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無人機航母?伊朗意欲何為?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受俄烏沖突持續(xù)影響,無人機的突出作用得到充分展現(xiàn),再次引發(fā)外界高度關注。在此期間,一款來自伊朗的無人機顯得很扎眼,它就是綽號為“飛天小摩托”的沙赫德-136無人機。

雖然常年遭受制裁,但伊朗卻通過各種手段打造了自身無人機產(chǎn)業(yè),風頭甚至超過軍事強國俄羅斯。即便如此,伊朗仍沒有放棄繼續(xù)專研的計劃。近日,美國媒體曝光伊朗正加緊改裝貨輪,以試圖打造無人機航母。若得到證實的話,伊朗將是全球首個擁有該裝備的國家。

其實,伊朗很早就有以貨船改裝軍用船的做法,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對美軍遠征移動基地船的經(jīng)驗所得,比如“劉易斯·普勒爾”號就是一個重要參考。

據(jù)悉,伊朗首艘服役的改裝船為“沙赫德·魯達基”號,該船以“銀河F”號貨輪為基礎而改造,長寬分別達到150米和22米。通過不斷地改裝,該船不僅能搭載無人機,而且還可以裝載防空導彈等各式武器裝備。到了2021年初,另一艘叫“莫克蘭”號的基地船又服役了。該船是在油輪基礎上改造而成的,長寬分別達到229.6米和42米,擁有12.1萬噸的最大排水量和14.5節(jié)的最快航速。此后,伊朗海軍迅速將“莫克蘭”號投入多項具體行動之中,比如執(zhí)行在阿曼灣的軍演等等。

而在去年,伊朗又改裝完成一艘基地船,這就是“沙赫德·馬赫達”號。通過各種細節(jié)獲悉,“沙赫德·馬赫達”號長寬分別為240.2米和32.2米,擁有4.2萬噸的排水量和15節(jié)的最快航速。

為了改造成航母,伊朗需要做大量工作,比如大幅變動船體構造,加固船體以增加抵抗力,加裝預警等各類系統(tǒng)裝置,全面升級動力系統(tǒng)。上述各項升級或改進,對于伊朗而言都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基于無人機的特殊性等方面綜合考量,這艘船應該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軍用船。從多方面細節(jié)來看,“沙赫德·馬赫達”號將能執(zhí)行預警、反潛等多種戰(zhàn)術任務,最多可搭載50架艦載機。在美軍方看來,該船最快會在今年底下水,并在經(jīng)過檢驗后服役。

對于伊朗改裝這艘船,外界充滿疑惑和猜測,因為從伊朗現(xiàn)有情況來看,這不僅沒有多大用途,而且還顯得徒勞無功。對此有分析認為,這應該與伊朗想要增加無人機海上作戰(zhàn)優(yōu)勢有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