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與文學的三種常見研究角度
意象與文學第一種常見研究角度是意象統計與風格判定。我們可以從有意象分類與意象統計標準設計、性質相似的意象歸類與統計、意象運用的類別統計分析和特征分析、意象運用特征的原因思考、意象運用特征的文學影響這些角度對詩歌進行意象統計和風格判定。以李清照的作品為例,“簾”這一意象出現的次數約占27%,以靖康之變?yōu)榉纸缇€分為前后期,前期有簾意象的作品有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如夢令》)
小院閑窗春已深,重簾未卷卷影沉沉, 依樓無語理瑤琴。(《浣溪沙》)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
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好黃昏。(《小重山》)等
簾之卷起,由此可以開闊視野。從卷簾之動作可以看出,此時卷簾人或詞人的情緒狀態(tài)應該是比較愉悅的,印證了她當時的閑適情懷。
后期有簾意象的作品有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訴衷情》)
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好事近》)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南歌子》)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永遇樂》)詞人企圖用一道垂簾的遮擋,來掩藏自己
的深苦愁緒,反而卻是把一懷愁緒暴露無遺。
第二種常見研究角度是特定意象文化溯源,以蓮意象為例。蓮這一意象的內涵在千百年的流傳中不斷演變,從生殖繁衍到佛教圣物再到現在人格修養(yǎng)。蓮花最初是生殖崇拜的對象,以生殖崇拜為起點演化而成的生育、婚戀和繁衍是蓮文化最初的內涵。如詩經中有“山有扶蘇,隰有荷華”而漢樂府可謂是詩經中蓮意象情愛意象的延伸,《江南曲》:“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聞一多先生解釋說:“用魚喻男,蓮喻女,說魚與蓮戲,實等于說男與女戲。蓮的花形似女陰,蓮蓬的產籽似女性的生產,蓮的形體又如女性的形體的美。同時蓮子可作食物,原始社會極端落后,食物的獲取十分困難,所以蓮子也有生存之意。由此可見蓮在最初首先向人們展示的是愛情、生存繁殖的底蘊。
第三種常見研究角度是特定意象的多元文化內涵,同樣以蓮為例。綜上所述,蓮在早期是間接表現生殖崇拜的圖騰,有男女情愛之蘊。而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蓮花的文化內涵由最初的生育、繁衍及婚戀開始分化并且逐步深化?!度A嚴經》記載摩耶夫人是因看見巨蓮而感孕的,釋迦牟尼出生時正好落在蓮花上。。蓮花被佛教經典賦予了一種特殊的宗教寓意,成為超絕,圣潔的象征。還因此被稱為瑞蓮,據說會給人們帶來榮華、安康、豐足,所以有“菩薩入大慈室,一切兵仗化為蓮花”一說。。后又與文人、士大夫的修養(yǎng)品格聯系在一起使蓮花的內涵植入了人的完美人格特點,周敦頤的《愛蓮說》利用蓮的形象借以表達其“在世”卻“不染”的清白和“亭亭凈植、不蔓不枝”的君子本色。至此,蓮被精心改造成為君子意象存在于詩歌當中,植根于中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