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萬噸主力艦,會在哪一年實現(xiàn)?


瀚海狼山一直強調(diào),無論現(xiàn)代技術如何發(fā)展,海軍仍然是一個全球化的基礎軍種。陸空實力再強,甚至加上未來的太空軍,仍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全球力量均衡部署的問題,沒有海軍實力的全球到達,就沒有全球貿(mào)易的可靠保證。任何一個全球性的經(jīng)濟強國,必須有全球化的海軍,這不是要不要稱霸的問題,而是要確?;镜淖陨砝?。另外雖然某海峽不過平均180公里寬,但是要做到基本安全的跨過去,仍然要當1.8萬公里寬來對待,因為全球海洋是連續(xù)的,海軍是唯一可以全球基本無障礙機動的軍種。這就造成戰(zhàn)場是開放的,除非你有更強的實力可以把干涉艦隊阻擋在1000海里之外,否則就有被強烈干擾,甚至會被反撲,造成全局被動的風險。因此無論從以上哪種意義上來說,具備300萬噸的主力艦,是完成全球化海軍建設,維護合法權益和領土完整基本依靠。全球當今唯一超級大國海軍的實際噸位,也就在350萬噸上下。

當某方有300萬噸主力艦時,全球唯一超級大國可能也就維持在300到340萬噸。這樣在不發(fā)生全球化戰(zhàn)爭的情況下,雙方將實際第一次海上力量的基本均衡,無論近海還是遠洋的的戰(zhàn)略環(huán)境,將進入一個整體和諧的新時代。除了將來都有300萬噸主力的這兩家,全球50年內(nèi),未來將沒有另外一家,可以有實力維持100萬噸以上的主力艦,甚至80萬噸都很難維持。50萬噸將成為大多數(shù)實力二流國家的基本上限。因此第二集團的任何國家,都沒有從海上挑戰(zhàn)第一集團這兩強的任何可能。而第一集團實力基本均衡的時代,將大致維持20到30年,再往后,是出現(xiàn)一家獨大,而是繼續(xù)不分高低,就看這兩強的長遠國運了?,F(xiàn)在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的核心,提出要首次達到100艘神盾的計劃。這個計劃更像是面子工程,是白宮好大喜功的重要表現(xiàn),實際意義并不是很大,因為他們現(xiàn)在這350萬噸的實力重點,并不是這100艘盾艦上。
目前連現(xiàn)役和在船臺上成型即將下水的盾艦,某超級大國一共是89艘,其中22艘是老提康,剩下的67艘是新老不等的伯克。本來提康和老批次的伯克用到35年就要退役,但是五角大樓現(xiàn)在已經(jīng)要求延長到40年甚至45年,就是為了達到100艘神盾的面子工程。這樣在未來的10年,超級大國所有的神盾都不會退役,加上每年3艘新伯克的入役速度,超級大國在2030年,有可能達到120盾的最大值,但是再往后的2031到2040,就不能再硬撐了,必然會每年退役3艘以上。到2040年會再下降到90盾上下,甚至盾艦總數(shù)會被后來者超越。

而且目前的89盾中,只有大約30艘是新型的有源大盾,其余都是過時的無源盾,再硬撐15年,意義并不大,而且舊盾艦幾乎沒有提高改進的余地,就是存在艦隊。充數(shù)的意義大于實戰(zhàn)意義。這幾年事故連連,更體現(xiàn)出其內(nèi)部管理的混亂。這樣的管理下要求服役45年,完全是在賭博。35年以上的老艦,戰(zhàn)斗力會嚴重下降,還要極大的占編制吞軍費,為了表面強大而維持大量的老艦艦隊,無異于作繭自縛。
而某方目前所有的盾艦都是有源大盾,到2030年將達到60艘,雖然數(shù)量上暫時還差距較大,但是總體實戰(zhàn)能力已經(jīng)逐步接近;到2035年,雙方盾艦的艦隊戰(zhàn)力將第一次面臨一個重大的平衡點,此后將出現(xiàn)強弱轉換。
更重要的是雙方艦隊艦齡的對比。到2030年以后,某方大量的服役僅僅不到15年的新艦,面對對方一半以上的艦齡超過30年甚至35年的老艦,將更加自信。不論從甲午海戰(zhàn)還是到今天甚至到今后,艦齡指標的差異,都是最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

到2030年左右,某方將有2000年到2010年間服役的“老艦”大約20萬噸;2011年到2020年服役的“中年艦”大約90萬噸。2021年到2030年間服役的“新艦”190萬噸!首次達到300萬噸的總量。而此時超級大國是30年以上老艦接近220萬噸,新艦只有120萬噸上下,雙方的新老比例正好對調(diào)。
超級大國海軍的真正實力,還是體現(xiàn)在航母和核潛艇上,尤其是攻擊核潛艇。在某方的神盾艦隊的建設即使按部就班也會逐步趕上的情況下,新造航母和核潛艇的數(shù)量和質量,才是今后20年突擊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