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衣相法》居然不是相學(xué)大師麻衣道者所創(chuàng)
麻衣道者 ??宋道人。與陳挎隱居于華山石室中,不知其姓名,“麻衣",當為其號。《改良校正麻衣先生神相編〉: “麻衣,古之異人,隱其姓名,以此為號?!甭橐碌勒叩纳绞论E只見于一些零星的材料。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卷七:“錢若水為舉子時,見陳希夷于華山。
?希夷曰:'明日當再來。'若水如期往,見有一老僧與希夷擁地爐坐,久之不語,以火著畫灰作,做不得'三字,急流中勇退人也。若水辭去,希夷不復(fù)留。后若水登科為樞密副使,年才四十致政。希夷初謂若水有仙風(fēng)道骨,意未決,命老僧者觀之。僧云'做不得',故不復(fù)留。然急流中勇退,去神仙不遠矣。老僧者,麻衣道者也?!?/p>
邵伯溫為宋哲宗時人,其言頗為可信。考北宋前相書,特別是距宋較近的著作,如后周王樸《太清神鑒)等,均“麻衣道者”之語,而后來多數(shù)相書均稱陳挎(希夷)曾師“麻衣”,由此推論,麻衣道者大抵為五代末北宋初人。
作為一個道士,其精研水平可謂無與倫比,真正是“仙風(fēng)道骨”。他的相術(shù)亦甚精湛,加之是相術(shù)大師陳挎的師傅,后人對他的相術(shù)不免有神化的地方。可惜的是,麻衣道人的看相“神話”史書記載極少,我們難于再睹他的“神技,不過,關(guān)于他的相術(shù)水平,人們很自然地想到在相術(shù)史上具有崇高地位的《麻衣神相全編》,此書簡稱《麻衣神相》、《麻衣相法》,或稱《麻衣先生神相編》,簡稱《麻衣相》。顧名思義,這部書傳說為麻衣道者所作,是麻衣道者對相術(shù)的重要貢獻。

但有些相術(shù)研究者對此也提出過懷疑,他們根據(jù)有關(guān)資料,認為此書是后人托名而作。清代陸法崇認為:“后人皆以麻衣為號相傳也。”清人倪岳在《神相全編考》中也說:“近世口傳相人之書,皆宗麻衣道者?!苯癖尽堵橐孪喾ā肪硭挠小奥橐孪晌獭敝Z,作者自謂斷不如此:又言麻衣深冬之時,在華山石室,擁爐教希夷,希夷如期而往,麻衣不用言語,只用火箸寫字于爐灰中,默授希夷,麻衣只作《神異賦》、《金鎖賦》、《銀匙賦》三篇相術(shù)作品。據(jù)傳麻衣道者還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必法》,但不可考。
清末民初,《麻衣相法》己廣為流傳,但仍在不斷增釋,增訂本不斷出現(xiàn),如清武英殿修訂的《麻衣相法》、陸波崇校編的《校正增釋合并麻衣先生神相編》等。

?關(guān)于《麻衣相法》的作者和著作年代,目前尚無定論.據(jù)《神相全編)、陸液崇校編《校正増釋麻衣先生神相編〉所載,麻衣道者為宋初大相師陳持(希夷)的師傅,首在華山石室中修道,可能是僧人或隱士,不知其姓名,“麻衣”,當為其道號。
《改良校正麻衣先生神相編》有批注說"麻衣,古之異人,隱其姓名,以此為號?!绷頁?jù)寧邵伯溫《聞見前錄〉載,宋錢若水為舉子時,訪麻衣道者以求相。僧曰:“急流中勇退,去神仙不遠矣! ”錢若水于雍熙年間登第,則其為舉子,其訪僧人事乃宋初無疑。再據(jù)陳持亦曾師“麻衣”,則可斷定麻衣大抵為五代末北宋初人.

?然而,麻衣道者是否就是《麻衣相法〉的作者呢?據(jù)有關(guān)專家考證,《麻衣相法》疑為后人依托而作。清代陸液崇認為,“后人皆以麻衣為號相傳也”.清人倪岳在《神相全編考》中也說,“近世口傳相人之書,皆宗麻衣道者"。今本《麻衣相法〉只稱麻衣作有“神異賦”、“金鎖賦”和“銀匙賦”,井言麻衣深冬之時,在華山石室,擁爐教希夷,不用言誘,只用火箸寫字于爐灰中,款授希夷。
?《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明陳持“消息”。由此看來,《麻衣相法》大概是麻衣道者款授陳挎,經(jīng)陳挎整理增釋,后人又不斷擴充而成。
《麻衣相法》對后世相術(shù)影響巨大。到了明清時代已廣為流傳,深入人心。明人沈采有一篇《還帶記眾朋就相》云:“頭頂方巾腰束條,氣傲:麻衣相法我獨高,玄妙。”這是一幅士大夫精于麻衣相法而傲視同僚的寫照。在后來的相書中,動輒引《麻衣相法》為證為準的例子不勝枚舉。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麻衣相法》也得到了不斷的增釋。

?因此,對于《麻衣相法》,把它當成單獨的一部書來看待,它應(yīng)該是一種精神,一種現(xiàn)象,它本身就是相術(shù)繼往開來、集結(jié)眾人智慧的結(jié)果。它既匯集了宋以前相術(shù)的精華,也融進了 宋以后的研究成果。它揚棄了相術(shù)中諱莫如深的神秘主義色彩,以及相士故弄玄虛的成分,建立了比較完整而合理的理論體系。此外,《麻衣相法》通俗易懂,實用性強,奠定了宋以后相術(shù)以實用為主導(dǎo)的基本體系。因此,這部《麻衣相法》又可稱為中國相術(shù)的入門書或基礎(chǔ)讀物。
《麻衣相法》的版本歷來就很雜亂,經(jīng)過相術(shù)家嚴格整理而比較流傳的本子有清代武英殿修訂的《麻衣相法》、陸波崇校編的《校正增釋合并麻衣先生神相編》等。

《麻衣相法》的基本內(nèi)容分為四類:
一是概論,論述相術(shù)的基本概念,屬常識部分。主要包括“十三部位"、“流年運氣”、“十二宮”、“五星六曜”、“五岳四瀆”、“六府三才三?!?、“九州八卦”、“四學(xué)堂八學(xué)堂”以及時空方位等。
?二是全體論,或稱綜合論,討論人的精神、氣色、骨肉、聲音、姿容等,如“論神”、“論形”、“論神有余"、“論形有余”、“論骨”、“論肉”、“論氣”、“論聲”等。
?三是意義論,即以專門的吉兇福禍意義和特別的意義項目分別來討論人的生死禍福、逐年吉兇等,如“十二官論”、“六府三才三停"、“四學(xué)堂”、“五行形相”、“財帛”、“男女”、“官祿”等。
?四是分別論,分別從頭面部位、五官、四肢,以及痣、痕、紋等方面分別來討論人的命運休咎,窮通吉兇。其中特別是“五官”部分,構(gòu)成了《麻衣相法》的主要內(nèi)容。
詳情參考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