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暴雪娛樂未來的"新IP"的消息(9)
前言:
為了您的預期著想,這個“新IP“可能不是一個游戲,可能是倆-三個游戲,具體以正式公布為主。(我只能說,我個人傾向于把寶壓在這個項目上)
這個項目不一定是“新IP”,也可能是星際的續(xù)作,具體以公布為主
推薦去看五-八期 再去看第四期,一/二/三更偏向招聘,不過第一期是雪暴君的,也可以去看看
在看之前先說好了,這些只是我自己整理的,想看翻譯的請自己去想辦法
沒啥特別內容,如果你看不懂中文就不要繼續(xù)點下去了,趕緊退出專欄,剩的浪費時間
請勿在評論區(qū)帶節(jié)奏,發(fā)現(xiàn)后會進行刪評處理~謝謝
繼續(xù)看下去就別怪我浪費你們的時間了?
前提回顧:
Jen Huffa于10月30日,分享了她們開發(fā)組日常會議的照片,其中涉及到了若干個我們比較熟知的面孔(或者說在我的之前的專欄里已經(jīng)介紹過的),比如Calia Schie、Craig Amai、Dan Cox、Rob Foote、Sean Gibson、Jessica?Irwin、Geoff Tucker。



開發(fā)者:
? ? ? ? ? ? ? ? ? ? ? ? ?工程師
Jeff Myers:
Jeffery于2020年10月2日來到暴雪,擔任了Craig項目的高級軟件工程師。

Tomas Neumann:
Tomas在05年時去了Crytek,擔任了《孤島危機》、《孤島危機:彈頭》的高級音頻程序員,之后升任為《孤島危機2》的音頻技術主管,2010年來到暴雪,擔任高級軟件工程師,負責為Titan項目開發(fā)音頻技術,項目取消后,他去了守望組,繼續(xù)負責音頻、本地化、語音等部分開發(fā),19年他去了共享引擎組,擔任了首席軟件工程師I。

Anders Ekermo:
Anders在來暴雪前,曾是哥特蘭大學的教師,負責教授技術方面的知識,05年去了Starbreeze Studios(《收獲日》的開發(fā)商),從引擎程序員干到了副首席技術官,2011年來到暴雪,擔任了《蟲群之心》、《虛空之遺》等游戲的程序員,目前擔任Craig項目的高級軟件工程師。

Jason Boyle:
Jason在來暴雪前,開發(fā)過《寂靜嶺5:歸途》、《達·芬奇密碼》、《星球大戰(zhàn)前傳3:西斯的復仇》(一款第三人稱動作游戲)等游戲,2008年7月加入暴雪,擔任了《自由之翼》的程序員,之后擔任了《虛空之遺》的用戶界面設計師,16年成為《諾娃的隱秘行動》(第三個任務包)首席用戶界面工程師,目前在Craig的項目組。

Cherie Liu:
Cherie曾任CGG的地震資料分析員(CGG是一家總部在法國的地球物理服務公司,建于1931年),18年來到暴雪,擔任了《爐石傳說》?的軟件工程師實習生,20年正式被雇傭進暴雪,擔任了Craig項目的助理軟件工程師,負責圖形方面。

Anna Rosenberg:
Anna在18年以實習生身份進入暴雪,擔任軟件工程師,負責網(wǎng)站和手機部分,之前她畢業(yè)于羅切斯特理工大學,19年正式來到暴雪,擔任助理軟件工程師,目前在Craig項目組。

Ted?Percival:
Ted曾任Dell的軟件工程師以及Sling Tv的首席軟件工程師(媒體服務巨頭),19年來到暴雪,負責開發(fā)戰(zhàn)網(wǎng)平臺服務,21年3月來到Craig組,擔任了高級軟件工程師,負責游戲引擎網(wǎng)絡代碼部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制作人
Calia Schie:
這位姐姐在13年加入暴雪,之后一直待在魔獸組,20年8月去了Craig組,目前擔任首席制作人。



Galina Tucker:
Galina在來暴雪前,曾擔任了特雷茲的首席系統(tǒng)項目工程師,17年來到暴雪,擔任戰(zhàn)網(wǎng)部門的項目經(jīng)理,目前擔任Craig組的高級制作人。

Mary?Bourrie:
Mary曾任羅致恒富公司的Windows系統(tǒng)顧問,12年來到暴雪,擔任了QA主管,16年當上了《爐石傳說》的高級測試主管,21年成為Craig項目組的游戲制作人。


Nicholas?Louie:
Nicholas在05年就加入了暴雪,擔任了測試分析師,負責了《巫妖王之怒》、《自由之翼》、《暗黑破壞神3》等游戲的QA工作,之后逐漸升任為測試主管,負責了《星際爭霸:重制版》和《魔獸爭霸3:重制版》的測試,19年升任為經(jīng)典組的助理游戲制作人,負責協(xié)調用戶界面和在線團隊,推動產(chǎn)品迭代、開發(fā)多個功能等,與嘉年華團隊合作,策劃了18-19年的demo演示以及開發(fā)了19年嘉年華版demo的面板,目前他擔任了Craig項目的制作人。

Megan?Embree:
來暴雪前,Megan曾當過星巴克的咖啡師、Coach的銷售經(jīng)理等,2010年來到暴雪,擔任了QA分析師,逐漸得升任為項目經(jīng)理,21年6月她來到Craig項目組,擔任了助理游戲制作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美術師/設計師
Anastasiya?Drake:
Anastasiya曾去過索尼、蘋果等公司,其中她負責了PS5的用戶界面的設計,2021年4月她來到了暴雪并擔任Craig項目的高級用戶界面設計師II,領導這個項目的UI開發(fā)。

潘鑒清(Airi Pan):
潘鑒清畢業(yè)于ACCD,她曾去過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網(wǎng)飛、華納、CDPR、Turtle Rock Studios(《喋血復仇》的開發(fā)商)等,經(jīng)手的項目有《喋血復仇》、《使命召喚17:冷戰(zhàn)》、《賽博朋克2077》、The Monkey King(美猴王)等游戲/影視,21年5月來到暴雪,擔任了Craig項目的高級概念美術師。











Jen?Huffa:
在來暴雪前,Jen就一直在與UE4引擎相關的項目里工作(符合Craig項目的要求:“精通虛幻引擎”),比如她在The Famous Group工作期間,擔任了技術主管,作為視效主管&制作人的主要助手,負責了《英雄聯(lián)盟》2020全球總決賽10月31日決賽?SN vs DWG的開幕式,之后離職去了Halon Entertainment并短暫的擔任了技術總監(jiān)(摘自Epic官網(wǎng):Halon?Entertainment是一家可視化公司,公司業(yè)務涵蓋視頻游戲過場動畫、電影以及固定場所的娛樂設施。它曾參與過多部大片的制作,包括《世界大戰(zhàn)》、《海王》和《星際探索》,以及《曼達洛人》等熱播電視劇,在視效預覽、推銷預覽、技術預覽和后期預覽、乃至實時渲染最終動畫等方面擁有16年的工作經(jīng)驗),負責了幾個《堡壘之夜》的宣傳片等工作,21年來到暴雪,目前擔任Craig項目的技術美術師。




Jonathan Fletcher:
Jonathan在Splash Damage(一家位于英國倫敦的電腦游戲開發(fā)公司。這家公司主要開發(fā)網(wǎng)絡游戲和第一人稱射擊游戲,他們制作了著名的雷神之錘III的游戲模式“Quake3 Fortress”。同時,他們也是《戰(zhàn)爭機器》系列多人模式的開發(fā)商)工作期間,擔任了《暗黑血統(tǒng)2:死亡終極版》、《臟彈》、《戰(zhàn)爭機器:終極版》、《戰(zhàn)爭機器4》的角色美術師/高級角色美術師/首席角色美術師,16年來到暴雪,在故事與品牌發(fā)展部門 (Story?and?Franchise?Development?Team,簡稱為SFD)擔任了視覺開發(fā)藝術家,參與了“Blizzard Legends”的制作,19年6月他來到了新IP的開發(fā)組(team0并不是未來官宣后真正的組名,只是孵化組),擔任了高級角色/概念美術師II,負責3d 建模、外觀開發(fā)、概念藝術、插畫等。






招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