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成語故事 #寓言故事 #按圖索驥 #百折不撓
按圖索驥
春秋時,秦國有個叫孫陽的人善于相馬 ,根據(jù)自己的相馬經(jīng)驗編了一本《相馬經(jīng)》。孫陽的兒子看了這本書,以為相馬很容易,就拿著這本書到處找好馬。他按照書中描繪的特征去我,覺得一只大癩蛤蟆很像書中寫的千里馬,就高興地把這匹“千里馬”帶回了家。孫陽看后,哭笑不得地對兒子說:“可惜這'馬’太喜歡跳了,拉不了車” 【成語寓意】 比喻做事不能變通,也指按線索去尋找需要的東西。 【解讀】 在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我們不能生 搬硬套書本上的知識,而要聯(lián)系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百折不撓
東漢時,有一個官員叫橋玄,他品格高尚,為人正直,嫉惡如仇,深受人們敬重。有一次,一伙強盜綁架了橋玄的小兒子,并命令橋玄拿錢來贖回兒子。官兵很快就包圍了橋家,但他們怕強盜被逼急會殺死橋 玄的兒子,所以一直不敢 動手。橋玄憤怒地說:“怎么能因為我兒子的性命而縱容這些強盜呢?”他催促官兵們趕快動手。結(jié)果,強盜全部被捕殺,橋玄的兒子也被強盜殺死了。后來,人們 稱 贊橋玄“百折不撓”,在原則問題上決不改變自己的意志。 【成語寓意】形容人意志堅強、品節(jié)剛毅。 【解讀】 無論遇到什么事,我們都要保持沉著,堅持原則,做一 個意志堅定的人。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