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被農民起義推翻了,清朝為什么沒有被太平天國起義推翻?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大一統(tǒng)王朝,在晚期遇上了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卻并沒有被直接推翻,這是為什么呢,今天貧道來說說。
首先清朝沒有被農民起義直接推翻是很正常的事情。像漢之黃巾起義、唐之黃巢起義、元之紅巾軍起義都沒有直接推翻王朝的統(tǒng)治。
當然還有一點的不同之處在于,像東漢的黃巾起義導致了中央朝廷的式微無力維護統(tǒng)治,地方勢力的崛起,最后釀成了東漢末年分三國。唐朝的黃巾起義使本來藩鎮(zhèn)割據不嚴重的唐王朝中央軍隊消耗殆盡,使藩鎮(zhèn)勢力進一步增大,唐朝的天子成為藩鎮(zhèn)任意欺辱的對象,最后唐朝亡于藩鎮(zhèn)中的朱溫之手。元朝的紅巾軍起義拉開了元末亂世,極大消耗了元朝的勢力,使朱元璋最后亡元。這些王朝雖然沒有被農民起義推翻,但屬于間接在不久后被農民起義亡國。
清朝遇上了規(guī)模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卻并沒有因此喪失統(tǒng)治不久后亡國,反而又延續(xù)了48年近半個世紀之久。
也就是說其他王朝的農民起義,要么像明朝這樣被直接推翻,要么像漢唐元這般被間接推翻。但清朝卻并不屬于這兩種情況,那么這是為什么呢,貧道來說說。
清朝在鎮(zhèn)壓太平天國起義以后,為何沒有因此不久亡國,一是在于但是西方列強環(huán)繞的局面導致。二是在于清庭慈禧太后的統(tǒng)治手腕極其高明的結果。
先說說西方列強的原因。
晚清是喪權辱國的時代,被西方列強打的咸豐跑熱河慈禧光緒跑西安,割地賠款更是無數。
但正所謂任何事情都有利弊,雖然西方列強對于清朝的弊很大,但是客觀上也維護了清朝的統(tǒng)治。首先清朝為了維護統(tǒng)治對于西方列強的割地賠款要求基本上都有求必應,類似于今天的代理商一般來壓榨中國,所以西方列強對于這種情況很滿意。像太平天國被平定以后,曾國藩的湘軍一家獨大,但是并沒有造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顧忌西方列強的原因,害怕西方列強幫助清朝或者趁火打劫,所以沒有造反,以這個方面來看,西方列強也算是維護了一次清朝的統(tǒng)治。
再說說慈禧太后的政治手腕原因。
1864年太平天國被平定以后,次年僧格林沁被捻軍擊殺,意味著忠于中央朝廷的精銳軍隊在歷次戰(zhàn)爭中消磨殆盡,就剩下中看不中用的八旗和綠營軍隊了。
漢人曾國藩的湘軍正式一家獨大,這就意味著地方勢力的做大,中央朝廷的式微。但慈禧太后很聰明,明白堵不如疏的道理,反而開始重用漢人中的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等人,并利用爐火純青的權謀之術,分化打壓漢人大臣,使其并非是鐵板一塊,才維系住了清庭的統(tǒng)治地位。
就這樣其實太平天國之后,清朝地方勢力做大,有可能很快間接推翻清朝。但是因為有西方列強的因素和慈禧太后的存在,所以清朝別說并沒有被直接推翻,就是都沒有被間接推翻。

喜歡這篇文章的轉發(fā)和點個贊長按5秒給個三連,順便關注天天,關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壽百,年入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