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十三章到十八章)
2023-07-09 16:22 作者:嘟嘟是CPA練習(xí)生 | 我要投稿
第十三章天下如己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患大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以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道態(tài)恍惚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jie二聲),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jiao三聲),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fù)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jì)。 第十五章為道謙恭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qiáng)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乃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虛靜歸根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fù)。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fù)命。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第十七章我即自然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yù)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第十八章失道走反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