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達 評 堂·吉訶德
讀林達的《西班牙旅行筆記》,看到作者來到馬約爾廣場,面對塞萬提斯紀念碑,忽然發(fā)出了一長串感想。這一部分在這本書中顯得有點“突?!?,因為之前的行文都相對平緩,一如通常的游記那般。但在塞萬提斯這個節(jié)點上,似乎有什么東西觸碰到了作者內(nèi)心深處的一根心弦,產(chǎn)生了抑制不住的回響。讀完這幾頁,結(jié)合之前看的一些關(guān)于堂·吉訶德的分析,我也心有戚戚。于是把這一部分摘錄下來,與諸君分享。
“? ? 。。堂·吉訶德精神之高尚、追求之正確嗎?從古到今,一分鐘也沒有停止,總有人在向我們推銷不同時代的英雄,這些英雄又有哪一個不是按照人們自己心中的想象,提升塑造出來的完美人物。堂·吉訶德只不過是他們中間的一個嗎?他的永恒,就是因為人們犀利的目光,穿透他破舊的盔甲,在他的背后找到了我們心中期待的偉大?就是因為他擁有和我們熟知的多得無以計數(shù)的英雄們共同的理想追求乃至思想氣質(zhì),人們才因而對他著迷了幾百年,還要繼續(xù)著迷下去嗎?我想,鐵定不是。
堂·吉訶德的追求始終是錯亂的,他不停地和幻想中的敵人搏斗,取悅一個不存在的女人。我想,正是這種錯亂,使得窮困潦倒的作家塞萬提斯,變得如此不朽。塞萬提斯,在自己短短的一生中,卻走過了整個西班牙黃金時代、走過整個歐洲中古史、走過無數(shù)人的生命歷程。他對人性深有所悟,對人性的弱點也深有所悟。他筆下的堂吉訶德和桑丘在打動我們,因為他們是緊緊跟在我們身后的影子。陽光的投射,使得我們的影子在不斷地變幻,影子不離大形。那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投影。
多多少少、或早或晚,我們都被生命的沖動、被莫名的精神和情緒的洶涌潮水推動過。在看不到意義的時候?qū)で笕松囊饬x,在不同的時候,因不同的位置,出現(xiàn)不同的幻想。有時,我們給自己的人生以理由。這些理由是我們希望自己相信,也希望別人信服的;有時,你的沖動引出幻想,幻想指引著行為,行為牽出的后果,都巧合重疊,指向一個你希望看到的景象,人生似乎就是成功的。因為這個最后的景象和后果出自你的行為,所以,它似乎印證了那不是人生莫名的沖動帶出的夢幻,而原本就是某種純粹的、莊嚴的、理性的東西在推動。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會說服自己這樣相信的。
該死的塞萬提斯,把堂·吉訶德,那個高高瘦瘦、搖搖晃晃,持著一把長矛沖向風車的模樣,展示給了大家。他懷著同情、帶著苦笑、不乏幽默地對大家開著玩笑;有時候,是不是英雄,不在于你是不是沖上去,而在于你沖向的那架風車,是不是真的就是魔鬼的化身;你沖向的那群綿羊,是不是真是你的民族之敵化身的全歐洲雄壯大軍。他讓人們回頭望著自己,突然有了堂·吉訶德問題:我們重視的真的就是那個目標,還是那個過程——那個我就是無畏騎士堂·吉訶德的感覺。。究竟哪部分是我們理性的追求,哪一部分只是我們像堂·吉訶德一樣,讀著騎士的傳奇,就再也不愿意在拉曼卻的家里,寂寂地度過一生?桑丘的毛驢是那個時代的西班牙農(nóng)民最典型的坐騎。這個騎著毛驢的桑丘是塞萬提斯眼中真正的西班牙蕓蕓大眾。桑丘并非沒有英雄幻想,只是缺堂·吉訶德式的英雄氣概,且也不乏一點隱隱的私心,這才忠心耿耿、天涯海角地在瘦馬后面緊緊跟隨。
塞萬提斯向我們指點了我們每個人的英雄情結(jié),我們是桑丘,也是堂·吉訶德。我們有時候是桑丘,有時候是堂·吉訶德。他們形影不離,可以是同一個人,可以是同一個民族,可以就是我們眼前的這個世界。我們的沖動和幻想可能是錯亂的,我們在幻想和錯亂之中摸索著理性。我們不了解這個世界,因為我們不了解自己或者根本不愿了解自己,我們無法控制那支配著我們內(nèi)心的欲望和沖動。在每一個宣言后面,都并肩站著他們,堂·吉訶德和桑丘。而塞萬提斯,懷著點憂郁,目送他們前行。?!?/p>
(p194-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