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射戰(zhàn)士”華萊士不能老這么野了

一條“兩家外賣平臺銷量第一的炸雞店,華萊士、韓式炸雞有多臟”的視頻,讓無數(shù)人正打算下單點炸雞的手指微微顫抖。
又或是低頭看著剛送到手里的華萊士漢堡,不知該不該下口。
掉地上的雞肉撿起來繼續(xù)用、清洗劑滴進了油鍋里、制作雞米花時不帶口罩且咳嗽……

如果是別的連鎖企業(yè),這會估計已經(jīng)被網(wǎng)友們驚訝而憤怒的情緒淹沒了。
但出事對象變成華萊士,不少人的態(tài)度都變得微妙了起來。
一是江湖上一直流傳著“華萊士,噴射戰(zhàn)士”的傳說,如今見到后廚亂象,竟也不太意外。

二是華萊士的超低定價,讓不少網(wǎng)友心里一直留有一絲“還要什么自行車”的余地。
“都這么便宜了,也沒指望它多好?!?span id="s0sssss00s" class="bjh-br" style="">
可問題是,“沒指望它多好”也是有底線的,走進華萊士的顧客或許預料過口味平平、用料平平。
但大多數(shù)人都一定不希望,拿到的食物曾掉在有臟水的地上。
01
“吃了華萊士,變噴射戰(zhàn)士?”
幾個月前,不少人還在樂此不疲地調侃“吃了華萊士,變噴射戰(zhàn)士”的梗,開玩笑說以后便秘就吃它。
如今看到被曝光的后廚后,這個笑話頓時變得沒那么好笑了。

“噴射戰(zhàn)士”本是一款游戲的名稱,玩家們用彩墨噴來噴去。
后來,它被一群網(wǎng)友安在了華萊士頭上,以紀念自己吃過它后、與馬桶相依相偎的時光。
最初,只是小部分人吐槽自己一吃華萊士便拉肚子。
互聯(lián)網(wǎng)永遠不缺求真的勇士,他們看到帖子后立即下單、試圖對這一說法進行證偽。
一位網(wǎng)友五十分鐘前還在放話“我今天就要證明華萊士是健康早餐”。
五十分鐘后,就坐在馬桶上,傳來了“我太弱了”的投降訊號。

Vista編輯部就進行了親身嘗試,有人的確被華萊士“送上青云”,有人不動如山、啥事沒有。

“自信嘗試、最后輸給廁所”的故事太具有戲劇性,“噴射戰(zhàn)士”之名越傳越廣,進行“華萊士考試”的人也越來越多。
噴射戰(zhàn)士們的傳奇故事,逐漸被發(fā)揚光大。
有戰(zhàn)士在嘗過七八家、不同產(chǎn)品后,總結出了個人的“噴射名單”。
“炸整雞,噴;烤整雞,不噴;雞肉卷,薛定諤的噴,我愿稱之為華萊士雙縫實驗?!?span id="s0sssss00s" class="bjh-br" style="">

帖子下有不少網(wǎng)友反駁他的說法,表示每個人的“噴射產(chǎn)品”都不盡相同,又或是吃了后全都沒事。
唯一讓所有人達成共識的,是品控。
同一個產(chǎn)品,在不同門店吃出了不同味道,得到了不一樣的噴射結局。
這足以說明,華萊士的品控出了問題。
玩梗時,其實很多人已經(jīng)意識到了“吃完腹瀉”這事并不安全,但也沒當多大事兒。

為求結果精準,甚至有網(wǎng)友對自己的“華萊士考試”進行了詳細實驗記錄。
記錄精確到進食時間、所食產(chǎn)品、套餐搭配。
為了盡可能地篩選干擾項,還干吃了漢堡的面包,來判斷到底是肉出了問題、還是面包出了問題。

顯然,吃華萊士拉肚子是一個純粹的概率事件。
如果以外賣平臺上反饋的噴射頻率來看,這還是個小概率事件。
但問題在于,噴射概率被觸發(fā)的條件,有些過于豐富。
這邊懷疑是炸油的問題,因為吃炸雞腹瀉、烤雞不腹瀉,又被反駁稱吃了后自己都不噴射。
那邊懷疑油炸配冷飲本就容易造成腹瀉,隨即被反駁,其他品牌的漢堡配冰可樂沒出事,
最后形成了一片混戰(zhàn),生菜論、辣椒論、雞肉論、醬料論、昆蟲論……不過大多出于個人體驗,沒有數(shù)據(jù)上的支持。

有網(wǎng)友在漢堡中發(fā)現(xiàn)小蟑螂
02
華萊士出事,不是第一次
這次的曝光視頻發(fā)酵后,上海市場監(jiān)管局已經(jīng)約談了華萊士上??偛?,擬立案處罰3家門店。
華萊士也發(fā)布了致歉聲明,宣布涉事門店進行停業(yè)整頓。

然而,相似的風波與整改,對華萊士來說已不是首次。
2019年315期間,江西衛(wèi)視曝光南昌一家華萊士存在衛(wèi)生安全問題。
臥底的記者說,那家華萊士門店對“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十分謹慎,專門制定了20條“315”問答標準。
譬如,這家華萊士的進貨是南昌市紫陽大道,但要求回答是“從福州總部進貨,從貨運部提貨,不存在從南昌配送”。

記者臥底期間,因為操作不熟練夾掉了塊雞翅,店長把掉地上的雞翅撿起來、直接放進了保酥柜。
后廚整個全雞掉在污水地上,也是同樣操作。
記者問要不要扔掉或清洗,店長表示“地上又不臟”。
可樂機、操作臺上出現(xiàn)蟑螂,店長說“不要大驚小怪,抹掉就好”。
隔夜的肉餅、過期的面包仍在售賣,店長卻不以為然,“你家食品過夜不過夜,顧客怎么知道?”

店里的“315”第二條規(guī)定寫著,“統(tǒng)一炸油要三天廢棄,不可食用”。
記者卻發(fā)現(xiàn),2月27號更換的油直到3月2號還在用,顏色已變?yōu)闉鹾凇?span id="s0sssss00s" class="bjh-br" style="">
詢問廢棄的“黑油”是否要送去處理扔掉,得到的回答是賣掉,而且一桶能賣幾十元。

19年,國家市場監(jiān)督總局就發(fā)布了通報,公布各地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違法案件的處理結果。
外婆家、華萊士、西貝等多家餐廳都在榜上。
江西南昌有兩家華萊士餐廳被要求停業(yè)整頓并進行響應處罰,沒想到兩年后,華萊士又迎來了一次停業(yè)處罰的橋段。
諷刺的是,兩年前記者暗訪時,盡管自己沒有辦理健康證,卻依舊順利地被招聘為了華萊士員工。
而這次整改中,依然有網(wǎng)友在“華萊士被約談”的話題下評論透露,自己之前沒有健康證也上班了。
曾被曝光的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治。


去年12月,黃岡市黃州區(q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fā)布通報,7家華萊士連鎖餐飲店因違規(guī)采購銷售冷凍冷藏肉品,被查封調查、停業(yè)整頓。
其中正泰公寓店負責人,被處以行政拘留五日。

幾個月前在“華萊士噴射戰(zhàn)士”的討論中,食品安全始終是爭議的核心。
但由于結論只是出自網(wǎng)友們的個人體驗,大家也沒有多較真,只是調侃吃炸雞吃成了買彩票。
賭遇上了一家良心的店,賭炸雞的師傅沒有一不留神把雞翅炸黑,賭自己的腸胃足夠堅強。
天時,地利,人和。
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嚴肅較真地面對這件事,畢竟吃啥都可能拉肚子,誰也不知道華萊士的真正噴射概率高不高。
大家默契十足地,看著華萊士遠低于麥當勞等大牌餐廳的價格,對它很寬容。

在知乎關于“吃華萊士拉肚子為什么成為一個?!钡奶釂栂?,足有2.5萬贊的回答表示——
“只要便宜合法,我管它什么肉?!?span id="s0sssss00s" class="bjh-br" style="">

而另一條高贊回答也表示,“因為它便宜,而且是太便宜的那種?!?span id="s0sssss00s" class="bjh-br" style="">
并認為哪天吃壞了肚子也不會去舉報,“你只會覺得是會這樣的,而且下次還會過去”。
千言萬語化成一句——“華萊士都這么便宜,就別圖其他?!?/span>
03
便宜,真能成為一切的理由嗎?
網(wǎng)友們調侃時,有個很有意思的描述:我每次吃,每次都噴射。
“哪怕拉肚子了還要吃,因為它實在太便宜了?!?span id="s0sssss00s" class="bjh-br" style="">
在四五線小城市長大的90后印象里,華萊士就是靠低價格打天下。
最初的“123”活動,1元可樂,2元雞腿,3元漢堡,營業(yè)額翻倍地漲。
快上初中時,親戚在華萊士工作了幾個月,下班后總勸我們別去吃,說“油炸了很多遍都沒換”。
但一群小孩子還是會在去興趣班的路上,瞞著家長,一起湊二十塊錢到華萊士買雞肉卷和漢堡。
因為華萊士,是當時那個小縣城里唯一的漢堡店。
當華萊士開遍東部省份的縣城,低價炸雞無言地催生了這樣的局面:
一邊,人們欣喜于能用10塊錢,輕易滿足對電視上洋氣漢堡薯條的憧憬。
一邊,也對華萊士能提供的服務水準心知肚明。
在一些國際連鎖餐廳的標準化手冊里,除了后廚的細節(jié)規(guī)范,有的連保潔員怎么擦桌子都有規(guī)定。
而19年記者臥底華萊士時,“炸油不超過三天”被店員描述為“315”規(guī)定,為消費者節(jié)特制。
與之相對應的是,麥當勞肯德基的漢堡個頭有沒有變小,是網(wǎng)友每年都要爭論的話題。
卻不會有人較真華萊士的漢堡如何,盡管有人買到手的,是三口就沒的小漢堡。
通過壓縮店面租金、人力成本與餐品成本,華萊士一路擴張。
創(chuàng)始人華懷慶在某餐飲業(yè)座談會上分享心得,就提及了如何具體地控制成本,把華萊士進化為易于復制的模式。
在美團點評發(fā)布的《中國餐飲報告2019》中,華萊士是門店數(shù)、品牌熱搜、在線訂單量的三項第一。
這意味著,在中國餐飲業(yè),滿足更多人炸雞漢堡需求的,就是便宜、開到縣城小鎮(zhèn)的華萊士,而非店面光鮮亮麗的大牌快餐。
因此,在許多人印象里,華萊士是親民便宜的好印象,把它類比為路邊攤、街頭的蒼蠅小館。
它的確滿足了許多顧客的需求,廉價地吃一塊味道不錯的炸雞肉,也不在乎它是否夠低脂健康。
這就像是外賣店鋪中那些月銷幾千份、均價十元多的快餐店,沒人對它有精細優(yōu)質的期待。
理由相似,就賣這點錢、吃飽就得了。
有時,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這樣的亂象。
知乎的兩個高贊回答里,都在表達“吃慣了不衛(wèi)生,沒那么在意健康”,與擔心變得更衛(wèi)生、華萊士就會漲價吃不起的擔憂。

在食品監(jiān)管不夠完善的地區(qū),大家習慣了干凈衛(wèi)生=貴價,習慣了便宜就不期待衛(wèi)生,拉肚子也沒覺得過分,意識不到這是錯了、是違規(guī)。
可值得明晰的是,期待的降低也是有底線的。
對餐飲業(yè)來說,食品安全衛(wèi)生就是道德法義上的共同底線。
消費者可以因為廉價,降低對食品口感風味的期待,但卻不必在食品安全的底線上退讓。
而再親民的品牌或餐廳,也無法把價格作為使用違規(guī)食材的遮羞布。

在保證食品衛(wèi)生的前提下節(jié)約成本,這本來就是餐飲商家參與市場競爭必須遵守的邏輯。
如何以不違規(guī)、安全衛(wèi)生的途徑,去滿足顧客需求、去獲取市場競爭力,這是華萊士們需要自行思考解決的問題。
其中的矛盾不該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讓消費者去承擔衛(wèi)生安全的代價。
影響力上已然成為“國民品牌”的華萊士,總該承擔起食品安全衛(wèi)生的責任。
再親民便宜,食品衛(wèi)生也是不可讓渡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