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匈帝國的帝國和皇家龍騎兵
本文為資料轉(zhuǎn)載,我僅作為翻譯。

1867年至1914年,帝國和皇家龍騎兵(德語:k.u.k.Dragoner)與匈牙利驃騎兵(Hussars)和烏蘭(Uhlans)騎兵(烏蘭人是立陶宛化的韃靼人,他們在立陶宛大公國時期、波蘭立陶宛聯(lián)邦時期都組建過專門的騎兵部隊。奧匈帝國的烏蘭騎兵也稱為輕騎兵,由波蘭人或魯塞尼亞人(烏克蘭人)構(gòu)成)一起組成了奧匈軍隊的騎兵。


1867年后,奧匈帝國實際上同時擁有三支軍隊。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獨特的情況,是因為在普奧戰(zhàn)爭中失利削弱了君主制,因此實際上在1867年3月15日的所謂妥協(xié)中保證了匈牙利王國的自治。這導(dǎo)致匈牙利王國的那一半立即開始建立自己的軍隊:匈牙利皇家陸軍(匈牙利語:Magyar Királyi Honvédség)。作為回應(yīng),奧地利帝國的那一半也開始建立自己的軍隊,帝國皇家陸軍。因此,這兩支新部隊與代表整個帝國的共同軍隊(聯(lián)合部隊,Gemeinsame Armee)并肩存在。
然而,與驃騎兵和烏蘭騎兵不同的是,兩個陸戰(zhàn)隊中都沒有龍騎兵部隊。
組織結(jié)構(gòu)
共同軍隊有15個龍騎兵團。根據(jù)傳統(tǒng),龍騎兵從帝國的德語和捷克語地區(qū)招募大部分士兵。這些團都駐扎在帝國的內(nèi)萊塔尼亞部分。
皇家騎兵團和皇家騎兵團各由2個師(營)組成,每個師(營)由3個中隊(Eskadrone)組成
帝國和皇家龍騎兵

薩克森國王 弗雷德里克·奧古斯都

第九龍騎兵團團長

陸軍元帥 歐根親王


?第1波西米亞龍騎兵團(弗朗茨一世皇帝自己的)(波西米亞龍騎兵團“皇帝弗朗茨一世”編號為第1號)
?第2波西米亞龍騎兵團(帕爾伯爵)(波西米亞龍騎兵團“帕爾伯爵”第2號)
?第3下奧地利龍騎兵團(薩克森國王弗雷德里克·奧古斯都)(下奧龍騎兵團“弗里德里?!W古斯特薩克森國王”第3號)
?第4上奧地利和薩爾茨堡龍騎兵團(斐迪南皇帝自己的)(上奧地利薩爾茨堡龍騎兵團“皇帝·斐迪南一世”第4號)
?第5斯泰利安龍騎兵、卡林蒂安龍騎兵和卡尼奧蘭龍騎兵團(尼古拉一世,俄羅斯自己的皇帝) (斯泰里安·卡林蒂安·克萊爾龍軍團“尼古拉一世·俄羅斯沙皇”第5號)
?第6摩拉維亞龍騎兵團(弗雷德里克·弗朗茨,梅克倫堡-施沃林大公爵)(摩拉維亞龍騎兵團“弗雷德里克·弗朗茨四世梅克倫堡-施沃林大公爵”第6號)
?第7波西米亞龍騎兵團(洛林公爵)(波西米亞龍騎兵團“洛林公爵”第7號)
?第8波西米亞龍騎兵團(蒙特庫科利伯爵)(波西米亞龍騎兵團“格拉夫 蒙特庫科利”第8號)
?第9加利西亞和布科維納龍騎兵團(阿爾伯特大公)(加利西亞和布科維納龍騎兵團“阿爾布雷希特大公”第9號)
?第10波西米亞龍騎兵團(列支敦士登親王)(波西米亞龍騎兵團“列支敦士登親王”第10號)
?第11摩拉維亞龍騎兵團(皇帝自己的)(摩拉維亞龍騎兵團“皇帝”第11號)
?第12波西米亞龍騎兵團(尼古拉·尼古拉維奇,俄羅斯大王子)
?第13波西米亞龍騎兵團(歐根,薩伏伊親王)(波西米亞龍騎兵團“歐根薩伏伊親王”第13號)
?第14波西米亞龍騎兵團(溫迪施·格雷茨親王)(波西米亞龍騎兵團“溫迪施·格雷茨親王”第14號)
?第15下奧地利州和摩拉維亞龍騎兵團(約瑟夫大公)(下奧地利州摩拉維亞龍騎兵團“約瑟夫大公”第15號)
來源
?k.u.k. 戰(zhàn)爭部 ?k.u.k 軍隊的混亂和分類, ?k.u.k. 海軍, der k.k. Landwehr 和?der k.u. Landwehr“ in: Seidels 的軍隊計劃- 編輯: Seidel & Sohn, 維也納, 1914
?k.u.k. 戰(zhàn)爭部 ?k.u.k. 軍隊以下各項的調(diào)整要求, the k.k. Landwehr, the k.u. Landwehr, 聯(lián)系機構(gòu)和軍官團“, 維也納, 1911? ? ? ? ? ? ? ? ? ? ? ? ? ??格倫·杰維森,約格·施泰納:1848-1918年的奧匈帝國陸軍
原文
- k.u.k. Kriegsministerium??Dislokation and Einteilung of the k.u.k Heeres, der k.u.k. Kriegsmarine, der k.k. Landwehr and der k.u. Landwehr“ in: Seidels kleines Armeeschema - Herausg.: Seidel & Sohn, Vienna, 1914
- ?k.u.k. Kriegsministerium ?Adjustierungsvorschrift für the k.u.k. Heer, the k.k. Landwehr, the k.u. Landwehr, the verbundenen Einrichtungen and the Korps der Milit?rbeamten“, Vienna, 1911
- Glenn Jewison, J?rg C. Steiner:?The Austro-Hungarian Land Forces 1848-1918
文學(xué)
?約翰·C·奧爾梅爾·貝克,埃里克·萊辛:奧匈帝國軍人。1848-1918.出版商貝塔斯曼,慕尼黑,1974,ISBN 3-570-07287-8
?維也納軍事史博物館的奧匈軍隊?1895 年的軍隊著作-利奧波德·斯托克·維拉格,格拉茨,1997
?k.u.k.?戰(zhàn)爭部??k.u.k 軍隊的混亂和分類,??k.u.k. 海軍,?der k.k. Landwehr 和?der k.u. Landwehr“ in:?Seidels 的軍隊計劃- 編輯:?Seidel & Sohn, 維也納, 1914
原文
- Johann C. Allmayer-Beck, Erich Lessing:?The K.u.k. Armee. 1848-1918. Verlag Bertelsmann, Munich, 1974,?ISBN?3-570-07287-8.
- The k.u.k. Heer im Jahre 1895?Schriften of the Heeresgeschichtlichen Museums in Wien - Leopold Stocker Verlag, Graz, 1997
- k.u.k. Kriegsministerium??Dislokation and Einteilung of the k.u.k Heeres, der k.u.k. Kriegsmarine, der k.k. Landwehr and der k.u. Landwehr“ in: Seidels kleines Armeeschema - Herausg.: Seidel & Sohn Vienna, 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