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反裝甲戰(zhàn)術(shù)演習“卡爾古斯塔夫M3”無后坐力炮責任重大
近日,澳大利亞陸軍第2騎兵團B中隊進行反裝甲戰(zhàn)術(shù)訓練。

該部隊的主要反裝甲武器就是“卡爾古斯塔夫M3”84mm無后坐力炮,平時固定在裝甲車內(nèi),使用時由兩名士兵攜帶無后坐力炮和彈藥,組成反裝甲小組。

反裝甲小組的標準武器EF88步槍,該槍是AUG的改進型,口徑5.56×45mm,是澳大利亞陸軍新一代標準步槍。在行進中,他們都將步槍挎在胸前,可以隨時射擊。

當敵方裝甲車輛出現(xiàn)時,炮手會將步槍轉(zhuǎn)到背后,將無后坐力炮扛在肩頭,做好射擊準備?!翱柟潘顾騇3”無后坐力炮重8.5千克,短途攜行還可以接受。

這名士兵擔任彈藥手,背囊內(nèi)有一組兩發(fā)炮彈。EF88步槍上安裝了垂直握把、激光指示器和ELCAN Spectre DR 1-4×瞄準鏡。

這樣的配置可以兼顧中近距離的目標,進行快速、精確射擊。

抵達指定地點后,彈藥手為炮手裝填炮彈,準備進行射擊。

“卡爾古斯塔夫M3”發(fā)射多用途彈時,破甲厚度200mm,對固定目標射程500米,能夠有效擊毀輕型裝甲目標。

完成射擊任務后,反裝甲小組返回裝甲車,將無后坐力炮和彈藥重新固定在車內(nèi)。因此,這是一種“不占編”武器,并不是隨時都要隨身攜帶的裝備,相應的考核標準與占編武器不同。
在很多時候,我們對這類支援武器的認識不明,劃分不清,恨不得裝備步兵部隊的所有武器都要能扛著跑3000米,不僅不必要(實戰(zhàn)時會有車輛支援),而且容易造成無謂的傷病。未來,中國軍隊裝備類似的無后坐力炮,也應當采用這樣的裝備和使用方式。在這組照片中,可以看到澳大利亞士兵都佩戴了拾音降噪耳機,可以有效保護聽力。這樣的防護措施非常重要,聽力損傷無法恢復,不要認為耳聾是軍人不可避免的“職業(y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