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凸透鏡成像”這樣學,中考你肯定能考高分!



例1:凸透鏡的焦距是12cm,把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凸透鏡15cm處,則蠟燭通過凸透鏡成的像是( )
A.倒立、縮小的實像
B.正立、縮小的實像
C .倒立、放大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虛像
解:
凸透鏡的焦距是12cm,把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凸透鏡15cm處,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選:C.
例2:某同學將物體放在凸透鏡前,使物距分別為6cm、18cm、24cm時,依次得到放大虛像、放大實像和縮小實像,該凸透鏡的焦距為f,則( ?。?/p>
A.6cm<f<9cm
B.9cm<f<12cm
C.12cm<f<18cm
D.18cm<f<24cm
解:
當物距等于6cm時,成放大的虛像,所以f>6cm.
當物距等于18cm時,成放大的實像,所以f<18cm<2f,則9cm<f<18cm.
當物距等于24cm時,成縮小的實像,所以24cm>2f,則f<12cm.
綜合得9cm<f<12cm.
故選B.
例3:一物體距凸透鏡40cm時成一倒立縮小的實像,若將物距減小為原來的一半時,則經凸透鏡所成的像為( ?。?/p>
A.一定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B.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C.可能是虛像
D.一定成實像
解:
根據“一物體距凸透鏡40cm時成一倒立縮小的實像”,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u=40cm>2f,即f<20cm,若將物距減小為原來的一半時,即u=20cm時,則u可能大于2f,那么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也可能u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那么成倒立放大的實像,但u不會小于f,即不可能成虛像,總之一定成實像.故選D.
例4:小林同學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圖中畫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p>

A.光屏上形成的是燭焰倒立、放大的實像
B.光屏上形成的是燭焰倒立、縮小的實像
C.將蠟燭移到光具座10 cm刻度線處,保持凸透鏡和光屏不動,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燭焰像
D.將蠟燭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線處,保持凸透鏡不動,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它上面都得不到清晰的燭焰像
解:
A、B、由圖可知,物距u<v,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A正確;
C、將蠟燭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線處,此時物距增大,像減小,像距減小,光屏應向左移動,故C錯誤;
D、由圖可知,像距v>2f,2f>u>f,所以20cm>f>12.5cm,當將蠟燭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線處,此時物距u=10cm<f,焦點內光屏上不成像,保持凸透鏡不動,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它上面都得不到清晰的蠟燭像,故D正確.
故選AD.
例5:如圖所示,MN是凸透鏡的主光軸,P、Q、S是在主光軸上的三個位置,把一物點放在P處,像成在Q處,把物放在Q處,凸透鏡位置不變,像成在S處,則可判斷凸透鏡的位置在( ?。?/p>

A.P的左邊
B.PQ之間
C.QS之間
D.S的右邊
解:當U>f時,物距減小,像距變大像變大.圓柱體的左邊在2f處,所成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圓柱體的右邊在f和2f之間,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且右邊的像距比左邊的像距遠.故選B.
例6:如圖所示,使用凸透鏡觀察書上的字,得到了倒立放大的實像,那么以下哪個圖是這種現象的成像原理

A

B

C

D

解:圖中所成的像為倒立、放大的實像,則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因此C圖符合這一原理.故選C.
例7:如圖所示,AA′為凸透鏡的主光軸,S′為物體S經過凸透鏡所成的像,請找到焦點的位置

小明說,找到S關于AA′的對稱點S″,連接S″S′,與AA′的交點,即是凸透鏡的焦點之一。
解:
連接物像的端點A、A′并延長與主光軸交于O點,O點為凸透鏡的光心,過O點垂直主光軸作出凸透鏡;從A點平行于主光軸作一條入射光線,交與凸透鏡與E點,連接A′E并延長交于主光軸F點,F點為凸透鏡的一個焦點,EF為入射光線AE的折射光線,在凸透鏡的左側對稱的作出另一焦點F,如圖

答案: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