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戟頓河畔:天王星行動前爛羅充數(shù)的第4裝假集團軍(上)德第4軍

本文由御刃社戰(zhàn)史組二組長蓋昭襄王所撰
本文是老活兒加料,將會投稿B站其他賬號,如果見到了別誤會,我投的!開頭標題黨了點,不好意思啊。

前言:
羅馬尼亞第四集團軍和霍特的第四裝甲集團軍確實是同時期同時存在的兩個平行單位,天王星行動前,羅4集就是個架子指揮部,沒有下屬任何師級單位。那第四裝甲集團軍怎么就成了“羅馬尼亞”第四裝假集團軍了呢?

先來看看霍特將軍的第4裝甲集團軍都有什么單位。

第四裝甲集團軍下轄三個軍從北向南部署順序分別是德國第4軍,羅馬尼亞第6軍和羅馬尼亞第7軍。除此以外集團軍直屬兩個摩托化步兵師
該集團軍一共擁有2個摩托化步兵師,2個德國步兵師,5個羅馬尼亞步兵師,2個羅馬尼亞騎兵師。由于這兩個摩步師擁有裝甲營,也算是猴版裝甲師了(坦克數(shù)量不如裝甲師沒有SPW但是一樣摩托化并且機動步兵更多)。
在戰(zhàn)役開始前,德第四裝甲集團軍將最手中強大的第29摩托化步兵師用作預備隊,而相對羅馬尼亞步兵師更強的德第297,371步兵師(也沒強到太離譜)在最北端,羅馬尼亞第20,2,18,1,4步兵師居中,羅馬尼亞第七軍的第5,第8騎兵師在南較寬的戰(zhàn)線上分散警戒。而最南端的第16摩步師守衛(wèi)卡爾梅克方向。第16摩步師同時加掛幾個東方營性質(zhì)的志愿營獨自面對蘇第28集團軍,該師維持著A,B兩個集團軍群之間脆弱的聯(lián)系。
德第4軍(IV.ArmeeKorps):

艾爾溫 耶內(nèi)克中將(12月1日將晉升工兵上將)的德第4軍下轄三個師,分別是德第371步兵師,德第297步兵師和羅馬尼亞第20步兵師

埃爾文 耶內(nèi)克(Erwin Jaenecke),中將(1890.4.22-1960.7.3),時年52歲。1911年參軍,在工兵單位服役,后來曾經(jīng)隸屬過騎兵。1934年10月1日就任霍克斯特工兵營營長(該營馬上成為第16步兵師的第16工兵營,16步兵師就是第16裝甲師和116裝甲師兩個師的老前身部隊)。1942年2月1日剛晉升中將的耶內(nèi)克成為第389步兵師師長,11月1日升任為德第4軍軍長,耶內(nèi)克和胡貝一樣是獨臂將軍。
?
德第4軍軍部直屬:
?
第144炮兵指揮部(指揮官漢斯-理查德-武爾茨):?
? ? 第800重炮兵營(可能為8-12門的K18/K39 150毫米加農(nóng)炮)
? ? 第72炮兵團2營(可能為105毫米榴彈炮)
? ? 第28炮兵觀測營
? ? 第243突擊炮營(僅一個炮壘,7輛長管三號突擊炮)
第44軍屬通信營
第404軍屬后勤部隊
第404軍屬地圖縱隊
第404野戰(zhàn)憲兵隊
?
雖然沒有數(shù)據(jù),但是從該軍所直屬部隊數(shù)量來看,德第四軍軍直屬單位不會過萬人。該軍炮兵指揮部明顯較弱,只有兩個炮營還有105榴這種師級炮充軍炮......

第144炮兵指揮部武爾茨少將(Hans Richard Wulz,11月1日剛晉升少將)(1893.10.1-1975.12.10)
德第371步兵師:

這個師于1942年2月由第6軍區(qū)新組建,是19波次步兵師。該師的兵員較差,其下屬三個步兵團基本都是靜態(tài)師的底子。其中669步兵團的兵員來自第711、716、719步兵師這三個拉胯的15波次占領(lǐng)區(qū)用保安師;第670步兵團來自第321步兵師,第671步兵團來自第306步兵師。306、321步兵師都是第13波次步兵師,這個波次的師裝備差新組建沒參戰(zhàn)經(jīng)驗。由此可見德第371步兵師就是一個靜態(tài)師底子。1942年6月該師動身前往東線,隨后從OKH預備隊劃歸A集團軍群第1裝甲集團軍第4軍轄下進行藍色計劃,1942年7月29日劃歸第4裝甲集團軍。
德軍步兵師不會出現(xiàn)在某一地域清一色老精銳,斯大林格勒第6集團軍一樣也有雜牌或42年才組建的步兵師。(比如13波次的305步兵師、18波次的第384、387、389步兵師,同為第19波次兵員來源同371步類似的第376步兵師等)?
?

該師師長是理查德 施滕佩爾(Richard Stempel)少將(1891.6.18-1943.1.26),時年51歲。1910年參軍,一戰(zhàn)時有過機槍連連長的履歷。在魏瑪時期曾在步兵、騎兵團服役,還任職過第14裝甲師的伴隨部隊旅旅長。1942年4月1日擔任第371步兵師首任師長。
?
該師下轄:
第669擲彈兵團
第670擲彈兵團
第671擲彈兵團
第371炮兵團
第371快速營(雖然Lexikon網(wǎng)站說12月23日改名快速,但是看4裝集那里11月5日就是寫的快速)
第371工兵營
第371步兵師屬通信營
第371步兵師屬后勤部隊
(注:該步兵師甚至無偵察營)
?
1942年11月5日該師上報第4裝甲集團軍的兵力
?
該師此時作戰(zhàn)力量*為5275人(該師計算了步兵和炮兵團,快速,工兵和通信營)
該師步兵作戰(zhàn)力量:2888
該師炮兵作戰(zhàn)力量:1549
該師快速營作戰(zhàn)力量:326
該師工兵營作戰(zhàn)力量:270
該師通信營作戰(zhàn)力量:242
?
而該師口糧力量**為11519人
該師步兵口糧力量:5068
該師炮兵口糧力量:2136
該師快速營口糧力量:502
該師工兵營口糧力量:679
該師通信營口糧力量:382
?
*(Gefechtst?rk,比較嚴格的一種部隊人力口徑,僅統(tǒng)計作戰(zhàn)兵員,這個口徑人數(shù)遠少于整個部隊在冊人數(shù))
**(Verpflegungst?rk:口糧力量,是計算在該部領(lǐng)口糧的陸海空人員,HIWI,各國志愿者,警察,戰(zhàn)俘等,終歸是一個大于實際兵力的統(tǒng)計口徑)。
?
11月16日報告該師擁有5個durchschnittl(中等)狀態(tài)的擲彈兵營,2個schwacne(虛弱)狀態(tài)的擲彈兵營。工兵營狀態(tài)為durchschnittl(備注:強狀態(tài)大于400人,中強狀態(tài)300-400人,中等狀態(tài)200-300人,虛弱狀態(tài)100-200人,耗盡狀態(tài)不足100人)
該師的反坦克炮上報為19門中型反坦克炮和6門重型反坦克炮(這水平差到幾乎直追羅馬尼亞步兵師)
11月9日,該師6個輕榴彈炮壘和3個重榴彈炮壘和2個火箭炮壘有80%的機動能力。(也就是說該師相當于少了一個105榴彈炮營)
?
第371步兵師戰(zhàn)斗力無論是本身兵員素質(zhì)還是裝備或是部隊員額滿編率都要比后文提到的第297步兵師差!
德第297步兵師:

這個師是1940年1月31日在第17軍區(qū)開始籌備組建的第8波次步兵師,法國戰(zhàn)役時第8波次步兵師是打雜的。該師巴巴羅薩行動后一直在南線作戰(zhàn),分別轉(zhuǎn)隸于第6、17集團軍和第1裝甲集群、第4裝甲集團軍,參加了西烏克蘭戰(zhàn)役、烏曼和基輔圍殲戰(zhàn)、向波爾塔瓦并參加了頭兩次哈爾科夫會戰(zhàn)。在1941年末開始長期隸屬于第6集團軍,直到42年9月轉(zhuǎn)隸到第4裝甲集團軍該師首任乃至此時的師長是Max Pfeffer

馬克斯-普費弗(Max Preffer)中將(1883.6.12-1955.12.31),時年59歲,1883年6月12日出生,1902年參軍服役,炮兵部隊出身,30年代歷任第16、26、44炮兵團團長;第20、44炮兵指揮部指揮官(炮兵指揮部就是軍級的炮兵的指揮部)。40年4月15日晉升為297步兵師師長,普費弗顯然屬于官運較差的老大爺,59歲的高齡還在做步兵師師長,而且步兵師師長做了近3年(要知道東線此階段四個集團軍群司令屈希勒爾、克魯格、魏克斯、以及22日接任指揮的克萊斯特他們四位年齡也就是比普費弗大了1-2歲,6集被圍后新組建的頓河集團軍群司令曼施坦因可能是德軍當時最年輕的集團軍群司令,比普費弗還年輕4歲!此外普費勒的直接上級耶內(nèi)克是90年生人。),日后升任的第4軍軍長實際也是當了前任軍長耶內(nèi)克的留在斯大林格勒口袋的“替死鬼”。
?
該師下轄:
?
第522擲彈兵團(擲彈兵團就是步兵團改名了而已)
第523擲彈兵團
第524擲彈兵團
第297炮兵團
第297自行車營(Radfahr Abteilung 297,就是1942/43德軍偵察營多種混亂的叫法之一)
第297裝甲殲擊營
第297工兵營
第297步兵師屬通信營
第297步兵師屬后勤部隊
?
1942年11月5日該師上報第4裝甲集團軍的人力數(shù)據(jù)
該師此時作戰(zhàn)力量(該師計算了步兵和炮兵團,自行車,裝甲殲擊,工兵和通信營)為6387人
該師步兵作戰(zhàn)力量:4033
該師炮兵作戰(zhàn)力量:1418
該師自行車營作戰(zhàn)力量:190
該師裝甲殲擊營作戰(zhàn)力量:216
該師工兵營作戰(zhàn)力量:297
該師通信營作戰(zhàn)力量:233
?
而該師口糧力量為12119人
該師步兵口糧力量:6194
該師炮兵口糧力量:2376
該師自行車營口糧力量:323
該師裝甲殲擊營口糧力量:412
該師工兵營口糧力量:532
該師通信營口糧力量:332
?
11月16日報告中,該師擁有7個mittelstarke(中強)狀態(tài)的擲彈兵營,工兵營狀態(tài)durchschnittl(中等)(備注:強狀態(tài)大于400人,中強狀態(tài)300-400人,中等狀態(tài)200-300人,虛弱狀態(tài)100-200人,耗盡狀態(tài)不足100人)
?
反坦克炮實力:
該師的反坦克炮上報為12門中型反坦克炮和12門重型反坦克炮(可能是pak40)
炮兵實力:
9個輕榴彈炮壘(炮兵的連)和3個重榴彈炮壘有80%的機動能力。
羅馬尼亞第20步兵師

1935年4月27日,羅馬尼亞計劃重新武裝22個現(xiàn)有步兵師,到1940年6月22日羅軍手中擁有包括羅馬尼亞第20步兵師在內(nèi)的24個步兵師,駐扎在羅馬尼亞的西北地區(qū)。羅20步師是禁衛(wèi)師、邊境師(看著邊境師雜牌,但實際上這個師的兵員訓練極佳,戰(zhàn)術(shù)經(jīng)驗豐富)和德軍幫忙訓練的第5、6、13步兵師外最差的普通步兵師,基本全是訓練極差的征召兵或預備兵。羅馬尼亞第20步兵師并不是參加了巴巴羅薩行動的步兵師,1942年春天這個師才被運往東線,4月中下旬時駐扎在敖德薩。該師并未像羅馬尼亞山地軍、第7軍一樣在克里米亞半島隸屬于德第11集團軍參戰(zhàn)。藍色行動初期,羅馬尼亞第20步兵師隸屬于羅6軍,在克萊斯特的第一裝甲集團軍麾下參戰(zhàn)。8月又跟羅6軍一起轉(zhuǎn)隸霍特的第4裝甲集團軍,10月時該師轉(zhuǎn)隸德國第4軍,一直呆到天王星行動前該師都隸屬于第4軍。羅馬尼亞步兵師存在著訓練差,陸軍體系落后,軍隊腐敗,官僚體系作風嚴重的問題。這四條不亞于所謂的德國人吝嗇引起的裝備差。藍色行動前任何大仗沒怎么參加的羅20步顯然更沒多少像樣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可言。
?
?
該師編制.......(羅軍師真的了解的少抱歉,如出錯歡迎隨時指正)
?
第82步兵團
第83步兵團
第91步兵團
第20炮兵旅:
? 第39炮兵團(兩個75毫米加農(nóng)炮營,一個100毫米榴彈炮營)
? 第40炮兵團(兩個100毫米榴彈炮營)
第20工兵營
第20偵察/輕步兵營
第20反坦克連
第20通信連
第20防空連
?
11月16日該師報告有7個強狀態(tài)步兵營,一個中等工兵營(諷刺的是羅馬尼亞步兵師的滿員狀態(tài)居然遠遠比上邊倆德軍步兵師強?。?/p>
該師的總兵力沒有數(shù)據(jù),Germany and second world war II卷6給了一個13100的估計兵力,這個數(shù)字應(yīng)是滿編而且更像口糧力量,考慮到已知工兵營只是中等狀態(tài),會比滿編略低。蘇軍估測該師作戰(zhàn)兵力為7727。(只計算步兵和作戰(zhàn)工兵)
但是11月12日該師的7個步兵營的作戰(zhàn)力量分別為:
第82步兵團1營:505
第82步兵團2營:494
第83步兵團1營:450
第83步兵團2營:509
第91步兵團1營:502
第91步兵團2營:487
輕步兵營(偵查?):488
此外該師工兵營作戰(zhàn)力量:253
步兵作戰(zhàn)力量一共3435(作為對比,德第297步兵師步兵的作戰(zhàn)力量4033而德第371步兵師步兵的作戰(zhàn)力量2888)算上工兵營的作戰(zhàn)兵力則為3688人。另在羅第20步兵師和第1騎兵師被包圍入斯大林格勒后,大衛(wèi)格蘭茨先生在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給出了20000的羅軍被圍數(shù)字。(但毋庸置疑這個數(shù)字有點虛高了)
?
反坦克炮實力:
該師的反坦克力量為29門47毫米反坦克炮(可能都是百碌/布雷達之流,好一點的就是法國的mle36反坦克炮),5門重型75毫米反坦克炮(Pak97/38)【有關(guān)羅馬尼亞陸軍雜七雜八的反坦克炮我們會在下期羅6、7軍合集專門寫一下】

羅馬尼亞陸軍的百碌/布雷達m35 47毫米反坦克炮
炮兵實力:
該師擁有6個75加農(nóng)炮連,6個100mm榴彈炮連。75%機動。

羅軍的捷克產(chǎn)100毫米VZ14/19 榴彈炮
?
羅馬尼亞步兵師主要跟德軍步兵師比差在重裝備上了,輕武器可能也差一些。但羅20步師的實力其實勉強還能看。明面上看羅馬尼亞步兵師的雙炮兵團可能很強,炮更多,但實際上在1940年代一個步兵師自身編制有兩個炮兵團是一戰(zhàn)炮兵還沒改完,75上下口徑的加農(nóng)炮太多,榴彈炮不夠的寫照。(比如41年蘇軍、39年波軍、40年法軍和此時羅軍)這樣的炮兵單位不僅裝備較差(早在41年羅軍步兵師就因火炮射程不足被蘇軍炮兵壓制造成重大傷亡的黑歷史),實戰(zhàn)也比較臃腫,不易于協(xié)調(diào)。

主要面對德第四軍的是舒米洛夫?qū)④姷牡?4集團軍
?
該集團軍擁有
規(guī)模不大的步兵第7軍,該軍下轄三個新組建的步兵旅:分別是步兵第93、96、97旅
五個步兵師(步兵第29、204、15、,38師和近衛(wèi)步兵第36師),
兩個海軍步兵旅(海軍步兵第66,第54旅),
獨立殲擊第20旅旅,
兩個坦克旅(13、56),
文尼察步兵學?;炀帉W員團,
獨立裝甲列車第28營,
四個反坦克殲擊炮兵團,
1個重型近衛(wèi)迫擊炮團(缺2個營),
2個近衛(wèi)迫擊炮團,
2個高射炮團和3個獨立工程兵營
11月20日總兵力53742人,作戰(zhàn)兵力40490人,擁有1093門火炮/迫擊炮的支援。
?
而其中等待羅馬尼亞第20步兵師的兩個團和德第297步兵師的523團(其實就是重點針對菜雞羅20步而不是去錘德297步)的是蘇軍舒米洛夫的第64集團軍的步兵第204,157,38師。他們將得到坦克第13,56旅的支援。該集團軍的突破地域?qū)挾葍H為12km(一個步兵師4km),持續(xù)時間2天,縱深10-15km。
?
這些蘇軍一共擁有2萬多人的作戰(zhàn)兵力,兩個坦克旅一共擁有1輛KV坦克,27輛t34坦克和12輛輕型坦克(合計40輛)。除此之外他們還有近衛(wèi)步兵第36師和海軍步兵第54旅在后。不過德第4軍顯然是第4裝甲集團軍遭到蘇軍進攻的各部中初始壓力最小的。
?
未完待續(x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