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薦】鮑鵬山教授講座:商鞅書/了解商鞅的精彩講座?!咎岣咭袅浚⑶医?..

商鞅—法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
商鞅讓秦國由一個弱小的 愚昧的 落后的國家,變成了戰(zhàn)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
第一講:商鞅做了什么

衛(wèi)鞅 公孫鞅 商鞅
刑民之學(xué):政治 法律

中庶子:提建議,參謀,出主意。
與孟子莊子同一時代
“如果不用商鞅,就要殺掉他?!?/span>
①梁惠王做出一個選擇
②再一次變向的推薦商鞅
“如果我們都國君不聽你的話重用我,就會不聽你的話來殺我?!?/p>
道家:詩性話的思維 形象思維
儒家:比興式 比復(fù)式 道德化的思維
法家:嚴密的 合乎邏輯的思維
秦孝公繼位后,商鞅來到了秦國,當(dāng)時的秦國:文化上是落后的(秦國的音樂就是敲瓦罐,拍大腿)風(fēng)俗上是愚昧的(一家人睡在一張床上,男女無別)
秦國的宰相大多來自于西方小國:為什么一個西方的偏遠小國能夠統(tǒng)一全國?因為人才市場是開放的,呂不韋 李斯 尉繚

李斯《諫逐客書》
一個國家(城市)如果能夠讓外來人口在你這成功,那么你也就成功了。(深圳)

商鞅是只求成功,不擇手段。
《韓非子》說服國君分類:好名 好利 表面好名,實際好利
商鞅與秦孝公接見了四次(景鑒)
蘇秦見秦惠王只見面了一次

①帝道:三皇五帝的道
②王道:夏禹 商湯 周武
試探秦孝公的興趣
③霸道:搶別人的資源,城池,人口
孔子 孟子 莊子為什么不成功?
因為他們過于堅持自己的理想,不做出讓步是很難成功的。
子貢說老師的道太高了,天下的道太低了,天下的國君與你的理想不能比,但是孔子不愿意降低自己的道
商鞅變法讓愚昧的國家變成了野蠻的國家

“沒有革命的輿論,就沒有革命的行動”
朝中群公:
“智者不變法而治”
“法古無過 循禮無邪”
專制主義社會最可怕的是沒有說話的權(quán)利
商鞅:
“三代不同禮而王 五霸不同法而治”
“智者作法 愚者制焉”


①要干大事就要獨斷專行(古)
②一個人要有自己的主見(今)
——————變法主要措施——————
經(jīng)濟上

8+1:私田和公田
阡陌:田地的邊界
允許土地私有,上稅就可以
允許開荒,荒地幾年之內(nèi)不收稅,
允許土地自由買賣
打擊了奴隸主,扶持了地主

重農(nóng)抑商:一直持續(xù)到清代
戰(zhàn)爭的勝利是強國的標(biāo)準(zhǔn)
軍人和農(nóng)民:耕戰(zhàn)之民

增加了效率
分家:產(chǎn)生了小家庭:
①倫理問題的文明化
②提高了生產(chǎn)積極性
③戶口增加,稅收增加
政治上

鼓勵一種給予民眾一種翻身的“錯覺”
二十等爵位:每一級別相差五十石的
收回資源,重新分配
人頭多少=爵位的高低
軟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犯罪可以通過殺人來抵罪
打了敗仗就要受到懲罰
投降敵人家人就會變成奴隸
國民是政府的人質(zhì):
秦國的軍隊雖然很強,但是六國的百姓不愿意做秦國的百姓。

同一家族的人互為人質(zhì)
鄰居也互為人質(zhì)
“伍”和“什”作為行政整體,五家或者十家要共同承擔(dān)這個整體中任何一個人的所造成的后果
犯罪必須要告發(fā):
沒有告發(fā),腰斬
告發(fā),免罪
旅店不能收留官府憑證的人

縣 鄉(xiāng) 都 邑 聚
郡縣制=省和市(縣)
中央對地方實行了絕對的控制

政治資源 經(jīng)濟資源 思想資源也收歸國有
民間不能出思想,思想只能由政府提出

文化專制 政治獨裁
成功往往是由多種不同角度去判斷的,就想莊子講的“成者毀也”,成功有時就是毀滅,毀滅有時也是成功。
自上而下:中國歷代的改革都來自于政府,或者來源于政府里某幾個甚至某一個個人的愿望。
人亡政熄:變法的弊端,如果這個實權(quán)人物死了,改革就夭折了。(王安石變法)
改革失敗和商鞅做人失敗的原因

推行改革的措施:對內(nèi)

秦國自古就不講信譽(燭之武以退秦師)
所有的改革必定會觸動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并且人們總是喜歡一些習(xí)慣性的作法
太子的道德教育:傅
太子的文化教育:師

商鞅不擇手段,不留后路

對外


騙魏國主帥來喝酒,下令襲營

評價




無德 無功 無信 有功
第一講結(jié)束
第二講:商鞅說了什么
壹民理論:
國家只要一種人,除了這種人之外必須通過政策,讓他們被迫改行,變成這種人,如果他們不愿意改行,那么等待他的就是監(jiān)獄,殺頭。



只賞賜一種行為,只賞賜一種人
統(tǒng)一刑法,
統(tǒng)一教化:愚民,只讓人民接受一種教育


欲望很多,只從一個渠道實現(xiàn)——耕戰(zhàn)

控制社會資源,只讓他們從一種渠道出去這樣國家就具有了絕對控制社會資源的能力,國家就會變得很強大。
治理國家的目標(biāo):人民富裕安樂 國家強大
整個社會目標(biāo):社會的決策機制并不可控
萬眾一心:①個體的思想沒有了
②必須會通過專制得到的
最好的政治就是刑律
最好的國家就是監(jiān)獄
勝民 制民



1.強民:身體強大,思想強大

不能用強民去消滅強民,這樣剩下的是強民。要用弱民去消滅強民,剩下的是弱民。

以奸馭良

商鞅 韓非子 慎到 申不害

專制政治通過對個體天賦和發(fā)展空間的擠壓,讓一個民族失去了活力,唯一得利的就是專制君主本人。
壹教:思想統(tǒng)治
略

有恒產(chǎn),道德高尚,可以自己自足
無恒產(chǎn),道德墮落,給你一口吃的

反復(fù)折騰——沒有安全感——依附強權(quán)
無形的資產(chǎn):口 思想 勇氣 手藝




逼著民去犯重刑。

要制定削弱人民,讓老百姓討厭的政策

管仲是經(jīng)濟學(xué)家,順應(yīng)民眾的意愿。

治國就像放牛一樣,喜歡吃的草就讓他吃,不喜歡吃的草就不讓他吃。
發(fā)動戰(zhàn)爭

發(fā)動戰(zhàn)爭的好處:可以殺掉其他諸侯國,可以削弱地方,可以殺掉強民

零和博弈



商鞅自身的下場

不能看一時的得失


玩火自焚

人品不行,秦國太強別的國家不收
體制可以給你的,隨時可以收走
一門手藝比一個文憑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