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想天則文化考據(jù)
則的入坑難度,群文化,新人文化
一談起最難的東方正作游戲,你會想起什么?紺?地?我知道肯定有人會說則。格斗,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是一個可望不可及的領域,如果是動作游戲,東方act,也許你可以通過多次嘗試,訓練,或者是套路逃課以達過關的目的。但是格斗就不一定了,當你的對手不再是ai的時候,這就意味著,對面不再是程序設定的機器人,出招不再會規(guī)律化,不會容易出現(xiàn)像黑魂的騙招打法,也不再可以通過多次嘗試去迅速拉低雙方的差距,更加不存在所謂的套路逃課。畢竟你對面可是和你一樣的,活生生的人?。〔辉傧駯|方月神夜的關底boss那樣可以簡化,可以通過套路技巧解決。畢竟就算是天朝第一機師狗棉的吃包速度,都比不上re-scarlet的速殺速度,明明純傷模式下則掉血更快。
?
這就是pvp游戲的難點,你的對手是人,而不是人機。而非想天則也是由于其歷史足夠悠久,培養(yǎng)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大佬,有擅長連段的例如煙花,有擅長打架的例如老木,有擅長直播留檔的例如掌百,有擅長的高飛的例如糖果藥,有擅長jsb的例如蠢pa,還有擅長咕紅白攻略的例如鋼琴男。由于這些大佬的存在,新人入坑幾乎就是被暴打,沒有任何余地,沒有一絲反駁的機會,百分之百,肯定會被暴打。這不僅僅是操作的問題,更涉及到理論,判定熟悉程度,機體理解,心理套路等等,熟悉兵擊的朋友也許可以理解,就算雙方都是練家子,在一流和二流之間也是可以通過對武器或者規(guī)則的理解能力、騙術等等拉開差距的,何況你的對面是新人?正巧有段時間趕上中美關系緊張,誕生出了非想天則名句“打則死路一條?!?/p>
?
有個情況其實很奇妙,那就是雖然華也算是pvp游戲,但是唱衰的力度遠遠不及非想天則,我猜想這主要是與非想天則的年代感有關。畢竟則已經(jīng)十年過去了,有些大佬你可能永遠也打不過了,而華呢?年齡上相比之下總覺得還有機會,實際上也的確是這樣的,華在各種意義上都更適合新人,然后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打不過。不過不管怎樣,華在東方大環(huán)境下的難度印象分遠不如則,反倒是出現(xiàn)了“打華千秋萬代,打則死路一條的聲音?!倍騽t死路一條的種種,也的確是對則圈的后續(xù)新人發(fā)展產(chǎn)生了阻礙,不用想都知道,就算是喜歡格斗的東方玩家,在聽到如此恐怖的一個吃人組織“則圈”以后,都要左右躊躇,再三思量吧。不過這句標語倒也是為圈子里添加了不少頭鐵的玩家,據(jù)說現(xiàn)今非想則新賽的群主方塊五開始打則就是由于好友瘋狂跳臉約戰(zhàn)入坑,最后其好友再也打不過方塊五了。不過大多數(shù)玩家該打不過還是打不過,東方圈內(nèi)大部分則玩家甚至不會去精通連段,大多數(shù)是以一個我能和群友娛樂打打,這游戲我能玩的水平去娛樂的。
?
于是新人有時候就不想去打大佬,更想去找同水平的新人打娛樂,由此誕生出了一個新的組織——萌新群。顧名思義萌新群就是由萌新自發(fā)組建起的一個以低相對娛樂打則的平臺,而大多數(shù)萌新群也并不是沒有大佬,或多或少會有一至多名則圈底層人員(相對3)或者更高層人員,起指導作用,解釋判定,打法,連段技巧等等。極少數(shù)情況下萌新群不會存在相對3或者相對3以上的“大佬”,這一現(xiàn)象被某些老人稱為圈養(yǎng),如同家畜般養(yǎng)殖之意,也有的并不認可其性質(zhì)為則群,如果群主或者管理等等拒絕所謂大佬入群的話,較為極端的老人對待這類群甚至會考慮qq爆破,掛人等措施。聽起來很可怕,其實這類群根本不會為則圈產(chǎn)出戰(zhàn)斗力,反而是吃新,屠幼現(xiàn)象在這類群中屢屢發(fā)生,錯誤估計機體強度的現(xiàn)象嚴重,更容易傳輸消極的打則觀念,換句話說就是吞噬了圈子里的新人流量,卻對圈子毫無作為。故部分則佬對此類群聊極度厭惡,群主屢教不改者,一呼百應,改號換皮,滲透攻之。觀者過癮,戲者自娛,新者惶惶,群主名留千古,后均稱則圈大戲。

?
這也是則圈和華圈很不同的地方,則圈各個機師年代斷層,由各群混出來的機師風格各異,看待機體性能方面各有異同,不過則群往往換群不換人,各個群也許只是根據(jù)功能與流行程度不同,在話題或者常駐水軍方面各有特色。比如說同樣的一批人,要打則在一個群,嘴則卻跑到另一個群去了。甚至由于群內(nèi)話題流量問題,一個群的活躍水軍會逐漸向另一個群轉(zhuǎn)移,逐漸出現(xiàn)同樣人組成的群,但是一個冷一個熱的現(xiàn)象。而華圈不然,華圈從社區(qū)建立開始就只有兩個群,后由于戀萌萌機器人事件,也逐漸向一個群濃縮,某種意義上可以說華圈只有一個華群,而則群比魔理沙的女朋友還多??梢哉f,則圈的文化無論怎么談都避不開則群,而則群怎么多都避不開換群不換人這一怪圈。有時則圈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命脈究竟是那些群,還是那些人,由此你就能理解則圈對群的概念有多重視,也能理解為什么會有一些暴躁老鴿會去爆破一些性質(zhì)惡劣的群了。
?
在一些新人群,大部分群對新人和大佬的區(qū)別都是卡在了相對3,這一設定并非明文規(guī)定,而是絕大多數(shù)的新人比賽中,參賽卡住的相對就是3,一旦相對上3,則無法參加參賽。要是聽不懂的話也許可以這樣理解,打比賽的不一定都是新人,可能有一年多還沒有打則上3玩得比較摸魚的選手,但是上了相對3你就不能參賽了,而這場比賽因為這個限制才叫的新人賽而已。這一原則的設定是出于部分人入群早卻打得少,可能水群能力一流誰都認識,但是打得不行。所以新人和戰(zhàn)士的區(qū)別一般不以圈齡劃分,而是實力。順帶一提,在新人眼中可能相對3就算是大佬了,其實在圈內(nèi)人來說叫沙包,甚至有個古老的劃分方法為則圈的底層人員,相對3為則圈底層,不到3不算入圈。這一劃分法預測出于非想天則鼎盛時期,據(jù)說那時的機師人均相對4,現(xiàn)在已經(jīng)明顯不適用。首先圈子的生態(tài)不能提倡唯實力論,否則必不長久,大佬獨斷嚴重久之圈內(nèi)閉塞,無法與外界取得信息交流,辦活不易,香火難續(xù)。其次能戰(zhàn)者或有陰陽,不具武德,無能以治圈策群。以及新人需要得到應有的尊重,不能一家獨大,則圈不只有戰(zhàn)士,還有肝疼的mod制作師,敬業(yè)的群戰(zhàn)直播員,整活的群戰(zhàn)策劃,咕咕的萬字攻略作者,則圈的繁榮并不是由打則大師的勝利贏出來的,反而是靠的每一次群戰(zhàn)的策劃,選手對決,直播錄播,賽后再交流,最終集經(jīng)驗大成者寫出攻略,靠的是其中每一個人共同鉆研奮斗出來的。如果你看到有大佬在群里倚老賣老,唯實力論,你就當他消息閉塞,目光短淺吧,畢竟時代變了,那個輝煌的時代已經(jīng)一去不返,如今的機師交流還是應當以求同存異為主。

有關ming的猜想,與機體交流相關事宜
有一個比較遠古的詞如今還在用:“ming”,就是用來形容交流中過度吹捧某機體過強的詞。在機師與機師的交流中,其實或多或少會存在這方面問題,但只有一方覺得另一方太過分的時候才會把這一詞拋出來。例如新人常說的,高達為什么傷害那么高,蕾米j2a為什么那么棍,uuz為什么那么難打等等。這其實就是多角度的機體理解問題,高達傷害高,判定大,但與此同時高達收招收不住,而且個子高容易被壓制,立回過于笨重,可以考慮騙招,壓死等套路,而這些操作需要一定的心機,和兵擊的騙招,csgo的假閃是一個道理,含博弈成分,新人打架不懂這些反而容易陷入思維陷阱,久而久之就覺得高達棍了。而蕾米的j2a,我聽某人說了一輩子j2a判定大,但是把判定圖扣出來論性能我還真不知道他一個uu有什么資格說我蕾米,直到我后來和老趙的大屁股瓜打了一場,我才知道蕾米的j2a的棍性和蕾米的運動軌跡以及后續(xù)有個j2c有關,它的棍性是有機結(jié)合起來的,并不是單單j2a一招很棍,而是加在一起它就棍了。而至于uu,這機體可以隨意ming,就是不要當著uu的面,這是唯一一個論強度沒有人權(quán)的機體,我曾在華圈那邊開玩笑,黃昏要是準備給華加入uuz這個機體,第二天,華卒。講了以上三個例子,不難看出ming機體的現(xiàn)象主要是出于打法思維存在局限,機體理解不完善,機體理解不對等原因,少量是梗。
?
從心理的角度上講,ming機體其實是一種不甘的象征。被ming的人不想否認自己為了練習一個機體所付出的努力,畢竟自己扎扎實實練習過了才玩得這么好。而說自己的機體太弱的人,也是不想否認自己的練習,我練了打不過,下意識的就會去責怪機體強度,這是人類本能,總會去怪點什么的,不然就是對自身打則意義本身的否定,于是對其他機體的評論變成了ming。說到這里,如果下次你看到別人在ming機體的時候,會不會寬容一些呢?但是慣犯就不要放過他了。其實有一個解決方案可以輕松解決各種ming機體的情況,那就是自己去玩這個機體,俗話說得好,打不過,就加入。然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高飛青蛙,uu,不過如此。
?
實際上,ming也可以當成是則圈的機師交流的觀念不對等所誕生的產(chǎn)物。則圈的機師按照所掌握的機體、機體數(shù)量各有分類,比如只會一個機體的就叫做專使,我只會蕾米所以也叫蕾米使,而會幾個或者會好多機體的又叫節(jié)操,全部都會玩,敢于打架直接浪漫的選擇—隨機的,就是全人類。就算是節(jié)操或者是全人類,基本上都是有一個機體特別強的,從實力分布中不難看出其曾經(jīng)作為專使的影子,全人類開荒的機師少之又少,大多都是練好一個后才開始玩其他機體的。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幾乎所有機師對各個機體的理解都不對等。比如說我是蕾米使,我對蕾米的實際情況比較了解,但是對其他機體的準確強度很難有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在交流過程中,各個機體的強度,特性,優(yōu)劣都主要是靠我自己玩蕾米能不能打贏得出的直觀感受,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開始玩一個機體的時候總會抱怨自己的機體弱,其實是因為打不過,對對手和自己的機體理解不到位導致的。
針對這一現(xiàn)象,其實平時偶爾去玩一玩自己覺得棍的機體就會好很多,別人怎么打你,你就怎么打別人,如果好用就說明它的確棍,如果不行,那別人怎么破你你也可以學到以后怎么破這種套路了。這就是則圈交流的一個大致情況,打架,嘴則,論機體,拆套路。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它其實是個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打架后輸了肯定會意識到自己的不足,然后開始嘴則,問則,套路怎么破,時不時就會ming到機體頭上,最后拆得套路,下次打架去迫害別人。
?
只是交流的時候,唯獨這個機體強度,個人建議盡量少談。一來方便減少事端,二來我們熟知的機體強度其實并不一定是實際的機體強度。以前有一個比較簡單判定是否是棍機的手段,就是在基礎相同的情況下對不同機體賦予相同時間,能夠快速變強的那一個就是棍機。這種評判方式其實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在和華圈交流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們正處于一個階段性的時期,就是現(xiàn)在的華還屬于機師領袖的巔峰強度決定機體強度上限的情況,領袖的強度會直接導致圈內(nèi)對這個機體強度的認知。(這里我是以大貍子的情況為例參考的)評判機體強度,其實有三項參數(shù):1,新人的上手殺包速度(決定下限);2,領袖的極限強度(決定上限);3,公眾認知強度(什么都決定不了)。其中公眾認知度主要是一個混淆視聽的作用,可以參考,有一定的價值,但是基本上問他們參考的原理就發(fā)現(xiàn)要么是只參照了1或者是2,而華中戀戀機體(下限高上限底)的誕生實則顛覆了舊強度評價的認識,對機體的上下限的雙重考慮有了更加明確的要求。而3的參照側(cè)重點其實和游戲本身的年齡有關,當一款游戲處于開荒階段的時候,就會比較側(cè)重于1,而后各大流派開始興起,其中的掌門領袖就成為了關注點,進而演變?yōu)閺姸鹊拇~,于是側(cè)重于2。當游戲再往后推,新人和老人同時都有發(fā)言權(quán)的時候,聽得比較全面一點,3就是一個比較準確的參照對象了。所以我偶爾也會拿則的歷史和華圈的大佬l(wèi)imbo開玩笑,和他笑談現(xiàn)在華要是和則的發(fā)展趨勢一樣的話,華圈現(xiàn)在應該屬于一個什么階段。沒辦法,畢竟則真的太長壽了。
?
則的長壽論,老人強度傳說,專使群
可能很多人都有過疑問,非想天則都已經(jīng)十年了,怎么還沒有死?其實從東方的正作依次看過來,的確沒有一款游戲能說成是死的。stg各作基本是一個相互扶持的狀態(tài),難的有出名的紺,地,親民的船,還有比如說麻將山,本身就比較有梗的作品,再加上stg你玩會了一個你大多就會去嘗試另一個,就連冷門的花現(xiàn)在我都可以找到專門的群,甚至有比賽。則在正作中的人氣我懷疑反而是一個佼佼者,不然全國各個tho則并不會頻頻作為既定項目之一。則的火爆我推測還是和他的難度,本身是一個pvp游戲,以及線上下交流方便有關。pvp游戲意味著非想天則必須依托玩家社群進行發(fā)展,它會強制玩家自主建立社群,而難度決定天花板,直至今日仍未有玩家敢于宣稱自己完全畢業(yè)了非想天則,高難度反而可以留住非想天則的核心玩家,不像月神夜,速通三禁大主教re-scarlet現(xiàn)在都去玩戰(zhàn)雙了。而最重要的一點,線上下交流方便,這是一款線下只需要兩臺電腦一根網(wǎng)線就能聯(lián)機的游戲,或者單機pvp也是可以做到的,不像舊時的幻走需要專門的服務器,而且也不像幻走至今仍未開放觀戰(zhàn)視角,擁有游戲機制上的缺陷,社群內(nèi)部各種補丁一應俱全,缺啥有啥,線上辦賽規(guī)則各異,有群就能有平臺,可謂方便至極。
?
不同于stg各作都有人玩,ftg目前分地上與游泳兩派,兩派中主流游戲都以最后更新的官作為主,例如地上為則,游泳打華。雖然兩派的先代作品依然有人玩,但是玩的人基本上都會則,例如我在游戲性上就更喜歡緋,可是沒有人陪我玩,只好乖乖打則。如果是經(jīng)歷游戲換代的老玩家,尤其是游戲代數(shù)越多,入坑作越古老的玩家(地上與游泳分開),他們通常都有一個特點,立回水平超強。則圈立回文文大師蜜蜂文曾經(jīng)說過,玩萃夢想可以有效提高立回水平,凡是萃夢想過來的機師,立回水平?jīng)]有差的。其實這主要和游戲機制的發(fā)展本身有關,地上格斗第一代萃夢想其實操作和概念上更傾向于拳皇,而且根本飛不起來,這就使得一些角色對位置距離的需求格外嚴格,以及萃夢想時期一些在則里很牛逼的判定招式都要么被削弱判定大小要么沒有什么取消連攜,少數(shù)依舊棍的在萃夢想還非常吃機體克制,你們就知道他們是怎么從那段時期練的立回了。再到緋飛行模式正式解禁,基本上是一個人人棍機的時代,據(jù)說就算是緋轉(zhuǎn)則沒什么改動的最棍uu,在緋時代也不過平庸。雖然飛行模式解禁,但是如何發(fā)揮機體優(yōu)勢控制對戰(zhàn)節(jié)奏,仍舊是對戰(zhàn)時的思路難題。即便緋時代的rep距今多少年,但其對戰(zhàn)思路在今天依舊實用。現(xiàn)在很多人一再吹噓非想天則的大佬強,卻從來沒有思考過大佬哪里強,除了對游戲的基礎理解,對戰(zhàn)思路仍舊是當今對戰(zhàn)最需明確的目標,有的大佬明確到機體,有的明確到人,而萌新普遍至今什么都未明確,殊不知這些是早在前作就已經(jīng)明確下來的東西,前作文明所傳之理,傳承之重,可見一斑。
?
歷代領袖,機師掌門,業(yè)界大哥,不可謂不知傳承之重,于是就有所謂的專使群。專使群顧名思義就是只交流某單一機體的群,群內(nèi)成員大多都是專門玩或者節(jié)操性質(zhì)的也會去學某一機體的機師。性質(zhì)上依舊屬于交流學習用群,但是大部分專使群卻并不反對節(jié)操、以及其他專使進群交流,一些nb的群也不反對瑟圖大師,也許說得好聽一點放其他的專使是為了一起討論如何克制其他機體,打起來不難受,但是放瑟圖大師純粹是為了那啥。不過各群基本上都有度,有些事情并不會說到臺面上來,就像古代習武,點到為止。這里說明一下,我個人非常希望進高達群進行親切友好的交流。

?
從各個專使群,其實我們也可以看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專使群的存在其實本身是好的,不像一些大群話題難以專一,新人問話難以得到非常權(quán)威的回答,因為沒有大佬說明,你也不知道和你對話的是什么人物,可能是領袖,懟了顯得你傻逼,可能是毒瘤,信了可能很多人都討厭你。專使群存在的本身其實是好的,而根據(jù)各個機體的人氣看來,有些專使群其實已經(jīng)涼了。老蝙蝠群全是爐石云云,白菜的蝙蝠群現(xiàn)在看來還算是專業(yè)。但是19的專使群,以及一些其他的專使群我的確看上去不像是一個群,有的是機體人氣不行,有的是群主基本上不管事,在打理上本質(zhì)荒廢,更別提像一些人氣低迷的機體,甚至機師不成群。青蛙活著能打的,屈指能數(shù),苗機現(xiàn)在也主要是富婆,sos,雨寂三人頂天,有些機體基本絕后。個人認為新人選擇機體其實大部分個平衡性以及機體設計有關,角色人氣有,但還屬于少數(shù),在后期運營又和各群管理整活頻率掛鉤,部分機體難以收到廣泛群眾熱愛也屬于可以理解的范疇。

?格斗兩派:地板與游泳之間的恩怨,黃昏喜提大鍋一口
說回格斗兩派,稍微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地面和游泳兩派有過節(jié),但是很明顯做游戲的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其實這和則圈人帕露帕露有很大的關系,從萃以來,那時的格斗作仍然可以看出拳皇等潮流格斗游戲的影子,以拳腳為主,取消鏈、幀數(shù)等都要求很嚴格,搓招難度在現(xiàn)在的格斗作中堪稱巔峰。然而,彈幕太香了。隨后出緋,確立了后來最鼎盛最受歡迎的立回體系,這是唯一一個除了中國百家爭鳴人人棍機的時代,我個人非常傾佩于這個時代能有人人棍機的評價,人人棍機也就意味著所有機體各有自己的特色,能夠憑借自己機體的特性把握對戰(zhàn)節(jié)奏變得尤為重要,而且在這一點可能還挺均衡。后來出則,歷史原因已經(jīng)不可考。有個時間段則和緋是單獨的兩個游戲,打過合并補丁的人應該不難理解,那個合并補丁是后來出的,合并后也并不是馬上叫的則,而是緋想天·則,也就是哈爾濱時夏格斗祭中當時海報過時的叫法,后來才統(tǒng)稱為東方非想天則。到名字統(tǒng)一后,則這個大名就席卷了整個東方圈。你可能不太了解,當年真的可以說一個時代的名字叫非想天則,而不是非想天則在東方的某個時代,甚至則曾經(jīng)一度從東方圈中跳脫出來,這是難以置信的,也說明則當時有著十分可怕影響力。可能我這么說還是有人不太理解,那我換個說法:東方被開除二籍了。就和這種事情差不多,和東方一樣它并不是不屬于二次元了,而是隨著自己的文化逐漸興旺可以做到從二次元中獨樹一幟甚至跳出其本身的生態(tài)規(guī)律。這是東方已經(jīng)做到的事情,而則圈同樣做到了,它曾一度從東方圈脫離出來并影響至今。證據(jù)就是,兩年前如果你去貼吧群釣魚,偶爾,可以碰到不知道東方但是打則打得賊溜的大佬。則圈當年甚至有能力去拉到外界贊助打比賽,興旺到一種無法比擬的程度,而這一切都得益于則超豪華的角色陣容和前作為則打下的超人氣玩法??上S昏,將一個叫非想天則的帝國親手葬送了。
如果你現(xiàn)在在則群和群友討論黃昏,大多數(shù)人都會給你一句傻逼黃昏。那就是地面和游泳的孽緣。和地板不同,游泳的開道并非一路順風。據(jù)考據(jù),樓初期平衡極差,紅白一統(tǒng)天下,一個道具掃把,無限破防狂壓,樓中期修正掃把,可以玩了,然后這時候的cmv制作的挺不錯的,玩家也多。后期大貍子被噴的厲害,我問到的老人就退坑了,那時候差不多就是SH頂點統(tǒng)治樓,白蓮超強的時代。而且樓出現(xiàn)的時候,有一個很嚴重的手感問題。他的手感就像游泳一樣,按現(xiàn)在華的說法叫中軸,立回飄忽不定,可操縱性大幅度縮水。于是則佬一看,紛紛表示玩不來,甚至惡劣到現(xiàn)在的則佬一提游泳色變,上海th10后氧氣在群內(nèi)透露其實黃昏的主催來了,但是沒人認識,掌百帶頭調(diào)侃說還好不認識,不然不寫個則2他走得了嗎?雖然玩笑成分居多,還是可見游泳作在則圈臭名昭著……

其實這里有個誤區(qū),游泳雖然指代所有空中格斗,可是歷代的空中格斗手感都是不一樣的,例如華就像橡皮筋。而且這個則樓過渡過程雖然拉跨卻依舊有人順利過渡,甚至經(jīng)常有比賽。不同于地板最后都趨于新作,錄誕生后,游泳依舊沒有平穩(wěn)過渡,反而是進行了一次大跳水。據(jù)說在錄時期開始因為妹紅登場人氣很高,但是初期錄的系統(tǒng)設計的確是喂屎,有些莫名其妙很明顯不符合游戲玩法規(guī)律的設計真不知道黃昏是怎么設計出來的,使得錄直接打下空戰(zhàn)低谷。錄移動系統(tǒng)更改,但是無法挽回那些不喜歡空戰(zhàn)的玩家,符卡系統(tǒng)的更改導致技能變得單調(diào),然而最惡心最弱智的設計是他把倒地保護給拿掉了。首先科普一下倒地保護是什么,一些格斗游戲為了限制無限連,強制會給連招部分數(shù)值,達到一定程度后開啟無敵,或者掉在地上后強制無敵。把這個拿掉其實也就意味著,血條不再有意義,能連到死,還要血條干嘛?然后再配合另一個設計,錄非常容易破防。你品,你細品,這就意味著我只要摸到你,你就沒了。防和不防沒區(qū)別了,只要被摸到,都是一個結(jié)果,再加上這時黃昏游泳以來平衡就從來沒有靠譜過,最后你猜是誰讓黃昏意識到自己的錯誤?tr,日本東方格斗最nb的人之一,和黃昏說這游戲設計的壓制收益太大了。由于黃昏這一作智熄的設計,錄前期基本上處于一個暴死的情況,有人玩,但是比起來嘗鮮的人數(shù)可謂斷崖式的大跳水,甚至有一群人回歸到樓,和錄在游泳中又分為了兩派......錄后期其實游戲性改得差不多了,比起前期要好得多,或多或少在口碑和人氣上有些許回暖,卻依舊無法彌補黃昏把自己玩死的前期??墒墙酉聛硪蛔?,終于使游泳人民完成了統(tǒng)一,那就是華。其實不知道是游泳玩家也對黃昏失去信心了還是游泳歷代過渡都這樣,據(jù)說華的試水就真的是在試水,本質(zhì)上打樓的還是回去打樓,玩法開發(fā)進度極為緩慢。時至今日,華的游戲更新雖然沒斷但是補丁的平衡情況仍未完善,游戲本身還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上個時期的華有如腳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的樣子,可隨著aoa社團的創(chuàng)立,玩家群體的發(fā)展走上正軌,看黃昏發(fā)布的平衡補丁,修正大方向也不是問題,少數(shù)tho開始重視華賽,華圈未來可期。而這個時間段則圈在干嘛?傻逼黃昏不出則2?;剡^去看黃昏的格斗發(fā)展史,從則為分界點對更新基本處于拋棄情況,游泳一派要么是有新作要么就有持續(xù)的補丁,而地板呢?地板呢?則近十年來啥都沒有,完全放養(yǎng)自生自滅,不是說這不行,反而是正作持續(xù)發(fā)展的一貫作風,但是則2的呼聲越高,游泳新作對則圈來說就越是刺激,要求也逐漸從則2降低到了有地板就行。其實你去則的貼吧群(最能打的則群),會發(fā)現(xiàn)其群公告還留有樓游泳的余地,可是現(xiàn)在群內(nèi)根本就沒有樓有關的內(nèi)容,全是打則的,本質(zhì)上還是從地板到游泳拉跨留在則的老玩家和從其他群慕名而來的挑戰(zhàn)者。甚至有些玩家想則2想瘋了,沒有就自己造了一個,現(xiàn)流傳的老外的則2,民間補丁,就是實在受不了黃昏不做地板的成果,放眼游泳,目前還沒有這個創(chuàng)作力。



地板與游泳的恩怨情仇,并非不可化解的死結(jié),而是黃昏社團給玩家社群遺留下來的歷史難題。通過黃昏的格斗作歷史我們可以考據(jù)出兩派淵源起于黃昏,并由則向游泳施加怨念。其實游泳多多少少對地板也是有怨念的,但是比較被動。這就好像你爺爺下棋必被指指點點,你愛玩的游戲必被指指點點一樣,華對則的怨念是出于一個被動的背鍋,它承載了則對黃昏新作格斗沒有地板的怨念,甚至無論出個什么長得像格斗的東方游戲都會先問有沒有地板,久之自然也會對這天上飛來的大鍋有意見,可當雙方真正一起交流的時候,明白人都知道收斂一點,畢竟真正的鍋主是黃昏(不放權(quán)),黃昏也根本不會去做則2。

?
現(xiàn)在海內(nèi)外的則社群,tho則賽面臨的問題
海外的則文化,可能我是最沒有資格說話的,機核網(wǎng)410前輩的名作CV19618其實記錄的很詳細,鄭州tho則賽主辦夜神長年人在北美,水嘟嘟是目前主要的海外交流則群的主要負責人,我只是個寫字的。國內(nèi)與海外的非想天則交流主要依靠的是dc(discord),國內(nèi)有個qq群,也就是水嘟嘟那個,但是現(xiàn)在群基本處于荒廢狀態(tài),看群公告考據(jù)主要還是中國人搜集與海外交流的rep的,可是你在群文件里還會找到dota和幻走。也許看到這里你會以為則的外交毫無發(fā)展,那你錯了。就算是機核的410前輩也沒有在文中寫道,有一個叫希諾達的人,教會了所有海外則圈兩句中文。如果你和那群老外說“gei gei(給給)”他們也會回你“gei gei(gay gay)”,可能還會和你說“mo pi gu(摸屁股)”媽呀,這是都教了些什么東西啊……




而國內(nèi)的則,近年來也有了一次回暖。其實我自己認為這次回暖和tho的全國化有莫大關系,tho全國化,而各個tho首選打則作為舞臺既定項目,開始的確把各地的則佬一下炸出來了,新人也漸漸開始了解則這個游戲,雖然實力不怎么樣,可個別tho群當時委實就是個則群。我不知道是哈爾濱當時并沒有進行考據(jù)還是盲目的去效仿其他tho都搞則賽,哈爾濱開始是只做了則賽,也就是時夏格斗祭。怎么說呢?目前的非想天則已經(jīng)沒有了往日的輝煌,不再有人氣足以作為單獨的活動在線下舉辦,線上可以,但是線下不行。各個tho雖然都有則賽,而且都有人玩,可本質(zhì)還是依托于東方活動,現(xiàn)在的則圈發(fā)展我認為也還是主要依托于東方為好,畢竟現(xiàn)在人氣上不再有能力跳脫出東方。以上原因,時夏格斗祭的辦活質(zhì)量還有待提高。
?
而在第一年全國化后,各個tho的則賽又將面臨新的難題。那就是大部分tho第一屆后把大佬炸出來了一遍以后,萌新退賽化嚴重,不敢于上臺挑戰(zhàn)大佬,以至于賽前報名過于冷清。少數(shù)幾個地區(qū)不會出現(xiàn)類似的問題,第一是上海,觸手云集,甚至有機師不遠萬里前來交流,第二是廣州,格斗氛圍一直不錯。但這是這兩個城市都有十分龐大的觸手基數(shù),其余城市無法效仿,再加上富婆與阿茶巡場打則,雖然二位都算是能打的機師,可實力與威望上也足以勸退。其他地區(qū)的tho則賽建議還是在賽制上進行創(chuàng)新,或者在游戲本身上進行革新。目前賽制上提倡去競技化,以娛樂觀念辦賽,淡化輸贏觀念,把則賽娛樂的一面發(fā)揚出來而并非是觸手表演,畢竟觸手操作觀眾看不懂,不如生草。游戲本身上的創(chuàng)新,也就是mod,目前本人創(chuàng)立了非想天則mod交流會,希望能以更改貼圖的形式使非想天則的比賽更生草,臺前效果更直觀,群內(nèi)還有各種時期的魔改數(shù)據(jù)補丁,也可以去考慮讓新人體驗一下民間補丁的則。以上創(chuàng)新,請各個tho建立在了解非想天則的文化及游戲的前提下進行,不然不推薦擅自更改,最起碼不要給機師弄出像蝙蝠雙腳不能離地的規(guī)則。實在不行,還有planB:打華。還能再撐一年,后續(xù)本質(zhì)一樣。
?
也就是說現(xiàn)在的則賽普遍出現(xiàn)了一個新人參與率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開頭里或多或少也提到過,還是屬于一個則圈難度勸退。新人入圈免不了被暴打,他會出現(xiàn)思路短板,理論死角,無論如何都很難想到好的打法,這也是為什么觸手隨便殺新人的原因,畢竟別人可能打了十年,你可能只玩過兩個月,經(jīng)驗和練度的差距無法彌補。對新人個人還是提倡以一種學習與交流的心態(tài)去對戰(zhàn),新人一定會被暴打,誰當年又不是新人呢?被暴打的難受了,心態(tài)炸了,那就last,打完后問一下大佬的建議,然后把經(jīng)驗學到再去揍別人,或者看看rep,你就容易發(fā)現(xiàn)自己有些操作很蠢,這都是快速提升相對的方法,而當你相對上去以后,你也會發(fā)現(xiàn)當年口胡的那個相對也沒那么重要。
?
由于相對的概念實效性已過,這里不多贅述什么時候是相對幾,要測請找負責的大佬去測。一般只測到對3就可以了,再高沒有意義。這里說的再高沒有意義,是因為3以上的相對在現(xiàn)在對于機師來說只有打得過和打不過的區(qū)別,新人標相對會有個鼓勵新人提升的作用,但是現(xiàn)在新人說相對好像都用來口胡,一度走偏,可能這也和之前說到的新人卡相對3有關系??诤菈奈拿鳎笥阎g可以適當口胡開玩笑,但是不熟的人口胡可以直接當東方圈的陰陽人處理,嚴重的可以直接屏蔽。在娛樂性質(zhì)的對局中,包括菜雞互啄,大佬失算,等一類看上去非常蠢,很生草的操作叫做jsb。這些jsb可以說是日常對決中的笑點來源。諸如此類,則圈還有很多的黑話,外行人會很難理解這些黑話,就好像小狐貍一開始很難理解awsl一樣,它是則圈文化的一部分,例如之前說的希諾達的給給,他對老外來說和我們說“哎喲臥槽,這是好的”是一樣的。而有些東西,雖然別人不懂,別人不知道,但是它只要有,只要還在,對圈內(nèi)人無疑就是一次振奮。那就是2020年的華燈宴,跳票兩年后的則終于出現(xiàn)了,雖然看過一次以后,絕大多數(shù)群還是回歸于ip與插ip的忙碌中。

?
最后來講一句格斗通用的黑話吧,謝謝指教

作者:人間腦洞子
考據(jù)社團:蓬萊浮世長夢鄉(xiāng),Antinomy of Arena
特別謝明:limbo,linya,希諾達

后記:本篇是對則圈生態(tài)文化的一次簡單敘述,內(nèi)容部分涉及到ftg歷史,玩家生態(tài),圈內(nèi)黑話等等。由于涉及大量玩家社群內(nèi)容大部分考據(jù)均出自熟人口述,或者筆者主觀理解,具有一定的主觀性,片面性,與傾向性,但是對于不了解東方ftg的人來說依舊具有可參考價值。
*本文允許以各種形式的平臺搬運,刊物轉(zhuǎn)載。本著推廣原則,無需支付稿費。
*本文內(nèi)容具有一定時效性,考據(jù)內(nèi)容恐出現(xiàn)偏差,轉(zhuǎn)載時可自行更改但需注明原文地址與作者,考據(jù)社團。
*搬運轉(zhuǎn)載時內(nèi)容可在不大改變原意的基礎上隨意刪改。
*禁止以本篇為由吵架。
*最終解釋權(quán)為長夢鄉(xiāng)社團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