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熒屏 | “篩”酒不是“曬”酒
◎?

?2023年央視元宵晚會曲藝節(jié)目《新花好月圓夜》中,岳云鵬有句唱詞是:“四世同堂把酒兒曬。”(字幕同步顯示)這里的“曬”應是“篩”。
篩,本指一種竹絲或金屬絲等編制成的器具,多小孔,用以分離粗細顆粒,漏細留粗。我國古代制酒,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以釀造酒為主。這樣的酒,酒液和酒糟通常是混在一起的。為了把酒液分離出來,人們通常用桶形的竹篩在酒糟上按壓出一個“坑”,酒便會“滲”到篩中。這種把酒與酒糟分離開來的過程稱為“篩酒”。
把酒糟篩濾掉的酒里仍會殘留一些糟渣,因而,古時酒肆在把酒端給顧客飲用前,會把酒水再過濾一兩遍。另外,古人飲酒有把酒稍微加熱的習慣。加熱會使酒中沸點較低的甲醇、乙醛等物質(zhì)揮發(fā),口感更好。然后,就可以給客人斟酒了。
漢語在實際應用中常常有詞義泛化的現(xiàn)象。詞義泛化是指某個詞語本來專指某種特定的事物或現(xiàn)象,后來可以泛指相關(guān)的多個事物或現(xiàn)象。篩酒、加熱酒、斟酒,這一系列動作是先后連續(xù)的。由于人們口頭語言的慣性使然,“篩”在本義外,又有了加熱酒和斟酒、倒酒的意思。如《水滸傳》:“武松道:‘不要小盞兒吃,大碗篩來,只斟三碗。’”
《新花好月圓夜》這個節(jié)目唱的是元宵佳節(jié),一家人齊聚一堂開懷暢飲。這里用“篩”是妥帖的?!皶瘛庇衅貢?、曬干、照耀等義,“曬”酒說不通。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3年第4期《追蹤熒屏》欄目。)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