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lián)網(wǎng)戾氣根源:不是無法討論,而是沒有共識
給首頁無法理解當前互聯(lián)網(wǎng)戾氣的人說明一下
人類社會的秩序是建立在共識上的,
什么叫共識?
人人平等,自由選擇,私有財產(chǎn)不可侵犯,這些都是共識,各國法律往往都以此為基石。但現(xiàn)在的情況是,很多共識被徹底破壞了
比如說昨天那條,七歲小女孩把小男孩扔下井,你說小女孩不懂事,不應該多批評,上綱上線是沒人性,這話有沒有道理呢?有道理。
但問題在于,如果七歲小女孩不懂事,那么四歲小男孩更不懂事,可為什么一堆人對小男孩跟著母親進衛(wèi)生巾浴室喊打喊殺呢?甚至誰為四歲小男孩講兩句話,誰就是“潛在強奸犯”。
矛盾嗎?為小女孩說話不是潛在殺人犯,但為小男孩說話就是潛在強奸犯。
你要說小孩不懂事,那就都不懂事,你要遵循秩序,那就大家一起遵循秩序。
可你一會大談人性寬恕,一會上綱上線,這直接就破壞了共識
破壞了什么共識?——人人平等的共識。
你對不同人使用了不同標準,讓我深刻懷疑,在你眼里,前者是人后者不是人。
共識破裂的直接結(jié)果就是,下次你說要懲罰四歲小男孩,沒有人同意了。
因為我們清晰看到了,之前七歲小女孩的事情你在談寬容談人性。
這幾波大學造謠案是一樣的情況,為什么各個平臺都出現(xiàn)質(zhì)疑聲音?
不是質(zhì)疑懲罰,而是質(zhì)疑雙重標準
你說,究竟是什么人居然共情造謠者?
就是你自己啊,之前朱軍案Z大案清華案耳機案深大案喊著共情造謠者的不正是你自己嗎?
但是,即便如此,共識也不能說完全破裂,因為一個共識破碎了,還可以用另一個共識。
比如羅琳和艾瑪,
羅琳思路說白了就是,直接承認七歲小女孩一個標準四歲小男孩另一個標準,因為女性是弱者更需要幫助。不管對不對,這好歹是一個說法。
她等于直接告訴大學生,女生造謠記過了事,男生千萬別學,你們造謠是會直接開除的。雖然不公平,但好歹明確告訴了男生危險邊界在哪。
艾瑪那邊則是,七歲小女孩要幫,四歲小男孩也要幫,十歲小孩要幫,十四歲跨性別孩子依然幫,只要你覺得自己是弱者,我就幫。
你覺得她們魔怔,但其實是他們沒有辦法。
七歲女孩四歲男孩兩個標準是事實,你必須要為這個事實做出解釋,
可以暫時裝作看不見,但不能永遠裝作看不見
所以我對羅琳艾瑪都不太批評,你可以說她們魔怔,可以說她們極端,但她們好歹承認了雙重標準這個客觀事實的存在,并且給出了一個說法。
不論這個說法合理還是不合理,我都承認這是自成體系的一套說法。
有一套說法,就能建立共識,有了共識,大家才能以共識為基準討論對錯。
所以當你覺得如今互聯(lián)網(wǎng)全是戾氣無法交流的時候,不妨思考一個問題
——許多問題,是壓根沒法討論,還是,壓根沒有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