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動植物不進化得讓自己特別難吃,這樣不就能避免被吃了嗎?

撰稿:Charles Xu,編輯:徐德文
自然界就是一個弱肉強食,互相掠奪能量,互為食物的環(huán)境,動物吃植物,肉食動物吃草食動物,微生物又吃死去的動物,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食物鏈。被吃肯定是一件相當(dāng)痛苦且不情愿的事情,即使是植物可能也大抵如此,不然大家為什么都要想方設(shè)法生存下去,而不是熱情大方地招呼:嗨,來吃我呀,細(xì)嫩多汁,美味可口,絕無異味,營養(yǎng)豐富。

尤其對于人類之外的物種來說,命運更是殘酷,幾乎所有的物種都是人類的口腹之欲,一些個物種更是已經(jīng)被人類吃到滅絕或正在滅絕的路上,估計大伙兒都是相當(dāng)?shù)貞嵑迏s又無可奈何。所以這就帶來一個問題,為什么動植物們,不把自己進化得讓人類或自己的天敵難以下咽,從而避免被吃掉的命運呢?

其實它們并不是沒這么做,而是無時無刻不在這么做。比如為避免被食草動物啃吃,玫瑰長出了刺;為避免被人類或其它動物吃掉,河豚把自己變得其毒無比。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玫瑰雖然避免了被吃的命運,卻又因花朵嬌艷而被人類肆意采摘,恣意摧殘;河豚再毒,也不可能全身是毒,而是集中在卵巢、肝臟等器官,有經(jīng)驗的廚師分分鐘就可以搞定,所以河豚也只有哀嘆,既生豚,何生廚師也。

從生物進化角度來看,從來都不是食物努力進化得難吃,而是掠食者努力適應(yīng)讓自己覺得這些食物好吃得板。第一次吃覺得不好吃,皺著眉頭再吃,第二次、第三次,慢慢地就好吃了。比如小時候我不吃茄子、不吃折耳根,現(xiàn)在覺得這些都是美味佳肴;還有人喜歡吃臭豆腐,你說人家豆子都努力到這程度,自甘墮落到其臭無比了,遇到這樣的人又能有什么辦法呢?
當(dāng)然也有讓自己變得難吃而成功的例子,比如苦瓜我從小覺得難吃,現(xiàn)在還是覺得難吃,每次一吃就想吐出來。按理說苦瓜已經(jīng)這樣努力了,應(yīng)該可以保全自己和后代了吧,但它的努力只是對我這類人產(chǎn)生了效力,還有很多很多人反而對它的苦味非常感興趣,覺得那就是天賜尚品,美妙無比??喙线@下是不是就沒轍了呢,苦也好,不苦也好,都難以避免被吃掉的命運。

自然界的其它生命也是這樣,不管你如何努力,你總沒法做到不合任何動物的口味。即使像人類這樣強大的物種,在食物鏈頂端耀武揚威,恣意濫吃,也還有細(xì)菌、病毒、微生物來享用它們,在極度的痛苦中被消耗殆盡,慢慢死去。
所以無論如何,你既然加入了能量掠奪這條生物鏈,你的防御手段再高明,讓自己變得再難吃,也總會有生命對你擁有的能量感興趣,時刻覬覦;總會有生命找到你的漏洞,趁虛而入,把你的蛋白質(zhì)劫掠而去。因為生命就是能量的轉(zhuǎn)移,沒有能量的轉(zhuǎn)移,就不再是生命,生命的本質(zhì)就是殺戮和掠奪!你是不是已經(jīng)毛骨悚然了?而這一切正是人類道德和倫理需要竭力避免的,我們始終期望的,是一個沒有殺戮和掠奪的世界。那么文明終究會走向何方,你是不是已經(jīng)有了方向,或者更加迷惘了呢?
徐德文科學(xué)頻道公眾號:xudewen028,傳播最新、最前沿、最有趣的科學(xué),敬請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