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三國志戰(zhàn)略版忽悠了?軍爭地利劇本,原是策劃在“割韭菜”?

軍爭地利劇本,自上線以來,受到了不少玩家的好評。但也引來了非議,甚至有人說軍爭地利劇本,實際上是策劃的一波“割韭菜”。事實,究竟怎樣,刀筆吏為您詳盡分析。
軍爭地利劇本特色
該劇本的唯一特色,在于加入了地形對兵種的影響。每個州分布著濕地、荒漠、森林、丘陵四種地形,該四種地形通過特殊兵種的加成或對克制兵種的削弱,來影響戰(zhàn)局,簡要介紹如下:

除了表上所述地形,對戰(zhàn)斗的影響外,外加了同盟建筑以及同盟科技對整個戰(zhàn)事的影響,如軍陣可調兵、可對抗98,簞食壺漿的同盟科技可增加傷兵恢復速度等。

為什么被稱為“割韭菜”劇本?
該劇本剛一推出,確實受到了不少玩家的歡迎,個個躍躍欲試。但進入劇本以后,才有了種被忽悠的感覺,出現(xiàn)了“割韭菜”劇本的說法。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該劇本存在著太多漏洞。
如森林——伐木場、荒漠——綠洲、丘陵——礦場、濕地——糧場,就被一些玩家說成是不夠嚴謹。其中的濕地對應糧場,就讓人理解不了,明明是濕地,如何修建糧場?不怕糧食發(fā)霉嗎?如盾兵在濕地的特性盾墻,就讓人理解不了,明明盾兵負重大,為什么要在濕地立盾墻,不怕沉下去嗎?森林的優(yōu)勢兵種,為什么沒有弓兵,埋伏不香嗎?如九大洲的地形分布,幾乎本著平均分配的原則,甚至給人一種就是增加了一些貼圖而已,絲毫沒有根據(jù)各州的特性,設定各州地形的分配比例。諸如此類的漏洞,似乎讓人感覺,該劇本的策劃就是在敷衍,絲毫沒有認真在做劇本。

二是地形對戰(zhàn)斗的影響,增加了平民玩家的游戲負擔
軍爭地利劇本,引入了地形影響戰(zhàn)斗的機制。原本是為了增加游戲的策略性,但有些平民玩家卻聞到了不一樣的味道。
比如,原本只有騎兵隊伍的玩家,遇到濕地地形,只能繞著走。其他地形也是一樣,意味著每過一個地形,就要有至少兩隊到三隊的主力保證,否則基本是武勛寶寶。
如果對面,安排的是清一色滿紅盾兵,藏于濕地地形,意味著這條路基本被封了,平民玩家也就沒有了活路。

對于大佬而言,確實也沒啥好處。在本賽季劇本,基本是圍繞著地形戰(zhàn)斗,也就意味著調兵變得更頻繁,在線時間也無形中被延長了。
簡而言之,平民玩家的游戲成本增加了,大佬的在線時間實際上也延長了。
綜合以上觀點來看,軍爭地利劇本,對平民玩家似乎并不友好,也沒有赤壁劇本考究。
然而,在刀筆吏看來,軍爭地利劇本將是平民玩家的又一次“救贖”,四星武將、黑科技也將再次派上用場。

關于地形和要地的考究,基本上是符合的,兵種在地形中的優(yōu)劣也說得過去。至于地形分布,確實有點敷衍,但無傷大雅,畢竟這是一款游戲。當然,刀筆吏要說的重點是地形加入,對平民玩家的影響。
確實對每個玩家的隊伍數(shù)量,提出了要求,但隊伍質量的要求并沒有那么高。黑科技配合地形的影響,將更好的克制滿紅玩家。在赤壁劇本,出場率極低的群弓、魏盾等一大批原本處于T1、T2級別的隊伍,完全可以憑借地形克制,登上大雅之堂。
在地形的影響下,小吳弓、小魏盾等四星武將,憑借加成,也可以獲得更多的戰(zhàn)功,對平民玩家而言,這又何嘗不是一次救贖呢?

總之,三國志戰(zhàn)略版的軍爭地利劇本,確實有其弊端。但不可否認的是,地形的加入讓整個戰(zhàn)場變得更加復雜,兵種相克加上地形克制,使得配將方式變得更為豐富,也為更多武將登場提供了可能。而這也符合了三國志戰(zhàn)略版的一貫風格: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