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義主義】話語主義(2-1-4-4)——在場形而上學的終結,最早的精神分析師
2-1-4-4.話語主義(Disscoursivism)
代表人物安提豐
在場域論上是宇宙(cosmos)/自然(physis)&習俗(nomos)與多重邏格斯(logoi)的對立,邏格斯是超越自然與習俗的
在本體論上本體是多重邏格斯(logoi)/真相(truth)。在多重邏格斯的競爭與失敗當中,一個全新的邏格斯從而才能誕生,去抵達一個創(chuàng)傷性的維度——真相。這里的真相并非是與現(xiàn)實相符以及內(nèi)部連貫的,而是高于現(xiàn)實的(例如現(xiàn)實是a殺死b,而真相則是a為何殺死b)。真相是能夠達成一個多重邏格斯之間連貫,消除它們之間沖突的維度,從而改變我們體驗世界的符號學框架(價值,倫理判斷等)
在認識論上認為一個單一穩(wěn)固的邏格斯是不能夠獲得真理的,例如自然以及習俗內(nèi)部的邏格斯都是不可靠的。安提豐對于邏格斯的看法就如拉康一樣:多重符號系統(tǒng)都試圖縫合現(xiàn)實,但其中總是有無法縫合的剩余,即真相。因此應當追求的該是多重邏格斯,從中真相的維度才能被抵達。由此可以說安提豐的話語主義破除了邏格斯中心主義與在場形而上學
在目的論上均衡的力量與決斷的力量之間的沖突,以及記憶的沉淀對于它們的調(diào)和都是不可靠的。均衡代表著習俗,會導向武斷的法律;決斷代表自然,以人類的痛苦與死亡為樂;而記憶則是主體性的維度,會導致失真。安提豐由此認為世界是沒有一個穩(wěn)固的目的論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