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導師指導的情況下,如何驗證科研idea的可行性與創(chuàng)新性?
一般來說,我們判斷自己的選題是否可做,會從合理性和創(chuàng)新性兩個方向出發(fā)去做驗證,那具體怎么做?要從哪些方面去做驗證呢?
1、定題創(chuàng)新性分析
創(chuàng)新性的檢查比較簡單,大量搜索論文,別人沒做過,而你的工作是基于前人的工作,那就有可創(chuàng)新性。
創(chuàng)新性分析,要從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分析報告三方面出發(fā)去做分析


什么樣的題目是有創(chuàng)新性的?

什么樣的題目不具備創(chuàng)新性?

2、定題的合理性分析(合理性)
如果有相關的論文,應該已經有人嘗試了,但是后來又銷聲匿跡的,那說明idea可以,不過可行性渺茫。
沒有相關的論文,那就做做看。
科研本來就是需要不停嘗試的,試錯是科研的常態(tài)。有好多科學研究經過幾十年,上億的投入,發(fā)現(xiàn)不可行。在早期,除非有明顯的不可行性,不然就該冒險嘗試。
具體分享我們跟著以下步驟做:
讀題目:是否通暢合理

看內容:內容中是否有題目中的關鍵詞研究

怎么判斷研究是否合理?
是否表達

表達是否特異

通路是否合理

互作是否合理

預判調控趨勢

以上,就是對于定題可行性分析和創(chuàng)新性分析的詳細步驟,如果對這個內容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學習今天分享的這套課程,這是我在第一次接觸科研課題的時候,學的一個基礎課程,方法論和案例實操都有,希望能對大家有用!

還有我們在定題之后,最重要的實驗設計,這里也有視頻課程!

需要的同學可以在科研根號三公眾號回復關鍵詞“課題12458”下載課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