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說話,說用心的話,提高與躺平厭學孩子的溝通和相處能力
親愛的家長們,你們好。我是一位有著兩個孩子的普通媽媽,也是一位關注家庭教育的熱心人。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在家庭教育中的心得體會,特別是關于如何用心說話,說用心的話,提高與孩子的溝通和相處能力。
無效溝通和勁頭不夠是我們與孩子溝通的常見問題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對孩子說了很多話,但孩子卻不聽不懂不理不睬;我們想和孩子交流心里話,但孩子卻不愿意說不敢說不會說;我們希望和孩子建立親密信任的關系,但孩子卻對我們有所隔閡有所抵觸有所反感。這些都說明了我們與孩子之間存在著無效溝通和勁頭不夠的問題。
無效溝通是指我們與孩子之間的信息傳遞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導致誤解、沖突、疏遠等負面后果。無效溝通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

我們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而是用自己的標準和期待去要求他們;
我們沒有尊重孩子的個性和選擇,而是強加自己的意志和價值觀給他們;
我們沒有傾聽孩子的真實需求和訴求,而是一味地批評、指責、命令、威脅他們;
我們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鼓勵和支持,而是經(jīng)常地挑剔、打擊、貶低他們;
我們沒有用恰當?shù)恼Z言和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態(tài)度,而是用粗暴、冷漠、諷刺、挖苦等方式去傷害他們。
勁頭不夠是指我們與孩子之間缺乏有效溝通的動力和意愿,導致交流少、交流淺、交流貧等現(xiàn)象。勁頭不夠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說:
我們沒有意識到溝通對于家庭教育和親子關系的重要性,認為只要管好孩子的學習就行了;
我們沒有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與孩子溝通上,而是忙于工作、社交、娛樂等其他事情;
我們沒有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溝通氛圍和環(huán)境,而是讓電視、手機、網(wǎng)絡等干擾因素占據(jù)了主導地位;
我們沒有主動尋找與孩子溝通的契機和話題,而是等待孩子來找我們或者等到出現(xiàn)問題再去解決;
我們沒有培養(yǎng)與孩子溝通的興趣和習慣,而是把溝通當作一種負擔或者一種形式。
問題是誰創(chuàng)造的,我們要有教練型覺察,找到問題的根源,而不是抱怨和指責
面對與孩子溝通存在的問題,我們往往會把責任推給外部環(huán)境或者孩子本身。我們會說:“現(xiàn)在社會變化太快了,影響太多了。”“現(xiàn)在孩子都太難管了,太叛逆了?!薄艾F(xiàn)在學校壓力太大了,作業(yè)太多了?!薄艾F(xiàn)在網(wǎng)絡誘惑太多了,游戲太吸引了?!钡鹊取_@些話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但實際上都是一種逃避責任和推卸責任的表現(xiàn)。因為問題不是外部環(huán)境或者孩子創(chuàng)造出來的,而是我們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在無效溝通或者勁頭不夠背后隱藏著什么呢?其實就是我們自己對于家庭教育缺乏正確的認識、對于自己缺乏深刻的反思、對于溝通缺乏科學的方法
如果我們想要改善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問題,就必須從自身做起。我們要有教練型覺察(coaching awareness),即能夠客觀地觀察自己與孩子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存在了什么問題,并能夠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需要改進或者提高的地方。教練型覺察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問題的根源,并制定合適有效地解決方案。
例如:
當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對孩子說了很多話但沒起到效果時,我們可以問自己:我說話時是否注意了語氣、表情、肢體語言等非語言信息?我是否考慮了孩子當時的情緒狀態(tài)和心理需求?我是否給予了足夠清晰明確具體可行地指示或者建議?我是否給予了及時正向地反饋或者獎勵?
當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想和孩子交流心里話但遭到拒絕時,我們可以問自己:我是否選擇了合適地時間地點場合?我是否尊重了孩子地隱私權利?我是否表達了真誠地關心愛護?我是否傾聽了理解了接納了?
當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希望和孩子建立親密信任地關系但感到困難時,我們可以問自己:我是否經(jīng)常陪伴參與支持鼓勵?我是否平等尊重包容欣賞?我是否言行一致誠實可靠?我是否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通過這樣地教練型用心說話,說用心的話,是我們溝通的基本原則,看到孩子的真實需求,而不是索取
有了教練型覺察,我們就能夠更好地找到與孩子溝通的問題所在,并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但這還不夠,我們還需要掌握一些科學有效的溝通方法和技巧,讓我們的溝通更加順暢和高效。在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我認為非常重要的溝通原則,那就是用心說話,說用心的話。

用心說話,說用心的話,是指我們在與孩子溝通時,要用我們的心去感受他們的心,要用我們的愛去關注他們的愛,要用我們的智慧去引導他們的智慧。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以下幾點:
用心說話,是指我們要用積極正面、溫暖親切、真誠坦率、鼓勵贊美、幽默風趣等語言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尊重和信任,激發(fā)他們的自信和自尊;
說用心的話,是指我們要說出對孩子有益有意、有價值有意義、有啟發(fā)有引導、有建設有發(fā)展的話語內(nèi)容,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關心和支持,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和求知;
看到孩子的真實需求,是指我們要通過觀察、傾聽、詢問等方式去了解孩子內(nèi)心深處的想法和感受,找出他們面臨的困難和挑戰(zhàn),滿足他們對于安全、歸屬、自主、成就等方面的需求;
而不是索取,是指我們要避免對孩子提出過高過多過苛刻的要求和期待,避免對孩子施加過重過大過多的壓力和負擔,避免對孩子進行過度過分過火的干涉和控制。
總結
親愛的家長們,通過以上內(nèi)容,我想你們已經(jīng)對如何提高與孩子溝通和相處能力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和啟發(fā)。我希望你們能夠把這些理論知識轉(zhuǎn)化為實際行動,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嘗試和實踐。我相信,只要你們能夠做到無效溝通和勁頭不夠是我們與孩子溝通的常見問題;問題是誰創(chuàng)造的,我們要有教練型覺察,找到問題的根源,而不是抱怨和指責;用心說話,說用心的話,是我們溝通的基本原則,看到孩子的真實需求,而不是索取。你們就一定能夠與孩子建立起一個和諧美好、互信互愛、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