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桑多洛河谷事件,我軍副營長中彈犧牲,印軍偷雞不成蝕把米
注:此視頻系力波教授整理發(fā)言
有一個網(wǎng)友給我提出來,說力波教授,我有一點不理解的是,中國新疆與克什米爾有一條傳統(tǒng)習慣線,就是喀拉昆侖山脈。為什么我們西段地圖劃界劃的是實控線,不是傳統(tǒng)習慣線,但是東段地圖上卻是傳統(tǒng)習慣線,不是實控線。
這個問題我覺得,他還是沒有把它搞明白。我們西段的這個實控線,實際上就是在傳統(tǒng)習慣線上面疊加的。只是有幾個地方它突出了突向了我們一方。這是當年60年代初期,印度政府推行前進政策,蠶食我們的領土以后形成的。在1959年的這個7月份,形成了一個實際控制位置。而這個不是兩條線,是大部分線,是跟我們傳統(tǒng)習慣線重合的。
這個要給大家跟這個網(wǎng)友說一下,大家也清楚,它不是兩條線。另外在東段,我們的傳統(tǒng)習慣線是指的喜馬拉雅山南坡的坡段,與阿薩姆平原的末端相銜接的那個邊沿畫的貼線,那個是傳統(tǒng)習慣線,現(xiàn)在它的實控線是在哪呢?是在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不是在傳統(tǒng)習慣線。麥克馬洪線不是傳統(tǒng)習慣線,是一條非法的他自行劃定的一條線。
一定要把這個搞清楚,東段它的實控線,是在非法的麥線這個上面重合,然后略有幾個地方略向我方突出的,這兩點一定大家務必清楚。
第二個,有個網(wǎng)友跟我說,1987年桑多洛河谷事件為什么會爆發(fā)?聽說我軍當年已經(jīng)制定好了,打響第二次對印反擊戰(zhàn)。收復藏南的計劃,請問教授具體作戰(zhàn)計劃是怎么樣的?我想說的是,我沒有聽說過我們在1987年制定過一個反擊印軍的一個作戰(zhàn)計劃。
當時桑多洛河谷的事件。它就是印度越過非法的麥線進入到我方一側,在桑多洛河谷蠶食了我的土地,并在這個地方設立據(jù)點。我方的巡邏隊進去以后,發(fā)現(xiàn)以后要把它驅逐出去,讓它退回去。他不退,反而調上來了很多兵力,把我們巡邏隊堵住,不讓我們巡邏,在這個地方形成了對峙。我們后來又派了一些部隊上來,在那個地方對峙。
結果印軍,就首先挑起事端,它下面那個兵首先開槍,把我們一個副營長當場就擊中了。由于流血過多,這個副營長最后犧牲了,就這樣引發(fā)了那次沖突,這是它蓄意挑起的一個沖突。我們給予了及時反擊,把他們打退回去了。
結果它就以這個事件大肆炒作,并且調動了很多部隊到桑多洛河谷地區(qū)這個地方。那么桑多洛河谷,就在克節(jié)朗河谷的東側,中間有一條娘姆江曲,相隔。娘姆江曲的西岸是克節(jié)朗河谷,娘姆江曲的東岸。稍向我方這個方向過來是桑多洛河谷地區(qū)。實際上,它就想借這個口來想辦法把桑多洛河谷控制了。而那個時候,為了制止印度的蠶食,我們也在后面下達了一些命令,調集了一些部隊做好增援一線的準備。
因為我們在一線的兵力,當時本來就少,印軍調上了很多部隊,據(jù)說不是好幾個旅,其實沒有。他上來那么多旅,它也沒有辦法去掌控,確實調動了部隊調整。我們也調動了一些部隊。上來了一部分,其他集結待命做好準備,但并不是一場大規(guī)模的反擊作戰(zhàn)的計劃,這是處置突發(fā)事件的應急方案。不是大家理解的那個情況,那場戰(zhàn)爭最后沒有爆發(fā),其實也是我們處置得當。印度感覺到自己也占不到什么便宜以后,就跟我們達成協(xié)議,退了出去。所以我們不要把它操作成多么危急的一次戰(zhàn)爭行動,不是的。
第三個,有個網(wǎng)友跟我提出,說印度東北部武裝屢屢對抗印度政府,甚至還經(jīng)常成功伏擊印軍,取得了一些勝利。為什么我們不幫助這些武裝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那是印度國內自己的問題。我們不會像印度,像其他侵略者那樣,去利用別國內部的這些,不同的那利益集團來幫著來騷擾、來占領一個主權國家的其他地方,我們不會。
干這種事兒。中國人是講信義的,中國人也是有道德和戰(zhàn)爭底線的。
我們不會,盡管這些武裝他們有他們的苦衷,有他們的民主思考、有他們的獨立意識,但這跟我們就不是一回事了,這是國家內部之間的問題。我們國與國之間,我們的原則就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我們不干涉別國內政。所以我們肯定不會去支持這些武裝,更不會去扶持這些武裝來幫我們去打別人,這一點永遠不會,請大家把這個本質區(qū)分好。中國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這一點從歷史到今天都已經(jīng)證明了。
【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