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必備:補鉀、補鈉、補堿簡易換算公式
補液、糾正電解質(zhì)紊亂是每個醫(yī)生的必備基本功。
記住下面這些常見的數(shù)值及公式計算,可以讓我們在計算液體量的時候,事半功倍。
1
補鈉
1 mmol NaCl = 10%?NaCl 0.6 mL
計算過程:
NaCl 的分子量是 58.5,所以 1 mol NaCl = 58.5 g,1 mmol NaCl ≈ 0.06 g。
10% NaCl = 10 g/100 mL = 1 g/10 mL。
那么 1 mmol NaCl → 10% NaCl 毫升數(shù):0.06 × 10 = 0.6 mL。
NaCl 生理需求量 =?10%?NaCl 45 mL
計算過程:
成人每天生理需要量約 4.5 g,即 75 mmol。
換算為 10% NaCl,為:
0.6 mL × 75 = 45 mL 的 10% NaCl。
氯化鈉的每天生理需要量為 10% 的氯化鈉 45 mL。
鈉丟失量的計算公式
??男性應補鈉總量(mmol)= [142 - 患者血鈉水平(mmol/L)] × 體重(kg)× 0.6;
??女性應補鈉總量(mmol)= [142 - 患者血鈉水平(mmol/L)] × 體重(kg)× 0.5。
而 1 mmol NaCl ≈ 0.6 mL 10% NaCl。
所以,需補充 10%?NaCl 毫升數(shù)的計算公式如下:
(需要提高的 mmol 數(shù))× 體重(kg)× 0.6(0.5)× 0.6 mL。
注:該算法不包含生理需求量。
2
補鉀
1 mmol KCl = 10% KCl 0.75 mL
計算過程:
KCl 的分子量是 74.5,所以 1 mol KCl = 74.5 g,1 mmol KCl ≈ 0.075 g。
10% KCl = 10 g/100 mL = 1 g/10 mL。
那么 1 mmol KCl → 10% KCl 毫升數(shù):0.075 × 10 = 0.75 mL。
KCl 生理需求量 = 10% KCl 60~70 mL
成人每天生理需求量約?3~4 g 鉀,而不是 3~4 g 氯化鉀,氯化鉀的分子量是 74.5,鉀的分子量是 39,所以成人每天生理需求 KCl 的量約 6~7 g。
換算為 10% KCl 溶液:
氯化鉀的每日生理需要量為 10% 氯化鉀 60~70 mL。
應補鉀量
參照血清鉀水平,大致估計補鉀量:
??輕度缺鉀:血清鉀 3.0~3.5 mmol/L,需補鉀 100 mmol(相當于氯化鉀 8 g)。
??中度缺鉀:血清鉀 2.5~3.0 mmol/L,需補鉀 300 mmol(相當于氯化鉀 24 g)。
??重度缺鉀:血清鉀 2.0~2.5 mmol/L,需補鉀 500 mmol(相當于氯化鉀 40 g)。
注:鉀不是一天補足的,要分 3~4 天補足,臨床上有補鉀「3、6、9」的說法,指的是輕度缺鉀一天補充氯化鉀 3 g,中度缺鉀一天補充氯化鉀 6 g,重度缺鉀一天補充氯化鉀 9 g。??
3
碳酸氫鈉
1 mmol NaHCO??=?5%?NaHCO??1.7 mL
計算過程:
碳酸氫鈉(NaHCO?)分子量是 84,1 mol NaHCO??= 84 g,1 mmol NaHCO? = 0.084 g。
5% NaHCO??= 5 g/100 mL = 1 g/20 mL。
那么 1 mmol NaHCO? → 5% NaHCO??毫升數(shù):0.084 × 20 ≈ 1.7 mL。
代謝性酸中毒的治療
補充?HCO?ˉ?公式 =(需要提高的?mmol 數(shù))× 體重 kg × 0.4
而 1 mmol NaHCO??≈ 1.7 mL 5% NaHCO?。
換算為?5% NaHCO??mL 數(shù)為
(需要提高的 mmol 數(shù))× 體重 kg × 0.4 × 1.7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