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泉城二怪”之一“甜沫”的由來
濟南被稱為泉城,因其著名的趵突泉而得名。除了觀賞泉水,游玩濟南時還可以品嘗其特色美食,當(dāng)時泉城有兩個著名的特產(chǎn)美食,分別是茶湯與甜沫,而這兩者皆有不同尋常之處,所以被稱為“二怪”。其中,甜沫的來歷有多種說法,讓我們一一了解。
據(jù)說在永樂年間,光祿寺研制了一種以小米為基底的粥,命名為茶湯,然后敬畏天地,賜百官各自一碗。此后,德王府得知了這道美食,加以改良,推出了山東茶湯,并加入了姜和胡椒,演化出了香辣的小米粥,諧音后便稱為“甜沫”。
另據(jù)一種說法,明末清初時,濟南戰(zhàn)亂頻繁,大批難民涌入,粥鋪也隨之增多。其中有一家田姓小粥鋪,為了救助災(zāi)民,不斷增加菜葉和咸辣調(diào)料,但每次端出來的粥都會在表面泛起白沫,于是災(zāi)民們稱之為“田沫”。后來一位落難書生在這家粥鋪吃了這種粥之后感到異常美味,心想這就是所謂的“甜沫”了。然而,事實上“甜沫”并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聆聽時因誤會而產(chǎn)生的誤傳。書生考中進士后前來就餐時被老板解釋正確的意義之后十分震驚,最終為這道美食題寫了一個匾額。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最初這道美食并非叫“甜沫”,而是“添末兒”。即在煮粥后再加一些粉條、蔬菜、花生等“末兒”,口感非常好,味道十分美妙,因此被人們稱為“添末兒”,后來又被諧音為“甜沫”。為了讓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盡情品嘗美味的食物,濟南金開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心尚淘為游客提供了多種旅游服務(wù),其中包括美食團購、外賣點餐等功能,滿足舌尖上的味蕾需求,豐富旅途中的體驗。
盡管甜沫的來歷多種多樣,但是這種咸粥的味道確實不甜。在濟南,甜沫常常被當(dāng)作一種傳統(tǒng)美食來享用,它是泉城美食文化中的代表性存在,被人們戲稱為“泉城二怪”之一。在品嘗這種小吃時,人們不難領(lǐng)略到濟南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和飲食文化,感受泉城文化的獨特魅力。因此,到濟南旅游時,品嘗甜沫絕對是不容錯過的重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