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初雪又上熱搜 !中國古建筑有多美你知道嗎?

立冬不曾食言,千呼萬喚中,
帶著一年一度的初雪前來赴約。
一場雪,北京變成了北平,
故宮變成了紫禁城。


故宮
是世界上現(xiàn)存
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群

故宮又稱紫禁城。中國古代講究“天人合一”的規(guī)劃理念,用天上的星辰與都城規(guī)劃相對應,以突出政權的合法性和皇權的至高性。天帝居住在紫微宮,而人間皇帝自詡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應象征紫微宮以與天帝對應,《后漢書》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宮,象而為之”。紫微、紫垣、紫宮等便成了帝王宮殿的代稱。由于封建皇宮在古代屬于禁地,常人不能進入,故稱為“紫禁”。明朝初期同外禁垣一起統(tǒng)稱“皇城”,大約明朝中晚期,與外禁垣區(qū)分開來,即宮城叫“紫禁城”,外禁垣為“皇城”。


故宮嚴格地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建造。整個故宮,在建筑布置上,用形體變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組合成一個整體,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同時達到左右均衡和形體變化的藝術效果。




中國建筑的屋頂形式是豐富多彩的,在故宮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頂就有10種以上。以三大殿為例,屋頂各不相同。故宮建筑屋頂滿鋪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黃色為主。綠色用于皇子居住區(qū)的建筑。其它藍、紫、黑、翠以及孔雀綠、寶石藍等五色繽紛的琉璃,多用在花園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頂當中正脊的兩端各有琉璃吻獸,穩(wěn)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獸造型優(yōu)美,是構件又是裝飾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龍鳳、獅子、海馬等立體動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嚴,這些構件在建筑上起了裝飾作用。



應縣木塔
拆開世界上現(xiàn)存最高的木結構古建
感受令人震懾的匠心營造?


佛宮寺釋迦塔位于山西省應縣城內西北隅,是中國乃至世界現(xiàn)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結構高層塔式建筑,俗稱“應縣木塔”。


建于遼清寧二年(1056),外觀為五層,實為九層:每兩層之間設有一個暗層,這個暗層從外看是裝飾性很強的斗拱平座結構,從內看卻是堅固剛強的結構層。這座凝聚了古代匠師聰明才智和精湛工藝的木塔歷經了千年風雨、多次地震甚至戰(zhàn)爭炮火的考驗,仍屹立至今,堪稱建筑史上的奇跡。

木塔高達65.84米,相當于一幢20多層的現(xiàn)代高樓,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高的木結構古建。


懸空寺
中國第一“空中樓閣”
“一個仙山樓閣式的、藝術價值很高的組合”


在大約1500年前,山西北部的群山中,出現(xiàn)了一座“空中樓閣”,兀然“懸掛”于崖壁之上,人稱“懸空寺”。

懸空寺就位于山水之間,其最高處的殿閣底部,距離下方河谷約90米,相當于30層樓,或自由女神像的高度(此處為初建時的相對高度,后來因為河道淤積,相對高度降為60-70米)

懸空寺倚靠的翠屏峰,山腰為一處天然凹槽,頂部自然向外延伸,可以阻擋雨水沖刷,較高的位置又避免了洪水的侵襲。

翠屏峰和天峰嶺之間,形成港灣形山谷,起到避風港的作用,減少了風對懸空寺的侵蝕。就像慈母的雙手將它捧在掌心,全方位地呵護。

經歷過1500余年的風霜,懸空寺看盡了人來人往、云起云涌,歷經了王朝更替、星月沉浮,創(chuàng)造它的北魏王朝,已埋入歷史的黃沙,而它依然在那里,細數(shù)著滄桑,與時間同流。


介紹了那么多精美的古建筑
那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硪惶壮墓沤ㄖY料集
可以讓大家更加系統(tǒng)的學習和了解中國古建的精髓
- 資料總目錄 -
01-古建筑全套圖紙
02-古建筑單體CAD圖集
03-古建SU
04-PDF圖書文獻圖片

01-古建筑全套圖紙詳細目錄



02-古建筑單體CAD圖集詳細目錄




03-古建SU詳細目錄
01殿堂模型
02廟宇模型
03樓閣模型
04古塔類模型
05水榭游廊模型
06古亭子模型
07牌坊模型
08傳統(tǒng)民居模型
09構件和配景模型
10日本古建模型
11外國古典建筑模型
12園林景觀
13中式仿古建筑模型
14中式住宅



(資料太多,僅隨機截圖展示)

04-PDF圖書文獻圖片詳細目錄


- 資料部分展示 -












- 領取方式 -
關注公眾號設計小教室
后臺回復“NP?中國古代建筑”
就可以立刻抱走全套資料啦

免責聲明:
以上圖片及資料內容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由設計小教室再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