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談他的“牙刷哲學”(1981年)(轉(zhuǎn)載)
張國榮談他的牙刷哲學
張國榮有一張很上鏡的臉孔,有人說他活像個小秦祥林,照理這些年來他不應該只是演電視劇,而極少涉足影圈的。
記者打聽之下,原來內(nèi)有乾坤。張國榮說:“其實我早就開始拍戲,只是一部《紅樓春上春》被人‘賣了豬栽’,因而覺得電影圈很復雜,自己一時難以適應,所以后來較少接觸,有戲也不敢借拍。”原來,拍《紅》片之前,張國榮根本不知道那是一部色情片,到接拍以后才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上當了。
演電視只如牙刷?
幸好,近年在他的經(jīng)理人譚先生的安排下,他參加了《喝彩》的演出,成績令人滿意。跟著,片約如雪花飛來,《失業(yè)生》、《檸檬可樂》,還有世紀影業(yè)公司的《反斗幫》,之后更會和泰迪羅賓合作。張國榮的電影生涯正在開始?
聽說,他今年還會棄視從影哩!
“我與電視臺的續(xù)約機會很微,而八二年會是我專心拍電影的一年。我覺得在電視圈中缺乏一種令人閃耀的元素,它只能讓你保持一定的知名度,就好像一支牙刷,你每天都用它來刷牙,你知道它的存在,但卻不會注意它或去理會它。但電影卻能令我發(fā)出閃光。我希望做到的,就是電視觀眾們也去留心一下他每天都用的牙刷,然后嘗試用它去比比其他不同牌子的牙刷,看看究竟哪一種品質(zhì)較佳。
張國榮似乎對自己這支“牙刷”特別有信心,于是我問:“閃光?別忘記閃光只是一剎那的事,閃光過去了有怎樣?再重投電視圈嗎?”“我可沒想過這個問題!”他自信地說:“現(xiàn)在我連閃光的機會都沒有,又怎會想到閃光以后的事,一個人是不能夠考慮得太長遠的?!彼@樣說也是又道理的,試想想他當初若不是抱著做歌星的夢想,去參加麗的電視主辦的“亞洲業(yè)余歌唱大賽”,又怎會贏得香港區(qū)亞軍,從而進軍電視呢?
對于將來會否演而優(yōu)則導,他說:“無可否認,我對電影很感興趣,而且一直在觀察、學習導演的工作,例如如何運用鏡頭,如何取一個較佳的拍攝角度,如何引導演員去演戲等等,但這并不表示我將會成為一個導演或制片,我從未想過這一點。暫時來說,我會努力做一個好演員,盡自己的本份,我還會繼續(xù)唱歌,東南亞的觀眾亦很歡迎我去登臺演唱,但明年的重點還是拍電影!”
張國榮的演技實在是越來越好,觀眾亦非常受落。他平時除了看電影,閱讀書本求取有關電影、演技的知識外,更常常對著鏡子自我表演一番,念各類不同的臺詞,有自己寫的,也有別人作的。他的進步可不是輕易得來的!
“今天已沒有明星了!”
到現(xiàn)在為止,張國榮所演出的,都是一些“青春派”電影,有意無意之間,在觀眾心目中樹立了一個青春形象。他會一直保持這個形象嗎?還是會嘗試各種不同類型的角色呢?
“我仍會保持現(xiàn)在的形象。我的外形有所局限,本身仍是年輕人嘛,難道要我演三四十歲的中年漢子嗎?其實青春片中,也有很多不同的角色,因為每個青年人的遭遇不一樣。就說《反斗幫〉和《檸檬可樂》中由我飾演的兩個青年人吧,就截然不同了。一個是法律系學生,生活在上流社會,性格亦會比較浪漫一點,另一個卻只是普通的中學生,每天早上你都可以在街上碰見的。再典型一點的,就要數(shù)《救世者》中由吳民雄飾演的那個心理有問題的青年,我非常喜歡這個角色!”
“你會演這樣的角色嗎?”“會!”他答得爽快極了,“我以前在麗的電視的《家燕與小田》節(jié)目中的神秘劇場里,也曾經(jīng)演過這一類心理變態(tài)的角色,只是那時不為人們注意罷了?!?br>
“難道不怕破壞了你那白馬王子的形象嗎?”我故意說。“不要叫我白馬王子好嗎?”張國榮一本正經(jīng)地說:“今天已經(jīng)沒有明星了,大家要的是一批會演戲的演員。何莉莉、凌波那個時代已經(jīng)過去,像白馬王子那種偶像式的追求隨之而消逝!觀眾只要求我們戲演得好?!?br>
“不是的,你不知道有很多女學生視你如夢中情人嗎?我不是逗你,是真的?!痹凇稒幟士蓸贰分酗椦萁處熞唤堑难輪T蘇杏璇,在旁聽到我這么說,也裝起一副教師的模樣說:“這些女學生如此想法,實在很危險,怎能把自己的愛托付于一個還未定性的孩子呀,現(xiàn)在他的心被事業(yè)占了大半,什么裝不下了。對嗎?”“對!”我特別大聲地說,然后問張國榮:“是那么危險嗎?”他吃吃地笑了起來,說:“也可以這樣說,我今天喜歡一個女孩子,也許明天又會喜歡另外一個,但這不表示我今天不愛她,這一天我是付出過真感情的,所以我要我的女朋友珍惜每一天。”“可真夠浪漫,但做你女朋友的就慘了!”“那只好找個和我想法一樣的女朋友,或者她比我更早地愛上別人?!闭f完,他哈哈大笑。
現(xiàn)在香港的青年人大部分對愛情的看法,都抱著游戲的態(tài)度,正所謂合則來,不合則去,不帶半點悲傷,這種普遍觀念從張國榮這個典型的香港男孩子身上表露無疑。
“為什么你會這樣地開放?就在《失業(yè)生》中,你有幾乎全裸的演出,現(xiàn)在據(jù)說在《反斗幫》里,又有一場裸泳,究竟哪來的膽子?”“其實這些都很普通呀,沒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只要是劇情需要,我便去演,我們不是每天都這樣子洗澡的嗎?當然,如果只是硬崩崩的插入一段裸鏡,以求吸引觀眾,我會堅決辭演的。實在我已厭倦了裸露身體?!彼f著,我想到一個問題:自從學生片《喝彩》賣座以后,才掀起一陣青春片熱潮,這可謂開正張國榮的戲路,自然他也成為被制片商爭邀的對象,可是這熱潮還有多久呢?“我感覺青春片的熱潮已接近尾聲。”張國榮說?!澳敲茨氵€全力投入影圈,你......”“你不知道我也懂得演古裝戲的嗎?”我當然知道他懂,只是他的那富現(xiàn)代感的外型,始終是做時裝比較討好的。他繼續(xù)說:“楚原找過我拍他的武俠片,我答應了他,將在八二年開工。下一年的拍片計劃,我已經(jīng)基本定下來了。”
電影新血給人信心
張國榮始終是個有頭腦的青年,他懂得為自己的事業(yè)和前途打算。此外,對于和他合作的電影公司,他也有一套看法?!拔椰F(xiàn)在分別替大公司和獨立制片拍戲,發(fā)覺一般獨立制片公司做得比較好!大公司的財力足夠,他們用一定的金錢拍一部電影,只求賺錢,并不要求水準,且在財政預算方面做得甚為嚴謹,而一般獨立制片卻在水準方面要求較高,金錢反而是其次,這可能因為他們要博出名,大公司則根基已固了。獨立制片的導演多是較新的,所以在藝術(shù)和技巧等各方面都肯去嘗試,行政部亦放手給他們?nèi)ジ?,加上制作態(tài)度認真,與他們合作,自己的演技亦得到提高!同時,大公司可能因為制度問題,顯得各有各的工作,互補相干,缺乏了一種拼的沖勁,幸好,現(xiàn)在有些大公司也正招納新導演們。新血的輸入,是一個可喜的現(xiàn)象!”“大公司的影片每況愈下,會不會是因為每一位導演都差不多定了拍攝某一類的影片所致呢?”“我想原因并不在此。比方波蘭斯基的電影,每一部都是那么蕭索、那么暗,但是給人的感受都不相同,每部電影都有突破!”原來波蘭斯基是張國榮很喜愛的一位外國導演。至于香港導演群中,他最喜歡徐克,并且表示很希望能有機會與他合作。
經(jīng)過這一席話,使我對張國榮的看法改觀,以往,總主觀地覺得他太過油腔滑調(diào),脂粉氣重?,F(xiàn)在倒覺得他是個頗有思想并對事業(yè)認真投入的演員,這里祝愿他在八二年能得償所愿,真正地發(fā)出閃光!
中外影畫第22期(1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