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積研發(fā)資金上千億,王傳福帶領比亞迪拿下全球第一
最近這幾天,車圈最熱鬧、最引人熱議的事情,應該就是比亞迪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了吧!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也是目前全球第一家可以解鎖這一成就的車企!可喜可賀呀!

雖然沒有去到現(xiàn)場見證,但是全程我都守在電腦前看完了整場直播。期間我也發(fā)了幾條微博,其中被網(wǎng)友問到最多的是“比亞迪為什么能夠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中走在其他車企的前面?”這個問題問得很好,而在我看來,比亞迪能有今天,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功不可沒。而說起比亞迪的王傳福,我們還是先來翻翻他的履歷。

27歲那一年他成為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301室副主任,這也是當時全國最年輕的處長,可以說在那個年代,這個職位是每個人都羨慕的鐵飯碗,并且在1993年被委任為比格電池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一路高升,前途不可限量,但通過電池行業(yè)他發(fā)現(xiàn)國內都是外購電芯來做組裝,一路被國外“掐脖子”,這時候他開始暗下決心,要用中國自己的技術,做中國自己的電池。

而創(chuàng)業(yè)至今,王傳福和其他公司高管每天穿正裝不太一樣,根據(jù)之前媒體的報道,王傳福和普通工程師一樣穿工裝深入一線,經常出現(xiàn)在各種車間、實驗室,和一線的工程師們打成一片,一起抓研發(fā)和工程進度。
正因為他懂技術、重視技術,所以他有將近60%—70%的時間都是在研究技術,剩下的時間才用來管理公司。因此,在比亞迪公司內部,王傳福被很多內部員工,親切地稱為比亞迪的首席工程師。

不僅如此,正是因為王傳福重視技術,才讓比亞迪在20多年的造車路上,一直在持續(xù)大力投入進行自主研發(fā),即便是在前些年比亞迪最困難的時刻,都依然在大手筆地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發(fā)。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到2022年,比亞迪的研發(fā)投入都比其凈利潤高出不少。尤其是2019年比亞迪凈利潤只有18億,但王傳福還是決定咬緊牙關投入84個億的研發(fā)資金。
截至目前,比亞迪已經擁有了11個研究院,企業(yè)一共有超9萬的研發(fā)人員,這20年時間里,比亞迪投入在研發(fā)方面的資金累積已經有上千億了?,F(xiàn)在比亞迪平均每個工作日遞交19項專利申請,獲得了15項專利授權。

也正是王傳福的這種技術理念,影響著整個比亞迪的研發(fā)方向。堅持創(chuàng)新技術,解決用戶痛點,不斷擴充“技術魚池”,從0到1,打造顛覆性技術。而自研自強的路走起來更是不易,但是王傳福和比亞迪卻堅持走了20年,這20年的時間里,比亞迪為我們帶來了很多引領行業(yè)的新技術。有安全性超高的、不怕鋼針穿刺的、不會自燃的刀片電池,有DM混動、有CTB、有云輦系統(tǒng),還有易四方技術。新能源汽車品牌那么多,之所以比亞迪賣得最好,是因為比亞迪注重研發(fā),舍得投入,擁有自己的技術儲備,能讓旗下每一款新能源汽車都更有競爭力,從而更受消費者的歡迎和喜愛。
而我始終相信,在王傳福的帶領下,比亞迪是最有可能成為世界級品牌的國產車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