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剎海市里的人間世
“勾欄從來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這是刀郎新歌《羅剎海市》里的歌詞,既說了蒲松齡筆下那個是非美丑顛倒的羅剎國度,又與我們現(xiàn)下的生活遙遙相對。所以為什么這歌能這么火,引起諸多共鳴,讓汪峰、那英一眾人等都被網(wǎng)暴了呢,因為這羅剎海市,講的,都是人間事。歡迎來到耿本不李解第二期,今天,我們不妨跳出娛樂圈里的那些恩怨情仇,就歌詞本身來聊一聊,《羅剎海市》歌里的那些事。耿本不李解,有話你來說~此去兩萬六千里,有名羅剎國,國內(nèi)美丑不分、善惡顛倒,馬戶驢愛聽又鳥雞的曲,登堂入室,又總是豬狗之流。中國的美少年馬驥,飄洋過海來到此間,良好的風貌不被欣賞,竟需抹黑其臉,方能封官加爵。所謂是非顛倒、所謂同流合污,在這些荒唐的歌詞里被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出來。我時常在想,羅剎國內(nèi)可能也曾有過“美人之美”的評價體系,但當一種價值取向作為標準被植入大眾的思維之中,即使他再如何的荒唐不堪,也會在人們的普遍認同中,被奉為這個社會的底層邏輯,而后潤物細無聲地運作出種種怪相。這個現(xiàn)象的實現(xiàn)其實包含了兩種作用力的催動,一種是對人們進行觀點植入的力量,另一種則是人們對一種價值的普遍認同后所產(chǎn)生的合力。第一種作用力的力量往往帶有著自上而下的話語權的強制意味,誰掌控了話筒,誰能讓自己的發(fā)聲震動更多人的耳膜,誰就更有可能在一片似是而非的混沌中掌握更多人的思想傾向,審美如是,觀念取向亦如是,小到一個公司內(nèi)的老板的激情發(fā)言,大到一國的執(zhí)政群體的“官媒發(fā)聲”大抵都是這樣的運行邏輯。令人好奇的,是第二種合力的產(chǎn)生。當一個“羅剎國”式的觀念被提出,人們?nèi)绾温槟镜亟邮?,又如何盲目地跟隨,在一場顯而易見的不合理中,構建出一場自洽的盛世太平?!秺蕵分了馈废蛭覀冋宫F(xiàn)了群眾的盲從。很多時候,一個人作為個體時的冷靜很難在其加入群體后得到保留,大家都會寄希望于群體中有人對信息進行甄別與分析,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大家都會對帶著權威色彩的聲音帶有不切實際的迷信。即便最后這些被宣揚的信仰引起了不適,他依舊會回顧身邊的眾人,想著“大家都這樣,為什么我不行呢”,于是進一步地渾噩下去,一個人的緘默的傳遞,終于造就了整個群體的秩序井然?!蹲砉盘脛摺防镉幸痪湓挘骸敖袷乐杌柚鹬穑瑹o一日不醉,無一人不醉,趨名者醉于朝,趨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聲色車馬,而天下竟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涼散,人人解醒?!弊分鹈?,在朝堂上阿諛奉承;貪圖富貴的,在市井里斤斤計較。天下人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皆為利往,卻少有人背對這忙碌的人流,去問一問這場名利游戲是否具備著其他的可能。這樣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另一般“羅剎國度”?思考是很珍貴的,對抗的勇氣亦然。歌詞的結(jié)尾,刀郎提到了維特根斯坦,這是位提倡:“凡能夠說的,都能夠說清楚;凡不能談論的,就應該保持沉默?!钡恼軐W家。世事無常,萬千糾葛,沒有恒定真理的日子里,所有的人、事都沒有固定的解讀,因而沒有“能說清楚”的事情,我們也理應恒久地保持清醒的沉默。弄懂了生活的真相不是為了劇烈地反抗,反而是為了沉默著、清醒地活著,我讀出了刀郎的英雄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