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人拉去當伴郎
1
為了什么
新娘都沒有
為婚禮存錢
怕你
突然
出現
2
《梁啟超家書》:
我昨天做了一件極不愿意做之事,去替徐志摩證婚。他的新婦是王受慶夫人,與志摩戀愛上,才和受慶離婚,實在是不道德至極。我屢次告誡志摩而無效。胡適之、張彭春苦苦為他說情,到底以姑息志摩之故,卒徇其請。我在禮堂演說一篇訓詞,大大教訓一番,新人及滿堂賓客無一不失色,此恐是中外古今所未聞之婚禮矣。今把訓詞稿子寄給你們一看。青年為感情沖動,不能節(jié)制,任意決破禮防的羅網,其實乃是自投苦惱的羅網,真是可痛,真是可憐!徐志摩這個人其實聰明,我愛他不過,此次看著他陷于滅頂,還想救他出來,我也有一番苦心。老朋友們對于他這番舉動無不深惡痛絕,我想他若從此見擯于社會,固然自作自受,無可怨恨,但覺得這個人太可惜了,或者竟弄到自殺。我又看著他找得這樣一個人做伴侶,怕他將來苦痛更無限,所以想對于那個人當頭一棒,盼望他能有覺悟(但恐甚難),免得將來把志摩累死,但恐不過是我極癡的婆心便了。
……
品性上不曾經過嚴格的訓練,真是可怕,我把昨日的感觸,專寫這一封信給思成、徽音、思忠們看看。
?
?
3
1926年,徐志摩結婚現場,證婚人梁啟超發(fā)言:
我來是為了講幾句不中聽的話,好讓社會上知道這樣的惡例不足取法,更不值得鼓勵———
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學無所成,做學問不成,做人更是失敗,你離婚再娶就是用情不專的證明!
陸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過來人,我希望從今以后你能恪遵婦道,檢討自己的個性和行為,離婚再婚都是你們性格的過失所造成的,希望你們不要一錯再錯自誤誤人。
不要以自私自利作為行事的準則,不要以荒唐和享樂作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當作是兒戲,以為高興可以結婚,不高興可以離婚,讓父母汗顏,讓朋友不齒,讓社會看笑話!
總之,我希望這是你們兩個人這一輩子最后一次結婚!這就是我對你們的祝賀!———我說完了!”
4
某年,給人拉去當伴郎。
男方二婚,女方不清楚,向來不是愛打聽的人。
婚禮準時舉行,各種環(huán)節(jié),歡樂的氣氛,喜慶的節(jié)奏,司儀各種段子。
輪到男方家長發(fā)言環(huán)節(jié),是男方父親。這父親是教育系統(tǒng)的老人了,一看就是那種很板正的人,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相當之傳統(tǒng)。走上臺,向大家鞠躬,從口袋里拿出發(fā)言稿,是那種常見的稿紙,口吻也很傳統(tǒng),中規(guī)中矩,剛開始人還不覺得有什么異樣,可繼續(xù)念下去,繼續(xù)聽下去的時候,就有人開始竊笑了。
哪種竊笑呢?
當年看電影《孔子》,孔子恪守傳統(tǒng)的就要被棄絕的周公禮儀的時候,周圍人發(fā)出的那種同樣的竊笑。
我一開始也笑了,倒不是不地道,是因為這父親的發(fā)言內容著實不同凡響,絲毫不顧及其他人,也絲毫不給他這兒子面子,自然也就絲毫與歡樂喜慶的氛圍不搭,發(fā)言內容是如何的呢?
可參照如上梁任公在徐志摩結婚大型現場的發(fā)言。
于是,后來,我開始嘲笑我參與過的這種竊笑。
5
你看,梁任公真的是惜才。
你看,這父親也真正是愛自己的兒子,苦口婆心,良心良言。
6
以前年少的時候,還在玩qq空間的時候,看到很多人都有收藏結婚要用到的現場音樂。
話說誰用上了呢?
絕少有人吧。
4
干了每滴寂寞
進化成更好的我
等著你
在我世界
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