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藝術究竟現(xiàn)代在哪里?一個展覽看明白【現(xiàn)代藝術100年-1】

發(fā)端 1860-1970
現(xiàn)實主義和巴比松畫派催生印象主義
現(xiàn)代主義的崛起是藝術進入現(xiàn)代性的分水嶺-
因為眼光轉(zhuǎn)入世俗社會,發(fā)現(xiàn)普通人的價值
?后現(xiàn)代主義 個人化表達 脫離大眾 精英化
《威尼斯圣馬可廣場》 米歇爾·卡馬拉諾 1869


日常景象再現(xiàn);威尼斯居民夜生活的浮世繪
筆觸雖然不精細 但能很清楚辨認人的狀態(tài)、身份



《回憶》費拉德爾?!の髅?/p>


借用 波提切利《春》美惠三女神

這里世俗化-普通女子
德勞內(nèi)《巴黎城》也用過

《佛羅倫薩隔都》泰萊馬科·西尼奧里尼 1882

for猶太人 實質(zhì)上的貧民區(qū)
建筑不高+人的擁擠 顯得很壓抑
人們的前途像光線一樣 明暗不定
《夢》 維托里奧·科科斯 1896

像今天的街拍藝術家,專門畫美女
讓模特置身于外景而不是室內(nèi),色彩更為顯眼






愜意的生活片段

《卡斯塔莉亞女神》卡洛里斯 1905

畫面風格新潮
·法國新藝術運動 幕夏 扁平化 裝飾性

維也納-分離派 意大利-自由風格
鍍金-立體 金燦燦的華麗感

人物扁平化 但背景層次分明 要素很多


《艾琳》祖加洛 1910
非常規(guī)的筆刷-日后的抽象表現(xiàn)主義時期很常見


《年輕女子的肖像》 19080
需要勞作的人 普通人

《戶外肖像》賈科莫·巴拉 1902
修拉 點彩畫



《加萊塞女公爵瑪麗亞·哈杜安肖像》薩托里奧

新藝術風格
背景簡約 臉甚少刻畫

地面和墻面不在一個水平線

-僅僅是構(gòu)圖需要的色塊,
左緊湊 上升vs 右留白 下降-心理上的新的平衡

-塞尚的解構(gòu)畫法

《女兒艾琳肖像》凱撒·塔洛內(nèi)
神態(tài)成熟 金碧輝煌的氣質(zhì)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