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毛澤東選集》第四卷 蔣介石在挑動內戰(zhàn) 關于重慶談判 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
目錄
第四卷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
1、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
2、蔣介石在挑動內戰(zhàn)
3、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給蔣介石的兩個電報
4、評蔣介石發(fā)言人談話
5、中共中央關于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
6、關于重慶談判
7、國民黨進攻的真相
8、減租和生產是保衛(wèi)解放區(qū)的兩件大事
9、一九四六年解放區(qū)工作的方針
10、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
11、關于目前國際形勢的幾點估計
\1、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
* 這是毛澤東在延安干部會議上的講演。這篇講演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階級分析的方法,深刻地分析了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的中國政治的基本形勢,并且提出了無產階級的革命策略。正如毛澤東一九四五年四月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開幕詞中所指出的,在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以后,中國仍然有成為一個新中國和還是一個老中國的兩種命運,兩個前途。以蔣介石為代表的中國大地主大資產階級,要從人民手中奪取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果實,要使中國仍舊成為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代表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利益的中國共產黨,一方面要盡力爭取和平,反對內戰(zhàn),另一方面必須對于蔣介石發(fā)動全國規(guī)模內戰(zhàn)的反革命計劃有充分的準備,采取正確的方針,這就是說,對于帝國主義和反動派不抱幻想,不怕威嚇,堅決保衛(wèi)人民的斗爭果實,努力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中國的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決定勝敗的斗爭,就是從抗日戰(zhàn)爭結束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這個歷史時期的內容,這個歷史時期就是中國人民解放戰(zhàn)爭或第三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蔣介石在美國帝國主義的援助下,在抗日戰(zhàn)爭結束以后一再撕毀和平的協(xié)議,發(fā)動了空前的反革命的大內戰(zhàn),企圖消滅人民力量。由于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中國人民只經歷了四年的斗爭,就在全國范圍內取得了戰(zhàn)勝蔣介石、建立新中國的偉大勝利。
最近幾天是遠東時局發(fā)生極大變動的時候。日本帝國主義投降的大勢已經定了。日本投降的決定因素是蘇聯(lián)參戰(zhàn)。百萬紅軍進入中國的東北,這個力量是不可抗拒的。日本帝國主義已經不能繼續(xù)打下去了。中國人民的艱苦抗戰(zhàn),已經取得了勝利??谷諔?zhàn)爭當作一個歷史階段來說,已經過去了。
在這種形勢下面,中國國內的階級關系,國共兩黨的關系,現在怎么樣,將來可能怎么樣?我黨的方針怎么樣?這是全國人民很關心的問題,是全黨同志很關心的問題。
國民黨怎么樣?看它的過去,就可以知道它的現在;看它的過去和現在,就可以知道它的將來。這個黨過去打過整整十年的反革命內戰(zhàn)。在抗日戰(zhàn)爭中間,在一九四○年、一九四一年和一九四三年,它發(fā)動過三次大規(guī)模的反共高潮[1],每一次都準備發(fā)展成為全國范圍的內戰(zhàn),僅僅由于我黨的正確政策和全國人民的反對,才沒有實現。中國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政治代表蔣介石,大家知道,是一個極端殘忍和極端陰險的家伙。他的政策是袖手旁觀,等待勝利,保存實力,準備內戰(zhàn)。果然勝利被等來了,這位“委員長”現在要“下山”[2]了。八年來我們和蔣介石調了一個位置:以前我們在山上,他在水邊[3];抗日時期,我們在敵后,他上了山?,F在他要下山了,要下山來搶奪抗戰(zhàn)勝利的果實了。
我們解放區(qū)的人民和軍隊,八年來在毫無外援的情況之下,完全靠著自己的努力,解放了廣大的國土,抗擊了大部的侵華日軍和幾乎全部的偽軍。由于我們的堅決抗戰(zhàn),英勇奮斗,大后方[4]的二萬萬人民才沒有受到日本侵略者摧殘,二萬萬人民所在的地方才沒有被日本侵略者占領。蔣介石躲在峨眉山上,前面有給他守衛(wèi)的,這就是解放區(qū),就是解放區(qū)的人民和軍隊。我們保衛(wèi)了大后方的二萬萬人民,同時也就保衛(wèi)了這位“委員長”,給了他袖手旁觀、坐待勝利的時間和地方。時間——八年零一個月,地方——二萬萬人民所在的地方,這些條件是我們給他的。沒有我們,他是旁觀不成的。那末,“委員長”是不是感謝我們呢?他不!此人歷來是不知感恩的。蔣介石是怎樣上臺的?是靠北伐戰(zhàn)爭,靠第一次國共合作,靠那時候人民還沒有摸清他的底細,還擁護他。他上了臺,非但不感謝人民,還把人民一個巴掌打了下去,把人民推入了十年內戰(zhàn)的血海。這段歷史同志們都是知道的。這一次抗日戰(zhàn)爭,中國人民又保衛(wèi)了他?,F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了,日本要投降了,他絕不感謝人民,相反地,翻一翻一九二七年的老賬,還想照樣來干。蔣介石說中國過去沒有過“內戰(zhàn)”,只有過“剿匪”;不管叫做什么吧,總之是要發(fā)動反人民的內戰(zhàn),要屠殺人民。
當全國規(guī)模的內戰(zhàn)還沒有爆發(fā)的時候,人民中間和我們黨內的許多同志中間,對于這個問題還不是都認識得清楚的。因為大規(guī)模的內戰(zhàn)還沒有到來,內戰(zhàn)還不普遍、不公開、不大量,就有許多人認為:“不一定吧!”還有許多人怕打內戰(zhàn)。怕,是有理由的,因為過去打了十年,抗戰(zhàn)又打八年,再打,怎么得了。產生怕的情緒是很自然的。對于蔣介石發(fā)動內戰(zhàn)的陰謀,我黨所采取的方針是明確的和一貫的,這就是堅決反對內戰(zhàn),不贊成內戰(zhàn),要阻止內戰(zhàn)。今后我們還要以極大的努力和耐心領導著人民來制止內戰(zhàn)。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內戰(zhàn)危險是十分嚴重的,因為蔣介石的方針已經定了。按照蔣介石的方針,是要打內戰(zhàn)的。按照我們的方針,人民的方針,是不要打內戰(zhàn)的。不要打內戰(zhàn)的只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可惜不包括蔣介石和國民黨。一個不要打,一個要打。如果兩方面都不要打,就打不起來。現在不要打的只是一個方面,并且這一方面的力量又還不足以制止那一方面,所以內戰(zhàn)危險就十分嚴重。
蔣介石要堅持獨裁和內戰(zhàn)的反動方針,我黨曾經及時地指明了這一點。在黨的七次代表大會以前、七次代表大會中間和七次代表大會以后,我們曾經進行了相當充分的工作,喚起人民對于內戰(zhàn)危險的注意,使全國人民、我們的黨員和軍隊,早有精神準備。這一點很重要,有這一點和沒有這一點是大不相同的。一九二七年的時候,我黨還是幼年的黨,對于蔣介石的反革命的突然襲擊毫無精神準備,以致人民已經取得的勝利果實跟著就失掉了,人民遭受了長期的災難,光明的中國變成了黑暗的中國。這一次不同了,我黨已經有了三次革命的豐富經驗,黨的政治成熟程度已經大大提高了。黨中央再三再四地講明內戰(zhàn)危險,使全國人民、全黨同志和黨所領導的軍隊,都處于有準備的狀態(tài)中。
蔣介石對于人民是寸權必奪,寸利必得。我們呢?我們的方針是針鋒相對,寸土必爭。我們是按照蔣介石的辦法辦事。蔣介石總是要強迫人民接受戰(zhàn)爭,他左手拿著刀,右手也拿著刀。我們就按照他的辦法,也拿起刀來。這是經過調查研究以后才找到的辦法。這個調查研究很重要??吹饺思沂掷锬弥鴸|西了,我們就要調查一下。他手里拿的是什么?是刀。刀有什么用處?可以殺人。他要拿刀殺誰?要殺人民。調查了這幾件事,再調查一下:中國人民也有手,也可以拿刀,沒有刀可以打一把。中國人民經過長期的調查研究,發(fā)現了這個真理。軍閥、地主、土豪劣紳、帝國主義,手里都拿著刀,要殺人。人民懂得了,就照樣辦理。我們有些人,對于這個調查研究常不注意。例如陳獨秀[5],他就不知道拿著刀可以殺人。有人說,這是普遍的日常真理,共產黨的領導人還會不知道?這很難說。他沒有調查研究就不懂得這件事,所以我們給他起個名字,叫做機會主義者。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fā)言權,我們取消了他的發(fā)言權。我們采取了和陳獨秀不同的辦法,使被壓迫、被屠殺的人民拿起刀來,誰如果再要殺我們,我們就照樣辦理。不久以前,國民黨調了六個師來打我們關中分區(qū),有三個師打進來了,占領了寬一百里、長二十里的地方。我們也照他的辦法,把在這寬一百里、長二十里地面上的國民黨軍隊,干凈、徹底、全部消滅之[6]。我們是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絕不讓國民黨輕輕易易地占我們的地方,殺我們的人。當然,寸土必爭,并不是說要像過去“左”傾路線那樣“不放棄根據地的一寸土地”。這一回我們就放棄了寬一百里、長二十里的地方。七月底放棄,八月初收回。在皖南事變以后,有一次,國民黨的聯(lián)絡參謀問我們的動向如何。我說,你天天在延安還不清楚?“何反我亦反,何停我亦?!盵7]。那時候還沒有提出蔣介石的名字,只提何應欽?,F在是:“蔣反我亦反,蔣停我亦停?!闭账霓k法辦理?,F在蔣介石已經在磨刀了,因此,我們也要磨刀。
人民得到的權利,絕不允許輕易喪失,必須用戰(zhàn)斗來保衛(wèi)。我們是不要內戰(zhàn)的。如果蔣介石一定要強迫中國人民接受內戰(zhàn),為了自衛(wèi),為了保衛(wèi)解放區(qū)人民的生命、財產、權利和幸福,我們就只好拿起武器和他作戰(zhàn)。這個內戰(zhàn)是他強迫我們打的。如果我們打不贏,不怪天也不怪地,只怪自己沒有打贏。但是誰要想輕輕易易地把人民已經得到的權利搶去或者騙去,那是辦不到的。去年有個美國記者問我:“你們辦事,是誰給的權力?”我說:“人民給的?!比绻皇侨嗣窠o的,還有誰給呢?當權的國民黨沒有給。國民黨是不承認我們的。我們參加國民參政會,按照參政會條例的規(guī)定,是以“文化團體”的資格[8]。我們說,我們不是“文化團體”,我們有軍隊,是“武化團體”。今年三月一日蔣介石說過:共產黨交出軍隊,才有合法地位。蔣介石的這句話,現在還適用。我們沒有交出軍隊,所以沒有合法地位,我們是“無法無天”。我們的責任,是向人民負責。每句話,每個行動,每項政策,都要適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錯誤,定要改正,這就叫向人民負責。同志們,人民要解放,就把權力委托給能夠代表他們的、能夠忠實為他們辦事的人,這就是我們共產黨人。我們當了人民的代表,必須代表得好,不要像陳獨秀。陳獨秀對于反革命向人民的進攻,不是采取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方針,結果在一九二七年的幾個月內,把人民已經取得的權利統(tǒng)統(tǒng)喪失干凈。這一次我們就要注意。我們和陳獨秀的方針絕不相同,任何騙人的東西都騙不了我們。我們要有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方針,要不犯錯誤。
抗戰(zhàn)勝利的果實應該屬誰?這是很明白的。比如一棵桃樹,樹上結了桃子,這桃子就是勝利果實。桃子該由誰摘?這要問桃樹是誰栽的,誰挑水澆的。蔣介石蹲在山上一擔水也不挑,現在他卻把手伸得老長老長地要摘桃子。他說,此桃子的所有權屬于我蔣介石,我是地主,你們是農奴,我不準你們摘。我們在報上駁了他[9]。我們說,你沒有挑過水,所以沒有摘桃子的權利。我們解放區(qū)的人民天天澆水,最有權利摘的應該是我們。同志們,抗戰(zhàn)勝利是人民流血犧牲得來的,抗戰(zhàn)的勝利應當是人民的勝利,抗戰(zhàn)的果實應當歸給人民。至于蔣介石呢,他消極抗戰(zhàn),積極反共,是人民抗戰(zhàn)的絆腳石?,F在這塊絆腳石卻要出來壟斷勝利果實,要使抗戰(zhàn)勝利后的中國仍然回到抗戰(zhàn)前的老樣子,不許有絲毫的改變。這樣就發(fā)生了斗爭。同志們,這是一場很嚴重的斗爭。
抗戰(zhàn)勝利的果實應該屬于人民,這是一個問題;但是,勝利果實究竟落到誰手,能不能歸于人民,這是另一個問題。不要以為勝利的果實都靠得住落在人民的手里。一批大桃子,例如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那是要被蔣介石搶去的。蔣介石勾結著美國帝國主義,在那些地方他們的力量占優(yōu)勢,革命的人民還基本上只能占領鄉(xiāng)村。另一批桃子是雙方要爭奪的。太原以北的同蒲,平綏中段,北寧,鄭州以北的平漢,正太,白晉[10],德石,津浦,膠濟,鄭州以東的隴海,這些地方的中小城市是必爭的,這一批中小桃子都是解放區(qū)人民流血流汗灌溉起來的。究竟這些地方能不能落到人民的手里,現在還不能說?,F在只能講兩個字:力爭??康米÷湓谌嗣袷掷锏挠袥]有呢?有的,河北、察哈爾、熱河[11]、山西的大部、山東、江蘇的北部,這些地方的大塊鄉(xiāng)村和大批城市,鄉(xiāng)村和鄉(xiāng)村打成一片,上百的城市一塊,七八十個城市一塊,四五十個城市一塊,大小三、四、五、六塊。什么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這是靠得住的,我們的力量能夠取得這批勝利果實。得到了這批果實,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上還是頭一次。歷史上,我們只在一九三一年下半年打破了敵人的第三次“圍剿”以后,江西中央區(qū)聯(lián)合起來有過二十一個縣城[12],但是還沒有中等城市。二十一個小城市聯(lián)在一起,最多的時候有過二百五十萬人口。依靠著這些,中國人民就能奮斗那樣久的時間,取得那樣大的勝利,粉碎那樣大的“圍剿”。后來我們打輸了,這不能怪蔣介石,要怪我們自己沒有打好。如果這一次,大小城市幾十個聯(lián)成一塊,有了三四五六塊的話,中國人民就有了三四五六個大于江西中央區(qū)的革命根據地,中國革命的形勢就很可觀了。
從整個形勢看來,抗日戰(zhàn)爭的階段過去了,新的情況和任務是國內斗爭。蔣介石說要“建國”,今后就是建什么國的斗爭。是建立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新民主主義的國家呢,還是建立一個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這將是一場很復雜的斗爭。目前這個斗爭表現為蔣介石要篡奪抗戰(zhàn)勝利果實和我們反對他的篡奪的斗爭。這個時期如果有機會主義的話,那就是不力爭,自愿地把人民應得的果實送給蔣介石。
公開的全面的內戰(zhàn)會不會爆發(fā)?這決定于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因素。國內的因素主要是我們的力量和覺悟程度。會不會因為國際國內的大勢所趨和人心所向,經過我們的奮斗,使內戰(zhàn)限制在局部的范圍,或者使全面內戰(zhàn)拖延時間爆發(fā)呢?這種可能性是有的。
蔣介石要放手發(fā)動內戰(zhàn)也有許多困難。第一,解放區(qū)有一萬萬人民、一百萬軍隊、二百多萬民兵。第二,國民黨統(tǒng)治地區(qū)的覺悟的人民是反對內戰(zhàn)的,這對蔣介石是一種牽制。第三,國民黨內部也有一部分人不贊成內戰(zhàn)。目前的形勢和一九二七年的時候是大不相同了。特別是我黨目前的情況和一九二七年時候的情況大不相同。那時候的黨是幼年的黨,沒有清醒的頭腦,沒有武裝斗爭的經驗,沒有針鋒相對的方針?,F在黨的覺悟程度已經大大地提高了。
除了我們的覺悟,無產階級先鋒隊的覺悟問題以外,還有一個人民群眾的覺悟問題。當著人民還不覺悟的時候,把革命果實送給人家是完全可能的。這種事在歷史上曾經有過。今天中國人民的覺悟程度也已經是大大地提高了。我黨在人民中的威信從來沒有過現在這樣高。但是,在人民中間,主要是在日本占領區(qū)和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的人民中間,還有相當多的人相信蔣介石,存在著對于國民黨和美國的幻想,蔣介石也在努力散布這種幻想。中國人民中有這樣一部分人還不覺悟,就是說明我們的宣傳工作和組織工作還做得很不夠。人民的覺悟不是容易的,要去掉人民腦子中的錯誤思想,需要我們做很多切切實實的工作。對于中國人民腦子中的落后的東西,我們要去掃除,就像用掃帚打掃房子一樣。從來沒有不經過打掃而自動去掉的灰塵。我們要在人民群眾中間,廣泛地進行宣傳教育工作,使人民認識到中國的真實情況和動向,對于自己的力量具備信心。
人民靠我們去組織。中國的反動分子,靠我們組織起人民去把他打倒。凡是反動的東西,你不打,他就不倒。這也和掃地一樣,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陜甘寧邊區(qū)南面有條介子河。介子河南是洛川,河北是富縣。河南河北兩個世界。河南是國民黨的,因為我們沒有去,人民沒有組織起來,齷齪的東西多得很。我們有些同志就是相信政治影響,以為靠著影響就可以解決問題。那是迷信。一九三六年,我們住在保安[13]。離保安四五十里的地方有個地主豪紳的土圍子。那時候黨中央的所在地就在保安,政治影響可謂大矣,可是那個土圍子里的反革命就是死不投降。我們在南面掃、北面掃,都不行,后來把掃帚搞到里面去掃,他才說:“啊喲!我不干了?!盵14]世界上的事情,都是這樣。鐘不敲是不響的。桌子不搬是不走的。蘇聯(lián)紅軍不進入東北,日本就不投降。我們的軍隊不去打,敵偽就不繳槍。掃帚到了,政治影響才能充分發(fā)生效力。我們的掃帚就是共產黨、八路軍和新四軍。手里拿著掃帚就要研究掃的辦法,不要躺在床上,以為會來一陣什么大風,把灰塵統(tǒng)統(tǒng)刮掉。我們馬克思主義者是革命的現實主義者,絕不作空想。中國有句古話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盵15]黎明者,天剛亮也。古人告訴我們,在天剛亮的時候,就要起來打掃。這是告訴了我們一項任務。只有這樣想,這樣做,才有益處,也才有工作做。中國的地面很大,要靠我們一寸一寸地去掃。
我們的方針要放在什么基點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叫做自力更生。我們并不孤立,全世界一切反對帝國主義的國家和人民都是我們的朋友。但是我們強調自力更生,我們能夠依靠自己組織的力量,打敗一切中外反動派。蔣介石同我們相反,他完全是依靠美國帝國主義的幫助,把美國帝國主義作為靠山。獨裁、內戰(zhàn)和賣國三位一體,這一貫是蔣介石方針的基本點。美國帝國主義要幫助蔣介石打內戰(zhàn),要把中國變成美國的附庸,它的這個方針也是老早定了的。但是,美國帝國主義是外強中干的。我們要有清醒的頭腦,這里包括不相信帝國主義的“好話”和不害怕帝國主義的恐嚇。曾經有個美國人向我說:“你們要聽一聽赫爾利的話,派幾個人到國民黨政府里去做官?!盵16]我說:“捆住手腳的官不好做,我們不做。要做,就得放開手放開腳,自由自在地做,這就是在民主的基礎上成立聯(lián)合政府?!彼f:“不做不好?!蔽覇枺骸盀槭裁床缓茫俊彼f:“第一,美國人會罵你們;第二,美國人要給蔣介石撐腰。”我說:“你們吃飽了面包,睡足了覺,要罵人,要撐蔣介石的腰,這是你們美國人的事,我不干涉。現在我們有的是小米加步槍,你們有的是面包加大炮。你們愛撐蔣介石的腰就撐,愿撐多久就撐多久。不過要記住一條,中國是什么人的中國?中國絕不是蔣介石的,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傆幸惶炷銈儠尾幌氯?!”同志們,這個美國人的話是嚇人的。帝國主義者就會嚇人的那一套,殖民地有許多人也就是怕嚇。他們以為所有殖民地的人都怕嚇,但是不知道中國有這么一些人是不怕那一套的。我們過去對于美國的扶蔣反共政策作了公開的批評和揭露,這是必要的,今后還要繼續(xù)揭穿它。
蘇聯(lián)出兵了,紅軍來援助中國人民驅逐侵略者,這是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這件事情所發(fā)生的影響,是不可估計的。美國和蔣介石的宣傳機關,想拿兩顆原子彈把紅軍的政治影響掃掉。但是掃不掉,沒有那樣容易。原子彈能不能解決戰(zhàn)爭?不能。原子彈不能使日本投降。只有原子彈而沒有人民的斗爭,原子彈是空的。假如原子彈能夠解決戰(zhàn)爭,為什么還要請?zhí)K聯(lián)出兵?為什么投了兩顆原子彈日本還不投降,而蘇聯(lián)一出兵日本就投降了呢?我們有些同志也相信原子彈了不起,這是很錯誤的。這些同志看問題,還不如一個英國貴族。英國有個勛爵,叫蒙巴頓。他說,認為原子彈能解決戰(zhàn)爭是最大的錯誤[17]。我們這些同志比蒙巴頓還落后。這些同志把原子彈看得神乎其神,是受了什么影響呢?是資產階級的影響。這種影響是從哪里來的呢?是從資產階級的學校教育中來的,是從資產階級的報紙、通訊社來的。有兩種世界觀、方法論: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資產階級的世界觀、方法論。這些同志把資產階級的世界觀、方法論,經常拿在手里;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方法論,卻經常丟在腦后。我們隊伍中的唯武器論,單純軍事觀點,官僚主義、脫離群眾的作風,個人主義思想,等等,都是資產階級的影響。對于我們隊伍中的這些資產階級的東西,也要像打掃灰塵一樣,常常掃除。
蘇聯(lián)的參戰(zhàn),決定了日本的投降,中國的時局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時期。新時期和抗日戰(zhàn)爭時期之間有一個過渡階段。過渡階段的斗爭,就是反對蔣介石篡奪抗戰(zhàn)勝利果實的斗爭。蔣介石要發(fā)動全國規(guī)模的內戰(zhàn),他的方針已經定了,我們對此要有準備。全國性的內戰(zhàn)不論哪一天爆發(fā),我們都要準備好。早一點,明天早上就打吧,我們也在準備著。這是第一條。現在的國際國內形勢,有可能把內戰(zhàn)暫時限制在局部范圍,內戰(zhàn)可能暫時是若干地方性的戰(zhàn)爭。這是第二條。第一條我們準備著,第二條是早已如此??偠灾覀円袦蕚?。有了準備,就能恰當地應付各種復雜的局面。
注釋
[1]?關于國民黨反動派發(fā)動三次反共高潮的經過,見本書第三卷《評國民黨十一中全會和三屆二次國民參政會》。
[2]?這里所說的“山”,即峨眉山,實際上是泛指中國西南、西北部的山區(qū)。自一九三八年武漢被日軍侵占以后,蔣介石自己和他所指揮的很大一部分部隊就躲在這些山區(qū)里,坐觀解放區(qū)軍民在敵后同日本侵略者作艱苦的斗爭。
[3]?抗日戰(zhàn)爭以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大多數建立在山區(qū)。當時,蔣介石的統(tǒng)治中心是在沿江、沿海的大城市。所以毛澤東說一在“山上”,一在“水邊”。
[4]?見本書第二卷《和中央社、掃蕩報、新民報三記者的談話》注〔3〕。
[5]?見本書第一卷《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注〔4〕。
[6]?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一日,胡宗南所部國民黨軍暫編第五十九師突向陜甘寧邊區(qū)關中分區(qū)淳化縣的爺臺山發(fā)起攻擊。隨后又以預備第三師和暫編第十五師加入進攻。邊區(qū)部隊于七月二十七日主動撤出爺臺山及其以西四十一個村莊。國民黨軍占領上述地區(qū)后,繼續(xù)向邊區(qū)腹地進犯。邊區(qū)部隊于八月八日對進犯的國民黨軍隊發(fā)起自衛(wèi)反擊,收復了爺臺山地區(qū)。
[7]?國民黨的聯(lián)絡參謀,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民黨政府派到延安做聯(lián)絡工作的人員。“何”,指何應欽。一九四○年十月十九日和十二月八日,蔣介石曾經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何應欽和副參謀總長白崇禧的名義先后發(fā)出“皓”“齊”兩電,對堅持敵后抗戰(zhàn)的八路軍、新四軍大肆誣蔑,強迫命令黃河以南的八路軍、新四軍限期撤至黃河以北。接著,國民黨反動派即制造了襲擊新四軍北移部隊的皖南事變。中國共產黨對此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毛澤東在這里指何應欽為發(fā)動反共高潮的國民黨反動派的代表,實際上就是指蔣介石。
[8]?國民參政會是一九三八年國民黨政府成立的一個僅屬咨詢性質的機關,對國民黨政府的政策措施沒有任何約束權力。參政員都是由國民黨政府指定的,雖也包含了一些各抗日黨派的代表,但是國民黨員占大多數。國民黨政府不承認各抗日黨派的平等合法地位,也不讓它們的代表以黨派代表的身份參加國民參政會。國民黨政府一九三八年四月頒布的《國民參政會組織條例》第三條中規(guī)定:“曾在各重要文化團體或經濟團體服務三年以上,著有信望,或努力國事,信望久著之人員”,得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當時國民黨就是按照這項規(guī)定,指定了中國共產黨的參政員。
[9]?見本卷《蔣介石在挑動內戰(zhàn)》。
[10]?白晉,指當時山西省東南部由祁縣的白圭到晉城的一條未完成的鐵路。
[11]?察哈爾,原來是一個省,一九五二年撤銷,原轄地區(qū)劃歸河北、山西兩省。熱河,原來也是一個省,一九五五年撤銷,原轄地區(qū)劃歸河北、遼寧兩省和內蒙古自治區(qū)。
[12]?這里所說的二十一個縣城,是指江西省的瑞金、會昌、尋烏、安遠、信豐、于都、興國、寧都、廣昌、石城、黎川和福建省的建寧、泰寧、寧化、清流、歸化(今明溪)、龍巖、長汀、連城、上杭、永定。
[13]?保安是當時陜西省西北部的一個縣,即現在的志丹縣。中共中央從一九三六年七月初至一九三七年一月上旬駐在保安。以后遷往延安。
[14]?這里說的土圍子,是指保安縣西南的旦八寨。該寨有二百余戶人家,地形極為險要。當地地主豪紳兼民團團總曹俊章率反動武裝百余人,長期盤據該寨。紅軍多次圍攻未能打下。一九三六年八月,紅軍一面用地方武裝圍困,一面爭取寨內基本群眾,瓦解寨內敵軍。同年十二月,曹俊章率少數人員逃跑,旦八寨獲得解放。
[15]?見明末清初人朱柏廬所著《治家格言》。
[16]?這里所說的“美國人”,是指美軍在延安的觀察組組長包瑞德上校。這個觀察組是當時參加對日作戰(zhàn)的美國軍隊在一九四四年取得中國共產黨同意后派往延安的。赫爾利,參見本書第三卷《愚公移山》注〔3〕。
[17]?蒙巴頓(一九○○——一九七九),當時擔任東南亞盟軍最高指揮官。一九四五年八月九日,他發(fā)表談話,歡迎蘇聯(lián)參加對日作戰(zhàn),并說:“認為原子彈會停止遠東戰(zhàn)爭是一個最大的錯誤?!?/p>
2、蔣介石在挑動內戰(zhàn)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
* 這是毛澤東為新華社寫的評論。
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發(fā)言人發(fā)表談話說,第十八集團軍朱德總司令于八月十日在延安總部所發(fā)表的限令敵偽投降的命令[1],是一種“唐突和非法之行動”。這種評論,荒謬絕倫。根據這種意見,可以邏輯地解釋為朱德總司令根據波茨坦公告[2]和敵人投降的意向,下令給所屬部隊促使敵偽投降,倒反錯了,應該勸使敵偽拒絕投降,才是對的,才算合法。無怪中國法西斯頭子獨夫民賊蔣介石,在敵人尚未真正接受投降之前,敢于“命令”解放區(qū)抗日軍隊“應就原地駐防待命”,束手讓敵人來打。無怪這同一個法西斯頭子,又敢于“命令”所謂地下軍(實際上就是實行“曲線救國”[3]的偽軍和與敵偽合流的戴笠系特務[4])和偽軍,“負責維持地方治安”,而不許解放區(qū)抗日軍隊向敵偽“擅自行動”。這樣的敵我倒置,真是由蔣介石自己招供,活畫出他一貫勾結敵偽、消除異己的全部心理了??墒侵袊夥艆^(qū)的人民抗日軍隊,絕不會中此毒計。他們知道:朱德總司令的命令,正是堅決地執(zhí)行波茨坦公告第二項的規(guī)定:“對日作戰(zhàn),直至其停止抵抗為止?!倍Y介石的所謂“命令”,正是違反了他自己簽字的波茨坦公告。只要拿這一比,就知道誰是不“恪守盟邦共同協(xié)議之規(guī)定”了。
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發(fā)言人的評論和蔣介石的“命令”,從頭到尾都是在挑撥內戰(zhàn),其目的是在當著國內外集中注意力于日本無條件投降之際,找一個借口,好在抗戰(zhàn)結束時,馬上轉入內戰(zhàn)。其實,國民黨反動派是蠢得可憐的。他們找了朱德總司令命令敵偽投降繳械當作借口。這難道也算得一個聰明的借口嗎?不,這樣來找借口,只足以證明國民黨反動派把敵偽看得比同胞還可親些,把同胞看得比敵偽還可恨些。淳化事件[5],明明是胡宗南軍隊攻入陜甘寧邊區(qū),挑撥內戰(zhàn),國民黨反動派卻說是中共的“謠言攻勢”。淳化事件這個借口,好容易被國民黨反動派找著了,卻被中外輿論界一下子識破,于是又說八路軍、新四軍不該要敵偽繳槍了。八年抗戰(zhàn),八路軍、新四軍受盡了蔣介石和日本人夾擊圍攻的苦楚,現在抗戰(zhàn)瞬將結束,蔣介石又在暗示日本人(加上他親愛的偽軍),叫他們不要向八路軍、新四軍繳槍,說是只能繳給我蔣介石。蔣介石剩下一句話沒有說,這一句就是:好使我拿了這些槍殺共產黨,并破壞中國和世界的和平。不是嗎?叫日本人繳槍給蔣介石,叫偽軍“負責維持地方治安”,這會有什么結果呢?只有一個結果,就是以寧渝合流[6]、蔣偽合作,去代替“中日提攜”、日偽合作;以蔣介石的反共建國,去代替日本人、汪精衛(wèi)[7]的反共建國。這難道還不是違背波茨坦公告嗎?抗戰(zhàn)一旦結束,內戰(zhàn)危險立即嚴重威脅全國人民,這一點難道還有疑義嗎?現在我們向全國同胞和世界盟邦呼吁,一致起來,同解放區(qū)人民一道,堅決制止這個危及世界和平的中國內戰(zhàn)。
究竟誰有權接受日偽的投降呢?中國解放區(qū)的抗日軍隊,在國民黨政府毫無接濟又不承認的條件下,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和人民的擁護,得以獨力解放了廣大的國土和一萬萬以上的人民,抗擊著侵華敵軍百分之五十六和偽軍的百分之九十五。要是沒有這一個軍隊,中國絕無今天的局面!實在說,在中國境內,只有解放區(qū)抗日軍隊才有接受敵偽軍投降的權利。至于蔣介石,他的政策是袖手旁觀,坐待勝利,實在沒有絲毫權利接受敵偽投降。
我們要向全國同胞和全世界人民宣布:重慶統(tǒng)帥部,不能代表中國人民和中國真正抗日的軍隊;中國人民要求,中國解放區(qū)抗日軍隊有在朱德總司令指揮之下,直接派遣他的代表參加四大盟國接受日本投降和軍事管制日本的權利,并且有參加將來和會的權利。要不是這樣做,中國人民將認為是很不恰當的。
注釋
[1]?一九四五年八月十日,延安總部朱德總司令為日本投降事向各解放區(qū)所有武裝部隊發(fā)布命令,全文如下:“日本已宣布無條件投降,同盟國在波茨坦宣言基礎上將會商受降辦法。因此,我特向各解放區(qū)所有武裝部隊發(fā)布下列命令:一、各解放區(qū)任何抗日武裝部隊均得依據波茨坦宣言規(guī)定,向其附近各城鎮(zhèn)交通要道之敵人軍隊及其指揮機關送出通牒,限其于一定時間向我作戰(zhàn)部隊繳出全部武裝,在繳械后,我軍當依優(yōu)待俘虜條例給以生命安全之保護。二、各解放區(qū)任何抗日武裝部隊均得向其附近之一切偽軍偽政權送出通牒,限其于敵寇投降簽字前,率隊反正,聽候編遣,過期即須全部繳出武裝。三、各解放區(qū)所有抗日武裝部隊,如遇敵偽武裝部隊拒絕投降繳械,即應予以堅決消滅。四、我軍對任何敵偽所占城鎮(zhèn)交通要道,都有全權派兵接收,進入占領,實行軍事管制,維持秩序,并委任專員負責管理該地區(qū)之一切行政事宜,如有任何破壞或反抗事件發(fā)生,均須以漢奸論罪?!苯又诎嗽率蝗?,延安總部又連續(xù)發(fā)布了六道命令,命令晉綏解放區(qū)賀龍領導的武裝部隊、晉察冀解放區(qū)聶榮臻領導的武裝部隊、冀熱遼解放區(qū)的武裝部隊向內蒙和東北進軍;命令山西解放區(qū)的武裝部隊肅清同蒲路沿線和汾河流域的日偽軍;命令各解放區(qū)的武裝部隊,向一切敵占交通要道展開積極進攻,迫使日偽軍投降。各解放區(qū)的解放軍堅決地執(zhí)行了這些命令,并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2]?指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中、美、英三國在波茨坦會議過程中發(fā)表的促令日本投降的公告。其主要內容為:盟軍對日作戰(zhàn),直至其停止抵抗為止;日本政府應立即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軍國主義必須永遠肅清;日本軍隊必須完全解除武裝;日本的軍事工業(yè)必須拆除;日本的戰(zhàn)犯必須交付審判;開羅宣言必須實施,即日本必須放棄前所掠取的土地,如朝鮮,中國的滿洲、臺灣、澎湖列島等地,日本的領土限于本州島、北海道、九州島、四國和其它小島之內;同盟國軍隊占領日本直到日本民主政府建立以后為止。八月八日,蘇聯(lián)對日宣戰(zhàn)后,亦簽字于該公告。
[3]?見本書第三卷《論聯(lián)合政府》注〔9〕。
[4]?戴笠系特務,是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tǒng)計局(簡稱“軍統(tǒng)”)局長戴笠為首的特務系統(tǒng)?!败娊y(tǒng)”成立于一九三八年八月,其前身是一九三二年四月成立的復興社的核心組織力行社的特務處?!败娊y(tǒng)”是國民黨龐大的特務組織之一,它殘酷地迫害共產黨人和革命人士,破壞人民革命,同時也對國民黨軍隊、警察及行政機關等進行監(jiān)視和控制。
[5]?淳化事件,即一九四五年七月國民黨軍隊進犯陜甘寧邊區(qū)關中分區(qū)淳化縣爺臺山等地的事件。見本卷《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注〔6〕。
[6]?“寧”指當時南京漢奸集團的偽政權,“渝”指當時重慶的蔣介石政權。“寧渝合流”,是當時日本帝國主義與南京方面以及重慶蔣介石方面共同策動的一個政治陰謀。
[7]?見本書第一卷《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注〔31〕。
3、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給蔣介石的兩個電報
(一九四五年八月)
* 這兩個電報是毛澤東為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寫的。當時蔣介石政府,在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但尚未實行投降之際,在美國帝國主義的武力援助下,壟斷接受日本投降的權利,并且借口受降調運大軍向解放區(qū)進逼,積極準備反革命內戰(zhàn)。毛澤東寫第一個電報的目的,就在于揭露蔣介石的反革命面目,教育全國人民警惕蔣介石的內戰(zhàn)陰謀。在第二個電報里,進一步揭穿了蔣介石集團準備內戰(zhàn)的陰謀,并提出了中國共產黨關于制止內戰(zhàn)的六項主張。為著同樣的目的,毛澤東還為新華社寫了兩篇評論,即本卷《蔣介石在挑動內戰(zhàn)》和《評蔣介石發(fā)言人談話》。由于中國共產黨采取了這種決不被蔣介石的反動氣焰所嚇倒的堅定的果斷的立場,就使解放區(qū)和解放軍得到了迅速的擴大,并且使蔣介石在國內外反對中國內戰(zhàn)的強大政治壓力之下,不得不改變策略,裝出和平姿態(tài),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舉行和平談判。
一 八月十三日的電報
我們從重慶廣播電臺收到中央社兩個消息,一個是你給我們的命令,一個是你給各戰(zhàn)區(qū)將士的命令。在你給我們的命令上說:“所有該集團軍所屬部隊,應就原地駐防待命?!贝送?,還有不許向敵人收繳槍械一類的話。你給各戰(zhàn)區(qū)將士的命令,據中央社重慶十一日電是這樣說的:“最高統(tǒng)帥部今日電令各戰(zhàn)區(qū)將士加緊作戰(zhàn)努力,一切依照既定軍事計劃與命令積極推進,勿稍松懈?!蔽覀冋J為這兩個命令是互相矛盾的。照前一個命令,“駐防待命”,不進攻了,不打仗了?,F在日本侵略者尚未實行投降,而且每時每刻都在殺中國人,都在同中國軍隊作戰(zhàn),都在同蘇聯(lián)、美國、英國的軍隊作戰(zhàn),蘇美英的軍隊也在每時每刻同日本侵略者作戰(zhàn),為什么你叫我們不要打了呢?照后一個命令,我們認為是很好的?!凹泳o作戰(zhàn),積極推進,勿稍松懈”,這才像個樣子??上阒话堰@個命令發(fā)給你的嫡系軍隊,不是發(fā)給我們,而發(fā)給我們的另是一套。朱德在八月十日下了一個命令給中國各解放區(qū)的一切抗日軍隊[1],正是“加緊作戰(zhàn)”的意思。再有一點,叫他們在“加緊作戰(zhàn)”時,必須命令日本侵略者投降過來,將敵、偽軍的武裝等件收繳過來。難道這樣不是很好的嗎?無疑這是很好的,無疑這是符合于中華民族的利益的??墒恰榜v防待命”一說,確與民族利益不符合。我們認為這個命令你是下錯了,并且錯得很厲害,使我們不得不向你表示:堅決地拒絕這個命令。因為你給我們的這個命令,不但不公道,而且違背中華民族的民族利益,僅僅有利于日本侵略者和背叛祖國的漢奸們。
二 八月十六日的電報
在我們共同敵人——日本政府已接受波茨坦公告[2]宣布投降,但尚未實行投降之際,我代表中國解放區(qū)、中國淪陷區(qū)一切抗日武裝力量和二億六千萬人民,特向你提出下列的聲明和要求。
在抗日戰(zhàn)爭將要勝利結束的時候,我提起你注意目前中國戰(zhàn)場上的這樣的事實,即在敵偽侵占而為你所放棄的廣大淪陷地區(qū)中,違背你的意志,經過我們八年的苦戰(zhàn),奪回了近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解放了過一萬萬的人民,組織了過一百萬的正規(guī)部隊和二百二十多萬的民兵,在遼寧、熱河、察哈爾、綏遠[3]、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寧夏、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十九個省區(qū)內建立了十九個大塊的解放區(qū)[4],除少數地區(qū)外,大部包圍了自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以來敵偽所侵占的中國城鎮(zhèn)、交通要道和沿海海岸。此外,我們還在中國淪陷區(qū)(在這里,有一億六千萬人口)中組織了廣大的地下軍,打擊敵偽。在作戰(zhàn)中,我們至今還抗擊和包圍著侵華(東北不在內)日軍的百分之六十九和偽軍的百分之九十五。而你的政府和軍隊,卻一向采取袖手旁觀、坐待勝利、保存實力、準備內戰(zhàn)的方針,對于我們解放區(qū)及其軍隊,不僅不予承認,不予接濟,而且以九十四萬大軍包圍和進攻它們。中國解放區(qū)全體軍民雖受盡了敵偽和你的軍隊兩方面夾擊之苦,但絲毫未減弱他們堅持抗戰(zhàn)、團結和民主的意志。中國解放區(qū)人民和中國共產黨,曾經多次向你和你的政府提議召開各黨派會議,成立民主的舉國一致的聯(lián)合政府,以便停止內部紛爭,動員和統(tǒng)一全中國人民的抗日力量,領導抗日戰(zhàn)爭取得勝利,保證戰(zhàn)后的和平,但都被你和你的政府所拒絕。凡此一切,我們是非常之不滿意的。
現在敵國投降將要簽字了,而你和你的政府仍然漠視我們的意見,并且于八月十一日下了一個非常無理的命令給我,又命令你的軍隊以收繳敵人槍械為借口大舉向解放區(qū)壓迫,內戰(zhàn)危機空前嚴重。凡此種種,使得我們不得不向你和你的政府提出下列的要求:
一、你和你的政府及其統(tǒng)帥部,在接受日偽投降、締結受降后的一切協(xié)定和條約的時候,我要求你事先和我們商量,取得一致意見。因為你和你的政府為人民所不滿,不能代表中國解放區(qū)、中國淪陷區(qū)的廣大人民和一切抗日的人民武裝力量。如果協(xié)定和條約中,有涉及中國解放區(qū)、中國淪陷區(qū)一切抗日的人民武裝力量之處,而未事先取得我們同意的時候,我們將保留自己的發(fā)言權。
二、中國解放區(qū)、中國淪陷區(qū)的一切抗日的人民武裝力量,有權根據波茨坦公告和同盟國規(guī)定的受降辦法[5],接受我們所包圍的日偽軍隊的投降,收繳其武器資材,并負責實施同盟國在受降后的一切規(guī)定。我在八月十日下了一道命令給中國解放區(qū)軍隊,叫他們努力進擊敵軍,并準備接受敵人投降。八月十五日,我已下令給敵軍統(tǒng)帥岡村寧次,叫他率部投降[6],但這只限于解放區(qū)軍隊作戰(zhàn)的范圍內,并不干涉其它區(qū)域。我的這些命令,我認為是非常合理、非常符合中國和同盟國的共同利益的。
三、中國解放區(qū)、中國淪陷區(qū)的廣大人民和一切抗日武裝力量,應有權派遣自己的代表參加同盟國接受敵人的投降,和處理敵國投降后的工作。
四、中國解放區(qū)和一切抗日武裝力量,應有權選出自己的代表團,參加將來關于處理日本的和平會議和聯(lián)合國會議。
五、請你制止內戰(zhàn)。其辦法就是:凡被解放區(qū)軍隊所包圍的敵偽軍由解放區(qū)軍隊接受其投降,你的軍隊則接受被你的軍隊所包圍的敵偽軍的投降。這不但是一切戰(zhàn)爭的通例,尤其是為了避免內戰(zhàn),必須如此。如果你不這樣做,勢將引起不良后果。關于這一點,我現在向你提出嚴重的警告,請你不要等閑視之。
六、請你立即廢止一黨專政,召開各黨派會議,成立民主的聯(lián)合政府,罷免貪官污吏和一切反動分子,懲辦漢奸,廢止特務機關,承認各黨派的合法地位(中國共產黨和一切民主黨派至今被你和你的政府認為是非法的),取消一切鎮(zhèn)壓人民自由的反動法令,承認中國解放區(qū)的民選政府和抗日軍隊,撤退包圍解放區(qū)的軍隊,釋放政治犯,實行經濟改革和其它各項民主改革。
此外,我在八月十三日發(fā)了一個電報給你,回答你在八月十一日給我的命令,諒你已經收到了。我這里重復聲言,你那個命令是完全錯誤的。你在八月十一日叫我的軍隊“就原地駐防待命”,不打敵人了。但是不但在八月十一日,就是在今天(八月十六日),日本政府還只在口頭上宣布投降,并沒有在事實上投降,投降協(xié)定尚未簽字,投降事實尚未發(fā)生。我的這個意見,和英美蘇各同盟國的意見是完全一致的。就在你下命令給我的那一天(八月十一日),緬甸前線英軍當局宣布:“對日戰(zhàn)爭仍在進行中?!泵儡娊y(tǒng)帥尼米茲[7]宣布:“不僅戰(zhàn)爭狀態(tài)是存在的,而且具有一切毀滅結果的戰(zhàn)爭,必須繼續(xù)進行。”蘇聯(lián)遠東紅軍宣布:“敵人必須粉碎,不要留情?!卑嗽率迦?,紅軍總參謀長安東諾夫大將還作了下列聲明:“八月十四日日皇所發(fā)表的日本投降聲明,僅僅是無條件投降的一般宣言,給武裝部隊關于停止敵對行動的命令尚未發(fā)布,而且日本軍隊還在繼續(xù)進行抵抗。因此,日本實際投降尚未發(fā)生。我們只有在日皇命令其軍隊停止敵對行為和放下武器,而且這個命令被實際執(zhí)行的時候,才承認日本軍隊投降了。鑒于上述各點,遠東蘇軍將繼續(xù)進行對日攻勢作戰(zhàn)?!庇纱丝磥?,一切同盟國的統(tǒng)帥中,只有你一個人下了一個絕對錯誤的命令。我認為你的這個錯誤,是由于你的私心而產生的,帶著非常嚴重的性質,這就是說,你的命令有利于敵人。因此,我站在中國和同盟國的共同利益的立場上,堅決地徹底地反對你的命令,直至你公開承認錯誤,并公開收回這個錯誤命令之時為止。我現在繼續(xù)命令我所統(tǒng)帥的軍隊,配合蘇聯(lián)、美國、英國的軍隊,堅決向敵人進攻,直至敵人在實際上停止敵對行為、繳出武器,一切祖國的國土完全收復之時為止。我向你聲明:我是一個愛國軍人,我不能不這樣做。
以上各項,我請你早日回答。
注釋
[1]?見本卷《蔣介石在挑動內戰(zhàn)》注〔1〕。
[2]?見本卷《蔣介石在挑動內戰(zhàn)》注〔2〕。
[3]?熱河、察哈爾,見本卷《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注〔11〕。綏遠,原來也是一個省,一九五四年撤銷,原轄地區(qū)劃歸內蒙古自治區(qū)。
[4]?十九個大塊的解放區(qū),指陜甘寧、晉綏、晉察冀、冀熱遼、晉冀豫、冀魯豫、山東、蘇北、蘇中、蘇南、淮北、淮南、皖中、浙東、廣東、瓊崖、湘鄂贛、鄂豫皖、河南。
[5]?一九四五年八月十日,日本政府向蘇、中、美、英四國請降。十一日,四國政府復文規(guī)定,“日本一切陸海空軍當局以及彼等控制下之一切部隊(不論其在何處)”,必須“停止積極活動,繳出武器”。
[6]?岡村寧次當時是日本的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朱德總司令給岡村寧次的命令如下:“(一)日本政府已正式接受波茨坦宣言條款宣布投降。(二)你應下令你所指揮下的一切部隊,停止一切軍事行動,聽候中國解放區(qū)八路軍、新四軍及華南抗日縱隊的命令,向我方投降,除被國民黨政府的軍隊所包圍的部分外。(三)關于投降事宜,在華北的日軍,應由你命令下村定將軍派出代表至八路軍阜平地區(qū),接受聶榮臻將軍的命令;在華東的日軍,應由你直接派出代表至新四軍軍部所在地天長地區(qū),接受陳毅將軍的命令;在鄂豫兩省的日軍,應由你命令在武漢的代表,至新四軍第五師大悟山地區(qū),接受李先念將軍的命令;在廣東的日軍,應由你指定在廣州的代表,至華南抗日縱隊東莞地區(qū),接受曾生將軍的命令。(四)所有在華北、華東、華中及華南的日軍(被國民黨軍隊包圍的日軍在外),應暫時保存一切武器、資材,靜候我軍受降,不得接受八路軍、新四軍及華南抗日縱隊以外之命令。(五)所有華北、華東之飛機、艦船,應即停留原地;但沿黃海、渤海之中國海岸的艦船,應分別集中于連云港、青島、威海衛(wèi)、天津。(六)一切物資設備,不得破壞。(七)你及你所指揮的在華北、華東、華中及華南的日軍指揮官,對執(zhí)行上述命令應負絕對的責任。”
[7]?尼米茲(一八八五——一九六六),美國海軍上將。當時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兼太平洋戰(zhàn)區(qū)總司令。
4、評蔣介石發(fā)言人談話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六日)
* 這是毛澤東為新華社寫的一篇評論。
蔣介石的發(fā)言人,于十五日下午在重慶記者招待會上講關于所謂共產黨違反蔣介石委員長對朱德總司令的命令時說:“委員長之命令,必須服從?!薄斑`反者即為人民之公敵。”新華社記者說:這是蔣介石公開發(fā)出的全面內戰(zhàn)的信號。蔣介石于十一日發(fā)出一個背叛民族的命令,在最后消滅日寇的關頭,禁止八路軍新四軍和一切人民軍隊打日本打偽軍。這個命令,當然是絕對不能接受和絕對不應接受的。隨后,蔣介石經過他的發(fā)言人,就把中國人民的軍隊宣布為“人民公敵”。這樣就表示:蔣介石向中國人民宣布了內戰(zhàn)。蔣介石的內戰(zhàn)陰謀,當然不是從十一日的命令開始的,這是他在抗戰(zhàn)八年中的一貫計劃。在這八年中,蔣介石曾于一九四○年、一九四一年、一九四三年發(fā)動過三次大規(guī)模的反共高潮[1],每一次都準備將其發(fā)展為全國范圍的內戰(zhàn),僅由于中國人民和盟邦人士的反對,才未實現,使蔣介石引為恨事。因此,蔣介石不得不把全國內戰(zhàn)改期到抗戰(zhàn)結束的時候,這樣就來了本月十一日的命令和十五日的談話。蔣介石為了發(fā)動內戰(zhàn),已經發(fā)明了種種詞令,如所謂“異黨”、“奸黨”、“奸軍”、“叛軍”、“奸區(qū)”、“匪區(qū)”、“不服從軍令政令”、“封建割據”、“破壞抗戰(zhàn)”、“危害國家”;以及所謂中國過去只有過“剿共”,沒有過“內戰(zhàn)”,因此也不會有“內戰(zhàn)”等等。這一次稍為特別的,是增加了一個新詞令,叫做“人民公敵”。但是人們會感覺到,這個發(fā)明是愚蠢的。因為在中國,只要提起“人民公敵”,誰都知道這是指著誰。在中國,有這樣一個人,他叛變了孫中山的三民主義[2]和一九二七年的大革命。他將中國人民推入了十年內戰(zhàn)的血海,因而引來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然后,他失魂落魄地拔步便跑,率領一群人,從黑龍江一直退到貴州省。他袖手旁觀,坐待勝利。果然,勝利到來了,他叫人民軍隊“駐防待命”,他叫敵人漢奸“維持治安”,以便他搖搖擺擺地回南京。只要提到這些,中國人民就知道是蔣介石。蔣介石干了這一切,他是不是人民公敵的問題,是否還有爭論呢?爭論是有的。人民說:是。人民公敵說:不是。只有這個爭論。至于人民群里,這樣的爭論是越來越少了。現在成為問題的,是這個人民公敵,要打內戰(zhàn)了。人民怎么辦呢?新華社記者說:中國共產黨對于蔣介石發(fā)動內戰(zhàn)一事所取的方針,是明確的和一貫的,這就是反對內戰(zhàn)。中國共產黨早在日本帝國主義開始侵入中國的時候,就要求停止內戰(zhàn),一致對外。并于一九三六年至一九三七年,以驚人的努力,迫使蔣介石接受了自己的主張,因而實現了抗日戰(zhàn)爭。在抗日的八年中,中國共產黨從沒有一次放松了提醒人民,制止內戰(zhàn)的危險。去年以來,共產黨更以蔣介石所準備好了的在抗戰(zhàn)結束時發(fā)動全國內戰(zhàn)的大陰謀,再三再四地喚起人們的注意。共產黨同中國人民和全世界關心中國和平的人士一樣,認為新的內戰(zhàn)將是一個災難。但是共產黨認為,內戰(zhàn)仍然是可以制止和必須制止的。共產黨主張成立聯(lián)合政府,就為制止內戰(zhàn)?,F在蔣介石拒絕了這個主張,致使內戰(zhàn)有一觸即發(fā)之勢。然而,制止蔣介石這一手,是完全有辦法的。堅決迅速努力壯大人民的民主力量,由人民解放敵占大城市和解除敵偽武裝,如有獨夫民賊敢于進犯人民,則取自衛(wèi)立場,給以堅決的反擊,使內戰(zhàn)挑撥者無所逞其伎。這就是辦法,也只有這個唯一的辦法。新華社記者喚起全中國和全世界來反對這樣一種最虛偽和最無恥的謊言。這些謊言是說:蔣介石禁止中國人民去解放敵占大城市,禁止他們去解除敵偽武裝和建立民主政治,而由他自己到這些大城市去“世襲”(而不是破壞)敵偽的統(tǒng)治,中國的內戰(zhàn)反而可以避免。新華社記者說,這是謊言,這種謊言不但顯然違反中國人民的民族利益和民主利益,而且直接違反中國近代歷史的全部事實。必須永遠記得:蔣介石所進行的自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七年的十年內戰(zhàn),并不是因為大城市在共產黨手中而不在蔣介石手中,恰恰相反,從一九二七年到現在,大城市都不在共產黨手中,而是在蔣介石或蔣介石所讓與的日本和漢奸手中,正是這樣,內戰(zhàn)就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十年,并局部地繼續(xù)到現在。必須永遠記得:十年內戰(zhàn)之所以被停止,抗戰(zhàn)中三次反共高潮以及其它無數次挑戰(zhàn)(直到最近陜甘寧邊區(qū)南部蔣介石入犯事件[3])之所以被制止,并不是由于蔣介石的力量強大,恰恰相反,都是由于蔣介石力量相對地不夠強大,由于共產黨和人民力量相對地強大。十年內戰(zhàn),不是因為全國一切愿望和平害怕戰(zhàn)爭人士的呼吁(例如過去的“廢止內戰(zhàn)大同盟”[4]之類的呼吁)而停止,而是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武裝要求和張學良楊虎城所領導的東北軍西北軍的武裝要求而停止的。三次反共高潮以及其它無數次挑戰(zhàn),不是因為共產黨的無限制的讓步和服從而打退的,而是因為共產黨堅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嚴正自衛(wèi)態(tài)度而打退的。如果共產黨毫無力量,毫無骨氣,不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奮斗到底,十年內戰(zhàn)何能結束?抗日戰(zhàn)爭何能開始?即令開始,又何能堅持到今天的勝利?又何能讓蔣介石輩直到今天還安然活著,在離前線那么遠的山坳里發(fā)表什么命令談話呢?中國共產黨是堅決反對內戰(zhàn)的?!按_立內部和平狀態(tài)”,“成立臨時政府,使民眾中一切民主分子的代表廣泛參加,并確保盡可能從速經由自由選舉以建立對于人民意志負責的政府”,這是蘇美英三國在克里米亞說的話[5]。中國共產黨正是堅持這個主張,這就是“聯(lián)合政府”的主張。實現這個主張,就可制止內戰(zhàn)。一個條件:要力量。全體人民團結起來,壯大自己的力量,內戰(zhàn)就可以制止。
注釋
[1]?蔣介石發(fā)動三次大規(guī)模反共高潮的經過,見本書第三卷《評國民黨十一中全會和三屆二次國民參政會》。
[2]?見本書第一卷《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注〔8〕。
[3]?指一九四五年七月國民黨軍隊進犯陜甘寧邊區(qū)關中分區(qū)淳化縣爺臺山等地的事件。見本卷《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注〔6〕。
[4]?“廢止內戰(zhàn)大同盟”,一九三二年八月成立于上海,主要是由一些資產階級人物組成的。他們發(fā)表了主張“消弭內戰(zhàn)、共御外侮”的宣言。
[5]?這些話引自一九四五年二月十一日蘇、美、英三國克里米亞(雅爾塔)會議公報。
5、中共中央關于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六日)
* 這是毛澤東在去重慶同蔣介石進行和平談判的前兩天為中共中央起草的對黨內的通知。由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廣大人民堅定地反對蔣介石的內戰(zhàn)陰謀,也由于美國帝國主義當時還顧忌世界民主輿論一致反對蔣介石的內戰(zhàn)政策和獨裁政策,蔣介石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二十日和二十三日三次電邀毛澤東到重慶進行和平談判,當時美國駐中國大使赫爾利還在八月二十七日為此來到延安。中國共產黨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也為了在爭取和平的過程中揭露美國帝國主義和蔣介石的真面目,以利于團結和教育廣大人民,決定派遣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到重慶去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毛澤東所起草的這個通知,分析了日本宣布投降以后兩個星期內中國形勢的發(fā)展,說明了中共中央關于和平談判的方針,在談判中準備作出的某些讓步以及對談判結果的兩種可能情況的對策,分別對華北、華東解放區(qū)和華中、華南解放區(qū)的斗爭作了原則的指示,告訴全黨絕對不要因為談判而放松對蔣介石的警惕和斗爭。毛澤東等在八月二十八日到重慶,同國民黨進行了四十三天的談判。這次談判的結果,雖然只發(fā)表了一個國共雙方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xié)定》),但是在政治上卻使中國共產黨獲得了極大的主動,而使國民黨陷入被動,因而是成功的。十月十一日,毛澤東回到延安。周恩來、王若飛仍在重慶繼續(xù)談判。關于這次談判的結果,見本卷《關于重慶談判》一文。
日寇迅速投降,改變了整個形勢。蔣介石壟斷了受降權利,大城要道暫時(一個階段內)不能屬于我們。但是華北方面,我們還要力爭,凡能爭得者應用全力爭之。兩星期來,我軍收復大小五十九個城市和廣大鄉(xiāng)村,連以前所有,共有城市一百七十五個,獲得了偉大的勝利。華北方面,收復了威海衛(wèi)、煙臺、龍口、益都、淄川、楊柳青、畢克齊、博愛、張家口、集寧、豐鎮(zhèn)等處,我軍威震華北,配合蘇軍和蒙古軍進抵長城之聲勢,造成了我黨的有利地位。今后一時期內仍應繼續(xù)攻勢,以期盡可能奪取平綏線、同蒲北段、正太路、德石路、白晉路[1]、道清路,切斷北寧、平漢、津浦、膠濟、隴海、滬寧各路,凡能控制者均控制之,哪怕暫時也好。同時以必要力量,盡量廣占鄉(xiāng)村和府城縣城小市鎮(zhèn)。例如新四軍占領了南京、太湖、天目山之間許多縣城和江淮間許多縣城,山東占領了整個膠東半島,晉綏占領了平綏路南北許多城市,就造成了極好的形勢。再有一時期攻勢,我黨可能控制江北、淮北、山東、河北、山西、綏遠[2]的絕對大部分,熱察[3]兩個全省和遼寧一部。
現在蘇美英三國均不贊成中國內戰(zhàn)[4],我黨又提出和平、民主、團結三大口號[5],并派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三同志赴渝和蔣介石商量團結建國大計,中國反動派的內戰(zhàn)陰謀,可能被挫折下去。國民黨在取得滬寧等地、接通海洋和收繳敵械、收編偽軍之后,較之過去加強了它的地位,但是仍然百孔千瘡,內部矛盾甚多,困難甚大。在內外壓力下,可能在談判后,有條件地承認我黨地位,我黨亦有條件地承認國民黨的地位,造成兩黨合作(加上民主同盟[6]等)、和平發(fā)展的新階段。假如此種局面出現之后,我黨應當努力學會合法斗爭的一切方法,加緊國民黨區(qū)域城市、農村、軍隊三大工作(均是我之弱點)。在談判中,國民黨必定要求我方大大縮小解放區(qū)的土地和解放軍的數量,并不許發(fā)紙幣,我方亦準備給以必要的不傷害人民根本利益的讓步。無此讓步,不能擊破國民黨的內戰(zhàn)陰謀,不能取得政治上的主動地位,不能取得國際輿論和國內中間派的同情,不能換得我黨的合法地位和和平局面。但是讓步是有限度的,以不傷害人民根本利益為原則。
在我黨采取上述步驟后,如果國民黨還要發(fā)動內戰(zhàn),它就在全國全世界面前輸了理,我黨就有理由采取自衛(wèi)戰(zhàn)爭,擊破其進攻。同時我黨力量強大,有來犯者,只要好打,我黨必定站在自衛(wèi)立場上堅決徹底干凈全部消滅之(不要輕易打,打則必勝),絕對不要被反動派的其勢洶洶所嚇倒。但是不論何時,又團結,又斗爭,以斗爭之手段,達團結之目的;有理有利有節(jié);利用矛盾,爭取多數,反對少數,各個擊破等項原則[7],必須堅持,不可忘記。
在廣東、湖南、湖北、河南等省的我黨力量比華北、江淮所處地位較為困難,中央對于這些地方的同志們深為關懷。但是國民黨空隙甚多,地區(qū)甚廣,只要同志們對于軍事政策(行動和作戰(zhàn))和團結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錯誤,謙虛謹慎,不驕不躁,是完全有辦法的。除中央給予必要的指示外,這些地方的同志必須獨立地分析環(huán)境,解決問題,沖破困難,獲得生存和發(fā)展。待到國民黨對于你們無可奈何的時候,可能在兩黨談判中被迫承認你們的力量,而允許作有利于雙方的處置。但是你們絕對不要依靠談判,絕對不要希望國民黨發(fā)善心,它是不會發(fā)善心的。必須依靠自己手里的力量,行動指導上的正確,黨內兄弟一樣的團結和對人民有良好的關系。堅決依靠人民,就是你們的出路。
總之,我黨面前困難甚多,不可忽視,全黨同志必須作充分的精神準備。但是整個國際國內大勢有利于我黨和人民,只要全黨能團結一致,是能逐步地戰(zhàn)勝各種困難的。
注釋
[1]?白晉路,指當時山西省東南部由祁縣的白圭到晉城的一條未完成的鐵路。
[2]?綏遠,原來是一個省,一九五四年撤銷,原轄地區(qū)劃歸內蒙古自治區(qū)。
[3]?指熱河、察哈爾,見本卷《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注〔11〕。
[4]?在日本投降前后的一個時期內,蘇、美、英三國都表示不贊成中國發(fā)生內戰(zhàn)。但是不久以后的事實證明,美國所謂不贊成中國內戰(zhàn)的聲明,只不過是它用來作為積極幫助國民黨反動政府準備反革命內戰(zhàn)的掩護而已。
[5]?和平、民主、團結三大口號,是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五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對于目前時局的宣言》中提出的。宣言指出:在日本帝國主義投降以后,“我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務是:鞏固國內團結,保證國內和平,實現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團結的基礎上,實現全國的統(tǒng)一,建設獨立自由與富強的新中國”。
[6]?見本書第三卷《論聯(lián)合政府》注〔16〕。
[7]?參見本書第二卷《目前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的策略問題》和《論政策》。
6、關于重慶談判
(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七日)
* 這是毛澤東從重慶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會上的報告。
講一講目前的時局問題。這是同志們所關心的問題。這一次,國共兩黨在重慶談判,談了四十三天。談判的結果,已經在報上公布了[1]?,F在兩黨的代表,還在繼續(xù)談判。這次談判是有收獲的。國民黨承認了和平團結的方針和人民的某些民主權利,承認了避免內戰(zhàn),兩黨和平合作建設新中國。這是達成了協(xié)議的。還有沒有達成協(xié)議的。解放區(qū)的問題沒有解決,軍隊的問題實際上也沒有解決。已經達成的協(xié)議,還只是紙上的東西。紙上的東西并不等于現實的東西。事實證明,要把它變成現實的東西,還要經過很大的努力。
國民黨一方面同我們談判,另一方面又在積極進攻解放區(qū)。包圍陜甘寧邊區(qū)的軍隊不算,直接進攻解放區(qū)的國民黨軍隊已經有八十萬人?,F在一切有解放區(qū)的地方,都在打仗,或者在準備打仗。《雙十協(xié)定》上第一條就是“和平建國”,寫在紙上的話和事實豈不矛盾?是的,是矛盾的。所以說,要把紙上的東西變成實際,還要靠我們的努力。為什么國民黨要動員那么多的軍隊向我們進攻呢?因為它的主意老早定了,就是要消滅人民的力量,消滅我們。最好是很快消滅;縱然不能很快消滅,也要使我們的形勢更不利,它的形勢更有利一些。和平這一條寫在協(xié)定上面,但是事實上并沒有實現?,F在有些地方的仗打得相當大,例如在山西的上黨區(qū)。太行山、太岳山、中條山的中間,有一個腳盆,就是上黨區(qū)。在那個腳盆里,有魚有肉,閻錫山派了十三個師去搶。我們的方針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針鋒相對,寸土必爭。這一回,我們“對”了,“爭”了,而且“對”得很好,“爭”得很好。就是說,把他們的十三個師全部消滅。他們進攻的軍隊共計三萬八千人,我們出動三萬一千人。他們的三萬八千被消滅了三萬五千,逃掉兩千,散掉一千[2]。這樣的仗,還要打下去。我們解放區(qū)的地方,他們要拚命來爭。這個問題好像不可解釋。他們?yōu)槭裁匆@樣地爭呢?在我們手里,在人民手里,不是很好嗎?這是我們的想法,人民的想法。要是他們也是這樣想,那就統(tǒng)一了,都是“同志”了。可是,他們不會這樣想,他們要堅決反對我們。不反對我們,他們想不開。他們來進攻,是很自然的。我們解放區(qū)的地方讓他們搶了去,我們也想不開。我們反擊,也是很自然的。兩個想不開,合在一塊,就要打仗。既然是兩個想不開,為什么又談判,又成立《雙十協(xié)定》呢?世界上的事情是復雜的,是由各方面的因素決定的。看問題要從各方面去看,不能只從單方面看。在重慶,有些人認為,蔣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騙人的,要同他談判出什么結果是不可能的。我遇到許多人都給我這樣說過,其中也有國民黨員。我向他們說,你們說的是有理由的,有根據的,積十八年之經驗[3],深知是這么一回事。國共兩黨一定談判不好,一定要打仗,一定要破裂,但是這只是事情的一個方面。事情還有另外一個方面,還有許多因素,使得蔣介石還不能不有很多顧忌。這里主要有三個因素:解放區(qū)的強大,大后方[4]人民的反對內戰(zhàn)和國際形勢。我們解放區(qū)有一萬萬人民、一百萬軍隊、兩百萬民兵,這個力量,任何人也不敢小視。我們黨在國內政治生活中所處的地位,已經不是一九二七年時候的情況了,也不是一九三七年時候的情況了。國民黨從來不肯承認共產黨的平等地位,現在也只好承認了。我們解放區(qū)的工作,已經影響到全中國、全世界了。大后方的人民都希望和平,需要民主。我這次在重慶,就深深地感到廣大的人民熱烈地支持我們,他們不滿意國民黨政府,把希望寄托在我們方面。我又看到許多外國人,其中也有美國人,對我們很同情。廣大的外國人民不滿意中國的反動勢力,同情中國人民的力量。他們也不贊成蔣介石的政策。我們在全國、全世界有很多朋友,我們不是孤立的。反對中國內戰(zhàn),主張和平、民主的,不只是我們解放區(qū)的人民,還有大后方的廣大人民和全世界的廣大人民。蔣介石的主觀愿望是要堅持獨裁和消滅共產黨,但是要實現他的愿望,客觀上有很多困難。這樣,使他不能不講講現實主義。人家講現實主義,我們也講現實主義。人家講現實主義來邀請,我們講現實主義去談判。我們八月二十八日到達重慶,二十九日晚上,我就向國民黨的代表說:從九一八事變以后,就產生了和平團結的需要。我們要求了,但是沒有實現。到西安事變以后、“七七”抗戰(zhàn)以前,才實現了??箲?zhàn)八年,大家一致打日本。但是內戰(zhàn)是沒有斷的,不斷的大大小小的磨擦。要說沒有內戰(zhàn),是欺騙,是不符合實際的。八年中,我們一再表示愿意談判。我們在黨的七次代表大會上也這樣聲明:只要國民黨當局“一旦愿意放棄其錯誤的現行政策,同意民主改革,我們是愿意和他們恢復談判的”[5]。在談判中間,我們提出,第一條中國要和平,第二條中國要民主,蔣介石沒有理由反對,只好贊成?!稌劶o要》上所發(fā)表的和平方針和若干民主協(xié)議,一方面是寫在紙上的,還不是現實的東西;另一方面也是由各方面力量決定的。解放區(qū)人民的力量,大后方人民的力量,國際形勢,大勢所趨,使得國民黨不得不承認這些東西。
“針鋒相對”,要看形勢。有時候不去談,是針鋒相對;有時候去談,也是針鋒相對。從前不去是對的,這次去也是對的,都是針鋒相對。這一次我們去得好,擊破了國民黨說共產黨不要和平、不要團結的謠言。他們連發(fā)三封電報邀請我們,我們去了,可是他們毫無準備,一切提案都要由我們提出。談判的結果,國民黨承認了和平團結的方針。這樣很好。國民黨再發(fā)動內戰(zhàn),他們就在全國和全世界面前輸了理,我們就更有理由采取自衛(wèi)戰(zhàn)爭,粉碎他們的進攻。成立了《雙十協(xié)定》以后,我們的任務就是堅持這個協(xié)定,要國民黨兌現,繼續(xù)爭取和平。如果他們要打,就把他們徹底消滅。事情就是這樣,他來進攻,我們把他消滅了,他就舒服了。消滅一點,舒服一點;消滅得多,舒服得多;徹底消滅,徹底舒服。中國的問題是復雜的,我們的腦子也要復雜一點。人家打來了,我們就打,打是為了爭取和平。不給敢于進攻解放區(qū)的反動派很大的打擊,和平是不會來的。
有些同志問,為什么要讓出八個解放區(qū)[6]?讓出這八塊地方非??上?,但是以讓出為好。為什么可惜?因為這是人民用血汗創(chuàng)造出來的、艱苦地建設起來的解放區(qū)。所以在讓出的地方,必須和當地的人民解釋清楚,要作妥善的處置。為什么要讓出呢?因為國民黨不安心。人家要回南京,南方的一些解放區(qū),在他的床旁邊,或者在他的過道上,我們在那里,人家就是不能安心睡覺,所以無論如何也要來爭。在這一點上我們采取讓步,就有利于擊破國民黨的內戰(zhàn)陰謀,取得國內外廣大中間分子的同情?,F在全國所有的宣傳機關,除了新華社,都控制在國民黨手里。它們都是謠言制造廠。這一次談判,它們造謠說:共產黨就是要地盤,不肯讓步。我們的方針是保護人民的基本利益。在不損害人民基本利益的原則下,容許作一些讓步,用這些讓步去換得全國人民需要的和平和民主。我們過去和蔣介石辦交涉,也作過讓步,并且比現在的還大。在一九三七年,為了實現全國抗戰(zhàn),我們自動取消了工農革命政府的名稱,紅軍也改名為國民革命軍,還把沒收地主土地改為減租減息。這一次,我們在南方讓出若干地區(qū),就在全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面前,使國民黨的謠言完全破產。軍隊的問題也是這樣。國民黨宣傳說,共產黨就是爭槍桿子。我們說,準備讓步。我們先提出把我們的軍隊由現在的數目縮編成四十八個師。國民黨的軍隊是二百六十三個師,我們占六分之一。后來我們又提出縮編到四十三個師,占七分之一。國民黨說,他們的軍隊要縮編到一百二十個師。我們說,照比例減下來,我們的軍隊可以縮編到二十四個師,還可以少到二十個師,還是占七分之一。國民黨軍隊官多兵少,一個師不到六千人。照他們的編法,我們一百二十萬人的軍隊,就可以編二百個師。但是我們不這樣做。這樣一來,他們無話可說,一切謠言都破產了。是不是要把我們的槍交給他們呢?那也不是。交給他們,他們豈不又多了!人民的武裝,一枝槍、一粒子彈,都要保存,不能交出去。
上面就是我向同志們講的時局問題。目前時局的發(fā)展,有許多矛盾現象。為什么國共談判中有些問題可以達成協(xié)議,有些問題又不能達成協(xié)議?為什么《會談紀要》上說要和平團結,而實際上又在打仗?這種矛盾現象,有些同志想不開。我的講話就是答復這些問題。有的同志不能了解,蔣介石歷來反共反人民,為什么我們又愿意同他談判呢?我黨七次代表大會決定,只要國民黨的政策有所轉變,我們就愿意同他們談判,這對不對呢?這是完全對的。中國的革命是長期的,勝利的取得是逐步的。中國的前途如何,靠我們大家的努力如何來決定。在半年左右的時間內,局勢還會是動蕩不定的。我們要加倍地努力,爭取局勢的發(fā)展有利于全國人民。
還講一點我們的工作。在座的有些同志要往前方去。許多同志滿腔熱忱,爭著出去工作,這種積極性和熱情,是很可貴的。但是也有個別的同志抱著錯誤的想法,不是想到那里有許多困難需要解決,而是認為那里的一切都很順利,比延安舒服。有沒有人這樣想呢?我看是有的。我勸這些同志改正自己的想法。去,是為了工作去的。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爭。那些地方有困難、有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我們是為著解決困難去工作、去斗爭的。越是困難的地方越是要去,這才是好同志。那些地方的工作是很艱苦的。艱苦的工作就像擔子,擺在我們的面前,看我們敢不敢承擔。擔子有輕有重。有的人拈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揀輕的挑。這就不是好的態(tài)度。有的同志不是這樣,享受讓給人家,擔子揀重的挑,吃苦在別人前頭,享受在別人后頭。這樣的同志就是好同志。這種共產主義者的精神,我們都要學習。
有許多本地的干部,現在要離鄉(xiāng)背井,到前方去。還有許多出生在南方的干部,從前從南方到了延安,現在也要到前方去。所有到前方去的同志,都應當做好精神準備,準備到了那里,就要生根、開花、結果。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我們的同志不論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眾的關系搞好,要關心群眾,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團結廣大人民,團結得越多越好。放手發(fā)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們黨的領導下,打敗侵略者,建設新中國。這是黨的七次代表大會的方針,我們要為這個方針奮斗。中國的事情,要靠共產黨辦,靠人民辦。我們有決心、有辦法實現和平,實現民主。只要我們同全體人民更好地團結起來了,中國的事情就好辦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的世界,前途是光明的。這是總的趨勢。倫敦五國外長會議失敗了[7],是不是就要打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呢?不會的。試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剛剛打完,怎么就可能打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呢?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在許多國際事務上,還是會妥協(xié)的,因為妥協(xié)有好處[8]。反蘇反共的戰(zhàn)爭,全世界的無產階級和人民都堅決反對。在最近的三十年內,打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在第一次大戰(zhàn)和第二次大戰(zhàn)之間,間隔了二十幾年。人類歷史五十萬年,只有在這三十年內才打過世界戰(zhàn)爭。第一次大戰(zhàn)以后,世界有很大進步。這一次大戰(zhàn)以后,世界一定會進步得更快。第一次大戰(zhàn)以后,產生了蘇聯(lián),全世界產生了幾十個共產黨,這是從前沒有過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蘇聯(lián)更強盛了,歐洲的面貌改觀了,全世界無產階級和人民的政治覺悟更提高了,全世界的進步力量更團結了。我們中國也處在急劇的變動中間。中國發(fā)展的總趨勢,也必定要變好,不能變壞。世界是在進步的,前途是光明的,這個歷史的總趨勢任何人也改變不了。我們應當把世界進步的情況和光明的前途,常常向人民宣傳,使人民建立起勝利的信心。同時,我們還要告訴人民,告訴同志們,道路是曲折的。在革命的道路上還有許多障礙物,還有許多困難。我們黨的七次代表大會設想過許多困難,我們寧肯把困難想得更多一些。有些同志不愿意多想困難。但是困難是事實,有多少就得承認多少,不能采取“不承認主義”。我們要承認困難,分析困難,向困難作斗爭。世界上沒有直路,要準備走曲折的路,不要貪便宜。不能設想,哪一天早上,一切反動派會統(tǒng)統(tǒng)自己跪在地下。總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面前困難還多,不可忽視。我們和全體人民團結起來,共同努力,一定能夠排除萬難,達到勝利的目的。
注釋
[1]?這里是指一九四五年十月十日國共雙方代表簽訂的會談紀要,即《雙十協(xié)定》。在這個紀要中,國民黨表面上不得不同意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承認“以和平、民主、團結、統(tǒng)一為基礎,……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zhàn),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政治民主化、軍隊國家化及黨派平等合法,為達到和平建國必由之途徑”;也不得不同意迅速結束國民黨的訓政,召開政治協(xié)商會議,“保證人民享受一切民主國家人民在平時應享受的身體、信仰、言論、出版、集會、結社之自由,現行法令當依此原則,分別予以廢止或修正”,取消特務機關,“嚴禁司法和警察以外機關有拘捕、審訊和處罰人民之權”,“釋放政治犯”,“積極推行地方自治,實行由下而上的普選”等。同時,國民黨卻頑固地拒絕承認人民軍隊和解放區(qū)民主政權的合法地位,并妄圖在“統(tǒng)一軍令”和“統(tǒng)一政令”的借口下,根本取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和解放區(qū),以致無法就這個問題達成協(xié)議。下面是《會談紀要》上關于解放區(qū)的軍隊和政權問題談判經過的記載,里面的所謂“政府方面”是說國民黨政府。
“關于軍隊國家化問題,中共方面提出:政府應公平合理地整編全國軍隊,確定分期實施計劃,并重劃軍區(qū),確定征補制度,以謀軍令之統(tǒng)一。在此計劃下,中共愿將其所領導的抗日軍隊由現有數目縮編至二十四個師至少二十個師的數目,并表示可迅速將其所領導而散布在廣東、浙江、蘇南、皖南、皖中、湖南、湖北、河南(豫北不在內)八個地區(qū)的抗日軍隊著手復員,并從上述地區(qū)逐步撤退應整編的部隊至隴海路以北及蘇北、皖北的解放區(qū)集中。政府方面表示:全國整編計劃正在進行,此次提出商談之各項問題,果能全盤解決,則中共所領導的抗日軍隊縮編至二十個師的數目,可以考慮。關于駐地問題,可由中共方面提出方案,討論決定。中共方面提出:中共及地方軍事人員應參加軍事委員會及其各部的工作,政府應保障人事制度,任用原部隊人員為整編后的部隊的各級官佐,編余官佐,應實行分區(qū)訓練,設立公平合理的補給制度,并確定政治教育計劃。政府方面表示:所提各項,均無問題,亦愿商談詳細辦法。中共方面提出:解放區(qū)民兵應一律編為地方自衛(wèi)隊。政府方面表示:只能視地方情勢有必要與可能時,酌量編置。為具體計劃本項所述各問題起見,雙方同意組織三人小組(軍令部、軍政部及第十八集團軍各派一人)進行之?!?br/> “關于解放區(qū)地方政府問題,中共方面提出:政府應承認解放區(qū)各級民選政府的合法地位。政府方面表示:解放區(qū)名詞在日本投降以后,應成為過去,全國政令必須統(tǒng)一。中共方面開始提出的方案為:依照現有十八個解放區(qū)的情形,重劃省區(qū)和行政區(qū),并即以原由民選之各級地方政府名單呈請中央加委,以謀政令之統(tǒng)一。政府方面表示:依據蔣主席曾向毛先生表示:在全國軍令政令統(tǒng)一以后,中央可考慮中共所薦之行政人選。收復區(qū)內原任抗戰(zhàn)行政工作人員,政府可依其工作能力與成績,酌量使其繼續(xù)為地方服務,不因黨派關系而有所差別。于是中共方面提出第二種解決方案,請中央于陜甘寧邊區(qū)及熱河、察哈爾、河北、山東、山西五省委任中共推選之人員為省府主席及委員,于綏遠、河南、江蘇、安徽、湖北、廣東六省委任中共推選之人為省府副主席及委員(因以上十一省或有廣大解放區(qū)或有部分解放區(qū)),于北平、天津、青島、上海四特別市委任中共推選之人為副市長,于東北各省容許中共推選之人參加行政。此事討論多次,后中共方面對上述提議,有所修改,請委任省府主席及委員者改為陜甘寧邊區(qū)及熱、察、冀、魯四省,請委省府副主席及委員者,改為晉、綏兩省,請委副市長者改為北平、天津、青島三特別市。政府方面對此表示:中共對于其抗戰(zhàn)卓著勤勞,且在政治上具有能力之同志,可提請政府決定任用,倘要由中共推薦某某省主席及委員,某某省副主席等,則即非真誠做到軍令政令之統(tǒng)一。于是中共方面表示可放棄第二種主張,改提第三種解決方案:由解放區(qū)各級民選政府重新舉行人民普選,在政治協(xié)商會議派員監(jiān)督之下,歡迎各黨派、各界人士還鄉(xiāng)參加選舉。凡一縣有過半數區(qū)鄉(xiāng)已實行民選者,即舉行縣級民選。凡一省或一行政區(qū)有過半數縣已實行民選者,即舉行省級或行政區(qū)民選。選出之省區(qū)縣級政府,一律呈請中央加委,以謀政令之統(tǒng)一。政府方面表示:此種省區(qū)加委方式,乃非謀政令之統(tǒng)一,惟縣級民選可以考慮,省級民選須待憲法頒布,省的地位確定以后方可實施。目前只能由中央任命之省政府前往各地接管行政,俾即恢復常態(tài)。至此,中共方面提出第四種解決方案:各解放區(qū)暫維持現狀不變,留待憲法規(guī)定民選省級政府實施后再行解決,而目前則規(guī)定臨時辦法,以保證和平秩序之恢復。同時,中共方面認為:可將此項問題,提交政治協(xié)商會議解決。政府方面則以政令統(tǒng)一必須提前實現,此項問題久懸不決,慮為和平建設之障礙,仍亟盼能商得具體解決方案。中共方面亦同意繼續(xù)商談?!?br/>
[2]?上黨區(qū),指山西省東南部以長治為中心的地區(qū),古屬上黨郡。這一帶的山區(qū)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是八路軍一二九師的根據地,屬于晉冀魯豫解放區(qū)。一九四五年八月中旬,國民黨軍閻錫山部集中十三個師的兵力,在日偽軍的配合下,先后自臨汾、浮山、翼城和太原、榆次出發(fā),侵入晉東南解放區(qū)的襄垣、屯留、長治、潞城等地。九月十日至十月十二日,解放區(qū)軍民展開自衛(wèi)反擊,舉行了上黨戰(zhàn)役。這次戰(zhàn)役,共殲滅國民黨軍十一個師及一個挺進縱隊三萬五千余人,生俘軍長史澤波和師長多名。
[3]?“積十八年之經驗”,指自一九二七年國民黨背叛革命起到一九四五年止中國共產黨同它作斗爭的經驗。
[4]?見本書第二卷《和中央社、掃蕩報、新民報三記者的談話》注〔3〕。
[5]?見《論聯(lián)合政府》(本書第3卷第1069頁)。
[6]?指分布在廣東、浙江、蘇南、皖南、皖中、湖南、湖北、河南(豫北不在內)等八個省區(qū)內的人民軍隊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所建立的根據地。
[7]?蘇、中、美、英、法五國外長會議是根據一九四五年八月波茨坦協(xié)定而設立的,自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共舉行六次會議。這里所說的倫敦五國外長會議是指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一日至十月二日在倫敦舉行的第一次五國外長會議。會議討論了同曾參與法西斯德國侵略戰(zhàn)爭的意大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芬蘭簽訂和平條約以及處理意大利的殖民地等問題。在討論對羅、保、匈三國和約草案時,美英無理要求羅、保、匈三國民主政府辭職或改組;美英還違背波茨坦協(xié)定,給予法國參加討論和約的權利,遭到蘇聯(lián)拒絕;蘇聯(lián)提議討論成立對日本的管制委員會問題這一合理主張,也被美國拒絕。由于上述分歧,這次會議沒有達成協(xié)議。
[8]?參見本卷《關于目前國際形勢的幾點估計》。
7、國民黨進攻的真相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五日)
* 這是毛澤東以中共發(fā)言人的名義發(fā)表的談話。這時蔣介石已經撕毀《雙十協(xié)定》,進攻解放區(qū)的內戰(zhàn)規(guī)模已經日趨擴大。
合眾社重慶三日電報道,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吳國楨宣稱,“政府在此次戰(zhàn)爭中全居守勢”,并提出所謂恢復交通的辦法[1]。新華社記者為此詢問中共方面發(fā)言人。
中共發(fā)言人告記者稱:吳氏所說“守勢”云云,全系撒謊。除我軍已撤退的浙東、蘇南、皖中、皖南、湖南五個解放區(qū)全被國民黨軍隊進占、大肆蹂躪人民外,其它大多數解放區(qū),例如廣東、湖北、河南、蘇北、皖北、山東、河北等省,國民黨正規(guī)軍已有七十余師開到我解放區(qū)及其附近,壓迫人民,進攻我軍,或準備進攻。正在向我解放區(qū)開進者,尚有數十師。這難道是取守勢嗎?其中由彰德[2]北進一路,攻至邯鄲地區(qū)之八個師,兩個師反對內戰(zhàn),主張和平,六個師(其中有三個美械師)在我解放區(qū)軍民舉行自衛(wèi)的反擊之后,始被迫放下武器。這一路國民黨軍的許多軍官,其中有副長官、軍長、副軍長多人,現在都在解放區(qū)[3],他們都可以證明他們是從何處開來、如何奉命進攻的全部真情。這難道也是取守勢嗎?我豫鄂兩省解放區(qū)軍隊,現被國民黨第一、第五、第六等三個戰(zhàn)區(qū)的軍隊共二十幾個師四面包圍,劉峙任該區(qū)“剿共”總指揮。我豫西、豫中、鄂南、鄂東、鄂中等處解放區(qū)都被國民黨軍隊侵占,大肆燒殺,迫得我李先念、王樹聲等部無處存身,不得不向豫鄂交界地區(qū)覓一駐地,以求生存,但又被國民黨軍隊緊緊追擊[4]。這難道也是取守勢嗎?在晉綏察三省,也是如此。十月上旬,閻錫山指揮十三個師,攻入我上黨解放區(qū)襄垣、屯留區(qū)域,被當地軍民在自衛(wèi)戰(zhàn)斗中全部繳械,被俘人員中亦有軍長師長多人。他們現在我太行解放區(qū),一個個活著,足以證明他們是從何處開來、如何奉命進攻的全部真情。最近閻錫山在重慶報道他如何被攻,而他則僅取“守勢”,說了種種謊話。他大概忘記了他的十九軍軍長史澤波,暫四十六師師長郭溶,暫四十九師師長張宏,六十六師師長李佩膺,六十八師師長郭天興,暫三十七師師長楊文彩等位將軍[5],現正住在我解放區(qū),足以駁斥吳國楨氏、閻錫山氏和一切挑撥內戰(zhàn)的反動派的任何謊話。傅作義將軍奉命進攻我綏遠、察哈爾、熱河三省解放區(qū),已兩個多月,曾打到張家口的門口,占領我整個綏遠解放區(qū)和察哈爾西部。難道這也是取守勢和未放“第一槍”嗎?我察綏兩省軍民起而自衛(wèi),在反攻戰(zhàn)斗中亦俘虜大批官兵,他們都可以證明他們是從何處開來、如何進攻等等[6]。在各次自衛(wèi)戰(zhàn)斗中,我方繳獲大批“剿匪”和反共文件,其中有國民黨最高當局所頒發(fā)而被吳國楨氏稱為不過是“笑話”的《剿匪手本》、“剿匪”命令[7]和其它反共文件,正在向延安解送中。這些反共文件,都是國民黨軍隊進攻解放區(qū)的鐵證。
記者又問中共發(fā)言人,吳國楨氏所提恢復交通辦法,你的意見如何?該發(fā)言人答道:這不過是緩兵之計而已。國民黨當局正在大舉調兵,像洪水一樣,想要淹沒我整個解放區(qū)。他們在九、十兩月幾個進攻失敗之后,正在布置新的更大規(guī)模的進攻。而阻礙這種進攻,亦即有效地制止內戰(zhàn)的武器之一,就是不許他們在鐵路上運兵。我們和旁人一樣,主張交通線迅速恢復,但是必須在受降、處置偽軍和實行解放區(qū)自治三項問題獲得解決之后,才能恢復。先解決交通問題,后解決三項問題呢,還是先解決三項問題,后解決交通問題呢?解放區(qū)軍隊艱苦抗日八年,為什么沒有受降資格,而勞其它軍隊從遠遠的地方開去受降呢?偽軍人人得而誅之,為什么一律編為“國軍”,并且指揮他們進攻解放區(qū)呢?地方自治,《雙十協(xié)定》[8]上已有明文規(guī)定,孫中山先生早主省長民選,為什么還要政府派遣官吏呢?交通問題應該迅速解決,這三大問題尤其應該迅速解決。三大問題不解決而言恢復交通,只是使內戰(zhàn)擴大延長,達到內戰(zhàn)發(fā)動者們淹沒解放區(qū)的目的。為著迅速制止已經普及全國的反人民反民主的內戰(zhàn),我們主張:(一)已經進入華北、蘇北、皖北、華中各解放區(qū)及其附近的政府受降軍隊和進攻軍隊,立即撤返原防,由解放區(qū)軍隊去接受敵人投降和駐防各城市與交通線,恢復被侵占的解放區(qū);(二)全部偽軍立即繳械遣散,在華北、蘇北、皖北者,由解放區(qū)負責繳械遣散;(三)承認一切解放區(qū)的人民民主自治,中央政府不得委派官吏,實現《雙十協(xié)定》的規(guī)定。發(fā)言人說:只有如此,才能制止內戰(zhàn);否則是完全沒有保障的。綏遠、上黨、邯鄲三次自衛(wèi)戰(zhàn)斗中所繳獲的文件以及大舉調兵和大舉進攻的實際行動,已充分證明國民黨當局所謂恢復交通是為著人民,不是為著內戰(zhàn),乃是毫不足信的。中國人民被欺騙得已經夠了,現在再不能被欺騙?,F在的中心問題,是全國人民動員起來,用一切方法制止內戰(zhàn)。
注釋
[1]?抗日戰(zhàn)爭結束時,中國的大部分鐵路交通線都在解放區(qū)軍民的控制或包圍之中。國民黨反動派在所謂“恢復交通”的借口下,企圖利用這些交通線分割解放區(qū),并且把它的幾百萬軍隊運往東北、華北、華東、華中,進攻解放區(qū),搶占大城市。
[2]?彰德,今河南省安陽市。
[3]?一九四五年九月,國民黨軍隊自鄭州、新鄉(xiāng)一帶沿平漢路進攻晉冀魯豫解放區(qū)。十月下旬,其先頭三個軍,侵入磁縣、邯鄲地區(qū)。解放區(qū)軍民奮起自衛(wèi),經一周激戰(zhàn),國民黨第十一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兼新八軍軍長高樹勛率新編第八軍等部一萬余人,在邯鄲地區(qū)起義,其余的兩個軍,在潰退中被人民解放軍圍殲,放下武器。當時被迫放下武器的高級軍官有:國民黨第十一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兼第四十軍軍長馬法五,第四十軍副軍長劉世榮、軍參謀長李旭東、副師長劉樹森等多人。
[4]?日本投降以后,國民黨調集了三個戰(zhàn)區(qū)的二十多個師的兵力大舉進犯豫、鄂兩省解放區(qū)。國民黨第一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胡宗南分兵一部,自西北方向,沿隴海路兩側東犯豫西解放區(qū);第五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劉峙所部,沿平漢路兩側,自北向南進犯豫中、鄂中、鄂東解放區(qū);第六戰(zhàn)區(qū)的部隊自鄂南北犯加以配合。以上的國民黨軍隊大都歸劉峙指揮。豫鄂解放區(qū)的人民軍隊,對進犯軍作了堅決的斗爭,保存了實力,于一九四五年十月下旬,轉移至豫、鄂交界之大洪山、桐柏山、棗陽地區(qū),后因國民黨軍隊繼續(xù)追逼,又轉移至平漢路東之宣化店地區(qū)。
[5]?這里所列舉的一些軍官,都是上黨戰(zhàn)役中被人民解放軍俘虜的閻錫山部隊的高級將領。關于上黨戰(zhàn)役,見本卷《關于重慶談判》注〔2〕。
[6]?綏遠,一九五四年撤銷,原轄地區(qū)劃歸內蒙古自治區(qū)。察哈爾,一九五二年撤銷,原轄地區(qū)劃歸河北、山西兩省。熱河,一九五五年撤銷,原轄地區(qū)劃歸河北、遼寧兩省及內蒙古自治區(qū)。傅作義當時擔任國民黨第十二戰(zhàn)區(qū)的司令長官。他的部隊,抗日戰(zhàn)爭時期駐扎在綏遠西部的五原、臨河一帶。日本投降后,他奉命進攻綏遠、熱河、察哈爾三省解放區(qū)。一九四五年八月攻占歸綏(今呼和浩特市)、集寧、豐鎮(zhèn)。九月初攻占興和、尚義、武川、陶林、新堂、涼城,大舉向察哈爾解放區(qū)進攻,迫近張家口。人民解放軍起而自衛(wèi),將其擊退,并俘虜其大批官兵。
[7]?《剿匪手本》,是一九三三年蔣介石編的專門講述進攻中國人民軍隊和革命根據地的方法的反革命小冊子。一九四五年抗日戰(zhàn)爭結束以后,蔣介石重印這個小冊子發(fā)給國民黨軍官,并下達密令稱:“此次剿匪為人民幸福之所系,務本以往抗戰(zhàn)之精神,遵照中正所訂《剿匪手本》,督勵所屬,努力進剿,迅速完成任務。其功于國家者必得膺賞,其遲滯貽誤者當必執(zhí)法以罪。希轉飭所屬剿匪部隊官兵一體悉遵為要?!?br/>
[8]?見本卷《關于重慶談判》注〔1〕。
8、減租和生產是保衛(wèi)解放區(qū)的兩件大事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七日)
* 這是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的對黨內的指示。
(一)國民黨在美國援助下,動員一切力量進攻我解放區(qū)。全國規(guī)模的內戰(zhàn)已經存在。我黨當前任務,是動員一切力量,站在自衛(wèi)立場上,粉碎國民黨的進攻,保衛(wèi)解放區(qū),爭取和平局面的出現。為達此目的,使解放區(qū)農民普遍取得減租利益,使工人和其它勞動人民取得酌量增加工資和改善待遇的利益;同時又使地主還能生活,使工商業(yè)資本家還有利可圖;并于明年發(fā)展大規(guī)模的生產運動,增加糧食和日用必需品的生產,改善人民的生活,救濟饑民、難民,供給軍隊的需要,成為非常迫切的任務。只有減租和生產兩件大事辦好了,才能克服困難,援助戰(zhàn)爭,取得勝利。
?。ǘ┠壳皯?zhàn)爭的規(guī)模很大,許多領導同志在前方指揮,不能分心照顧減租和生產。因此,必須實行分工。留在后方的領導同志,除了作直接援助前線的許多工作之外,一定要不失時機,布置減租和生產兩件大工作。務使整個解放區(qū),特別是廣大的新解放區(qū),在最近幾個月內(冬春兩季)發(fā)動一次大的減租運動,普遍地實行減租,借以發(fā)動大多數農民群眾的革命熱情。同時,在一九四六年內,全解放區(qū)的農業(yè)和工業(yè)的生產,務使有一個新的發(fā)展。不要因為新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爭而疏忽減租和生產;恰好相反,正是為了戰(zhàn)勝國民黨的進攻,而要加緊減租和生產。
(三)減租必須是群眾斗爭的結果,不能是政府恩賜的。這是減租成敗的關鍵。減租斗爭中發(fā)生過火現象是難免的,只要真正是廣大群眾的自覺斗爭,可以在過火現象發(fā)生后,再去改正。只有在那時,才能說服群眾,使他們懂得讓地主能夠活下去,不去幫助國民黨,對于農民和全體人民是有利的。目前我黨方針,仍然是減租而不是沒收土地。在減租中和減租后,必須幫助大多數農民組織在農會中。
?。ㄋ模┦勾蠖鄶瞪a者組織在生產互助團體中,是生產運動勝利的關鍵。政府發(fā)放農貸、工貸,是必不可少的步驟。不違農時,減少誤工,也十分重要?,F在一面要為戰(zhàn)爭動員民力,一面又要盡可能地不違農時,應當研究調節(jié)的辦法。在不妨礙戰(zhàn)爭、工作和學習的條件下,部隊、機關、學校仍要適當地參加生產,才能改善生活,減輕人民的負擔。
(五)我們已得到了一些大城市和許多中等城市。掌握這些城市的經濟,發(fā)展工業(yè)、商業(yè)和金融業(yè),成了我黨的重要任務。為此目的,利用一切可用的社會現成人材,說服黨員同他們合作,向他們學習技術和管理的方法,非常必要。
?。└嬖V黨員堅決同人民一道,關心人民的經濟困難,而以實行減租和發(fā)展生產兩件大事作為幫助人民解決困難的重要關鍵,我們就會獲得人民的真心擁護,任何反動派的進攻是能夠戰(zhàn)勝的。一切仍要從長期支持著想,愛惜人力、物力,事事作長期打算,我們就一定能夠勝利。
9、一九四六年解放區(qū)工作的方針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 這是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的對黨內的指示。
過去幾個月內,我黨領導人民在肅清敵偽和粉碎國民黨向解放區(qū)進攻的激烈斗爭中,得到了偉大的勝利。全黨同志齊心協(xié)力,在各項工作中得到了顯著的成績。一九四五年即將過去,一九四六年各解放區(qū)的工作必須注意如下各點:
(一)粉碎新的進攻。國民黨自從在綏遠[1]、山西、冀南三處向我解放區(qū)大舉進攻被我軍粉碎后,又在調動更大的兵力,準備新的進攻。假如沒有新的情況足以使國民黨迅速停止內戰(zhàn),則一九四六年春季的戰(zhàn)斗,將是緊張的。因此,站在自衛(wèi)立場上,盡一切努力粉碎國民黨的進攻,仍是各解放區(qū)的中心任務。
(二)開展高樹勛運動[2]。為著粉碎國民黨的進攻,我黨必須對一切準備進攻和正在進攻的國民黨軍隊進行分化的工作。一方面,由我軍對國民黨軍隊進行公開的廣大的政治宣傳和政治攻勢,以瓦解國民黨內戰(zhàn)軍的戰(zhàn)斗意志。另一方面,須從國民黨軍隊內部去準備和組織起義,開展高樹勛運動,使大量國民黨軍隊在戰(zhàn)爭緊急關頭,仿照高樹勛榜樣,站到人民方面來,反對內戰(zhàn),主張和平。為使此項工作切實進行和迅速生效起見,各地必須依照中央指示,設置專門部門,調派大批干部,專心致志,從事此項工作。各地領導機關,則要給以密切指導。
?。ㄈ┚毐?。各解放區(qū)野戰(zhàn)軍,一般業(yè)已組成,地方軍亦不在少。目前擴兵一般應該停止,而應利用作戰(zhàn)間隙著重練兵。不論野戰(zhàn)軍、地方軍、民兵,都是如此。練兵項目,仍以提高射擊、刺殺、投彈等項技術程度為主,提高戰(zhàn)術程度為輔,特別著重于練習夜戰(zhàn)。練兵方法,應開展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群眾練兵運動。一九四六年必須進一步實現改進軍隊政治工作的任務,克服軍隊中存在著的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作風,為團結官兵,團結軍民,團結友軍,瓦解敵軍,保證練兵、供給和作戰(zhàn)任務的完成而奮斗。各地民兵,須按目前條件,重新組織。軍隊的后方勤務工作,須重新調整。應盡一切可能建立和擴充各地的炮兵和工兵。軍事學校應繼續(xù)辦理,著重技術人材的訓練。
?。ㄋ模p租。按照中央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七日指示[3],各地務必在一九四六年,在一切新解放區(qū),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群眾性的、但是有領導的減租減息運動。工人則酌量增加工資。使廣大群眾,在此運動中翻過身來,并組織起來,成為解放區(qū)自覺的主人翁。在新解放區(qū),如無此項堅決措施,群眾便不能區(qū)別國共兩黨的優(yōu)劣,便會動搖于兩黨之間,而不能堅決地援助我黨。在老解放區(qū),則應復查減租減息的工作,進一步鞏固老解放區(qū)。
?。ㄎ澹┥a。按照十一月七日指示,各地立即準備一切,務使一九四六年我全解放區(qū)的公私生產超過以前任何一年的規(guī)模和成績。人民中發(fā)生的疲勞情緒,只有在認真實現減租和生產兩項任務,并有了顯著成績之后,才能克服。減租和生產兩大任務是否能夠完成,將最后地決定解放區(qū)政治軍事斗爭的勝負,各地切不可疏忽。
?。┴斦橹鴳蹲罱鼤r期的緊張工作而增重了的財政負擔,在一九四六年中,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轉到正常狀態(tài)。人民負擔太重者必須酌量減輕。各地脫離生產人員,必須不超過當地財力負擔所許可的限度,以利持久。兵貴精不貴多,仍是今后建軍原則之一。發(fā)展生產,保障供給,集中領導,分散經營,軍民兼顧,公私兼顧[4],生產和節(jié)約并重等項原則,仍是解決財經問題的適當的方針。
?。ㄆ撸碚勖窈蛽碥妰?yōu)抗[5]。一九四六年,這兩項工作,必須比過去幾年做得更好些。這對于粉碎國民黨進攻和鞏固解放區(qū),將有重大意義。軍隊中應當從每個指戰(zhàn)員的思想上解決問題,使他們徹底認識擁政愛民的重要性。只要軍隊方面做好了,地方對軍隊的關系必會跟著改善。
?。ò耍┚葷?。各解放區(qū)有許多災民、難民、失業(yè)者和半失業(yè)者,亟待救濟。此問題解決的好壞,對各方面影響甚大。救濟之法,除政府所設各項辦法外,主要應依靠群眾互助去解決。此種互助救濟,應由黨政鼓勵群眾組織之。
(九)愛護本地干部?,F在每個解放區(qū),都有大批外來干部做各級領導工作。東北各省,此種情形尤為顯著。對于這些外來干部,各地領導機關,務須諄諄告誡他們,以充分的熱情和善意,愛護本地干部。將識別、培養(yǎng)和提拔本地干部,當作自己的重要任務。只有這樣,我黨在解放區(qū)才能生根。外來人輕視本地人的作風,應當受到批評。
?。ㄊ┮磺凶鞒志么蛩?。不論時局發(fā)展的情況如何,我黨均須作持久打算,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目前我黨一方面堅持解放區(qū)自治自衛(wèi)立場,堅決反對國民黨的進攻,鞏固解放區(qū)人民已得的果實;一方面,援助國民黨區(qū)域正在發(fā)展的民主運動(以昆明罷課[6]為標志),使反動派陷于孤立,使我黨獲得廣大的同盟者,擴大在我黨影響下的民族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同時,我黨代表團即將出席各黨派和無黨派人物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并和國民黨重新談判,為全國的和平民主而奮斗。但事情可能還有曲折。我們面前還有許多困難,例如新區(qū)域、新部隊還不鞏固和財政困難等。我們必須正視這些困難,克服這些困難,在一切工作布置中作持久打算,十分注意人力物力的節(jié)省使用,力戒僥幸成功的心理。
以上十項,為一九四六年尤其是上半年工作應加特別注意之點。望各地同志根據當地情況,靈活地實現上述方針。至于各地政權建設工作,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從黨內外推廣時事教育的工作,解放區(qū)附近城市的工作等項,都是重要的,這里不來多說。
注釋
[1]?綏遠,原來是一個省,一九五四年撤銷,原轄地區(qū)劃歸內蒙古自治區(qū)。
[2]?一九四五年十月三十日,國民黨第十一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兼新八軍軍長高樹勛率新編第八軍等部一萬余人在邯鄲內戰(zhàn)前線起義,在全國影響很大。為了進一步加強分化、瓦解國民黨軍隊和爭取國民黨軍隊起義的工作,中共中央決定對國民黨軍隊開展宣傳運動,號召國民黨軍隊中的官兵學習高樹勛部隊的榜樣,拒絕進攻解放區(qū),在內戰(zhàn)戰(zhàn)場上實行怠工,和人民解放軍聯(lián)歡,舉行起義,站到人民方面來。這個運動,被稱為“高樹勛運動”。
[3]?即本卷《減租和生產是保衛(wèi)解放區(qū)的兩件大事》。
[4]?這里所說的“公私兼顧”的“公私”,是指公家和個人兩方面,而不是指公營企業(yè)和私營企業(yè)兩方面。
[5]?擁政愛民,是人民解放軍“擁護政府、愛護人民”的口號的簡稱。擁軍優(yōu)抗,是解放區(qū)的黨政機關、群眾團體和人民群眾“擁護軍隊、優(yōu)待抗日軍人家屬”的口號的簡稱?!皳碥妰?yōu)抗”的口號,后來改為“擁軍優(yōu)屬”,即擁護人民解放軍、優(yōu)待革命軍人家屬。
[6]?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晚,云南省昆明市大中學生六千余人,在西南聯(lián)合大學舉行反內戰(zhàn)時事晚會,國民黨反動派派遣軍隊包圍會場,發(fā)射小鋼炮、機關槍、步槍,并在學校附近戒嚴,禁阻師生通行返家。各校學生于第二天起聯(lián)合罷課。十二月一日,國民黨反動派派大批軍警和特務在西南聯(lián)合大學校舍、師范學院兩處投擲手榴彈,并騷擾聯(lián)大工學院、聯(lián)大附中和南英中學等處。當日,師生死四人,傷數十人。一般稱這個血案為“一二一慘案”。
10、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 這是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的給中共中央東北局的指示。在蘇聯(lián)宣布對日作戰(zhàn),蘇聯(lián)軍隊進入東北以后,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派遣大批干部和部隊進入東北,與東北抗日聯(lián)軍會合,領導東北人民,消滅日軍和偽滿的殘余,肅清漢奸,剿除土匪,建立各級地方民主政府。但是這時堅持要獨占全東北的國民黨反動派,在美帝國主義援助下,經過海陸空三路向東北大舉運兵,并攻占了已被人民解放軍解放的山海關、錦州等要地。東北的嚴重斗爭已經不可避免,而這一斗爭對于全國局勢顯然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毛澤東在為中共中央起草的這個指示中,預見到東北斗爭的艱苦性,確定了中國共產黨在東北的任務是在距離國民黨占領中心較遠的城市和廣大鄉(xiāng)村,建立鞏固的根據地,發(fā)動群眾,逐步積蓄力量,準備在將來轉入反攻。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這個正確的方針,由中共中央東北局有效地實現了,因而能在三年以后的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取得解放全東北的偉大勝利。
?。ㄒ唬┪尹h現時在東北的任務,是建立根據地,是在東滿、北滿、西滿建立鞏固的軍事政治的根據地[1]。建立這種根據地,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必須經過艱苦奮斗。建立這種根據地的時間,需要三四年。但是在一九四六年一年內,必須完成初步的可靠的創(chuàng)建工作。否則,我們就有可能站不住腳。
?。ǘ┙⑦@種根據地的地區(qū),現在應當確定不是在國民黨已占或將占的大城市和交通干線,這是在現時條件下所作不到的。也不是在國民黨占領的大城市和交通干線的附近地區(qū)內。這是因為國民黨既然得了大城市和交通干線,就不會容許我們在其靠得很近的地區(qū)內建立鞏固的根據地。這種地區(qū),我黨應當作充分的工作,在軍事上建立第一道防線,決不可輕易放棄。但是,這種地區(qū)將是兩黨的游擊區(qū),而不是我們的鞏固根據地。因此,建立鞏固根據地的地區(qū),是距離國民黨占領中心較遠的城市和廣大鄉(xiāng)村。目前,應當確定這種地區(qū),以便部署力量,引導全黨向此目標前進。
?。ㄈ┰诖_定建立鞏固根據地的地區(qū)和部署力量之后,又在我軍數量上已有廣大發(fā)展之后,我黨在東北的工作重心是群眾工作。必須使一切干部明白,國民黨在東北一個時期內將強過我黨,如果我們不從發(fā)動群眾斗爭、替群眾解決問題、一切依靠群眾這一點出發(fā),并動員一切力量從事細心的群眾工作,在一年之內,特別是在最近幾個月的緊急時機內,打下初步的可靠的基礎,那末,我們在東北就將陷于孤立,不能建立鞏固根據地,不能戰(zhàn)勝國民黨的進攻,而有遭遇極大困難甚至失敗的可能;反之,如果我們緊緊依靠群眾,我們就將戰(zhàn)勝一切困難,一步一步地達到自己的目的。群眾工作的內容,是發(fā)動人民進行清算漢奸的斗爭,是減租和增加工資運動,是生產運動。應當在這些斗爭中,組織各種群眾團體,建立黨的核心,建立群眾的武裝和人民的政權,把群眾斗爭從經濟斗爭迅速提高到政治斗爭,參加根據地的建設。最近熱河省委的發(fā)動群眾斗爭的指示[2],可以應用于東北。我黨必須給東北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利益,群眾才會擁護我們,反對國民黨的進攻。否則,群眾分不清國民黨和共產黨的優(yōu)劣,可能一時接受國民黨的欺騙宣傳,甚至反對我黨,造成我們在東北非常不利的形勢。
(四)我黨現時在東北有一項主觀上的困難。這就是大批干部和軍隊初到東北,地理民情不熟。干部對于不能占領大城市表示不滿,對于發(fā)動群眾建立根據地的艱苦工作表示不耐心。這些情況,都是同當前形勢和黨的任務相矛盾的。必須反復教育一切外來干部,注重調查研究,熟悉地理民情,并下決心和東北人民打成一片,從人民群眾中培養(yǎng)出大批積極分子和干部。應向干部說明,即使大城市和交通線歸于國民黨,東北形勢對于我們仍然是有利的。只要我們能夠將發(fā)動群眾、建立根據地的思想普及到一切干部和戰(zhàn)士中去,動員一切力量,迅速從事建立根據地的偉大斗爭,我們就能在東北和熱河[3]立住腳跟,并取得確定的勝利。必須告訴干部,對于國民黨勢力切不可估計太低,也不可以為國民黨將向東滿和北滿進攻,因而產生不耐心作艱苦工作的情緒。這樣說明時,當然不要使干部覺得國民黨勢力大得了不得,國民黨的進攻是不能粉碎的。應當指出,國民黨在東北沒有深厚的有組織的基礎,它的進攻是可以粉碎的,這就給我黨以建立根據地的可能性。但是,國民黨軍隊現在正向熱遼邊境進攻,如果沒有受到打擊,他們不久即將向東滿和北滿進攻。因此,我黨必須人人下決心,從事最艱苦的工作,迅速發(fā)動群眾,建立根據地,在西滿和熱河,堅決地有計劃地粉碎國民黨的進攻。在東滿和北滿,則是迅速準備粉碎國民黨進攻的條件。干部中一切不經過自己艱苦奮斗、流血流汗,而依靠意外便利、僥幸取勝的心理,必須掃除干凈。
(五)迅速在西滿、東滿、北滿劃分軍區(qū)和軍分區(qū),將軍隊劃分為野戰(zhàn)軍和地方軍。將正規(guī)軍隊的相當部分,分散到各軍分區(qū)去,從事發(fā)動群眾,消滅土匪,建立政權,組織游擊隊、民兵和自衛(wèi)軍,以便穩(wěn)固地方,配合野戰(zhàn)軍,粉碎國民黨的進攻。一切軍隊,均須有確定的地區(qū)和任務,才能迅速和人民結合起來,建立鞏固的根據地。
(六)此次我軍十余萬人進入東北和熱河,新擴大者又達二十余萬人,還有繼續(xù)擴大的趨勢。加上黨政工作人員,估計在一年內,將達四十萬人以上。如此大量的脫離生產人員,專靠東北人民供給,是決不能持久的,是很危險的。因此,除集中行動負有重大作戰(zhàn)任務的野戰(zhàn)兵團外,一切部隊和機關,必須在戰(zhàn)斗和工作之暇從事生產。一九四六年決不可空過,全東北必須立即計劃此事。
?。ㄆ撸┰跂|北,工人和知識分子的動向,對于我們建立根據地,同爭取將來的勝利關系極大。因此,我黨對于大城市和交通干線的工作,特別是爭取工人和知識分子,應當充分注意。鑒于抗戰(zhàn)初期我黨爭取工人和知識分子進入根據地注意不夠,此次東北黨組織除注意國民黨占領區(qū)的地下工作外,還應盡可能吸引工人和知識分子參加軍隊和根據地的各項建設工作。
注釋
[1]?當時,東滿根據地是指中長路沈陽至長春段以東的吉林、西安(今東遼)、安圖、延吉、敦化等地區(qū);北滿根據地是指哈爾濱、牡丹江、北安、佳木斯、齊齊哈爾等地區(qū);西滿根據地是指中長路沈陽至哈爾濱段以西的洮安、開魯、阜新、鄭家屯(今雙遼)、扶余等地區(qū)。此外,中國共產黨還在南滿建立了根據地,南滿根據地是指中長路沈陽至大連段以東的安東(今丹東市)、莊河、通化、臨江清原和沈陽西南的遼中等地區(qū)。堅持南滿的對敵斗爭,對東北根據地的建設也起了重要作用。
[2]?指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中共熱河省委頒發(fā)的《發(fā)動群眾的指示》。這個指示指出:發(fā)動群眾對漢奸、特務的控訴復仇的清算運動是目前發(fā)動群眾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應當通過這一運動,發(fā)揚群眾的積極性,提高群眾在社會上、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地位,組織工會、農會和其它群眾團體,并準備在這個運動告一段落后轉入減租減息的群眾運動。在城市中發(fā)動群眾,必須首先發(fā)動工人,使工人在清算漢奸、特務的運動中起先鋒作用和領導作用。這個指示還提出要學會管理城市的一套辦法,愛護民力,一切作長期打算。
[3]?熱河,原來是一個省,一九五五年撤銷,原轄地區(qū)劃歸河北、遼寧兩省和內蒙古自治區(qū)。
11、關于目前國際形勢的幾點估計
(一九四六年四月)
* 這個文件是針對當時對于國際形勢的一種悲觀估計而寫的。一九四六年春季,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和各國反動派,日益加緊反蘇、反共、反人民的活動,鼓吹所謂“美蘇必戰(zhàn)”,所謂“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必然爆發(fā)”。在這種情況下,當時有一些同志,由于過高地估計帝國主義力量,過低地估計人民力量,懼怕美帝國主義,懼怕爆發(fā)新的世界戰(zhàn)爭,因而在美蔣反動派武裝進攻的面前,表示軟弱,不敢堅決地用革命戰(zhàn)爭反對反革命戰(zhàn)爭。毛澤東在這個文件里,反對了這種錯誤思想。毛澤東指出,只要世界人民力量向世界反動力量進行堅決的和有效的斗爭,就可以克服新的世界戰(zhàn)爭的危險;同時,又指出,帝國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有可能取得某些妥協(xié),但是這種妥協(xié),“并不要求資本主義世界各國人民隨之實行國內的妥協(xié)”,“各國人民仍將按照不同情況進行不同斗爭”。這個文件,當時沒有發(fā)表,只在中共中央一部分領導同志中間傳閱過。一九四七年十二月的中共中央會議,印發(fā)了這個文件。由于到會同志一致同意這個文件的內容,后來將全文收入了中共中央一九四八年一月發(fā)出的《關于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中央會議決議事項的通知》中。
?。ㄒ唬┦澜绶磩恿α看_在準備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爭危險是存在著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過世界反動力量,并且正在向前發(fā)展,必須和必能克服戰(zhàn)爭危險。因此,美、英、法同蘇聯(lián)的關系,不是或者妥協(xié)或者破裂的問題,而是或者較早妥協(xié)或者較遲妥協(xié)的問題。所謂妥協(xié),是指經過和平協(xié)商達成協(xié)議。所謂較早較遲,是指在幾年或者十幾年之內,或者更長時間。
?。ǘ┥鲜鲞@種妥協(xié),不是說在一切國際問題上。這在美、英、法繼續(xù)由反動派統(tǒng)治的條件下是不可能的。這種妥協(xié),是說在若干問題上,包括在某些重大問題上。但是,這一類的妥協(xié)在目前短時期內還不會很多。美、英、法同蘇聯(lián)的通商貿易關系則有擴大的可能。
(三)美、英、法同蘇聯(lián)之間的這種妥協(xié),只能是全世界一切民主力量向美、英、法反動力量作了堅決的和有效的斗爭的結果。這種妥協(xié),并不要求資本主義世界各國人民隨之實行國內的妥協(xié)。各國人民仍將按照不同情況進行不同斗爭。反動勢力對于人民的民主勢力的原則,是能夠消滅者一定消滅之,暫時不能消滅者準備將來消滅之。針對這種情況,人民的民主勢力對于反動勢力,亦應采取同樣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