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送免費游戲,EPIC可能花了多少?
自從2019年,EPIC宣布步入游戲分銷平臺這一市場,它就以難以想象的投入砸進了這個被steam統(tǒng)治的行業(yè),雖然因為其獨占手段以及最初的一些策略問題,讓EPIC的名聲在有一段時間內很不好,但,通過砸錢送游戲,如今的EPIC名聲已經(jīng)非常不錯了,那么問題來了,EPIC到底為這些游戲花了多少錢?

雖然各大網(wǎng)站都有關于EPIC送出游戲價值的估算,但那是屬于玩家的價格,EPIC自身為實現(xiàn)這些游戲的免費,到底付出了多少錢一直是個未知數(shù),但現(xiàn)在EPIC也放出了一段時間內的價格清單,為我們了解EPIC到底花了多少錢提供一個參考。
這次EPIC披露的是2018年12月到2019年9月期間為提供免費游戲向開發(fā)商和發(fā)行商支付的費用,因為EPIC每周都在送游戲,而且有些時候為了慶祝會送出多款游戲,因此很多人會認為這些游戲的免費授權會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其實,這些游戲在九個月內加起來的免費授權費用是1150美元,其中,以《蝙蝠俠:阿卡姆之城》的授權費用最高,是150萬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清單內部不包括《地鐵:歸來》,跟據(jù)業(yè)內人士的分析,這可能和《地鐵:最后的曙光》一起簽的合同,屬于贈品,但其實無傷大雅,可以得知這些游戲的授權費用對于EPIC這樣的大廠商來說,真的不算什么大數(shù)字,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獨家和免費都是便宜的,僅僅是《無主之地3》半年的獨占,EPIC就花掉了1.46億美元,相當于送了大概7年免費游戲,可見,大作獨占本身比獨立游戲免費要費錢。

之所以將賬目算的如此清楚,其實就是為了反駁市面上的一個觀點——EPIC的虧損時免費送游戲造成的,因此玩家其實是欠EPIC。
玩家一點也不欠EPIC,它的虧損主要原因還是獨占和自身不合理的平臺架構,但EPIC本身還是有不少潛力的,正如CDO所說,EPIC只要持續(xù)運營,扭虧為盈其實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畢竟僅在2020年一年的玩家人數(shù)增長,EPIC就足以傲視群雄,與steam并駕齊驅,他面臨的主要問題還是付費用戶太少。

作為玩家來說,你可以因為EPIC送免費游戲對它有好感,但虧欠完全是加戲,玩家要想繼續(xù)保持EPIC這種送游戲的策略,就應該采用“EPIC領游戲,steam買游戲”的戰(zhàn)略,逼著EPIC和steam打價格戰(zhàn),說到底,玩家的利益和大資本家從來不同,不要憐惜資本家的投入,你只有巧妙地利用資本間的矛盾為自己牟利才是最好的,畢竟假如EPIC和steam真的化干戈為玉帛,那么玩家面臨的將是一個徹底沒有挑戰(zhàn)者的數(shù)字游戲分銷市場,到時損害的還是玩家的利益。
最后,我認為EPIC的所有行為其實還是很簡單的為自己拉攏用戶,他或許不會戰(zhàn)勝steam,但只要保持這個勢頭,他成為數(shù)字游戲平臺的切蛋糕用戶還是很簡單,只是,需要他繼續(xù)送游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