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也分三六九等?什么樣的股票是好股票?
股票也分三六九等?
經(jīng)常有人問這樣一個問題,這個股票好不好?
好還是不好,我們不能憑感覺,要建立一個評價標準:
第一:業(yè)績
第二:概念
第三:資金
第一:業(yè)績,典型的就是消費或醫(yī)藥,2021年之前真正的王者,由業(yè)績推動的長線慢牛,沒有概念,不需要資金,沒有量也能漲上去,這一類股票大部分都是業(yè)績優(yōu)秀的白馬,機構扎堆,由業(yè)績來提升估值,隨企業(yè)的成長走的長線慢牛行情。例如:茅臺、長電、恒瑞、長春、美的格力。。。
第二:概念,這類股票基本上都是有利好刺激,主要是政策或事情的推動而形成的市場炒作風格,從遠古時期的炒奧運會、5G、創(chuàng)投、某安、到近年的6G、碳中和、元宇宙、信創(chuàng)、AIGC等等,又或者事件驅動,新冠炒作的口罩、呼吸機、感冒藥、農業(yè),還有近期的供銷社、近期的水利管網(wǎng)。都是屬于這一類型。
第三:資金,也就是量能,通過資金我們能判斷某個概念、某只股票有沒有得到市場的關注和認可。當一只股票量能同比放大,意味著新的投資者進入,當一個板塊或概念集體放量上漲,就要引起我們的關注了,需要去分析它上漲的原因是什么,持續(xù)性如何,值不值得去博弈。(資金又分成機構、游資、散戶。在下一個視頻里,我會分析他們在選股和操盤上的區(qū)別,以及對股票的影響)。
如果一只股票三者齊具,有業(yè)績又概念又有資金參與,往往會有一輪大行情。
典型的例如這次的CPO板塊,屬于AI算力的分支,是AI的核心概念,加上各大巨頭的訂單背書,想像空間巨大。
業(yè)績也很硬核,典型的例如新易盛,100%主營業(yè)務都是光模塊,扣非凈利潤從19年到22年,分別為2億到4.5億到5.9億到7.8億,這種4年4倍的業(yè)績增長是相當強的。趁著這次的題材風口大漲也就不奇怪了。
資金合力也很強,機構、游資大佬、港資、外資QFII集聚一堂,每天成交量保存在20至30億,甚至四五十億的量能級別,動力充沛。
業(yè)績是最難得的,畢竟高增長的股票實在太少。概念其次,國內股市最不缺的就是概念。資金只是跟風,當股票有業(yè)績有概念,資金自然會像狗一樣聞著味過來了。
有些股票有概念,沒有業(yè)績,那就只能等題材風口,風口來了,有資金進場,也會跟著風口漲起來。這就是典型的題材股。
那些三無股票,沒有業(yè)績沒有概念沒有資金關注的股票,自然乏人問津,長期跟著大盤隨波逐流。漲的時候漲不動,跌的時候跌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