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特曼走向好萊塢大片,需要多久?奧特曼:去標簽化很重要
說起奧特曼,想必有很多人都感同身受,在看奧特曼的時候,會被說是幼稚的。而當你說在看好萊塢大片,比如漫威、DC英雄大片時,別人卻不會這么覺得。是什么讓奧特曼與好萊塢大片留下了這么大的差別化對待呢?

其實,從一開始的定義,就有人搞不清楚。最基礎(chǔ)的定義,即特攝與科幻的區(qū)別。
特攝,是使用特殊的道具所拍攝出來的影片效果;而科幻則是利用電腦特效做出不可能存在的場景與效果。乍一看,這兩者好像有點相似,但其實本質(zhì)是不同的?,F(xiàn)在的奧特曼,也會使用電腦特效,而好萊塢大片在拍攝時,同樣也會使用一些特殊的道具。按照現(xiàn)在的定義來說,似乎沒有什么差別。但在特攝與科幻剛起源時,兩者的差別,卻可以通過一張圖片體現(xiàn)出來。我們來看下下面這張圖,拍攝奧特曼的場景。

這樣的場景,在奧特曼中還有很多。比如在早期拍攝初代奧特曼時,奧特曼飛行的場面,就是在一個奧特曼玩偶上綁著一條線,在天空中掠過;而科幻所表現(xiàn)出現(xiàn)的飛行場景,則是用電腦特效,讓人物看起來真的在飛。同樣拍攝手法,在迪迦奧特曼中也很常見,勝利號的飛行,也是使用勝利號的模型,在特別布置的屋子里掠過。

除了定義容易被人造成誤解,還有劇情的走向。好萊塢的劇情與犯罪、動作為主,而奧特曼以怪獸、宇宙人入侵為主。
在好萊塢大片中,也會有宇宙人、怪獸入侵的劇情,但這些宇宙人往往并不是自己一個人,而是成千上萬占領(lǐng)了地球的城市。故事的展開,也曲折多樣。但是奧特曼就比較簡單,宇宙人來了,消滅就完事了。并且這些宇宙人,也通常都是自己一個人來搞搞破壞。因此,奧特曼的劇情,一集二十幾分鐘就可以完事。這也和奧特曼的能力設(shè)定相關(guān),那就是彩色計時器。

奧特曼的胸前擁有彩色計時器,用來儲存能量。并且奧特曼在地球上的戰(zhàn)斗時間,只有三分鐘。而好萊塢英雄的設(shè)定,并沒有這個限制,想戰(zhàn)斗多久,就可以戰(zhàn)斗多久?;蛟S在新上映的《新·奧特曼》之所以將彩色計時器的設(shè)定拿掉,就有這個原因在里面。在這部電影還沒有播出之前,想必大家都和徐說一樣期待。

除了前面兩者的區(qū)別,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區(qū)別,那就是盈利方式。
為什么奧特曼會被打上“幼稚”的標簽?正是因為盈利方式。在早起的奧特曼系列,因為盈虧方式圓谷并并沒有完全想透,導致好幾次瀕臨破產(chǎn)。后來萬代資本的介入,奧特曼開始轉(zhuǎn)變方向。因為萬代本來就是賣玩具的廠商,自然也會讓奧特曼走上賣玩具的境地。所以,我們就看到了新生代奧特曼以來,越來越浮夸的變身器。就連此次特利迦奧特曼的變身器,也一直備受吐槽。

但是好萊塢大片的盈利方式,并不是這種賣玩具的形式,而是票房+廣告招商的方式。這兩種,哪一種利潤大,可想而知了。而利潤大的一方,投資也大。我們經(jīng)常聽到某某電影拍攝成本動不動就是1個億,而奧特曼拍攝如果超過1個億會怎樣?那么看到的就不是我們現(xiàn)在的奧特曼了。
因此,奧特曼想要走上好萊塢的發(fā)展道路,去標簽化很重要。而要去掉“幼稚”的標簽,不僅要從劇情、盈利方式等多種方面進行改進,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讓大家來適應(yīng)。所以,這是一條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