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愛理論讓很多青少年憎恨父母?
缺愛理論讓很多青少年憎恨父母? 剛看了一個北京知名專家的視頻,還以為有什么高見,還是說抑郁癥的原因是缺愛,是超期遭受暴力導致的。接觸過很多抑郁癥孩子的家長,他們說,自從有了孩子,自己把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出了問題,專家卻說孩子缺愛,真不知道我們缺什么。 缺愛理論在咨詢中常見到,咨詢師和孩子探討童年經歷,分析有癥狀是因為早年創(chuàng)傷,是缺愛,這樣咨詢,不會有效果是小事,會讓本來親子關系就不好的矛盾更加激化,孩子甚至憎恨父母,經過這樣的輔導,孩子好起來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缺愛理論,主要是弗洛伊德的觀點,他認為早年欲望沒得到滿足,長大了可能患上神經癥,如果按照他的理論,40年代、50年代出生的人,基本都會患上心理疾病,在現在的00后,生下來就6個人圍著,是不可能患上心理疾病的。 事實恰恰相反,以前的人,吃盡了苦,但患病的不多,而蜜罐里長大的孩子,到處都是小患者。足足說明,孩子出問題,不是愛太少了,而是太多了,多的像洪水一樣,把孩子淹死了。 很多家長說過,自己找心理咨詢師的時候,很多心理咨詢師說自己擅長動力學,雖然自己不懂,但覺得孩子沒有動力,希望通過咨詢讓孩子振作起來,哪知道咨詢完了就像把胎徹底扎破一樣,一點氣都沒了。 很多很多案例說明,這樣的理論根本不解決問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