3)
患有潛在疾病的兒童(免疫功能低下、腭裂、畸形);
4)
對癥治療 48 至 72 小時后癥狀未消退的 2 歲以上兒童。

雖然許多研究表明,大多數(shù)患有中耳炎的兒童,如果沒有用抗生素治療,病情會迅速好轉(zhuǎn)并且沒有并發(fā)癥,但批評者對更保守的方法提出了批評:
1)
這些研究中的納入和排除標準并不總是很明確;
2)
許多研究都納入了很少的 2 歲以下兒童,正是那些更容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兒童;
3)
并非所有兒童都在出現(xiàn)癥狀的前 24 小時內(nèi)尋求醫(yī)療幫助;不建議在有癥狀的兒童中再等 48 至 72 小時再開始使用抗生素;
4)
并非總能保證兒童會返回接受重新評估,特別是在急診室;
5)
一些研究表明,在對使用抗生素治療急性中耳炎有更多限制的國家,乳突炎等化膿性并發(fā)癥更為常見;由于這種并發(fā)癥很少見,因此樣本量需要更大,以確保急性中耳炎患兒接受或未接受抗生素治療的進展沒有差異。
用于治療急性中耳炎的抗生素選擇也存在爭議。雖然一些作者建議使用高劑量阿莫西林(80 至 90 毫克/公斤/天)進行治療,但其他作者建議通常劑量(40 至 45 毫克/公斤/天)足以治療生活在以下社區(qū)的兒童耐青霉素肺炎鏈球菌的流行率很低,而且在接種了至少三劑七價肺炎球菌結(jié)合疫苗的 6 個月以上的兒童中也是如此。在抗生素耐藥菌株流行率高的地區(qū),使用廣譜抗生素,如頭孢菌素和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越來越普遍。劑量和治療持續(xù)時間也各不相同;一些研究表明,頭孢菌素或阿奇霉素在 3 到 5 天內(nèi)可能與阿莫西林 10 天一樣有效,13?,?44?,?45?,?46?,?47這些建議中有許多是基于使用雙鼓室穿刺術(shù)評估細菌是否已從中耳中根除的研究;此外,這些研究是在細菌耐藥率高的國家進行的。
不幸的是,在大多數(shù)地區(qū),兒童氣道中定植的菌株的抗生素耐藥性的局部模式在大多數(shù)地區(qū)仍然未知,因此很難選擇治療急性中耳炎的最佳抗生素方案。在決定使用抗生素時,必須牢記所有抗生素都可能增加耐藥性;此外,大環(huán)內(nèi)酯類和新型頭孢菌素等廣譜抗生素對生態(tài)的影響更大,而且比阿莫西林更昂貴。
出于這些原因,我們認為治療急性中耳炎的最佳方法是在輕度急性中耳炎病例(低熱和輕微疼痛)中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只要孩子可能在短期內(nèi)重新評估癥狀惡化或持續(xù)存在,如有必要,開始使用常規(guī)劑量的阿莫西林治療。有抗藥性感染風險的兒童除外(最近的抗生素治療、復(fù)發(fā)性中耳炎、免疫缺陷)。
使用其他藥物治療急性中耳炎,如減充血劑、非甾體抗炎藥和局部鼻腔或口服皮質(zhì)類固醇,也存在爭議。大多數(shù)這些藥物似乎對患有急性中耳炎的兒童沒有益處,并且可能導(dǎo)致不良事件。盡管局部皮質(zhì)類固醇單獨或與抗生素一起使用可能在短期內(nèi)對減少中期積液有一定的作用,但沒有足夠的信息來評估其長期療效;因此,它們應(yīng)該只推薦用于有特應(yīng)性疾病體征和癥狀的兒童。
結(jié)論
臨床病史、體格檢查和流行病學數(shù)據(jù)對于扁桃體炎、鼻竇炎和中耳炎的診斷至關(guān)重要。
鑒于區(qū)分病毒性扁桃體炎和細菌性扁桃體炎的臨床標準的特異性較差,公共和私人醫(yī)療保健單位應(yīng)提供用于檢測口咽部鏈球菌抗原的快速鏈球菌檢測。
大多數(shù)急性細菌性鼻竇炎和急性中耳炎在沒有抗生素的情況下進展順利;處方鎮(zhèn)痛藥/退熱藥和鼻腔衛(wèi)生的指南應(yīng)該是治療這些感染的首要措施。這種方法僅適用于 6 個月以上的兒童,沒有合并癥或嚴重疾病的體征和癥狀。
需要告知醫(yī)生和非專業(yè)人士上呼吸道感染的自然進展以及兒童過度使用抗生素的風險;同時,如果癥狀持續(xù)或惡化,這些兒童需要立即接受重新評估。在這些情況下,應(yīng)立即開始抗生素治療。
由于對抗生素的耐藥性存在廣泛的局部和季節(jié)性差異,因此需要一個監(jiān)測系統(tǒng),提供有關(guān)在呼吸道定植并引起兒童急性中耳炎的肺炎鏈球菌和流感嗜血桿菌耐藥模式的信息。
去:
腳注
本文于 2006 年 11 月 13 日提交給 RBORL-SGP(出版經(jīng)理系統(tǒng))。
參考
1.?Arroll B, Kenealy T. 治療普通感冒和急性化膿性鼻炎的抗生素。Cochrane 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修訂版2005;(3):CD000247。[考研]?[谷歌學術(shù)]
2.阿諾德 SR,斯特勞斯 SE。改進門診抗生素處方實踐的干預(yù)措施。Cochrane 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修訂版2005;(4):CD003539。?[?PMC 免費文章]?[?PubMed?]?[?Google Scholar?]
3.?Arroll B. 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的非抗生素治療Respir Med。2005年;99:1477-1484。[考研]?[谷歌學術(shù)]
4.美國兒科學會。A 組鏈球菌感染。在:Pichering LK,編輯。紅皮書:2003 年傳染病委員會報告。?我是阿卡德。26 日。卷。2003. 麋鹿林村;埃爾克格羅夫村 (IL):2003. 2003. pp. 573–584。[谷歌學術(shù)]
5.?Sih T, Sih T, Clement PAR。?小兒鼻和鼻竇疾病。泰勒和弗朗西斯出版社;佛羅里達州博卡拉頓:2005 年。?[谷歌學術(shù)]
6.磚 LF。兒童合理用藥。J Ped (Rio J)?2003;(增刊 1):S107–S114。[考研]?[谷歌學術(shù)]
7.?Del Mar CB、Glasziou PP、Spinks AB。喉嚨痛的抗生素。Cochrane 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修訂版2006;(4):CD000023。[考研]?[谷歌學術(shù)]
8.?Zwart S、Rovers MM、de Melker RA、Hoes AW。青霉素治療兒童急性喉嚨痛:隨機、雙盲試驗。BMJ。2003;?327?:1324。?[?PMC 免費文章]?[?PubMed?]?[?Google Scholar?]
9.?Rimoin AW、Hamza HS、Vince A、Kumar R、Walker CF、Chitale RA。對鏈球菌性咽炎的 WHO 臨床決策規(guī)則的評估。Arch Dis 孩子。2005年;90:1066-1070。?[?PMC 免費文章]?[?PubMed?]?[?Google Scholar?]
10.?Johansson L, Mansson NO.?扁桃體炎診斷中的快速檢測、咽喉培養(yǎng)和臨床評估。家庭實踐。2003;?20:108-111。[考研]?[谷歌學術(shù)]
11.?Santos O,Pignatari AC。使用三種不同的檢測方法檢測 A 組β-溶血性鏈球菌:培養(yǎng)、快速抗原檢測試驗和分子檢測。胸罩 J Infect Dis。2003;?7?:297–300。[考研]?[谷歌學術(shù)]
12.?Araujo Filho BC、Imamura R、Sennes LU、Sakae FA。快速抗原檢測試驗在診斷咽扁桃體炎患者A組β-溶血性鏈球菌中的作用。Rev Bras Otorrinolaringol。2005年;71:168-171。[考研]?[谷歌學術(shù)]
13.?Pichichero ME。鏈球菌性扁桃體炎的治療和預(yù)防。http://www.uptodateonline。Acessado em 26 de outubro 2006。
14.?Casey JR,Pichichero ME。較高劑量的阿奇霉素治療 A 組鏈球菌性扁桃體咽炎更有效。臨床感染。2005年;40:1748-1755。[考研]?[谷歌學術(shù)]
15.?Casey JR,Pichichero ME。頭孢菌素與青霉素治療兒童A組鏈球菌扁桃體炎的Meta分析。兒科。2004;?113:866-882。[考研]?[谷歌學術(shù)]
16.?Pichichero M, Casey J. 歐洲和美國頭孢菌素與青霉素治療 A 組鏈球菌性扁桃體咽炎的結(jié)果比較。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6;?25:354–364。[考研]?[谷歌學術(shù)]
17.?Mahakit P, Vicente JG, Butt DI, Angeli G, Bansal S, Zambrano D. 口服克林霉素 300 mg BID 與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 1g BID 在門診治療由 a 組β-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復(fù)發(fā)性咽扁桃體炎中的比較:一項針對 12 至 60 歲患者的國際、多中心、隨機、研究者盲法、前瞻性試驗。臨床治療。2006;?28:99-109。[考研]?[谷歌學術(shù)]
18.?Dagan R、Barkai G、Leibovitz E、Dreifuss E、Greenberg D。減少抗生素使用會降低抗生素耐藥性嗎?:肺炎球菌范式。Pediatr Infect Dis J.?2006;25:981-986。[考研]?[谷歌學術(shù)]
19.?Wierzbowski AK、Hoban DJ、Hisanaga T、DeCorby M、Zhanel GG。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在治療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應(yīng)用。Curr Allergy Asthma Rep.?2006;?6?:171–181。[考研]?[谷歌學術(shù)]
20.?de Melo MC、Sa Figueiredo AM、Ferreira-Carvalho BT。1978-1997 年在巴西不同城市分離的化膿性鏈球菌菌株的抗菌藥物敏感性模式和基因組多樣性。J Med 微生物學。2003;?52:251-258。[考研]?[谷歌學術(shù)]
21.從PROTEKT監(jiān)測研究(1999-2000)的結(jié)果:Mendes的C,馬林ME,醌樓Sifuentes-Osornio?,金錢CC,社區(qū)獲得性呼吸道病原體Castanheira M.抗菌性從患者在拉丁美洲回收胸罩J感染傳播。2003;?7?:44-61。[考研]?[谷歌學術(shù)]
22.?Putto A. 發(fā)熱性滲出性扁桃體炎:病毒性還是鏈球菌性?兒科。1987 年;80:6-12。[考研]?[谷歌學術(shù)]
23.?Esposito S、Bosis S、Begliatti E、Droghetti R、Tremolati E、Tagliabue C。與兒童非典型細菌感染相關(guān)的急性扁桃體咽炎:大環(huán)內(nèi)酯治療的自然病程和影響。臨床感染。2006;?43:206-209。[考研]?[谷歌學術(shù)]
24.美國兒科學會鼻竇炎管理小組委員會和質(zhì)量改進委員會。臨床實踐指南:鼻竇炎的管理。兒科。2001年;108:798-808。[考研]?[谷歌學術(shù)]
25.?Arroll B, Kenealy T. 抗生素對急性化膿性鼻炎有效嗎?安慰劑對照隨機試驗的系統(tǒng)評價和薈萃分析。BMJ。2006;?333?(7562):279。?[?PMC 免費文章]?[?PubMed?]?[?Google Scholar?]
26.?Kristo A、Uhari M、Luotonen J、Ilkko E、Koivunen P、Alho OP。頭孢呋辛酯與安慰劑治療急性呼吸道感染和鼻竇炎影像學證據(jù)的兒童:一項隨機對照試驗。兒科學報。2005年;94:1208-1213。[考研]?[谷歌學術(shù)]
27.?Abad-Santos F, Galvez-Mugica MA, Espinosa de los Monteros MJ, Gallego-Sandin S, Novalbos J. [克拉霉素與其他抗菌藥物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薈萃分析]?Rev Esp Quimioter。2003;?16?:313–324。[考研]?[谷歌學術(shù)]
28.?Roos K、Tellier G、Baz M、Leroy B、Rangaraju M。5 天泰利霉素治療急性上頜竇炎的臨床和細菌學療效:匯總分析。J感染。2005年;50:210-220。[考研]?[谷歌學術(shù)]
29.?Tellier G、Brunton SA、Nusrat R. 泰利霉素治療急性細菌性上頜竇炎:一種新型抗菌劑的綜述。South Med J.?2005;98:863-868。[考研]?[谷歌學術(shù)]
30.?Friedman M、Vidyasagar R、Joseph N。一項關(guān)于死海鹽鼻腔沖洗效果的隨機、前瞻性、雙盲研究。喉鏡。2006;?116:878-882。[考研]?[谷歌學術(shù)]
31.?Meltzer EO、Bachert C、Staudinger H。治療急性鼻竇炎:比較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阿莫西林和安慰劑的療效和安全性。J 過敏臨床免疫學。2005年;116:1289-1295。[考研]?[谷歌學術(shù)]
32.?Dagan R、Wald E、Schilder A. A Otite Média Aguda deve ser tratada com antibióticos?在:Sih T、Chinski A、Eavey R、Godinho RN,編輯。IV Manual de Otorrinolaringologia Pediátrica da IAPO。Lis 編輯;圣保羅:2006 年。第 200-213 頁。[谷歌學術(shù)]
33.美國兒科學會急性中耳炎管理小組委員會 急性中耳炎的診斷和管理。兒科。2004;?113?:1451。[考研]?[谷歌學術(shù)]
34.?Glasziou PP、Del Mar CB、Sanders SL、Hayem M. 兒童急性中耳炎的抗生素。Cochrane 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修訂版2004;(1):CD000219。[考研]?[谷歌學術(shù)]
35.?McCormick DP、Chonmaitree T、Pittman C、Saeed K、Friedman NR、Uchida T、Baldwin CD。非嚴重急性中耳炎:一項比較觀察等待與立即抗生素治療結(jié)果的臨床試驗。兒科。2005年;115:1455-1465。[考研]?[谷歌學術(shù)]
36.?Le Saux N、Gaboury I、Baird M、Klassen TP、MacCormick J、Blanchard C. 阿莫西林對 6 個月至 5 歲兒童臨床診斷急性中耳炎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非劣效性試驗.?CMAJ。2005年;172:335-341。?[?PMC 免費文章]?[?PubMed?]?[?Google Scholar?]
37.?Rosenfeld RM, Kay D. 未經(jīng)治療的中耳炎的自然史。喉鏡。2003;?113:1645-1657。[考研]?[谷歌學術(shù)]
38.?Renko M、Kontiokari T、Jounio-Ervasti K、Rantala H、Uhari M。每天用鼓室壓測量法監(jiān)測急性中耳炎中耳積液的消失。兒科學報。2006;?95:359-363。[考研]?[谷歌學術(shù)]
39.?Spiro DM、Tay KY、Arnold DH、Dziura JD、Baker MD、Shapiro ED。治療急性中耳炎的觀望處方:隨機對照試驗。雜志。2006;?296:1235-1241。[考研]?[谷歌學術(shù)]
40.?Little P、Moore M、Warner G、Dunleavy J、Williamson I。中耳炎處方策略隨機試驗的長期結(jié)果。Br J Gen 實踐。2006;?56:176-182。?[?PMC 免費文章]?[?PubMed?]?[?Google Scholar?]
41.?Bauchner H、Marchant CD、Bisbee A、Heeren T、Wang B、McCabe M。疾病控制和預(yù)防中心對急性中耳炎結(jié)果的建議的有效性。兒科。2006;?117:1009-1017。[考研]?[谷歌學術(shù)]
42.?Spurling GK、Del Mar CB、Dooley L、Foxlee R。延遲抗生素治療呼吸道感染的癥狀和并發(fā)癥。Cochrane 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修訂版2004;(4):CD004417。[考研]?[谷歌學術(shù)]
43.?Little P、Watson L、Morgan S、Williamson I。抗生素處方和呼吸道感染主要化膿性并發(fā)癥的入院:數(shù)據(jù)關(guān)聯(lián)研究。Br J Gen 實踐。2002;?52:187–90,193。?[?PMC 免費文章]?[?PubMed?]?[?Google Scholar?]
44.?Brook I, Foote PA., Jr. 阿莫西林和頭孢丙烯的抗菌治療對細菌干擾和腺樣體中 β-內(nèi)酰胺酶產(chǎn)生的影響。Ann Otol Rhinol Laryngol。2004;?113:902-905。[考研]?[谷歌學術(shù)]
45.?Block SL,Cifaldi M,Gu Y,Paris MM。頭孢地尼或阿奇霉素治療兒童急性中耳炎 5 天的比較:一項多中心、前瞻性、單盲研究。臨床治療。2005年;27:786-794。[考研]?[谷歌學術(shù)]
46.?Guven M、Bulut Y、Sezer T、Aladag I、Eyibilen A、Etikan I。急性中耳炎的細菌病因和阿莫西林-克拉維酸與阿奇霉素的臨床療效。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2006;?70:915-923。[考研]?[谷歌學術(shù)]
47.?Klein JO, Pelton S. 急性中耳炎的治療。http://www.uptodateonline。Acessado em 26 de outubro 2006。
48.?Foxlee R、Johansson A、Wejfalk J、Dawkins J、Dooley L、Del Mar C。急性中耳炎的局部鎮(zhèn)痛。Cochrane 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修訂版2006;19?(3):CD005657。[考研]?[谷歌學術(shù)]
49.?Flynn CA、Griffin GH、Schultz JK。用于兒童急性中耳炎的減充血劑和抗組胺藥。Cochrane 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修訂版2004:CD001727。[考研]?[谷歌學術(shù)]
50.托馬斯 CL、辛普森 S、巴特勒 CC、范德沃特 JH。用于聽力損失的口服或局部鼻腔類固醇與兒童滲出液的中耳炎有關(guān)。Cochrane 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修訂版2006;3:CD001935。[考研]?[谷歌學術(sh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