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讀文思語」張俊華|《英雄贊歌》永遠回蕩在我們心中

2023-06-04 17:24 作者:HBTSLTLAJY  | 我要投稿

播報文章

2023-05-17 12:18河北

昵稱70808387?2021-10-20 | 19閱讀?| 1轉藏

《英雄贊歌》永遠回蕩在我們心中

張俊華

我從小就愛看電影,離開家后有當過八年電影放映員的工作經歷,影片《英雄兒女》我看(放)過20多遍。影片中的插曲我會唱,很多經典臺詞我會背,特別是志愿軍戰(zhàn)士王成手握爆破筒,沖向敵群與之同歸于盡的壯烈場景常常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但對電影中英雄人物的原型和電影幕后的故事,我卻知之甚少。

讀仁清兄《志愿軍194師與電影《英雄兒女》》這篇文章我才知道,原來英雄王成的形象就是以志愿軍194師特等功臣趙先友的事跡為生活原型塑造出來的,影片中文工團員王芳、師政委王文清、團長張振華等英雄人物也都能在該師的指戰(zhàn)員中找到真實的原型。閱讀此文,更使人感到電影《英雄兒女》的英雄故事源于戰(zhàn)場生活,真實可信。也使人感到志愿軍194師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部隊,在戰(zhàn)場上涌現(xiàn)出大批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戰(zhàn)斗英雄,

抗美援朝戰(zhàn)爭打出了國威、軍威,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zhàn)。沒有這場戰(zhàn)爭的勝利,就沒有我們后來長時間的和平環(huán)境。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成千上萬的志愿軍英雄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盀槭裁磻?zhàn)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那首高昂激越的《英雄贊歌》,永遠回蕩在我們的心中,志愿軍的偉大功勛將永垂史冊,抗美援朝戰(zhàn)爭所創(chuàng)造的偉大精神,將永遠鼓舞著我們奮勇向前!

原文鏈接:李仁清‖志愿軍194師與電影《英雄兒女》

★軍旅原創(chuàng)文學與您一路同行★

【作者簡介】

張俊華,微信名:藍色風,河北省秦皇島市人,1973年12月入伍,長期在部隊政治機關工作,上校軍銜,退休后從事軍事史志研究。

附:【軍旅瑣憶】李仁清‖志愿軍194師與電影《英雄兒女》

原創(chuàng)?李仁清?軍旅原創(chuàng)文學?前天

收錄于話題#李仁清軍旅作品集27個內容

英雄兒女音樂:英雄兒女?-?歌曲合輯
志愿軍194師與電影《英雄兒女》
李仁清

1964年,長春電影制片廠根據(jù)巴金小說《團圓》改編的電影《英雄兒女》,一經問世,便轟動全國。影片中王成在戰(zhàn)友全部犧牲后,孤身面對沖上來成群的敵軍,用步話機呼喊團長“向我開炮”,手持爆破筒與敵人同歸于盡的英雄形象,影響了幾代人。王成的妹妹王芳演唱的那首《英雄贊歌》,成為傳世經典。影片中師政委王文清、團長張振華的形象也都深入人心,令人難忘。而這部電影中的一些人物和情節(jié),都與志愿軍一九四師有某些關聯(lián)。

六七高地戰(zhàn)斗,副指導員趙先友呼喊團長:“向我陣地開炮!”

1952年9月6日至10月7日,我志愿軍六十五軍一九四師五八二團組織了三打紅山包、爭奪67高地的戰(zhàn)斗。

紅山包(即西場里北山)、67高地位于開城板門店談判帳篷以南5公里處。紅山包、67高地原是敵軍的前哨陣地,由于敵我激烈爭奪,不斷遭到炮火轟擊,青山變成了紅山,因此戰(zhàn)士們叫它“紅山包”。

一打(1952年9月6日下午6點)、二打(9月19日)紅山包,我軍殲滅敵人后就撤回來了。三打紅山包、67高地是10月2日20時開始的。五連奪取67高地后,把防守敵人反撲的任務交給了六連。10月3日以后,敵人瘋狂反撲5晝夜。六連利用簡易工事,一次次打退敵人進攻。第3天,敵人出動大量飛機轟炸,以猛烈的炮火和美軍的噴火坦克噴得我陣地一片火海。連長指導員負傷下去后,副指導員趙先友留在陣地繼續(xù)指揮戰(zhàn)斗。最后,敵軍噴火坦克沖上我軍陣地。我軍大部分人員傷亡,陣地上只剩下趙先友和通信員劉順武。這時,趙先友不顧自己5處受傷,雙目失明,仍由通信員劉順武攙扶著同敵人戰(zhàn)斗。面對敵人強大的攻勢,趙先友用步話機向團指揮所報告情況,并要求我軍炮火直接向我陣地開炮。我反擊部隊在我強大的炮火支援下,分兩路攻上陣地,經過一場短兵拼殺,奪回了67高地。當我反擊部隊上去后,發(fā)現(xiàn)六連指揮所防炮洞里,靜靜地躺著已經犧牲了的趙先友。通信員劉順武也已犧牲,但仍緊緊握著沖鋒槍,守衛(wèi)在洞口,前面躺著二十幾具敵人的尸體。

趙先友烈士生前照片

戰(zhàn)斗結束后,趙先友被志愿軍總部批準為特等功臣;六連被總部榮記特等功,并被授予“英勇頑強守如泰山鋼鐵連”的光榮稱號;二營榮立一等功,并被授予“攻防全勝”的光榮稱號;十九兵團給一連和五連各立一等功,并授予“攻如猛虎”光榮稱號;兵團還給劉順武、劉殿量、關景春等8位同志立了一等功。1953年3月12日,趙先友入葬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墓地番號東區(qū)二排一號,與著名戰(zhàn)斗英雄楊根思、黃繼光、邱少云等烈士安葬在同一個墓區(qū)內。

巴金到一九四師前線采訪,被趙先友的英勇事跡深深感動

抗美援朝戰(zhàn)爭期間,巴金曾兩次到朝鮮前線采訪。第一次是1952年3月至10月,巴金率中國文聯(lián)創(chuàng)作組共17人,在前線采訪7個月。第二次是1953年7月至12月,巴金主動申請,獨自到前線采訪5個多月。

在這兩次赴朝鮮前線采訪中,共在一九四師采訪兩個多月。從現(xiàn)有的文字資料看,巴金第一次赴朝期間,是1952年8月至9月間在一九四師采訪。第二次赴朝期間,是1953年8月20日至9月9日在一九四師采訪,共21天。采訪趙先友烈士的英雄事跡就是在第二次這21天中進行的。

巴金(右)在坑道里寫作

巴金在第一次采訪回國前,就知道了67高地戰(zhàn)斗情況,因回國時間已定,沒來得及去采訪。巴金第二次到一九四師來,就是為了采訪趙先友的英雄事跡。

在到一九四師之前,六十五軍政治部主任陳亞夫就向巴金介紹了他任師政委時,67高地戰(zhàn)斗和三打紅山包的戰(zhàn)斗情況,特別是介紹了趙先友和劉順武烈士的英雄事跡。8月18日,巴金在六十五軍軍長兼政委王道邦的陪同下,來到一九四師。8月20日,巴金對582團團長兼政委張振川進行了采訪。張振川向巴金詳細介紹了該團在67高地和三打紅山包的戰(zhàn)斗中,指戰(zhàn)員英勇頑強、前赴后繼的戰(zhàn)斗作風。特別提到了該團二營六連副指導員趙先友和他的戰(zhàn)友們在堅守67高地戰(zhàn)斗中所表現(xiàn)的臨危不懼、視死如歸,最后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

巴金聽完張振川的介紹,被趙先友等英雄不顧個人安危,主動呼喚炮火,誓與陣地共存亡的英雄壯舉深深感動,深有感觸地說:“你們團打得很漂亮。美國人武器強,我們士氣強?!?/p>

巴金(左二)在朝鮮前線

隨后,巴金又到我談判代表團駐地,對在這里執(zhí)行看管戰(zhàn)俘和警戒任務的五八二團二營特功六連進行采訪。在六連,巴金采訪了同趙先友一起在67高地堅守陣地,因負傷被替換下陣地,后又帶傷參加反擊分隊奪取陣地,戰(zhàn)后榮立一等功的關景春和其他參加過這次戰(zhàn)斗的戰(zhàn)士。關景春入朝參戰(zhàn)時在兵團司令部當警衛(wèi)員,后經本人反復請求,到了六十五軍一九四師五八二團六連當戰(zhàn)士,被譽為電影《英雄兒女》中通信員小劉的原型。

在朝鮮前線,巴金除到一九四師采訪以外,還到過志愿軍的許多部隊采訪,掌握了我志愿軍大量英雄人物的事跡,最終創(chuàng)作出小說《團圓》,后被毛烽等同志改編成電影《英雄兒女》,塑造出王成、王芳這樣一對志愿軍兄妹的光輝形象??梢哉f,王成是志愿軍眾多英雄人物的概括,而趙先友則是王成的重要原型之一。

1991年夏天,一九四師五八二團黨委為了對部隊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決定在營區(qū)給趙先友烈士立塑像,想請巴金題詞。8月18日,五八二團政治處副主任戴秀斌帶著當年的團長兼政委張振川(后任六十五軍代軍長、河北省軍區(qū)司令員)和李真將軍(曾任六十五軍政委)寫給巴老的信到上海,找到巴老的女兒李小林。第二天,李小林拿來了巴老的題詞:“王成式的戰(zhàn)斗英雄——特等功臣趙先友”。這足以證明,趙先友在巴老心中的地位。

巴金的題詞

1992年8月7日,五八二團舉行趙先友烈士塑像落成揭幕儀式,成都軍區(qū)原副司令員、“六七高地戰(zhàn)斗和三打紅山包”時的一九四師師長趙文進,河北省軍區(qū)原司令員、“六七高地戰(zhàn)斗和三打紅山包”時的五八二團團長兼政委張振川,山西省軍區(qū)原參謀長、“三打紅山包”時五八二團三營營長孟令春,六十五軍原副軍長、攻打67高地時的五八二團二營營長王守忠,趙先友烈士的兒子趙緒文,以及六十五軍、一九四師、五八二團的首長出席了揭幕儀式。

1992年8月7日,參加趙先友烈士塑像落成揭幕儀式的人員合影留念。前排左七為老師長趙文進,左八為老團長兼政委張振川,左九為趙先友烈士的兒子趙緒文。

張瑩珊——被譽為王芳原型之一的“戰(zhàn)地小白靈”

關于王芳的原型,在志愿軍一九四師戰(zhàn)斗過的首長和戰(zhàn)友們都一致認為,是師文工隊隊員張瑩珊。

張瑩珊是河北省豐潤縣人,小名“小痕”。父親張占元最初參加抗日義勇軍,后做黨的地下工作,化名“酒無”。1944年,在一次掩護戰(zhàn)友轉移時身負重傷,次日犧牲。張占元做黨的地下工作時,處境危險,朝不保夕,為了留下一條革命的根,在孩子沒出世時,便取名“小痕”,即革命的痕跡之意。1945年,年僅10歲的小痕參加了我軍,在冀東軍區(qū)第十五軍分區(qū)(一九四師的前身)長城劇社從事文藝工作。1952年秋末,赴朝鮮前線。

在一次接受采訪中,張瑩珊說,朝鮮戰(zhàn)場上的文工隊員,要具備“一專、三會、八能”?!耙粚!保簩1硌?;“三會”:會唱歌,會跳舞,會創(chuàng)作;“八能”:能演奏民族樂器,能下連隊輔導唱歌,能表演曲藝,能戰(zhàn)地服務(救護傷員),能戰(zhàn)地宣傳(向敵人喊話),能書寫標語,能宣傳群眾(用朝鮮語),能演出時化妝。部隊里出現(xiàn)了戰(zhàn)斗英雄,能編成短劇演出、演唱。在開城前線,敵我雙方陣地相距很近,演出更危險。一九四師經過精心挑選,只選出5名隊員在前線陣地演出,張瑩珊是其中唯一的一名女隊員。

在前線陣地演出,每一次演出轉場,都是與死神的一次較量,因為敵人發(fā)現(xiàn)有人活動,隨時都可能打來炮彈。他們最多時一天演出過9場,這9次轉場都是在敵人眼皮底下進行,危險無處不在。

五八二團“六七高地戰(zhàn)斗和三打紅山包”后,師文工隊馬上編排出節(jié)目,歌唱團長張振川和戰(zhàn)斗英雄趙先友,到部隊中演出,張瑩珊擔任領唱,受到戰(zhàn)士們的熱烈歡迎。

從張小痕改名為張瑩珊開始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當時在一九四師,從師長、政委到連隊戰(zhàn)士,幾乎所有人都認識張小痕。因為文藝小分隊經常深入到各個部隊陣地去演出,加上那時全師女兵很少,她又多才多藝,還有她的名字“小痕”好記。從首長到戰(zhàn)士見了她就叫“小痕”,有些戰(zhàn)士故意逗她,把“小痕”叫成“小猴兒”、“小孩兒”,一氣之下她才把名字改成張瑩珊。

在朝鮮前線的張瑩珊

由于表現(xiàn)突出,張瑩珊在朝鮮戰(zhàn)場榮立了三等功并獲得演員獎和工作獎?;貒?,張瑩珊先是在六十五軍文工團工作,1958年轉業(yè)到河北話劇院,1974年進入河北省廣播電臺,離休前任電臺文藝部主任編輯。

當人們問張瑩珊是不是王芳的原型時,她總是謙虛地說:“《英雄兒女》是歌頌在朝鮮戰(zhàn)場上無數(shù)英雄的,王芳應該是無數(shù)英雄的化身。”
師政委陳亞夫、團長張振川給巴金留下深刻印象
在六十五軍官兵的眼里,志愿軍一九四師政委陳亞夫就是電影《英雄兒女》中師政委王文清的原型,五八二團團長兼政委張振川就是電影中團長張振華的原型。

巴金先后兩次到一九四師采訪,和陳亞夫政委有過較長時間的接觸,對陳亞夫政委很熟悉。陳亞夫政委有幾個情況和電影中王文清政委的情節(jié)相似:一是陳政委1929年參加革命,也做過黨的地下工作。二是陳政委在三打紅山包、67高地反擊作戰(zhàn)前,到五八二團作過動員報告。三是五八二團反擊作戰(zhàn)后,陳政委也調軍里當了政治部主任。四是巴金在一九四師采訪時,曾經陪同過他采訪的政治部文化科長就叫王文清。文化科長王文清后來到五八二團當了政治處主任。

電影中師政委王文清是王芳的親生父親,而一九四師政委陳亞夫對張瑩珊也有著父親般的關愛。1951年2月一九四師入朝時,因為上級要求師以下作戰(zhàn)部隊不許有女同志,可張瑩珊一心想入朝參戰(zhàn),保家衛(wèi)國。她兩次沖上車,都被人拽了下來,氣得哭了鼻子。部隊入朝后,陳政委看到別的兄弟單位有女同志,就想到了叫“小痕兒”也過來。于是,陳政委派文工隊隊長專程回國,把在西安一所藝術學院上學的張小痕和另一位女兵接到了朝鮮戰(zhàn)場,圓了張小痕的入朝參戰(zhàn)夢。陳政委每次見到張瑩珊都會噓寒問暖,經常對她說:“誰要拿你開心,你就向我告他的狀,看我怎么收拾他!”
1991年8月五八二團政治處副主任戴秀斌去上海請巴老題詞時,巴老說:“記得一九四師番號,師政委陳亞夫后任軍政治部主任,團長張振川。”這段話也曾在《解放軍報》、《人民日報》海外版1994年9月6日刊登的《尋找英雄兒女》文章中出現(xiàn)過。

陳亞夫將軍夫婦(左一、二)和張振川將軍夫婦?

三打紅山包、67高地反擊作戰(zhàn)勝利后,十九兵團專門發(fā)來賀電,并刊登在兵團機關報《抗美前線》上,還配發(fā)了社論。六七高地戰(zhàn)斗和《三打紅山包》被編入志愿軍十九兵團1952年出版的英雄集。當時,從祖國到朝鮮前線的有名的作家、音樂家、藝術家紛紛到五八二團采訪,僅有文字記載的就有巴金、黃谷柳、王莘、劉白羽、田間、白朗、李蕤、逢斐、古立高、徐光耀、田野、常香玉等。時任團長兼政委張振川回憶說:“我記得當年和巴金在廖川洞指揮所里一起吃飯。我們吃米飯,開來自祖國的慰問品肉罐頭,還有花生米、家鄉(xiāng)老白干。住在旁邊防空洞里的朝鮮老大娘給我們送來一大銅碗酸辣泡菜?!卑徒鸬呐畠?991年11月18日寫給張振川司令員的夫人湯小薇的信中說:“張振川同志的回憶文章,父親讀了,感到很親切。他對張振川同志還留有很深的印象。他說,當年張是團長,他去過這個團……”

在開城前線的張振川團長兼政委

在五八二團三打紅山包、67高地反擊作戰(zhàn)的同時,軍里命令一九五師五八四團攻打了86.9高地。這次反擊戰(zhàn)在當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中國談判代表團黨委書記李克農在開城聽取五八二團團長兼政委張振川匯報時說:“謝謝你們前方的同志們,你們打得好,我們談判就有辦法?!闭勁写韱坦谌A說:“這一仗打得好,大長了我軍的士氣,大滅了敵人威風,有利地配合了我代表團談判,你們打得越好,我們罵得就更有勁。”軍事科學院副研究員褚楊說:“67高地防御戰(zhàn)的勝利,有力地配合了朝鮮停戰(zhàn)談判的進行,對最終達成軍事分界線的協(xié)議產生了重要影響?!?/p>

由于我軍反擊作戰(zhàn)的勝利,朝鮮戰(zhàn)場根據(jù)敵我實際控制線,南北各兩公里劃為非軍事區(qū)。因我六十五軍向沙川河以東推進了兩公里,占領了敵人幾個高地,我軍原來做了堅固坑道的主陣地,就避開了劃入非軍事區(qū),這對我軍非常有利。所以爭奪的幾個山頭雖然不大,意義卻很大。
指揮這場戰(zhàn)斗的五八二團團長兼政委張振川當時只有二十多歲,生龍活虎。張振川1939年參加革命工作,1940年3月入伍,十多年的戰(zhàn)爭考驗,讓他既敢打敢拼,又沉著冷靜。他指揮的三打紅山包成為了經典,后為軍史中作為教學材料的一次山地步兵攻防戰(zhàn)斗戰(zhàn)例。從朝鮮戰(zhàn)場回國后,張振川先后擔任了一九四師師長、六十五軍代軍長、河北省軍區(qū)司令員。當時五八二團的三個營長也都機智勇敢,能征善戰(zhàn)。帶隊一打、二打紅山包的一營營長張善交回國后,先后擔任了團參謀長、團長、師長。帶隊三打紅山包的三營營長孟令春回國后,先后擔任了副團長、團長、副師長、師長、山西省軍區(qū)參謀長。帶隊攻打67高地的二營營長王守忠回國后,先后擔任了副團長、團長、副師長、一九四師師長、六十五軍副軍長。

1975年,張振川將軍任六十五軍代軍長時留影。

“文革”開始后,張振川因社會關系被靠邊站等待審查8年,于1975年初“解放”,回到六十五軍任代理軍長。軍里為了歡迎張振川代軍長的到來,專門放映電影《英雄兒女》。張軍長對陪同觀看的政治部石翠巖主任(抗美援朝時也在五八二團、曾經任過趙先友烈士的排長)說:“你這家伙,怎么放這個?”坐在旁邊的全國戰(zhàn)斗英雄、黃樹英副軍長說:“團長不是寫的你嗎?”張軍長說:“我就這樣吊兒郎當?”說著,幾位首長笑了起來。

“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晴天響雷敲金鼓,大海揚波作和聲,人民戰(zhàn)士驅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睂τ谶@部看過無數(shù)遍的電影,隨著這首經典主題歌的響起,幾位將軍目光專注,神情凝重,仿佛又回到“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那豪邁的歲月,回到無數(shù)戰(zhàn)友獻出寶貴生命的抗美援朝戰(zhàn)場,回到曾經拋灑青春熱血的朝鮮三千里江山……
注:本文資料采自張振川司令員回憶錄《鏖戰(zhàn)疆場》、《鏖戰(zhàn)疆場余墨》,以及作者忠誠、賈玉民等相關回憶文章。

★軍旅原創(chuàng)文學與您一路同行★

【作者簡介】

來自: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5OTU0NjM2OQ==&mid=2247546923&idx=1&sn=a83c28c90c04b3f1e6


讀文思語」張俊華|《英雄贊歌》永遠回蕩在我們心中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伊春市| 常州市| 大关县| 呼玛县| 贵州省| 陆河县| 昂仁县| 航空| 舒兰市| 阳城县| 靖远县| 邵东县| 轮台县| 惠来县| 伊金霍洛旗| 抚州市| 眉山市| 航空| 托克逊县| 永新县| 云林县| 灌南县| 响水县| 辉县市| 盈江县| 永和县| 青海省| 呼伦贝尔市| 华宁县| 梓潼县| 临海市| 安龙县| 通州区| 从江县| 工布江达县| 界首市| 汉阴县| 突泉县| 保山市| 平南县| 当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