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疑點可以證明,電影給出的結(jié)局不是真結(jié)局
看了很多影評,我覺得電影給出的結(jié)局不是最終的,疑點如下:
1、按照電影給出的結(jié)局,夜鶯是先遭受了非人待遇,齊樂山才殺了三老,那么以當時夜鶯的體力如何爬進通風管道?是齊樂山先進通風管道等著夜鶯站在畫上把她拉上去?還是齊樂山站在下面把她托著,她用臂力自己爬進去?兩種方法都很困難,電影甚至暗示了困難之處,第一李家輝無法踩著畫上去,會功夫的小達可以。第二李家輝第二次上的時候才比較順利,第一次上很困難(成年男人很困難的事,一個十幾歲剛遭遇不幸的小女孩會更困難吧)。然后再換個思路想,為什么這里要安排踩著這個畫?為什么不是桌子?如果把故事中的畫替換成桌子,對原故事沒有任何影響,而且夜鶯能輕松站在桌子上,不存在上述疑點,所以這個畫,就是故意留下的BUG。
2、通風管道的出口電影中明確說了,在二樓,很高,這句話電影只說了一次,且后續(xù)并沒有用到。剛才分析了夜鶯的體力問題,那她是怎么出去的?同樣的思路,沒有這句話絲毫不影響劇情,但電影偏偏給了二樓窗口特寫,用意是什么。
3、大海這個角色是非常突兀的,試想一下,如果你是長官,有人給你一筆錢,讓你把死刑犯借給他一天,派一個警察跟著,你會派一個什么樣的警察?是不是得派一個你信得過,且能力出眾的?大海哪樣都不占,他只是一個拿著槍都會走火的文職,緊張的時候掏個槍都能掉出去,連滅口都是第一個。那么為什么安排他就值得好好思考了。
4、齊樂山。這一點稍微有點牽強,但也很可疑。整件事都是按照齊樂山設計的思路推進的,但是他到死都沒有把全部真相說出來。每次都是有新的疑點出來,他才說出一個故事。警察問他為什么殺人,他說賭博欠錢,發(fā)現(xiàn)他不懂賭博,他說那個人長得像他爸,問他刀哪來的,他說淘來的,發(fā)現(xiàn)這把刀淘不來,他說他是刀仙。發(fā)現(xiàn)現(xiàn)場少了一個人,他說放醫(yī)生后備箱了,發(fā)現(xiàn)他認識夜鶯,他說是他戰(zhàn)友托孤。直到最后發(fā)現(xiàn)夜鶯沒死,才知道那也不是真話,那么前面所有已知的故事,有多少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