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名臣官職變遷一覽(曹魏篇)
事先說明:因為一個人同時擔(dān)任多個職務(wù)是很常見的,但官職的變遷往往不是同步進行的。例如夏侯惇,他在擔(dān)任折沖校尉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陳留和濟陰的太守了,升任建武將軍后依舊兼領(lǐng)這兩個太守。如果同時寫的話,會出現(xiàn)“折沖校尉領(lǐng)陳留、濟陰太守”、“建武將軍領(lǐng)陳留、濟陰太守”這種冗余的表述。因此,本檔案對于一個人同時擔(dān)任多個職務(wù),不方便敘述的時候,會進行區(qū)分:把將軍、校尉這種官職列為“軍職”;丞相、司徒等列為“文職”;太守、州牧這種地方職務(wù)列為“地職”。并且會在最后列出他的最高職務(wù)和去世前職務(wù)。
(1)夏侯惇:
軍職:裨將-司馬-折沖校尉-建武將軍-伏波將軍-大將軍。
地職:東郡太守-陳留、濟陰太守-河南尹。
去世前職務(wù):大將軍。
(2)夏侯淵:別部司馬-騎都從尉-陳留、穎川太守-督軍校尉(代理)-典軍校尉-領(lǐng)軍(代理)-征西護軍(代理)-護軍將軍(代理)-都護將軍(代理)-征西將軍(假節(jié))。
(3)曹仁:別部司馬代理厲鋒校尉-廣陽太守(未上任)-議郎-征南將軍(代理)-安西將軍(代理)-征南將軍(代理)-征南將軍-車騎將軍(都督荊、揚、益州諸軍事)-大將軍-大司馬。
(4)曹洪:鷹揚校尉-揚武中郎將-厲鋒將軍-都護將軍-衛(wèi)將軍-驃騎將軍-后將軍。
(5)張遼:郡吏-從事-騎都尉-魯相-中郎將-裨將軍-中堅獎金(代理)-蕩寇將軍-征東將軍-前將軍。
(6)樂進:司馬(代理)-陷陣都尉-討寇校尉-游擊將軍-折沖將軍-右將軍-衛(wèi)尉(追贈)。
(7)于禁:軍司馬-陷陣都尉-平虜校尉-偏將軍-虎威將軍-左將軍(持節(jié)鉞)-安遠將軍。
(8)張郃:軍司馬-校尉-寧國中郎將-偏將軍-平狄將軍-蕩寇將軍-左將軍-征西車騎將軍。
(9)徐晃:騎都尉-裨將軍-偏將軍-橫野將軍-平寇將軍-右將軍。
(10)荀彧:守宮令-司馬-侍中兼尚書令-太尉(追贈)。
(11)荀攸:黃門侍郎-任城相(未上任)-蜀郡太守(未上任)-汝南太守-尚書-中軍師-尚書令。
(12)程昱:壽張令-尚書-東中郎將領(lǐng)濟陰太守(都督兗州事)-振威將軍-奮武將軍-衛(wèi)尉-車騎將軍(追贈)。
(13)郭嘉:司空軍師祭酒。
(14)曹純:黃門侍郎-議郎參司空軍事。
(15)典韋:司馬-都尉-校尉。
(16)許褚:都尉-校尉-武衛(wèi)中郎將-武衛(wèi)將軍(總督中軍禁兵)。
(17)賈詡:太尉緣兼平津都尉-討虜校尉-左馮翊-尚書-光祿大夫-執(zhí)金吾-冀州牧參司空軍事-太中大夫-太尉。
(18)李典:穎陰令-中郎將-離狐太守-裨將軍-捕虜將軍-破虜將軍。
(19)鐘繇:尚書郎-陽陵令-廷尉正-黃門侍郎-御史中丞-侍中-尚書仆射-司隸校尉(持節(jié)都關(guān)中諸軍事)-前軍師-大理-魏相-大理-廷尉-太尉-太傅。
(20)王朗:菑丘長-徐州治中從事-會稽太守-諫議大夫參司空軍事-軍祭酒領(lǐng)魏郡太守-少府-奉常-大理-御史大夫-司空-司徒。
(21)華歆:郎中-尚書郎-下圭令(未上任)-太傅緣屬-豫章太守-議郎參司空軍事-尚書-侍中-御使大夫-相國(魏)-司徒-太尉。
(22)蔣濟:楚國計吏-揚州別駕-丹陽太守-揚州別駕-丞相主簿兼西曹屬-相國長史-東中郎將-散騎常侍-東中郎將-尚書-中護軍-護軍將軍兼散騎常侍-領(lǐng)軍將軍-太尉。
(23)司馬懿:文學(xué)緣-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丞相主簿-太子中庶子-軍司馬-尚書-督軍兼御史中丞-侍中兼尚書右仆射-撫軍兼給事中(同時開始假節(jié)并錄尚書事)-驃騎將軍(督荊、豫州諸軍事)-大將軍兼大都督(假黃鉞)-太傅。
(24)曹休:
軍職:騎都尉(參曹洪軍)-中領(lǐng)軍-領(lǐng)軍將軍-鎮(zhèn)南將軍(假節(jié),都督諸軍事)-征東將軍-征東大將軍-大司馬。
地職:揚州刺史-揚州牧。
去世前職務(wù):大司馬領(lǐng)揚州牧。
(25)曹真:偏將軍-中堅將軍-中領(lǐng)軍-鎮(zhèn)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上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假節(jié)鉞)-中軍大將軍加給事中-大將軍-大司馬。
(26)夏侯尚:軍司馬-五官中郎將文學(xué)-黃門侍郎-散騎常侍-中領(lǐng)軍-征南將軍領(lǐng)荊州刺史(假節(jié)都督南方諸軍事)-征南大將軍。
(27)陳群:豫州別駕-除任令(未上任)-蕭令-贊令-長平令-司徒掾-治書侍御史-丞相參軍-御史中丞-侍中領(lǐng)中領(lǐng)軍-鎮(zhèn)軍大將軍領(lǐng)中護軍錄尚書事-司空錄尚書事。
(28)劉放:參司空軍-主簿記室-郃陽令-祋祤令-贊令-秘書郎-左丞-秘書令-中書監(jiān)加給事中-光祿大夫領(lǐng)中書監(jiān)加侍中-左光祿大夫領(lǐng)中書監(jiān)-驃騎將軍領(lǐng)中書監(jiān)。
(29)孫資:秘書郎-右丞-中書令加給事中-光祿大夫加侍中領(lǐng)中書令-右光祿大夫領(lǐng)中書令-衛(wèi)將軍領(lǐng)中書令-驃騎將軍加侍中。
(30)賈逵:河?xùn)|郡吏-絳邑令-繩池令-司徒緣屬-議郎參司隸校尉軍-弘農(nóng)太守-丞相主簿-諫議大夫-鄴令-魏郡太守-丞相主簿祭酒-豫州刺史-建威將軍領(lǐng)豫州刺史。
(31)滿寵:督郵-高平令(代理)-兗州從事-許令-汝南太守-奮威將軍(駐守當陽)-奮威將軍領(lǐng)汝南太守-揚武將軍-伏波將軍(駐守新野)-前將軍(開始假節(jié)鉞) -前將軍代理都督揚州諸軍事-征東將軍-太尉。
(32)王凌:
文職:驍騎將軍主簿-丞相緣屬-散騎常侍-司空(仍負責(zé)江淮軍政)。
地職:干長-中山太守-兗州刺史-青州刺史-揚州刺史-豫州刺史
軍職:建武將軍-征東將軍(假節(jié),都督揚州諸軍事)-車騎將軍。
去世前職務(wù):司空。
(33)毌丘儉:平原侯文學(xué)緣-尚書郎-羽林監(jiān)-洛陽典農(nóng)中郎將-荊州刺史(鎮(zhèn)守襄陽)-度遼將軍領(lǐng)幽州刺史護烏桓校尉(開始持節(jié))-左將軍領(lǐng)豫州刺史-鎮(zhèn)南將軍監(jiān)豫州諸軍事-鎮(zhèn)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鎮(zhèn)東大將軍。
(34)諸葛誕:尚書郎-榮陽令-吏部郎-御史中丞兼尚書-昭武將軍領(lǐng)揚州刺史-鎮(zhèn)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假節(jié))-征東大將軍-司空(未上任)。
(35)杜畿:京兆功曹-鄭令-漢中府丞-司空司直-護羌校尉持節(jié)領(lǐng)西平太守(未上任)-河?xùn)|太守-尚書郎-河?xùn)|太守-司隸校尉-尚書仆射。
(36)張燕:平北將軍。
(37)常林:南和令-博陵太守-幽州刺史-五官中郎將功曹-尚書-大司農(nóng)-光祿勛太常-驃騎將軍(追贈)。
(38)和洽:丞相緣屬-侍中-郎中令-光祿勛-太常。
(39)高堂?。禾┥娇ざ洁]-丞相軍議緣-歷城侯文學(xué)-歷城相-堂陽長-平原王傅-給事中兼博士兼駙馬都尉-陳留太守-散騎常侍-侍中領(lǐng)太史令-光祿勛。
(40)曹爽:散騎侍郎-城門校尉兼散騎常侍-武衛(wèi)將軍-大將軍,假節(jié)鉞,都督中外軍事錄尚書事。
(41)袁渙:譙令(未上任)-沛南部都尉-梁相-諫議大夫兼丞相軍祭酒-郎中令代理御使大夫。
(42)臧霸:瑯琊相(管理青州、徐州)-威武將軍-鎮(zhèn)東將軍-徐州刺史-執(zhí)金吾。
(43)張范:諫議大夫-議郎參丞相軍事。
(44)涼茂:司空緣-侍御使-泰山太守-樂浪太守-魏郡太守-甘陵相-五官中郎將長史-左軍師-尚書仆射-中尉奉常-太子太傅。
(45)國淵:司空緣屬-居府長史-魏郡太守-太仆。
(46)鮑勛:丞相緣屬-太子中庶子-黃門侍郎-魏郡西部都尉-侍御使-駙馬都尉兼侍中-御史中丞。
(47)劉馥:司空緣屬-揚州刺史。
(48)文聘:江夏太守-延壽將軍-討逆將軍-后將軍。
(49)呂虔:兗州從事-襄賁校尉-泰山太守-騎都尉(仍管轄泰山郡)-裨將軍-建威將軍領(lǐng)徐州刺史。
(50)高柔:菅長-刺奸令史-丞相倉屬-尚書郎-丞相曹緣-潁川太守-法曹緣-治書侍御史-治書執(zhí)法-廷尉-太常-司空-司徒-司徒假節(jié)代理大將軍-太尉。
(51)郭淮:平原府丞-五官中郎將門下賊曹-丞相兵曹議令史-司馬-鎮(zhèn)西長史代理護羌校尉護左將軍、冠軍將軍軍-建威將軍-揚武將軍-左將軍-前將軍領(lǐng)雍州刺史-征西將軍都督雍涼軍事-車騎將軍都督雍涼軍事-大將軍(追贈)。
(52)田豫:東州令(代理)-太守長史-丞相軍謀緣-潁陰令-郎陵令-弋陽太守-南陽太守-護烏丸校尉(持節(jié))-殄夷將軍領(lǐng)汝南太守-振威將軍兼護匈奴中郎將-衛(wèi)尉-太中大夫。
(53)張魯:督義司馬-鎮(zhèn)民中郎將領(lǐng)漢寧太守-鎮(zhèn)南將軍。
(54)張繡:建忠將軍-楊武將軍-破羌將軍。
(55)鄧艾:太尉緣屬-尚書郎-振威將軍領(lǐng)兗州刺史-長水校尉代理安西將軍-安西將軍-安西將軍兼護東羌校尉(持節(jié))-征西將軍-太尉。
(56)鐘會:秘書郎-尚書郎-中書侍郎-黃門侍郎-司隸校尉-鎮(zhèn)西將軍都督中外軍事(假節(jié))-司徒。
(57)陳泰:散騎常侍-游擊將軍-振威將軍兼護匈奴中郎將領(lǐng)并州刺史(持節(jié))-尚書-奮威將軍領(lǐng)雍州刺史-征西將軍都督雍、涼軍事(假節(jié))-尚書仆射-鎮(zhèn)軍將軍都督淮北諸軍事(假節(jié))-尚書左仆射-司空(追贈)。
(58)辛毗:議郎兼侍中-侍中(魏)兼丞相長史(漢)-侍中-大將軍軍師-侍中-衛(wèi)尉。
(59)龐德:州從事-校尉-立義將軍。
(60)陳登:東陽長-徐州典農(nóng)校尉-廣陵太守-伏波將軍領(lǐng)廣陵太守-東郡太守。
(61)邴原:司空緣-丞相征事-五官中郎將長史。
(62)崔琰:騎都尉-冀州別駕從事史-東西曹緣屬征事-尚書-中尉。
(63)徐邈:丞相軍謀緣-奉高令-東曹議令史-尚書郎-隴西太守-安南太守-譙相-平陽太守-安平太守-潁川典農(nóng)中郎將-撫軍大將軍軍師-護羌校尉領(lǐng)涼州刺史(使持節(jié))-大司農(nóng)-司隸校尉-光祿大夫。
(64)胡質(zhì):頓丘令-丞相東曹議令史-州治中-丞相屬-吏部郎-常山太守-東莞太守-振威將軍領(lǐng)荊州刺史-征東將軍都督青、徐諸軍事(假節(jié))。
(65)王昶:太子文學(xué)-中庶子-散騎常侍-洛陽典農(nóng)-兗州刺史-楊烈將軍領(lǐng)兗州刺史-徐州刺史-征南將軍都督荊、豫諸軍事(持節(jié))-征南大將軍-驃騎將軍-司空都督諸軍。
(66)王基:東萊郡吏-郎中-青州別駕-秘書郎-中書侍郎-安平太守-從事中郎-安豐太守-討寇將軍-河南尹-楊烈將軍領(lǐng)荊州刺史-監(jiān)軍(代理)假節(jié),統(tǒng)領(lǐng)許昌軍隊-豫州刺史代理鎮(zhèn)東將軍,都督揚、豫軍事-征南將軍都督荊州軍事-司空(追贈)。
(67)孫禮:司空軍謀緣-河間郡丞-榮陽都尉-山陽太守-平原太守-平昌太守-瑯琊太守-陽平太守-尚書-大將軍長史兼散騎常侍-伏波將軍領(lǐng)揚州刺史-少府-荊州刺史-冀州牧-城門校尉-振威將軍兼護匈奴中郎將領(lǐng)并州刺史(持節(jié))-司隸校尉-司空。
(68)王觀:丞相文學(xué)緣-高唐令-陽泉令-酂令-任令-尚書郎-廷尉監(jiān)-南陽太守-涿郡太守-治書侍御史-從事中郎-尚書-河南尹-少府-太仆-尚書兼駙馬都尉-光祿大夫-右仆射-司空。
(69)崔林:鄔長-冀州主簿-冀州別駕兼丞相緣屬-御史中丞-尚書-幽州刺史-河間太守-大鴻臚-光祿勛兼司隸校尉-司空。
(70)牽招:冀州從事,統(tǒng)領(lǐng)烏丸突騎-護烏丸校尉-中護軍-平虜校尉-護鮮卑校尉-右中郎將-雁門太守。
(71)傅嘏:司空緣屬-尚書郎-黃門侍郎-榮陽太守-從事中郎-河南尹-尚書-尚書仆射。
(72)杜襲:西鄂長-議郎-丞相軍祭酒-侍中-丞相長史-駙馬都尉都督漢中軍事-留府長史-尚書-大將軍軍師-太中大夫-少府(追贈)。
(73)趙儼:朗陵長-司空緣屬主簿-都督護軍兼章陵太守-丞相主簿-扶風(fēng)太守-關(guān)中護軍-議郎參征南將軍軍-侍中-駙馬都尉兼河?xùn)|太守兼典農(nóng)中郎將-征東大將軍軍師-度支中郎將-尚書-征東將軍軍師-假節(jié)都督荊州諸軍事(未上任)-尚書都督豫州軍事-大司馬軍師-大司農(nóng)-大司農(nóng)都督雍、涼諸軍事(假節(jié))-征蜀將軍-征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驃騎將軍-司空。
(74)楊俊:曲梁長-丞相緣屬-安陵令-南陽太守-征南將軍軍師-中尉-平原太守。
(75)司馬師:散騎常侍-中護軍-衛(wèi)將軍-撫軍大將軍-大將軍。
(76)司馬昭:洛陽典農(nóng)中郎將-散騎常侍-征蜀將軍-議郎-安西將軍(持節(jié))-鎮(zhèn)東將軍(持節(jié))-鎮(zhèn)東將軍都督淮北諸軍事-鎮(zhèn)東都督-衛(wèi)將軍-大都督-相國。
(77)桓階:郡功曹史-尚書郎-丞相主簿-趙郡太守-虎賁中郎將侍中-尚書令兼侍中-太常。
(78)陳矯:廣陵郡功曹-司空緣屬-相令-征南將軍長史-彭城太守-樂陵太守-魏郡西部都尉-魏郡太守-丞相長史-丞相西曹屬-尚書-尚書令-侍中兼光祿大夫-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