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萬買GLE的車主注意了,全新奔馳GLC上市,40萬售價軸距僅差18mm
有一個現(xiàn)象很有意思,那就是合資品牌的車型,都要比進口車的軸距要長,只要加長就有競爭力,就是這么的簡單粗暴,但帶來的效果確實很出色。

提升軸距就能獲得更好的后排乘坐空間,就能夠讓消費者認可,什么馬力,什么操控那都是次要的,乘坐的舒服才是主要的,而這對于企業(yè)來說也是非常有效的,不需要費盡心思的去提升技術(shù),費力還有可能不討好。

奧迪的A4L的軸距就是一代更比一代長,最新的2022款的奧迪A4L的軸距已經(jīng)達到了2908mm,比最新一代的寶馬3系的2851mm還要長。不過我查了一下,寶馬3系的軸距貌似比上幾代變短了很多啊。
相比于標準軸車型,軸距加長型車型,在理論上來說,安全性和操控性都是要更弱一些的,安全和操控還是進口的標軸車型的狀態(tài)更佳,但沒辦法啊,國內(nèi)吃香的還是長軸車型。
這里就要說到我們今天的主角,全新奔馳GLC,更長的軸距帶來了更好的空間表現(xiàn)。

全新奔馳GLC的軸距達到了2977mm。車身尺寸為4826*1890*1714mm,比上一代更大了。和奧迪Q7的2996mm,只差了19mm,加長后的奔馳GLC要比同屬競品的奧迪Q5L的2907mm和寶馬X3的2864mm要更有優(yōu)勢。
3000mm一直是中型SUV跨越中大型SUV的一個標志,但為什么就是造車企業(yè)就是跨不過去呢?難道是他們做不到嗎?其實不是的,中型SUV和中大型SUV你別看只差了一個字,但他們的標準和要求卻有著巨大的區(qū)別,強行提升軸距,只會帶來車輛安全性和操控性的下降,得不償失。
還是和奧迪的Q7對比,兩者僅僅只相差了19mm,所以內(nèi)部的乘坐空間區(qū)別不大,在日常使用方面不會體驗出來有什么差別。

而和自家的GLE相比呢,奔馳GLE的軸距為2995mm,車身尺寸為4930*1950*1795mm,雖然車身尺寸從參數(shù)上看要打上一圈,但從和奧迪Q7基本一樣軸距來看,這兩者的空間表現(xiàn)基本是不會體驗出來有什么不同的,而看到這里,打算花70萬去買GLE的車主,恐怕也要在心里盤算一下了。

全新奔馳GLC的定價按照慣例,依然會在40萬左右起售,更長的軸距以及用料扎實的做工和內(nèi)飾,讓奔馳GLC成為了40-50萬左右的熱門SUV之一。
這樣一來寶馬X3和奧迪Q5L的日子可能要難上一段時間了,如果奔馳GLE后續(xù)推出一些降價活動,將價格再下探三四萬,那無疑會成為另一款爆款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