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青年當皇帝都沒好下場,梁元帝蕭繹,文章、書法、繪畫三絕
荼毒南朝百年穩(wěn)定局面的侯景,最終被陳霸先和王僧辯剿滅,侯景死后被腌成臘肉供健康城的百姓分食掉,而剩下的問題還有很多。
包括陳霸先在內(nèi)的將領(lǐng)們,帶兵打平定侯景之亂可不是道德高尚盡義務(wù),他們最關(guān)心的就是接下來南朝這塊權(quán)力蛋糕的分配問題。
老大無可爭議是蕭繹,老二有點爭議分別是王僧辯和陳霸先。由兩位將領(lǐng)帶頭,聯(lián)合推舉蕭繹坐上了南梁的皇位。

蕭繹排行老七,如果沒有侯景之亂,掰著手指頭算這個皇位估計也輪不到他。所以在之前四十多年的成長道路上,蕭繹更多地是選擇做一個文人,而且文化程度很高。
他的著作《金樓子》是研究南梁文化的重要典籍,而這本書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不但寫書厲害,畫畫也是一把好手,留下很多南朝時期的經(jīng)典畫作。

歷史多次向我們證明,一個有特殊才藝的人并不太適合做皇帝,比如以書法著稱的宋徽宗,還有以木匠活聞名的明熹宗,以及以詩詞聞名的南唐后主李煜。

何況蕭繹還是一個藝術(shù)成就和思想品德成反比的家伙。蕭繹專門著書論述應(yīng)如何行孝道,可等天下大亂之后,他的所作所為既不符合孝道也很不地道。當年蕭衍被困臺城,蕭繹就眼看著老爹被餓死,他都不曾伸出援手,而是靜觀其變。更狠的是誰想去幫老爹解圍,他就出兵揍誰,趁亂還殺掉了對他登基有威脅的兄弟蕭詧,侄子蕭譽、蕭圓照、蕭圓正,孫子蕭棟等若干自家人。

為了穩(wěn)妥地坐上皇位,蕭繹還尋求西魏的支持,向西魏稱臣,面子、節(jié)操什么的都不要了。等他登基之后,不但翻臉不認人,還要求西魏退還自己之前送出去的南梁土地。如此恬不知恥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自量力,蕭繹在作死的路上是越走越遠。
西魏當家的是大名鼎鼎的宇文泰。原本宇文泰胸懷寬廣,遇事也很沉得住氣,但對蕭繹,宇文泰只忍了兩年。

承圣三年,應(yīng)蕭詧的邀請,宇文泰派宇文護、于謹、楊忠等人南下江陵,收拾不聽話的蕭繹。這一仗蕭繹戰(zhàn)敗后被處死,他的腦袋也成了升官發(fā)財?shù)臉s譽軍功。
在西魏攻入江陵的最后一刻,蕭繹下令燒毀了宮中藏書十四萬卷。這是非常過分且不負責任的歷史行為,古代的書籍都十分珍貴,尤其在活字印刷術(shù)發(fā)明之前,大部分的書都是手寫的,所以很多藏書都是孤本。

蕭繹的死讓原本就風(fēng)雨飄搖的南梁政局再次跌宕起伏起來,在蕭繹死后,南朝的命運又會走向何方呢,請看下期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