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話,抑郁病人最聽不得
每個抑郁癥患者的內(nèi)心深處,都渴望被溫暖的語言救助。
但是,有時候,旁人看似好心之語,對于他們來說,卻如慢性毒藥,一點點蠶食脆弱的心靈。不合時宜的教導和指責,如同傷口撒鹽,容易在他們的成長記憶中,留下?lián)]之不去的陰影。
場景1 我最近壓力很大
對于抑郁的人來說,要更努力,并不是一個好的安慰方式。當一個人已經(jīng)盡了最大努力,但還是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時,是最痛苦的。默默坐一旁,拍拍TA的肩膀,用安慰取代鞭策,告訴他們,沒關系,你不要太累,不用加油也無妨,或者一起思考對策。有時候,你的一味鼓勵只會讓他們覺得壓力更大,而他們需要的,是聆聽和一起面對。
場景2 我懷疑自己有抑郁癥
思想的錯位,是一道巨大的鴻溝。雖然抑郁情緒不等于抑郁癥,但是抑郁癥,真的是一種疾病,也不是什么骯臟的秘密。在一些父母或朋友的慣性思維中,認為心理疾病僅僅是情緒問題,都是「作」的,都是心理脆弱,都是不堅強。父母和朋友如果不轉變思想,只會將事情搞得更糟。
場景3 我不想做這件事
不想做一件事,可能是父母高期待的事,可能是自己真的做不了的事。而過高期待,有時候是枷鎖,「還不都是為了你好」式的教導,只能讓抑郁癥患者更加憤怒、失望和無助。不要隨意簡單化一件事情,他們在對比中,只會更無法接受自己。
場景4 我總是很累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他們真的不是懶癌作祟!抑郁癥患者缺乏動力和動機,「困倦」也是抑郁癥的伴隨癥狀之一,較嚴重的抑郁癥,有時候無法做任何事情。可以和他們聊聊天,做一些簡單的互動,幫助恢復精力。
場景5 我覺得自己很沒用
抑郁癥患者帶著「情緒化的眼鏡」看自己時,總會發(fā)出「我真是一文不值!我怎么這么沒用呢?」的感嘆,也會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評的怪圈中。但其實,自我評價較低和缺乏價值感,是抑郁癥比較常見的癥狀。多做一些有意義或讓自己感覺快樂的事情,如運動、冥想、積極的自我對話,都能起到一定的做作用。
場景6 我討厭自己,別人都不喜歡我
當抑郁癥患者覺得自己在社交方面有困擾,就很容易把這種負面的情況歸結為自己的原因,如果你還讓他們反思,只會把他們推入更痛苦的深淵。自我厭惡、受歧視,被討厭,因為抑郁癥而自卑,這些都是他們當中部分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困擾。重要的不是周圍人接不接納,而是要學會自己接納自己。
場景7 你們都不理解我
不被理解,是很多抑郁癥患者的心聲。不要指責他們。過多的斥責,只會讓他們更覺得不被理解、更自責內(nèi)疚,或和家人發(fā)生沖突、情緒突然爆炸,加重抑郁癥狀,反復惡性循環(huán)。一個充滿愛和溫暖的擁抱,能讓你們的心貼得更近一些。
場景8 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兒
父母的愛,可以是最深沉的愛,但不應該是讓人窒息的愛。當抑郁癥患者對前途感到迷茫時,我們能做的,應該是聆聽、溝通,然后,他們需要指導的時候,給予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
場景9 有時候,我想死
死了比活著舒坦,是多少抑郁癥患者自殺時的心聲。對于他們來說,每當這些抑制不住的絕望情緒爆發(fā)時,活著真的會比較容易嗎?作為身邊的親人和朋友,我們更多是給予他們包容的、自由的、無條件的愛和互相救贖的希望。
場景10 我真的病了,想去醫(yī)院看看
他們是最早能感知自己情緒的人,不要總是懷疑抑郁癥患者,覺得他們沒必要去做什么。他們微笑的背后,可能是已深入骨髓的絕望,他們「看似沒事」的背后,也可能是無法自我消解的尷尬、內(nèi)疚、擔心、羞愧……如果真的到了他們主動提出去醫(yī)院的時候,更是求救的信號!抑郁癥是一種疾病,是需要治療的。去醫(yī)院也不是什么丟人的事情,而是正確治療的開始。去醫(yī)院不僅可以幫助他們及早識別內(nèi)心的「情緒雷達」,還能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
聆聽和陪伴,
是和抑郁癥患者相處的最好魔法。
不要一味責怪,
承認和正視他們的痛苦,
不忽視他們的感受,
不做無意義的比較,
不做讓他們更努力的雞血鼓勵,
避免陳詞濫調的敷衍,
用心對待他們。
在這條抗抑郁路上,
家人和朋友是抑郁癥患者最好的戰(zhàn)友!
????????????????????????